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

第325章 海權時代

趙光義能感覺到,隨着腦海中想到那柄玉斧,整個身體都僵硬了起來。

與石桌一套的石凳不夠高,坐着看石桌上的光幕時還須要伸着脖子。

趙光義不敢想,要是此時那玉斧直接揮下來,那該有多順手。

當然他也更明白兄長不大會如此果斷。

兩人一母同胞這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兄長向來以仁君自居,以明君自省。

沒見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御使大夫都能說得他啞口無言?

但說歸說,只要想一想還存在這種可能性,趙光義的脊背就還是有點發寒。

因此他緩緩,但堅定不移的,將脖子給縮了回來,然後擡頭看向對面先發制人:

“兄長可是對弟有疑乎?”

趙匡胤習慣性摸了摸玉斧,然後眼神有點奇怪:

“老三你幹嘛縮着脖子說話?”

他們兄弟有五人,大哥趙匡濟早亡,趙匡胤排行老二,趙光義排老三。

趙光義咳嗽一聲這才發覺失態,眼見兄長的反應並不是很大之後才察覺出來自己心中有鬼,於是趕忙端坐。

面對弟弟的態度變化,趙匡胤哈哈大笑:

“老三,你我乃骨肉兄弟,且吾輩漢兒知廉恥曉信義,如何能生此不忍言之事?”

趙光義那都快跳到喉嚨的心重新落回了肚子裡。

“不過。”趙匡胤臉色黑黑,趙光義每次都要費很大力氣才能讀懂兄長的表情。

此時情況下並不敢仔細瞧,從話語中也聽不出喜怒:

“不過老三……你對佛法瞭解如何?”

趙光義那本已落回去的心臟狠狠一跳,喉嚨重新變得有些發乾。

但還沒等趙光義想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回答,趙匡胤就已經重新大笑着拍拍他肩膀:

“老三若是讀過佛經,閒暇時當去廟裡給娘娘上柱香,以盡相思。”

宋皇家稱母親爲娘娘,這裡趙匡胤說的自是已故十年的生母昭憲太后。

對此趙光義自然滿口答應,但心頭已是滿腹狐疑:兄長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趙匡胤則是在心裡琢磨了一下,若行大事,則不可妄動,且須要得力助手襄助。

趙則平也該從河陽調回來了。

……

成都府衙裡,張飛也不吃果子打發時間了。

聽到事畢,不由得拍了大腿一巴掌:

“這唐朝作風真是霸道……俺真是喜歡!”

“不過這倭國怎麼還娶自己親侄女的?真乃……”

這一番話讓劉備宛如嗆水了一般大聲咳嗽了起來,直接打斷了張飛的話語。

張飛很是奇怪,看着大哥一邊咳嗽,一邊還有空對他擠眉弄眼。

於是張飛很快便明白過來,對着大哥點點頭,然後一步跨過去,揮掌就朝着大哥的背上拍了過去。

於是在外站崗的侍衛們便聽到了屬於主公的怒吼:

“翼德!”

首位上雞飛狗跳,兄弟相諧,孔明等人該幹嘛幹嘛,並輕巧略過這個話題。

畢竟孝惠皇帝和孝惠皇后乃是舅甥,此事委實算不上什麼秘密。

不過這段漢史也委實亂了點……孔明心裡記下,回頭還是得勸翼德讀書當讀細緻一些。

龐統仔細思索了一下:

“這郭務悰之行不論功過,如此行事倒是可借鑑一二。”

孔明也有自己的建議:

“即使在化外之地,行事無非也就民心二字。”

“嚴勒夷王,寬待夷民。”

一話既出之後,孔明也沉默下來,這八個字想要做到並不容易。

嚴勒夷王需要在戰場上徹底徹底擊垮敵心。

寬待夷民則更爲複雜,以這唐倭之間參考,既要給予匠技令其欽慕華夏,又要嚴防關鍵匠技流出危害華夏。

而其中的差別,則需要根據對方的國情來具體調整。

而且……猛然回頭,孔明想法跳脫的更遠:

