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呵呵一笑,有種過兩招?”
“這個孫堅是真的有點過於生猛了,像特麼個神仙,個人武力強的批爆啊!感覺關二爺都打不過!”
“曹操也不錯啊,他可是少數親自率兵打黃巾的玩家之一,麾下夏侯兩兄弟,也堪稱猛將!”
“曹操那個中二病就算了吧,說什麼我曹操,必逆天而行,再續大漢千年國祚,我真的有被尬到。”
“我最開始覺得董卓不錯,但是現在看來不太行啊,麾下沒什麼人才,自己的武力值也一般,我現在最好看的還是袁紹。”
“袁紹?我記得打黃巾的時候,他的一個小兵被一箭射傷了,他不顧生命危險,騎着馬把人從亂軍中給救了回來,放在現代,確實可以說是個好人,但是這種人在亂世只怕難有作爲。”
“+1,身處亂世,就得心狠手辣!寧爲梟雄,或爲苟雄,也不爲英雄!”
“贊同!”
“不懂了吧,說不定人家城府深着呢,故意搞這麼一出,麾下將士全都感恩戴德,對袁紹尊敬的不行。”
“假仁假義袁本初?但是我看他不像是裝的啊?”
在這兩天玩家們不約而同的行動起來後,網友們終於得以窺見這個風起雲涌的亂世,感覺無比精彩。
所有人都不禁遐想起來,這樣一個璀璨大世,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對於直播間的議論,顧如秉渾然不知,依舊率兵不聽清剿着涿州附近的黃巾軍。
在這個過程之中,關羽張飛以及顧如秉的武力值經驗值,在不斷積累,特別是關羽張飛,已經無比接近二流武將。
不僅是關張二人,一衆民兵們,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身上有了一股驚人的銳意,並且仍在不斷積蓄之中。
終於!
在第七天早上時,這些民兵們身上的銳意積蓄到了極點!
雖然經過連續不斷的征戰,他們臉上肉眼可見的疲憊,但是,這接連不斷的殺戮,也讓這股銳意,進化爲了一股鐵血殺伐之氣!
一個嶄新的特性,從他們身上誕生了!
這個特性名爲——鐵血!
【兵種特性:鐵血】
【介紹:他們經歷了血的洗禮,以鮮血鑄就了榮譽。】
【效果:該部曲更大概率出現武將,部曲堅韌+50,部曲體力值+10%,更不容易出現潰逃。】
【溫馨提示:目前部曲僅一千一百人獲得此特性,當部曲人數超過此特性擁有者三倍數量時,特性消失,直到更多人獲得此特性,特性再度解鎖。】
看着鐵血這個特性,顧如秉輕吐了一口氣。
總的來說,鐵血是一個很不錯的特性,各方面增強,更難能可貴的是增加了兵卒成爲武將的概率。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個特性不是一直存在的。
不過倒也合乎情理。
鐵血這個特性,相當於是一些有豐富戰場經驗的老兵,但是如果新增了許多新兵進來,自然就沒有這個特性了,除非新增加的兵卒也滿足鐵血這個特性。
顧如秉關掉兵種的屬性面板,將視線轉移到了身前的民兵身上。
經過這幾天連續不斷的征戰,兵卒人數已經來到了一千七百人,是之前的三倍多。
他們的臉上已經褪去了青澀,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凝重。
他們整整齊齊的排列在訓練場上,紋絲不動,宛如一尊尊雕塑,肅穆莊嚴,讓人看到第一眼,
就感覺到深深的壓力。
和七天前,那種軍紀渙散的樣子,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最讓顧如秉感到驚喜的,還是民兵們獲得新特性這件事本身。
因爲這意味着,他之前想的沒錯,關羽張飛二人,雖然都有超強的特性,但是仍舊不是完全體!
他們未來,絕對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特性!
而除了民兵們的變化外,這幾天,因爲顧如秉不斷圍剿着涿州附近一帶的黃巾軍,聲望日隆,甚至傳到了涿州附近的其他州郡,贏得了不少民心。
特別是豐鎮!
之前豐鎮不少流浪在外的百姓,得知豐鎮收復後,紛紛趕了回來,所以對顧如秉,可以說是感恩戴德。
在豐鎮這個地方,顧如秉的話可能比聖旨都好使。
每次出征,豐鎮的百姓都會夾道相送。
這些看似不重要,但是顧如秉深知名望和民心的重要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且不論劉備到底是真仁義,還是假仁假義,但起碼當時的百姓都覺得是真的,那便就是真的!
劉備能以一介織蓆販履之輩,一步步崛起,最終成就漢昭烈帝,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仁義之名在外,民心所向,衆望所歸。
甚至於,劉備經常打下一塊地後,民衆那都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
而此時,直播間的網友也忍不住議論了起來。
“臥槽,這幫兵怎麼變化怎麼大,我竟然看着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你要是天天上戰場,你也能行!”
“天天帶兵打仗,他們一天都不歇,劉草鞋真是地主老爺看了都落淚,資本家看了都得豎起大拇指。”
“他們有殺氣!我真的能感覺的到,原來殺氣是真的存在的!”
“不得不說,劉草鞋確實有兩把刷子,居然真能把一幫沒有訓練過的鄉勇,帶成今天這個樣子。”
“要是他選的不是編草鞋的,而是一個州牧或者刺史,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最看好他,可惜啊,唉......”
“開局編草鞋,放在整個抽象屆,那也是相當炸裂的。”
回到遊戲之中。
顧如秉從民兵們身上挪開目光,看了一眼身旁的關羽和張飛。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打完仗,關羽就能晉級二流武將了,張飛也快了!”
想到這裡,顧如秉不由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道:“出征!”
“喏!”
所有民兵,全都異口同聲的大聲回覆道。
隨後,一衆民兵便在顧如秉的率領下,向城外走去。
和之前幾天一樣,看到顧如秉又要出城征討黃巾,豐鎮百姓主動出門相送,一直送到城門外幾千米,才終於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