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白銀危機

地中海,客船行駛在寬闊的海域之中,向着蘇伊士運河方向進發。

倚在欄杆上,吹着鹹溼的海風,身上總是有一股粘糊糊的味道,林玉山轉過頭來問:“永昌,你要戈林搞來那兩樣小玩意幹什麼?”

“什麼小玩意?都是要命的傢伙。”徐永昌瞪了一眼林玉山,不滿地嘀咕着。

林玉山嘿嘿地笑了幾下,毫不在意徐永昌的白眼。

“你沒有注意到嗎?戈林到我們去看的那次演習,德國國防軍裝備了很多新式裝備,其他東西很敏感,不好討要,只有這兩樣是可以拿到手的。”徐永昌很快又說了一句。

聳了聳肩,林玉山不以爲意:“戈林告訴我的事情太大了,根本就沒有注意軍演,要說看上的東西,就是那短柄軍鍬最帶勁了。不過,我們也有。”

在無名基地中,徐永昌等一干軍方人士,除了德軍使用的小分隊滲透戰術訓練之外,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軍事裝備。

諸如德軍士兵手上拿着的k98步槍,明顯短於以前的g98步槍,全槍長度不僅縮短了0.14米,而且採用了新的瞄準具,應該是g98的改進版。

德軍小分隊在進攻的時候,還演示了幾個非常實用的戰術動作,比如用m24手榴彈彌補了前沿五十米內的火力缺口,甚至還用m24臨時製作集羣手榴彈作爲步兵對付假想裝甲攻擊的最後手段。

徐永昌非常關注這個戰術動作。顯然德國人認爲在現有的班排火力下,萬一碰到自家裝甲力量或重火力來不及支援的情況下,是無法阻擋對方裝甲進攻的,這才十分強調這個集羣手榴彈的戰術操演。

事實上,這個集羣手榴彈在戰壕、山地、壁壘等特殊地形裡,甚至比支援火炮更有作戰效益。加上m24手榴彈遠超過米爾斯手榴彈的投擲距離,卻依然只有相同的重量,這就爲崇尚進攻的德軍所喜歡了。

m24手榴彈,全重0.61千克,戰鬥部重0.17千克,木柄式手榴彈,延遲5秒爆炸,投擲到三十米外是不成問題的,屬於進攻型手榴彈了。

同樣是因爲崇尚進攻,德軍裝備的鋼盔不是英法那種扁平盔,而是卵狀的鋼盔。

英法等國裝備的扁平盔,雖然在側面防護面積上不佔優勢,但在塹壕戰的環境中很容易使射來的彈片發生彈跳,反而增強了抗彈性能。{清風手.打 }當然,扁平盔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成本也較低,當年英軍可以做到一人一頂。

而德國人裝備的m16、m17、m18鋼盔都是卵狀,其最大特點就是盔形更大更深,防護面積更寬廣,能有效增加對頭部側面和後腦處的防護。最經典的設計就是兩側上方各有一個突出的短圓柱,不僅剛好當做通氣孔,而且可以固定外加防護鋼板。這種設計,自然是爲了加強進攻時的防護能力了。

大量坦克打頭、裝甲車輛跟進、步兵散兵線隨後的進攻方式,徐永昌腦海中很快就浮現了這種快速突擊的攻擊方式。

事實上,陳安的武器儲備庫中,也有m16鋼盔,而徐永昌拿到手的m18鋼盔基本和m**同小異,加工工藝有所變化而已。

除了m18鋼盔和m24手榴彈,徐永昌沒有看上k98步槍,卻看上了r32摩托車。

德國寶馬公司生產的r32摩托車,1924年投入市場並獲得了成功,最經典的設計就是它的動力是通過傳動軸而不是鏈條傳遞到後輪。r32摩托車配備了494cc的水平對臥雙氣缸發動機,車重123千克,擁有最高接近100千米的時速。