那唐的三省六部適不適合如今還不好說,但那將作監似乎已經可以參考一下,對少府做出改革了。

如今荊益兩地的工學平穩發展,少府所司本就駁雜。

而匠技管理事關國運,且考慮到日後與他國打交道,是時候請主公履新制,以掌工學了。

龐統也陷入了沉默,以指節敲擊着桌面,一條條想法從心中劃過,有的列入備選,有的直接否掉。

如果將目標作爲他國的話,龐統發現在這一途上,似乎更加如魚得水。

四夷不比中原之廣袤,彈丸之小國,矇昧之番民。

能一計而興,可一策而覆。

只須想想,龐統心裡便覺得分外有趣。

這種感覺用益州土話怎麼說來着? 好耍!

……

甘露殿中,杜如晦看着那光幕的調侃,打心眼裡感覺,魏徵真應該好好感謝一下後輩。

與其相比,魏徵那在以往稱得上刺耳的諫言,如今只能算是宛如清風拂面。

不過略掉倭國這烏七八糟的事不談,杜如晦還是更加重視出自大唐的國書,也是因此眉頭擰了起來:

“倭王?”

隨即便恍然,這倭國妄自尊大,與廣神……煬帝的國書自稱天皇,從而惹得煬帝不喜。

但煬帝不在意,這高宗可是非常在意的,畢竟後輩已經不止一次調侃過高宗的“天皇大帝”。

由此看來,高宗或許還存了奪倭國之尊號的心思,只不過……

“這倭國,不需要有天皇。”

李世民同樣注意到了這國書的擡頭,同時打心眼裡認爲這麼做非常合適,態度讚賞。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從後輩這言辭習慣來說,倭國這天皇之號最終還是流傳了下去。

李世民有作爲皇帝的敏感性,就如天可汗並非是一個單單好聽的虛榮的稱號,背後代表着的是河西諸部對於宗藩關係的確立,將對突厥戰爭的大義握在了手裡。

而天皇這個尊號的背後,李世民同樣也讀得出來:

就是不想認華夏這個爹。

但正因爲如此,李世民對於倭國的興趣反而更加濃厚了。

這就猶如騎士馴馬,李世民向來喜歡挑選烈馬下手。

因爲馴服烈馬的這個過程能讓他熱血沸騰,而且往往烈馬被馴服之後會是最好的戰馬。

對國家的征服也是同樣。

尤其再想到目前倭國掌權的乃是一個女皇,這份興趣更是直線增加。

若是海東攻略能夠達成,他李世民的功績是不是能再添一筆:

第一個俘獲女皇的漢家天子。

【唐初的海東風雲也隨着朝鮮半島的正式遺失落下帷幕。

但關於造船上咱們還是能夠漫談一下。

畢竟咱們現代的時代也被稱爲海權時代。

什麼叫海權時代?

地球這顆星球有近乎四分之三的地方被水覆蓋,如今全球百分之九十的商業運輸都是通過海洋完成,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的聚居地離海洋不過數百公里。

有海軍,纔能有海權,有了海權,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多個領域纔有資格說是完整的。

而華夏近代的屈辱史很大程度上來自海洋,八國聯軍,英國,日本,無不是從海上叩開了國門,其根本原因也是因海權的旁落。

海權需要海軍來保證,海軍需要一個國家有優良的造船技術。

那我們華夏本就是農業文明,並不親近海洋,造船技術是否天生就存在不足?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如今的的歷史,劃分出了秦漢,唐宋,元明三個造船巔峰期。

