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義之舉

“是的。『,”巴蘭德猶豫了一下,答道。

他當然明白這些德**事顧問去日本是怎麼操作的,但他現在只能一口咬定這些人是志願人員。

“那我便有不明白之處,要問貴使了。”敬親王笑了笑,問道,“既然是貴國的志願人員,又拿了日本政府的錢,那他們在日本死於戰陣,只能說技不如人,該無悔言,與我天朝何干?貴使怎可來此妄言?假使貴使要抗議,也要找日本政府纔是啊!”

“可是殺害他們的人,是林逸青,他是乾國人!”巴蘭德給敬親王一番話嗆得氣息一窒,但他馬上便抓到了另外的一個由頭,開始了反擊,“林逸青是乾國人,這一點是貴國無法否認的!所以我們才向貴國提出抗議,要求貴國嚴懲兇手!”

“林逸青是我國之民不錯,然其遠涉重洋前往日本效命西鄉隆盛是自願所爲,和朝廷無分毫干係,就如剛纔貴使所言,貴國前往日本之軍事顧問,皆志願人員,一切所爲,與貴國政府無關。雙方不幸見之戰陣,則生死有命,各自在天,皆與本國政府無關,貴使向我國抗議,是何道理?”敬親王冷笑着問道。

巴蘭德萬萬沒想到敬親王竟然會用自己剛纔的話反將了自己一軍,一時間找不出反駁之方,額頭不由得滲出了冷汗。

“彼等既受僱於日本政府。拿日本政府的錢辦事。出了人命。自然要由日本政府負責。貴使前來問罪我國,實是大謬。”夏家鎬說着起身,將根本沒有打開的抗議書又推回到了巴蘭德的面前,“這份抗議書,還請貴使收回,免礙兩國和好。”

坐在一旁的柳原前光聽到對方將日本政府扯了進來,心中不免着急,他看着巴蘭德。此時的巴蘭德,只是盯着敬親王和幾位乾國總理衙門大臣喘粗氣,一句話也說不上來。

“貴國前此已然申明,爲了貴國和日本的和平友好,貴國政府約束人民,不許參與到日本的戰爭中,支持叛軍的行爲更是要嚴厲禁止,但林逸青身爲乾國人,卻在幫助日本叛軍,反對日本政府。給日本軍隊和外國志願人員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貴國政府對他的行爲卻一直沒有禁止。這是嚴重違反和破壞國際公法的行爲!”俄國公使葉夫根尼?卡爾洛維奇?布策這時起身說道,“我強烈要求貴國政府採取有效手段,將林逸青逮捕回乾國!中止他的幫助叛軍的行爲!”

“日本非天朝屬國,天朝在日本向無兵馬,且林逸青行蹤不定,貴國與日本數萬大軍,都奈何他不得,如何能將其逮捕回國?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敬親王攤開了手,做出了一個愛莫能助的表示。

聽到敬親王說出“日本非天朝屬國”這一句話,柳原前光嚇了一跳,不由得在心裡暗罵了一聲“老狐狸”。

在他看來,敬親王現在的表現,和以前大相徑廷,已經頗得林義哲的“真傳”了。

當年同林義哲關於苔灣善後事宜的和談,可以說是所有日本外交官一生揮之不去的惡夢!

“貴國政府難道就對林逸青在日本的所作所爲,不管不問嗎?”布策也聽出了敬親王話頭不對,對於大乾帝國主流意識形態“天下觀”中的“屬國”一詞代表什麼意思,他是非常明白的,是以趕緊將話頭又扯回到了林逸青身上,“貴國政府這樣的不作爲,放縱林逸青的行爲,實際上是等於在幫助叛軍!”

他怒瞪着敬親王,逼問了一句:“貴國政府難道是想要顛覆日本現在的合法政府嗎?”

“貴使所言差矣!我天朝一向重信義,絕不做此等下作之事!本王腦袋小,可當不起這麼大的屎盆子來扣!”敬親王有些火了,聲音不自覺的大了起來,“說到底,是日本政府失政於民,致使士族無以爲生,激起變亂,其咎在日本政府!林逸青助西鄉隆盛清君側,誅奸臣,乃是激於大義,平心而論,其所作所爲,並無不當之處!要本王抓他,礙難從命!”

