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雄猜好殺

第779章 雄猜好殺

“爹此前也說過。”

朱標拿不準父親的態度,但本着預防的態度還是先安撫兩句:

“胡元庸政以百廢禍天下,大明自該興政以恢復。”

“既是興政,則自該正不法以肅朝綱清天下,難免多有謗言。”

對大兒子的話朱元璋暫時沉默,這等簡單道理他自是知曉的。

而此時,方纔漢將趙雲寫在光幕上的話被重新記了起來:

“切勿急躁……”

輕吸一口氣,朱元璋面對着兒子的目光搖搖頭正色道:

“朕不急躁,所爲之事本就該錄於史書爲後世鑑,讚譽謗譏也本在意料之中。”

說着明天子反倒是笑了出來:

“唐太宗曾常言,以史爲鏡可知興替,而前帝鮮有能知其定論者,如此算來咱應該高興纔是。”

說是這樣說,但緊接着光幕開篇之言就讓朱元璋面色上失了笑意。

【如今咱們論述的封建時代帝王成就,對其中功高者,往往會常用千古一帝之詞。

這個評價稱號是明時思想家李贄所造,用於在其作品《藏書》中對秦始皇蓋棺定論。

有其首創,纔有後來其他人泛用,比如同時代的文人王志堅在其作品當中就效仿,稱李世民爲“真千古一帝也”。

不過這也就加了個“真”字而已,後來李贄在作品《續藏書》當中評價朱元璋,或許是感覺新造的這個詞兒已經不足以評價老朱,於是乾脆毫不避諱寫道:

“我太祖高皇帝,蓋千萬古之一帝也”。

這個稱號可以說是高到沒邊兒了,而李贄雖被稱大明第一狂生有棄官講學的經歷,但在學術造詣上也確確實實是當時一代宗師,從者數千,他的斷言多少也能代表相當一部分當時大明人的看法。

而脫離只看史書的話,想要總結出來一個朱元璋的形象,最直觀的方法當然還是看當時的史料,而若說洪武年間,最矚目的也當屬四大案。

雖被歸爲一列,但其中性質並不相同,比如空印案和郭桓案是相當清楚的與整頓吏治相關,而胡藍兩案也有胡藍黨獄的說法,其整體性質是傾向於對開國勳貴動刀。

不過四案倒是有個共通點,那就是數百年非議者頗多。

其中正論者不說,反對者則認爲四案全屬冤假錯案,且朱元璋每每皆牽連數萬人甚至行屠縣之舉,四案冤假牽連而死者逾十萬,故而定論朱洪武乃是大明不折不扣的第一屠夫劊子手。

其中最廣爲人知的當屬清代史學家趙翼的言論。

在其所撰的《廿二史札記》當中,他就毫不客氣說朱元璋是“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卻又“盡取天下之人而殺之”,稱朱元璋“殘忍實千古所未有”。

但這還不算完,在這一段話之後又一套絲滑小連接上了一個誅心斷評:

“蓋雄猜好殺,本其天性”

如果說前面的話尚且能在依據史料前提下站得住腳的話,這八個字斷評就有點罵街爲大清張目的意思,多少失了作爲史學家的職業素養。

那麼,朱元璋到底是不是“殘忍實千古所未有”的嗜殺之君?四大案當中又有多少冤假錯死?

今天咱們就嘗試清本溯源,從源頭上瞧瞧這明初四大案。】

“千萬古之一帝。”朱標唸叨了一下這個稱呼,多少有點羨慕。

能於民口中得如此稱呼,足可見功績之偉,但朱標也知道依着老爹的性子多半是瞧不見的,更加在意的恐怕是……

“屠夫?劊子手?”

朱元璋神情怪異的重複了一下:

“殘忍千古未有,天性雄猜好殺?”