強勁、牢固、高速,這就是徐永昌對這款被德國國防軍用於斥候部隊裝備的r32摩托車的第一印象。

當初一看到r32摩托車,徐永昌就直接跳了起來,大聲嚷嚷應該立即讓北方軍中配備的那些單薄的舊式摩托車退役掉了。

當然,這款r32摩托車直接在市場上購買就是了,根本不是專門的軍事裝備,只不過軍方人士購買之後首先就會考慮配備斥候部隊罷了。

過了幾天,輪船進入蘇伊士運河等待通行的時候,林玉山派人下去買了幾張剛送達的報紙。

林玉山翻開報紙頭版,驚愕地看見上面一個大大的標題,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

民國十八年末,瘋狂暴漲了許久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雪崩似地跌落,整個交易所大廳裡迴盪着絕望的叫喊聲和顫抖的甩賣行爲。甚至在一日之內,超過一千六百多萬股票被拋售,五十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下跌了近四成。

等到林玉山和徐永昌在上海登岸的時候,華爾街的風暴已經席捲了整個世界。據說在大崩潰的頭一個月,便有二百六十億美元在股市化爲烏有。遭受重創的美國,很快就陷入了經濟大蕭條之中,隨後將經濟危機帶給了全世界。

在北方集團駐上海辦事處,準備換乘自家船運公司客輪返回甘肅的林玉山和徐永昌,不僅會合了急着返回大本營的克勞澤,甚至接到了疲憊不堪從美國匆匆趕來的尼森伯姆。

倒黴的尼森伯姆,居然將很多錢都扔在了華爾街股市上,差點就被突然崩潰的股市給拖破產了。也許是在中國待了長久,沾染上了中國人喜歡藏銀的習慣,尼森伯姆僥倖靠着不經意間留下來的保本錢擺脫了淪爲難民的噩耗。

爲了趕回來重新賺錢,也爲了從美國高層中意外得知的一個機密,尼森伯姆又是飛機又是輪船的,日夜兼程趕往中國。

得知林玉山等人恰巧要回中國,尼森伯姆顧不得喝上一杯茶水,隨手把拎在手上裝面子的空手提箱一扔,跳上就要出發的客船就跟了上來。

坐在自家的客船上,顯然輕鬆了很多,幾個人不停地討論在席捲全球的這場經濟危機對北方集團的重大影響,顯然都是不看好的。

離開上海碼頭不久,一艘小噸位的炮艇就粘了上來,領頭前行護送着這艘客輪向重慶駛去。客輪上一下子上去了三個北方集團的重量級人物,再加上一個尼森伯姆,沿江逛遊的水師營立馬就組織了專門護送。

克勞澤作爲一名職業銀行家,對危機中的金融體系崩潰十分敏感。幾乎是看到華爾街股市崩盤消息的同時,他就直接下令北方銀行將全部的儲存外幣都用出去,全力購買黃金儲備。

美國經濟完了,克勞澤直接就斷定。要想脫離這個吞噬一切的恐怖漩渦,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危機轉嫁出去,美元貶值勢在必行。而美元一貶值,全世界主要貨幣必然跟着一同貶值,否則根本無力承受這股被瘋狂轉嫁的危機。

美聯儲是私人的中央銀行,卻神奇般地擁有美國的貨幣發行權,只要有人肯背書,想發行多少貨幣就發行多少貨幣。克勞澤深刻地知道掌控美聯儲的那些猶太人的貪婪本性。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個時候,唯有金銀等貴重金屬纔是最值錢的。但是相對於金條,銀元也是容易貶值的貴重金屬了,金多銀少是地球不可改變的礦產特徵。

克勞澤趕回大本營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說服陳安,停止北方軍政府轄區所有金銀的流通,全力收購金條銀元,當做北方銀行的儲備貴金屬資源。危機爆發後,金貴銀賤的趨勢更加明顯了,每一天白銀的價格都在下跌。但是克勞澤認爲白銀的貶值,還是比將那些貶得更厲害的外幣放在手中好。

