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

劉備一時間有點後悔。

後悔進來的時候將佩劍留在了外面。

但不要緊,劉備的目光在府衙內梭巡了一下,看向了旁邊的牆上。

那裡掛着一把裝飾用的儀劍。

張飛趕忙跳起:

“子龍與我乃兄弟,騎兵之事自需鼎力相助!”

劉備這才重新坐下。

看着翼德和子龍湊到一起嘀嘀咕咕,劉備重新看向光幕。

他在意更多的是,就這高昌這等實力都能裂土稱國,傳九世一百餘年。

這西域,怎麼感覺很好混的樣子?

劉備不由得悠然神往。

……

閻立德與閻立本飛速光幕上列出的馬蹄鐵描了下來。

“馬蹄鐵易,這馬蹄釘頗爲不易。”

這是閻立德端詳過後的評價。

甚至閻立德對此也不陌生,這不就是百姓俗稱的馬鐵鞋嘛。

而且也正如光幕所說,百姓都知道這東西好用,但實在太過麻煩。

一個是嚴寒時節,馬鐵鞋踩踏冰雪容易打滑讓馬匹摔倒損傷。

另一個就是鐵釘這東西,貴了百姓負擔不起,便宜了鐵匠不願打造。

因此看着陷入沉思的皇帝,閻立德嘗試給出自己的建議:

“陛下,若欲列裝此物,宜設釘匠。”

李世民也在心裡默默算了下,隨即也感覺有點咂舌。

光幕中所列的馬蹄鐵,至少需要三枚釘子固定,多的甚至有八個釘孔。

用最簡陋的馬蹄鐵列裝一隊四千騎兵,就需要差不多五萬枚釘子,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李世民直接開口指定人選:

“光幕結束後立德與藥師留下,與朕說一說這鐵釘。”

旁邊的侯君集一時間有點受傷:

能不能給主角一點尊重?

【對大唐來說,滅高昌不過是隨手爲之,如何管轄纔是一個問題。

以魏徵褚遂良爲首的朝中大臣認爲,宜設西昌州。

大唐皇帝李世民認爲,宜設立西州。

西州和西昌州,二者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所代表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因爲在唐朝,州名如果是兩個字,那就說明是羈縻州。

羈縻,即籠絡控制,也就是咱們俗稱的胡人自治,可以聽調不聽宣,有很強的自主性。

羈縻州的官吏任免、賦稅收取、財政開支等等,都是羈縻州自己決定,只需要通報中央。

但州名如果只有一個字的話,就說明這是唐朝中央的直轄領土。

任官、收稅、制度和軍隊皆由唐朝中央一言而決。

吵吵了兩個月,直到侯君集被抓回來下獄時,李世民才成功壓下了反對意見,確定了西州這個名字。

魏徵和褚遂良非常奇怪,因爲以羈縻州控制西域是漢代的手段,屬於有跡可循的先進經驗。

而且此前李世民對羈縻州的設立也沒這麼抗拒。

至於二鳳態度爲何突然轉變,那就要牽涉到高昌國滅亡前一年的一樁謀反案了。】

一時間,衆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侯君集身上。

就連向來穩重的房玄齡都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敢情潞國公還不是第一個謀反的?

貞觀元年的李孝常、羅藝等人謀反,只能算是武德年的餘波。

而侯君集是暫時沒空考慮那麼多的。

“定是臣不遵聖令,御下不嚴,反致其咎。”

都不用推斷,侯君集當場請罪。

反正不管犯了什麼事兒,這兩個罪名都是能套進去的。

李世民看了侯君集一眼,幽幽道:

“後世稱你破高昌時,帶頭縱兵劫掠,並自作主張處置了高昌國勳貴。”

汗水登時爬滿了侯君集的額頭:

難怪回長安後的遭遇如此奇怪!

“臣驕縱犯紀,此乃罪有應得!”

侯君集正欲拜下請罪,胳膊就被李世民起身拽住了:

“等你真的做出此事,再行論罪也不遲。”

鬆了口氣,侯君集趕忙保證:

“臣定謹記此事,日日警醒!”

杜如晦怕自己再看下去憋不住笑意,因此分析道:

“光幕既將其放一起,稱大家因此才棄羈縻。”

“可見這謀反之輩,乃是受大唐羈縻之輩。”

李世民當即斷定:

“必是突厥!”

在李世民看來,胡人都乃那後世所說的給臉不要臉之輩。

而突厥,實乃此中翹楚!

【頡利被李靖抓回去給二鳳跳舞之後,東突厥剩下的還有一些小可汗。

其中非常突出的有兩個人:

一個是阿史那社爾,此人本鎮守東突厥的西邊,頡利被抓後,他直接帶兵逃到了西域,並打下了西突厥一半的領土,自稱都布可汗。

當了兩年可汗之後,都布可汗起大軍征討薛延陀,以報東突厥滅國之仇。

只能說很合理,我打不過大唐,我還打不過你?結果還真沒打過,被薛延陀一頓胖揍之後,都布可汗直接大徹大悟:

我不當胡人了!

正所謂投唐一念起,頓覺天地寬。

貞觀九年,都布可汗率部投奔大唐,滅高昌,平西域,討高句麗,此人都有參與,爲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重要的是還隨名將李𪟝滅薛延陀,成功復仇。

最終拜大將軍,封國公,乃是大唐的又一顆將星。】

“這都布,倒是個心思活絡的。”

李靖如此評價道:

“事後清查東突厥餘孽,就有聽聞此人西奔,此前還以爲定然爲西突厥所不容。”

“沒想到……”

李靖搖搖頭,此人從東突厥的一個將軍,變成與西突厥裂土對峙的可汗。

最終更是入朝爲將,征戰四方,成爲大唐的大將軍和國公,一生經歷堪稱豐富。

“懋功的功勞有着落矣。”李靖笑道。

李世𪟝的眼睛閃閃發亮,可算被他等着了,這次的主角果然是自己!

