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萬曆四十七年

像是睡了一個世紀,迷迷糊糊中醒來,黎安明頭痛欲裂,入眼的是白色的紗帳,紅色漆木雕琢的房間。

“沒死嗎?靠,還真是福大命大!”,黎安明喃喃自語,那彷彿能開天闢地的巨型閃電朝着自己劈下來的畫面似乎還定格在眼前。

坐起來,藍色繡花的棉被滑落,他身上穿着的是類似古裝劇裡的白色裡衣和布褲。

“奇怪,這是什麼東西?難道現在的農家還有這種類似的衣物?”

撐起身體想要下牀,一張白皙細長的手讓他心裡“咯噔”了一下,這絕非他的手。不,這就是他的手,不過好像年輕了不少。

“少爺,您終於醒啦!”黎安明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見房門突然沒推開,接着一個穿着綠色長裙的少女從外面進來,緊接着一個纖柔的聲音傳來,神態恭謙。不過能從她那帶着歡快的話語中聽出一絲欣喜。

黎安明聞言一愣,不由的小聲嘀咕道:“少爺?現在還有這稱呼?”

不過顯然沒人能給他解答,“少爺您稍等,奴婢這就去通知老爺和夫人!”那少女留下這麼一句話,就急急忙忙歡快的跑了出去。

“哎......”黎安明手剛擡起來準備叫住她,可哪裡還有她的身影,早已歡快的跑遠了。

不一會兒,黎安明就見到一個半老徐娘領着一大羣人風風火火的跑進了屋。

“我的幺兒喲,你終於醒咯!可擔心死老孃了。”還沒進門,那半老徐娘略帶焦急的聲音就已經傳進了黎安明的耳朵。

“哪麼樣?還有哪的痛?”那半老徐娘進門後就直接坐到黎安明的牀邊,拉着他的手一臉關切的問道。

她說的是遵義方言,黎安明聽到覺得倍感親切,不過他對眼前的畫面還是一臉懵逼:“謝謝,我已經沒得事咯!您是?”

本來嘛,如果是你,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古色古香的房間裡,還來了一羣古裝打扮的人,不懵逼纔是怪事勒!

那女人剛聽到黎安明的話還一臉欣喜,當聽到黎安明的問話的時候,臉色說不出的失落,緊接着又強顏歡笑的說道:“我是你娘,現在你不記得沒關係,早晚會想起的。大夫說你被雷劈得有些嚴重,可能會失憶,現在看來怕是真的了。”

說完後她好像想起什麼似的,緊接着又說了一句,像是安慰黎安明,亦或是安慰他自己吧:“不過你不要害怕,大夫說以後會慢慢好的。你不曉得,你大哥在遼東這大半年都沒得消息,你又在牀上昏迷不醒.........”

“娘,您放心,我沒得事咯!”黎安明聞言鼻子有些酸,黎安明打斷道。

雖然他現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但面對這麼一位思子心切的婦人,他還是隻得出聲安慰,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同理之心吧。

“好好好,那你先好好休息一哈,順便了解哈你個人的情況,我先去準備吃的,一會兒飯好了在來叫你!”那婦人聞言抹了抹眼淚,頓時喜笑顏開的說道。

說着就轉頭喊道:“喜鵲、烏鴉!”

“奴婢在(小的在)!”聽到婦人的喊話,先前第一個發現黎安明醒來的那少女和一個偏瘦的小廝連忙走上前來答道。

“少爺就交給你們了,給我照顧好了,不然小心你們的板子!”說完,那婦人盯着那叫烏鴉的小廝叮囑道:“特別是你,要是少爺在出什麼事,你就去山裡面砍樹吧!”

“夫人放心,小的絕對照顧好少爺!”聽到那婦人的話,烏鴉頓時一個激靈,連忙保證道。

那婦人聞言這才起身,轉頭微笑的對着黎安明說道:“那幺兒你再好好休息一哈,不記得的你就問問他們,我去給你準備好吃的去咯!你爹最近忙得很,可能要晚上纔回得來。”

“要得,謝謝娘!”黎安明聞言一臉高興的回道。

“哎喲我幺兒居然變客氣了!”說着,那婦人就轉身高高興興地帶着一羣人出去了,只留下了那叫喜鵲的少女和叫烏鴉的小廝兩人。

等那婦人帶着人出去後,黎安明才一臉好奇的看着留在房間的喜鵲、烏鴉二人。而那二人也是一臉好奇的看着黎安明,一時間房間裡就只剩下三雙大眼瞪小眼。

“咳咳~”好半天,黎安明才假裝咳嗽來打斷了這尷尬的狀況,“那個...烏鴉是吧,你這名字還挺奇怪的,現在是什麼時候?哪一年?我這又是什麼個情況?”