聽完克勞澤的想法,尼森伯姆臉色怪怪地看着他,有些結巴地說:“克勞澤,你真是天才,連美國政府準備乾的事情都猜得一清二楚。”

克勞澤奇道:“美國政府準備控制黃金市場流通了?如果是這個機密的話,你估計不用親自向老闆彙報了,我幫你說好了。”說完,旁邊兩個看熱鬧的人都笑了起來。

尼森伯姆搖搖頭:“就如你判斷的那樣,這個世界上黃金還是偏少的,根本不足以消耗掉那些增發的美元。美國政府準備大規模收購的是白銀。只要它收購了足夠多的白銀,那些原本因爲濫發可以當廢紙的美元也就換成了真實的財富。”

林玉山忽然接茬道:“不是說白銀也在下跌嗎?怎麼還要拼命收購白銀。”

“白銀是貴重金屬,即使下跌也是有極限的,除非是出現了極爲巨大的新增開採量。但是估計高產量低價格是很難出現,會觸及到那些礦產大鱷的後花園的。”克勞澤聳聳肩,隨口解釋了一下。

尼森伯姆讚許地點點頭:“非常正確。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白銀生產,是美國財團掌控的。去年還有每盎司白銀0.58美元的價格,這個時候都快跌到近六成了。即爲了讓增發的美元有個藉口轉換成實質財富,也爲了擡高世界銀價,以財團利益爲根本的美國政府自然要用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大量收購白銀了。”

林玉山依然還是不明白:“那就是說,白銀價格會回升了,那麼對我們只要好處呀?”

“白癡!”尼森伯姆和克勞澤異口同聲地說了一句。

“銀價貶值厲害,或是升值厲害,都會對我們造成重大損傷。”停了一會兒,克勞澤看在自己人面上還是耐心解釋了。

很簡單,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白銀本幣國家。白銀貶得厲害,在國內無法滿足自我供給平衡的時候,就失去了大量購買國外糧食、機器設備的能力。白銀升的厲害,同樣使得大量白銀外流嚴重,國外產品佔領國內市場,最終使得國內產業失去了良性發展的機會。

第205章 交易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57章 山西歸吳第195章 阿拉木第40章 黑色狂潮第94章 迪化求援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12章 渾水摸魚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13章 短暫和平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72章 軍火市場第65章 滿城抓捕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86章 前奏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40章 黑色狂潮第68章 白銀危機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4章 特遣隊經歷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70章 江南光復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49章 泡妞公司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98章 奇襲第79章 空中危機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97章 數量問題第50章 中亞失陷第81章 慘痛代價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50章 中亞失陷第24章 彈藥儲備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60章 苦難深重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14章 特遣隊經歷第57章 隴南鐵路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61章 低調行事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63章 滿街難民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25章 哈爾哈河第204章 刮骨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95章 飛行員班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50章 中亞失陷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206章 下水第71章 新式步槍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20章 災難降臨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204章 刮骨第33章 府中小事
第205章 交易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57章 山西歸吳第195章 阿拉木第40章 黑色狂潮第94章 迪化求援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12章 渾水摸魚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13章 短暫和平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72章 軍火市場第65章 滿城抓捕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86章 前奏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40章 黑色狂潮第68章 白銀危機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4章 特遣隊經歷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69章 歷史的無奈第70章 江南光復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49章 泡妞公司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98章 奇襲第79章 空中危機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97章 數量問題第50章 中亞失陷第81章 慘痛代價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50章 中亞失陷第24章 彈藥儲備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60章 苦難深重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14章 特遣隊經歷第57章 隴南鐵路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61章 低調行事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63章 滿街難民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25章 哈爾哈河第204章 刮骨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95章 飛行員班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50章 中亞失陷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206章 下水第71章 新式步槍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20章 災難降臨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204章 刮骨第33章 府中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