“激於大義?林逸青幫助叛軍反對日本政府,親王閣下竟然認爲是大義之舉?”布策感覺到自己抓住了敬親王的把柄,立刻反擊道,“這麼說,親王殿下是贊同林逸青的行爲了?”

“當然!非是本王這麼認爲,我大乾朝野士子,凡有節義智識者,無不如此!”敬親王猛地起身,戟指三國公使,厲聲道,“日本政府以維新改革爲名,任意欺壓國內士族,致使士子生計無着,窮困潦倒,雖販妻賣女仍不得溫飽,此是一國政府應有之義耶?林逸青身爲我天朝忠良之後,在日本多年,激於大義,助西鄉隆盛爲天下士子討公道,申冤曲,不是大義之舉是甚麼?”

“貴使以我贊林逸青之舉爲非,哼哼,事情沒有臨到貴使頭上,貴使自然站着說話不腰疼!”敬親王憤怒的目光掃視過巴蘭德和布策,“貴使也是貴族出身,倘若貴國政府也同日本政府一樣,借改革之名,大肆欺壓貴族,貴使難道情願忍受嗎?只怕貴使願忍,貴國的貴族忍得不忍得?”

“我提醒親王閣下,我國曆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您的這種說法,只是想象,並非實際情況。”布策給敬親王嚇了一大跳,他在乾國多年,對於乾國人對“大義”的理解十分清楚,他不想在“大義”這個問題上同乾國大臣們糾纏,怕引起對方的強烈反應,是以打算將話頭扯回來。

“並非實際情況?看來貴使對貴國的歷史。所知有限啊!”敬親王冷笑道。“據本王所知。貴國大君主彼得一世改革時,便有這樣的事啊!那位緬希科夫大元帥最終是何等下場,難道貴使不知道嗎?竟然敢在本王面前說出這樣的話來?”

聽到敬親王說出“緬希科夫”的名字,布策不由得在心裡暗叫“糟糕”。

他萬萬沒想到,敬親王竟然會知道這位俄國名人的事。

亞歷山大?丹尼洛維奇?緬希科夫出身莫斯科街頭的賣餅少年,是彼得大帝青少年時代的朋友,後來的寵臣、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和小沙皇彼得二世執政時的執掌實權者,俄國著名的權臣和大元帥。

自打年輕時起。緬希科夫便一直忠心耿耿地輔佐彼得大帝鞏固政權、開拓疆土,是彼得大帝打造新俄羅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緬希科夫極爲聰敏,具有軍事和行政管理才能以及罕見的精力和工作能力,爲彼得一世的改革做出了極大的成績。所以,無論在彼得大帝時代,還是在彼得大帝第二位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時代,他都是無出其右的重臣。雖然這兩位皇帝也知道他經常把國庫和私產混同在一起,相當貪財,但念其功勞巨大。都寬厚地不予計較,於是他的權勢更是如日中天。待到彼得大帝的孫子。也就是那位被彼得大帝處死的皇太子阿列克謝之子小彼得(彼得二世)剛11歲繼位時,緬希科夫就運用手中的權勢,把他接回自己家中撫養。他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是控制年幼的沙皇,把權力緊緊地抓在手裡;二是讓小沙皇與自己的女兒親近,並強迫他們訂親。但在鞏固個人權力的鬥爭中,緬希科夫沒有得到禁衛軍的支持,更未能消除敵視他的老貴族們對彼得二世的影響。在後來的女皇安娜和德國使臣的陰謀策劃下,老貴族多爾戈魯基教唆彼得二世從緬希科夫的府中逃了出來,並馬上讓人把緬希科夫抓了起來,還充公了這位大公爵、大元帥的全部家業,逼迫他們全家流放到寒冷、遙遠的西伯利亞荒原終其殘生。