始皇帝雄才大略自不必多說,在一系列輝煌成就之外還有修靈渠整水道的成就,徵匈奴統嶺南都有大秦水師的身影。

更別說還有徐福出海的記錄,造船業不發達是不可能的。

另外關於徐福是倭國人先祖的傳說並非是現代纔開始有的。

五代十國時濟州開元寺的僧人義楚寫了個《義楚六帖》,其中就提到了徐福去倭國的故事。

有人詢問是如何得知的,僧人義楚說這是倭國高僧寬輔告訴他的。

倭國自己的《日本國史略》中也提到了徐福登陸的記載,但更多還是歸類爲傳說,因爲倭國光徐福登陸紀念處就有二十幾個,相關的徐福祠徐福廟徐福碑有五十幾個,真假難辨。

但據丈育UP自己推測,此事更像是倭國僧人的杜撰,畢竟吐蕃的佛教僧人爲了傳教能編出蘇定方火燒布達拉宮的謠言。

佛教在進入倭國境內迅速就和本土的神道教殺的難解難分,這種情況下直接把徐福安排成倭人的祖宗以傳教也挺正常。

不過咱們現代華夏人多半是不太想認這個孫子的。

唐宋時期是古中國造船業的第二個巔峰期,唐朝發明了水密隔艙技術,宋代的天文曆法非常發達,而且後期還有從阿拉伯學到的三角帆技術。

理論上來說這個時期應當會成爲華夏遠洋航行的最好起點,但兩個原因讓這個起點胎死腹中。

首先當然是國策的關係,從唐朝開始的封建王朝,整體上對本國農民從事商業或海外拓殖移民都是持打壓態度的。

但這條禁令對外來移民是不起作用的,結果就是在跨國貿易這塊兒,慄特人、契丹人、回紇人、波斯人、大食人、沙陀人等前前後後都在華夏取得了大成功,他們或通過西域或通過海路達成了商業上的壟斷地位,這些被統稱爲色目人。

比如被趙匡胤強行繼承遺產的周世宗柴榮,年輕時候就曾跟着頡跌氏在江陵販茶,這個頡跌氏就是標準的色目人。

唐宋年間,色目人在廣州和泉州繁衍出了幾十萬人的移民社區,把控海路,壟斷跨海貿易。

後來西方有盤點中世紀八大港口,廣州和泉州榜上有名,元朝時有個色目人大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從摩洛哥來到泉州,記載了一路的見聞並稱讚了泉州的繁華。

但根據他所記載來看,在這條海上絲綢之路上活躍的有摩爾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火羅人等等,唯獨沒有華夏人。

不出海航行,如何能夠研究航海技術,研發遠洋海船?】

晚點還有一章。

這部分內容大概最遲明天就結束了,下個內容好好規劃。

另外運營官Fire神在書評區發佈了一個粉絲稱號徵集的活動,有興趣的老哥可以暢所欲言。

(本章完)

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75章 三丟二請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210.第210章 終相見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45章 八百敢從第634章 唯死戰第58章 侯音之憾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53章 小民尊嚴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522章 義務教育第815章 永樂劍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576章 大志若病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84章 豆粕第492章 燈火神龍第14章 跨躡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481章 甜品戰爭第84章 士元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732章 謝謝大哥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767章 滅元格戲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95章 伐吳?伐魏?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749章 天下將定第480章 小年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第75章 三丟二請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748章 暗香浮動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62章 武聖歸途第84章 士元第70章 蜀都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299.第299章 天策上將不發威?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566章 制詔第62章 武聖歸途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14章 跨躡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399章 先察使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796章 你每自做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319.第319章 蘋果天尊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23章 馬老五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73章 南洋國公287.第287章 大非川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464章 送人頭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
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75章 三丟二請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210.第210章 終相見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45章 八百敢從第634章 唯死戰第58章 侯音之憾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53章 小民尊嚴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522章 義務教育第815章 永樂劍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576章 大志若病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84章 豆粕第492章 燈火神龍第14章 跨躡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481章 甜品戰爭第84章 士元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732章 謝謝大哥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767章 滅元格戲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95章 伐吳?伐魏?第612章 也就還行第749章 天下將定第480章 小年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第75章 三丟二請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748章 暗香浮動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62章 武聖歸途第84章 士元第70章 蜀都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299.第299章 天策上將不發威?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566章 制詔第62章 武聖歸途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14章 跨躡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399章 先察使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796章 你每自做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319.第319章 蘋果天尊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23章 馬老五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73章 南洋國公287.第287章 大非川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464章 送人頭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