“回少爺,小的叫吳洋,因爲小的平時話比較多,您纔給我起了烏鴉的稱號。”烏鴉聞言連忙恭敬的回答道。

黎安明一聽頓時略微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不過只是一瞬間,就又開口問道:“那你來說說我的問題!”

“是,少爺,今天是萬曆四十七年八月初八,您是在今年的正月十八去復興禪院上香回來的路上被天雷劈傷,昏迷了大半年.......”

緊接着,黎安明又雜七雜八的問了很多事,在二人事無鉅細的解答下,他終於弄明白自己的狀況了。

原來他被那一道閃電給劈到了400年前的明朝,不過他很確定的一件事就是他是身穿,而不是魂穿,因爲他確認了一下,這具確實是自己的身體,不過年輕了十幾歲而已。黎安明估計,自己現在的樣子,可能也就十六七歲。而原來的黎安明,不,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叫黎安民,因爲“安明”二字在有心人裡怕犯忌諱,在他十三歲時改成了安民。黎安民今年也才十六歲,還不到十七歲。不過聽吳洋剛纔的介紹,那麼大的一道閃電劈下來,估計早已經灰飛煙滅了,這也和他見到的那快墓碑上的記載一致。

剛纔的那婦人就是黎安民的母親,現在應該說也是黎安明的母親,叫程芸,是鍾靈公程鍾靈的後代。

程鍾靈公生於憲宗成化十五年,鍾靈公是孝宗弘治末年(1505)進士,武宗正德二年(1507)校尉,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3)柱國。

黎安民的父親黎文海是遵義軍民府的指揮使,去年五月才由指揮同知升遷,主持遵義軍民府的軍務。去年由於反對加徵遼響,深得民心,不過他在朝廷的印象就不那麼好了。準確的來說,現在整個西南地區的官吏在朝廷都沒好印象。

因爲去年九月,朝廷又要追加遼響,遭到以遵義軍民府爲代表的西南各地民衆的強烈反對,最後無疾而終,由此產生的後果可想而知。

除了父母,黎安民還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妹妹,大哥黎安軍今年剛過完元宵節後就帶着自己的親兵去往遼東了,至今沒有消息。以黎安明對歷史的瞭解,估計是凶多吉少。

兩個妹妹一個叫黎小婭,今年13歲,一個叫黎小妹,今年11歲,原來的黎安民和她們相互之間都是同爹不同娘。黎小婭是黎安民的二孃生的,而黎小妹是黎安民的咪媽,也就是小娘生的。這會兒她們應該在黎安民娘組織的那間專門叫女子的私塾裡上課呢!

黎安明還了解到,就在他昏睡的這大半年,外面的天地可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開元4316年,即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遼東經略、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楊鎬乘努爾.哈赤即將率兵進攻海西衛扈倫四部之一葉赫部之機,以遼陽舉行誓師,分兵四路向後金髮起全面進攻,令開原總兵官馬林督兵四萬人,由開原會葉赫部兵二萬人,出北路;令山海關總兵官杜鬆統軍六萬人,由撫順出西路,直攻後金首府興京(今遼寧新賓西老城);令遼東總兵官李如柏率兵六萬人,出南路;令遼陽總兵官劉繼帥軍四萬人,出東路,會朝鮮兵二萬人,入寬甸口。各路皆配備監軍、助理,總數號稱大軍四十七萬人,各總兵官誓神明,宣軍令,並將在撫順臨陣逃脫的指揮白雲龍斬首示衆,以爲警戒。定於三月二日分道並進。

至此,大明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正式開打!

開元4316年,即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二月,楊鎬在遼陽誓師之後,由於大雪迷路,各軍不能按原定日期分道進攻後金,而軍中機密則已經泄露出去。努爾.哈赤得訊,制定了“憑你八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方針,相機以待,準備迎擊明軍的進攻。

三月初一日,明軍西路總兵官杜鬆欲奪頭功,首先率軍渡渾河(遼河支流),連克兩小寨,遂乘勢冒進渾河南岸的薩爾滸山谷口。努爾.哈赤得知消息,以精銳騎兵埋伏於谷口。待杜鬆軍過而將半時,後金伏兵驟起,明軍損失嚴重,經過三天的激烈戰鬥,杜鬆部全軍敗沒,杜鬆戰死。緊接着,後金迅速回師擊明軍北路馬林一軍。馬林得悉杜鬆大敗,企圖結營自固,後金集大兵奮力攻擊,三月初二日,馬林又大敗。

此時,遼東經略楊鎬以西、北兩路皆敗,急令東路劉綎和南路李如柏立即停止前進。李如柏奉命回師。而劉綎一軍已經深入三百里地,明軍繼續英勇作戰,後金不能破。努爾.哈赤遂施展計謀,指使明軍降兵持杜鬆令箭,詭稱杜鬆軍已經獲勝,誘劉綎軍直前深入,終於使之遭到後金的前後夾擊。