緬希科夫的失勢並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慘遭遇,它反映了彼得大帝去世後老貴族們對改革的反撲。正因爲他在改革中大權獨攬,對反對派老貴族勢力粗暴打壓,激起了廣泛的仇恨,在彼得一世在世時,因爲彼得一世的信任,沒有人動得了他,但彼得一世去世後,老貴族們便立刻反擊,結果這位在彼得大帝爲改變俄羅斯落後於西歐強國而進行的偉大事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三朝權臣、特級公爵、大元帥、最高樞密院長官、陸軍院(陸軍部前身)院長,海軍上將、聖彼得堡省省長、法蘭西學術院院士、英國皇家協會會員、各種勳章獲得者,在西伯利亞一個偏僻小鎮別廖佐夫度其餘生,僅僅過了兩年,便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我大乾有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貴使熟讀經史,學貫中西,當知貴國首相大久保之死,可比俄國之大元帥緬希科夫了!”敬親王轉同了柳原前光,“貴使言大久保爲林逸青所害,須知以大久保之悖行種種,即便不爲林逸青所殺,他日亦有別人取其性命!此人下場,可爲日本政府各官之戒!”

柳原前光聽了敬親王的訓斥之言,想起這些天來的遭遇,心中一時憤懣欲死。

“親王殿下,既然您無法對林逸青採取有效的行動,我在這裡提醒親王殿下,林逸青的行爲給俄國、德國和日本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三國政府會在必要時針對他採取自主的聯合行動,希望貴國政府不要干涉,而要約束貴國人民,不要再出現第二個林逸青,可以嗎?”布策換了緩和的口氣,對敬親王說道。

“這是自然。”敬親王答道,“不過,如果你們抓到了林逸青,不得隨意處置,蓋林逸青乃我大乾之民,縱有不法之事,亦當交由我國,此是和約明載,列國皆遵,若隨意傷其性命,我國必不答應!”

聽到敬親王竟然引用了條約上的“治外法權”條款來保護林逸青,巴蘭德和布策面面相覷,臉上的表情。既憤怒尷尬卻又無可奈何。

這場會談的結果。最終以敬親王大獲全勝而告終。

在離開總理衙門之後。三國公使各自給本國政府發去了電報,報告在北京發生的這場交涉的結果,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國公使的電報內容各有不同。

碰了一鼻子灰、本來是最應該也最有理由憤怒要求本國政府採取行動的德國公使巴蘭德,發出的報告卻最爲心平氣和,他在報告中指出,“對於日本的‘過度關注’已經影響到了德國和大乾帝國的友好關係”,建議政府在適當的時候“撤回軍事顧問團”。“避免出現更多的悲慘事件”,“德國在亞洲的重心,是乾國而不是日本,保持同乾國在商業和軍事領域的密切合作最符合德國的利益”。

而布策在給本國政府的報告中,卻稱“乾國政府有意縱容甚至支持林逸青的行動,敬親王的態度很明確的表達了這樣的信息”,並且聲稱“乾國的行動背後似乎有英國的支持”,因此他建議“儘快結束在日本的行動,不給乾國和英國以干涉的機會”,“對於林逸青。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戰場上消滅他,而不是要求乾國政府逮捕審判他”。

柳原前光給日本政府的報告則很簡略。稱“乾國政府有意推脫責任,無法指望乾國政府對林逸青採取行動”,並指出要求乾國出兵捉拿林逸青的危險性,“乾國會藉機將日本變成乾國的屬國”,建議日本政府“不要再就此事同乾國交涉,避免給乾國干涉的藉口”。