從本能來說,他幾乎立馬就想直接爆兩句淮西粗口。

一來是因爲這在他看來的幾乎屬於無稽之談的指責。

二來嘛……大明軍攻入大都破滅胡元之統纔過去了幾年?宋金元的璽印綬寶都還在大明的府庫裡躺着呢,可此時這如此罵街的乃是胡清治下一個用漢名之人。

但最終明天子反倒是沉默了下去,他想起來了那些寧可爲胡元殉死的愚人,想起來了那些千方百計繞過戍守跑去漠北去爲胡元效命的蠢人,更想起來了那些仗着一二才名便歸隱山林不仕明的沽名釣譽之徒,一時間心思都不在這裡了。

朱元璋不吱聲,但馬皇后卻不樂意了:

“重八是刨了他趙氏祖墳了?還是囚了他趙氏先祖了?竟這般恨言?”

“而且重八素來待舊臣恩重,何來殺天下人之事?此等譏誚之語未免有兼聽不偏廢之則,有失學家之正。”

對親孃的這番話,朱標是第一個跳出來贊同的:

“空印之事,本就乃循前元錯例,爹爹不過是正其本則,如何能稱冤?”

“而空印前後,涉連之罪人不過數百且均有罪可循,罪證文據皆有,何來牽連數萬人之說?”

有大哥作例子,朱棣也快言快語道:

“既是的同爲整頓吏治,那想來這郭桓案也必非無的放矢。”

“兒以爲,合該由大哥出馬,循其名而查之,說不得如空印一般能破爲官者陋習。”

朱棣說完,瞟了一眼三哥,其中意思也不言自明,不過這倒是使得朱棡有點傻眼。

後世說起來胡藍案三字時輕飄飄的,但落在這華蓋殿中簡直有重逾千斤之感。

畢竟胡惟庸之案過去了還不到一年,光憑猜也知道這胡定是胡惟庸了,這絕非是他能輕易議的。

至於藍嘛,這個姓氏真不常見,不過對李文忠李善長和徐達來說,幾乎是立馬就想起來了三個月前被後世隨口提過的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率軍於捕魚兒海大捷之事。

而且藍玉現在也不在京師——正月時陛下已決意徵取雲南,與潁川侯傅友德一起定下了先遣驍將別率一軍以向烏撒,與大軍分據要害出奇取勝之策。

這個驍將,自然便是藍玉了,上元節之前藍玉便已奔赴巴蜀備戰。

不過相較於這些而言,李善長更在意的還是後世評胡藍事“向開國勳貴動刀”這個評價。

如今華蓋殿能膺此稱謂的也不過他與李文忠和徐達。

但眼下已知徐達逝於背疽,而李文忠與陛下關係已經不是匪淺能形容的,那這般算來……

李善長不由得有點後悔:過年時他投於藍玉府上的名刺,還能不能收回來?

第407章 亂世呵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545章 莫大焉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420章 正主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499章 煤炭抗寒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第502章 新長安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491章 近代曙光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775章 馬球治國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808章 人情窠臼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94章 孰勝孰負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472章 擊鼓唱捷第588章 屏風說書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31章 科技進步點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18章 雲妹第58章 侯音之憾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687章 舊謎復提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501章 科舉七科第784章 留個體面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399章 先察使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第752章 子龍賢弟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555章 父愛如山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48章 白羆陶俑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809章 翦勝野聞第808章 人情窠臼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229.第229章 顏真卿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189.第189章 玄奘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9章 爺投漢辣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106章 故鄉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814章 盛唐標準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第78章 真名世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81章 終入潁川第631章 清脆巴掌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759章 創作動力第796章 你每自做363.第362章 荊南變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
第407章 亂世呵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545章 莫大焉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420章 正主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第499章 煤炭抗寒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第502章 新長安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491章 近代曙光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775章 馬球治國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808章 人情窠臼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694章 孰勝孰負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472章 擊鼓唱捷第588章 屏風說書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31章 科技進步點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18章 雲妹第58章 侯音之憾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737章 俺也姓趙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687章 舊謎復提200.第200章 東風快遞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501章 科舉七科第784章 留個體面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399章 先察使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第752章 子龍賢弟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555章 父愛如山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48章 白羆陶俑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809章 翦勝野聞第808章 人情窠臼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229.第229章 顏真卿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189.第189章 玄奘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9章 爺投漢辣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106章 故鄉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814章 盛唐標準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第78章 真名世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81章 終入潁川第631章 清脆巴掌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759章 創作動力第796章 你每自做363.第362章 荊南變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