三月初七日,劉綎力戰死,全軍覆沒。僅李如柏一軍得以撤回。這場戰爭歷時僅五天,明軍三路喪師,文武將吏死亡三百餘人、士兵九萬人(一說四萬五千多人)、馬四萬匹,軍械不計其數。明軍失敗的消息傳到北京之後,朝廷內外一片震驚。有人上疏彈劾楊鎬、李如柏,神宗不聽。李如柏自殺。

薩爾滸之戰,是明朝與後金之間極爲關鍵的戰爭。遼東局勢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後金從防禦轉入進攻,爲其後入關打下了基礎。

開元4316年,即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六月,努爾.哈赤親自統兵四萬(另說一萬人,又一說六萬人)進攻遼東重鎮開原。明軍開原總兵官馬林不吸取薩爾滸之戰失敗的教訓,不知集兵守城,兵盡在四門之外,城中空虛,毫無防備,聞後金兵抵城,慌忙應戰,立刻潰敗。六月十六日,後金兵佔領開原,總兵官馬林、副將於化龍等一批將吏戰死,士兵傷亡慘重。當時明軍鐵嶺衛派出三千人赴援,也爲後金兵所敗。至七月二十五日鐵嶺亦被努爾.哈赤攻陷。

“對了,少爺,這是您被雷劈時揹着的東西,因爲不知道是什麼,所以一直給您放在了這裡。”正當黎安明在腦海中整理着他了解到的信息時,吳洋突然彎腰從牀底用雙手取出一個東西說道。

第一百二十章 清剿第三十三章 合作 (求推薦、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抓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貴作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眼界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貴作戰第三十六章 瑣事一堆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夔門激戰第七十章 板甲第一百三十七章 羅氏土司第六章 謀劃未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見孫元化第八十七章 肥皂第七十三章 談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攻城(40月票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設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細第二百三十一章 螺式炮閂後裝炮第七十九章 平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慶攻防戰第三十一章 孫元化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鏽鋼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人反應(補更2/28)第一百章 見天啓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五章 安排第四十一章 飈風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江關第三十八章 紅夷大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薯(求首訂)第二十三章 初戰 (打賞加更)第六十三章 試炮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鏽鋼第四十九章 遭遇海盜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三十五章 玻璃的利潤第二百三十三章 釣魚城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江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攻城(40月票加更)第九章 玻璃第九十七章 面聖第二百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恨晚第四十六章 兄弟第四十七章 購炮第一百七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貴作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投井自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二十三章 初戰 (打賞加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之地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七章 抓錯人了第四十四章 湯若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成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鋼鐵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慶攻防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宴請第七十五章 情報部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弟相見(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謀第五章 摸清家財第六章 謀劃未來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葬第三十三章 合作 (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茫第八十四章 秦榆婷第五十六章 線膛槍第五十章 購島第五十章 購島第七十四章 分身乏術第二百零九章 礦場第四十二章 巧遇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二百二十章 西南第二女將第五十一章 岱山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沙盤第一百三十二章 紅丸案第九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二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黎安軍歸來第二百四十章 順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黎安軍歸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酉陽冉躍龍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四十七章 購炮
第一百二十章 清剿第三十三章 合作 (求推薦、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抓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貴作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眼界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貴作戰第三十六章 瑣事一堆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夔門激戰第七十章 板甲第一百三十七章 羅氏土司第六章 謀劃未來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見孫元化第八十七章 肥皂第七十三章 談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攻城(40月票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設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細第二百三十一章 螺式炮閂後裝炮第七十九章 平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慶攻防戰第三十一章 孫元化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鏽鋼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人反應(補更2/28)第一百章 見天啓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五章 安排第四十一章 飈風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江關第三十八章 紅夷大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薯(求首訂)第二十三章 初戰 (打賞加更)第六十三章 試炮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鏽鋼第四十九章 遭遇海盜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三十五章 玻璃的利潤第二百三十三章 釣魚城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江關第一百九十三章 攻城(40月票加更)第九章 玻璃第九十七章 面聖第二百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見恨晚第四十六章 兄弟第四十七章 購炮第一百七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貴作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投井自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二十三章 初戰 (打賞加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之地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七章 抓錯人了第四十四章 湯若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成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鋼鐵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慶攻防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宴請第七十五章 情報部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弟相見(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謀第五章 摸清家財第六章 謀劃未來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葬第三十三章 合作 (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茫第八十四章 秦榆婷第五十六章 線膛槍第五十章 購島第五十章 購島第七十四章 分身乏術第二百零九章 礦場第四十二章 巧遇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二百二十章 西南第二女將第五十一章 岱山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沙盤第一百三十二章 紅丸案第九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二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黎安軍歸來第二百四十章 順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黎安軍歸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酉陽冉躍龍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四十七章 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