而就在三國公使各自忙碌之際,敬親王卻上了進清綺園的皇家火車,前往“永慶長春”覲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治之狐第八百六十九章 同是異鄉人第四百零三章 徹底出賣第九百五十一章 太皇遺願第五百六十五章 獄中雙雄第三百四十二章 東海之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柳原愛子的噩夢第四百七十六章 鬼使難當第九十二章 夢迴故地第四十三章 公使何翰林第十九章 夢中的自已?第八百二十一章 以少勝多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戰敗者的反思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步槍協會的邀請第三百七十章 全能父親第二十七章 逃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湄雲”、“福星”第四百三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雪地雄師第六百七十一章 凡間精靈第九百九十一章 汽艇和孔聖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尚泰王的難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荒唐王爺第八十四章 千穗的思念第七百四十三章 水下藏寶第三十七章 歐洲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海道火種第二百四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戰敗者的反思第四百三十章 抱憾第四百七十九章 報復行動第五十四章 京城俠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主力護航第九百七十二章 死不悔改第七百零五章 大災之兆第九百三十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八百二十三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強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津田軍法官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軍官派生第四十六章 仁心聖女第四百五十章 家國破滅第五百七十二章 痛殲水匪第八百八十二章 血戰爭奪第七百一十七章 深夜宮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夏威夷爭鋒第六百四十五章 冰河奇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帝國雄心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收伏新人第九百六十二章 囂張氣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無端浩劫第九百一十二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七十一章 月夜之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暴走上村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公好義第四章 擋路煞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漠行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九百五十四章 夢蘭公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祭以告第二百一十一章 非常手段第九百九十四章 霧都秘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陪審團”的覆滅第七百零六章 兵無可忍第二百八十三章 亂戰衝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能戰之士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章 舊敵新至第五百五十六章 沒落天朝第六百一十五章 月下問卜第六百七十四章 名士之風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十五章 超前戰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出使俄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夢中警示第一百六十三章 戴罪圖功第四十五章 神針止血第三百三十七章 兒玉參謀長第七百五十八章 異樣主顧第二百八十五章 杆雷攻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外病危第五百六十三章 雪帥之謀第四百零九章 戰場,屠場第七百八十五章 滇軍首攻第六百八十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五十五章 京軍難練第二十一章 連心之痛第七十三章 劉步蟬第三十八章 大乾族源第六百三十二章 晉商之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屈”號上的訓練第八百八十九章 沒事找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賣官路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奇兵隊!衝鋒!”第九百四十四章 魔盒之秘第三百九十四章 私送軍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落雪旌旗第九百七十二章 死不悔改
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治之狐第八百六十九章 同是異鄉人第四百零三章 徹底出賣第九百五十一章 太皇遺願第五百六十五章 獄中雙雄第三百四十二章 東海之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柳原愛子的噩夢第四百七十六章 鬼使難當第九十二章 夢迴故地第四十三章 公使何翰林第十九章 夢中的自已?第八百二十一章 以少勝多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不宣而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戰敗者的反思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步槍協會的邀請第三百七十章 全能父親第二十七章 逃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湄雲”、“福星”第四百三十二章 龍爭虎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雪地雄師第六百七十一章 凡間精靈第九百九十一章 汽艇和孔聖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尚泰王的難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荒唐王爺第八十四章 千穗的思念第七百四十三章 水下藏寶第三十七章 歐洲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海道火種第二百四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戰敗者的反思第四百三十章 抱憾第四百七十九章 報復行動第五十四章 京城俠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主力護航第九百七十二章 死不悔改第七百零五章 大災之兆第九百三十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八百二十三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強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津田軍法官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軍官派生第四十六章 仁心聖女第四百五十章 家國破滅第五百七十二章 痛殲水匪第八百八十二章 血戰爭奪第七百一十七章 深夜宮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夏威夷爭鋒第六百四十五章 冰河奇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帝國雄心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收伏新人第九百六十二章 囂張氣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無端浩劫第九百一十二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七十一章 月夜之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暴走上村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公好義第四章 擋路煞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漠行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九百五十四章 夢蘭公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祭以告第二百一十一章 非常手段第九百九十四章 霧都秘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陪審團”的覆滅第七百零六章 兵無可忍第二百八十三章 亂戰衝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能戰之士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章 舊敵新至第五百五十六章 沒落天朝第六百一十五章 月下問卜第六百七十四章 名士之風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十五章 超前戰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出使俄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夢中警示第一百六十三章 戴罪圖功第四十五章 神針止血第三百三十七章 兒玉參謀長第七百五十八章 異樣主顧第二百八十五章 杆雷攻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外病危第五百六十三章 雪帥之謀第四百零九章 戰場,屠場第七百八十五章 滇軍首攻第六百八十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五十五章 京軍難練第二十一章 連心之痛第七十三章 劉步蟬第三十八章 大乾族源第六百三十二章 晉商之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屈”號上的訓練第八百八十九章 沒事找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賣官路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奇兵隊!衝鋒!”第九百四十四章 魔盒之秘第三百九十四章 私送軍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落雪旌旗第九百七十二章 死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