隨即興奮的瞥了一眼強掩失落的蘇定方:

小夥子,要尊重前輩懂不?

不過光幕所說的“蕩三國,擒三王”,這薛延陀才一個而已,另外兩個呢?

李世民臉色平靜,畢竟開唐時就有任胡人爲將,並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而且如今身爲天可汗,自然要盡納四夷不得志的人才,讓其皆爲大唐所用。

一時間李世民倒是捏着下巴考慮:

要不要將這類胡將的履歷編爲後世所說的小說?

牧羊兒出身,被部落所鄙,最終投唐得用,青史留名。

貶胡人之野蠻,崇大唐之開明。

而且這後輩隨後胡謅的詩說的也沒錯。

投唐一念起,頓覺天地寬。

咱大唐疆域,是挺寬的。

朕這個天可汗,心胸也挺寬的。

【另一個是突利可汗。

頡利被擒之後,突利是一個舉兵投唐的,封幷州都督,在長安有宅子,日子很是悠閒自在。

但有個人很有意見,突利可汗的親弟弟,阿史那結社率。

他看不慣自己哥哥整天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毫無草原男兒的雄心,於是當場舉報親哥謀反。

被察明是誣告之後,突利可汗和李世民二人把他罵的狗血淋頭,連俸祿都直接砍了一半,他登時就不樂意了。

貞觀十三年時,阿史那結社率聽聞了李世民移駕九成宮避暑的消息。

於是此人召集四十名突厥舊部,宣佈了謀反計劃:

那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每天都會出宮騎馬,咱們埋伏在兩側,等宮門大開之時,咱們就衝進去砍死李世民!

李世民一死,大唐就大亂,咱們便引突厥舊部返回草原,再造突厥汗國!

結果這個計劃一開始執行就出了意外:

當晚起了大風,眼見天氣不行,李治就不出宮了。

在外面埋伏了半天的突厥人秉承着來都來了的想法,最終決定強攻。

九成宮只是個避暑行宮,四十餘突厥人成功強行闖了進去。

交戰片刻後眼見刺殺無望,便奪馬想要北逃回突厥故地,在途中被禁衛軍包圍盡皆處死。

這樁謀反案最大的影響就是被羈縻在河套的突厥部衆皆躁動。

李世民幾乎是被迫重新冊封了一個突厥汗王,讓其重新率領突厥部衆返回突厥故土。

對於這件事,李世民對自己的評價是兩個字:狼狽。

並在事後感嘆,悔不用魏徵之言。

因爲在當初處理突厥人的問題上同樣是兩派:

魏徵認爲突厥人狼子野心,要麼將其徹底打散遷入河北教化,要麼就將其趕到漠北,與薛延陀相互制衡。

溫彥博認爲應當效仿劉秀對於南匈奴的羈縻政策,就近劃出來一塊地,方便管理。

李世民最終採用了溫彥博的意見,最終導致了刺殺。

也是因此,李世民在對待高昌的態度上,從羈縻變成了直轄。

這也意味着唐軍正式親自進入西域,由此掀開了唐王朝轟轟烈烈的領土擴張。】

房玄齡臉色微妙:

“此前對突厥遺部之策,中書侍郎溫大臨確有羈縻之策。”

但在甘露殿呆過的幾人,對突厥的看法已與此前不同,所以羈縻最終沒有得到採用。

魏徵此時在北面做的乃是他們共同敲定的。

大部拆成小部使其隔縣而居,不得私聯。

小部打散成戶,編入各州縣入冊爲唐民。

而當事人李世民當即就跳了起來:

“傳詔魏徵,就這突利可汗之弟,有多遠發配多遠!”

對待侯君集尚且有耐心,對胡人就完全沒那點好顏色。

本就是戰敗之徒不說,竟還行意欲刺殺他?!

而且只是發配不是處死,就算那劉備也得誇他心地仁善!

這胡人不是喜歡草原嗎,那就送其去窮山惡水的地方看個夠!

此時李世民才明白過來,爲什麼突厥此時已滅。

但後來那安祿山還能出身突厥部落,並還與大唐爲敵。

什麼狼狽,就是玩兒脫了!

第513章 驢車天子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678章 亂臣賊子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第403章 百萬曹公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577章 家與天下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787章 嶺北轉折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4章 大舅哥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732章 謝謝大哥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80章 小年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5章 孫權曹豹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70章 蜀都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545章 莫大焉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25章 暮虎老狼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729章 延祐復科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177.第177章 舊人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463章 身在曹營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760章 海寇掠陣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795章 林賢案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541章 與關張功烈相彷彿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第477章 載歲祭年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4章 大舅哥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
第513章 驢車天子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678章 亂臣賊子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第403章 百萬曹公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577章 家與天下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787章 嶺北轉折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4章 大舅哥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732章 謝謝大哥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80章 小年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5章 孫權曹豹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70章 蜀都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545章 莫大焉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25章 暮虎老狼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729章 延祐復科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177.第177章 舊人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463章 身在曹營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760章 海寇掠陣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795章 林賢案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541章 與關張功烈相彷彿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第477章 載歲祭年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440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4章 大舅哥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