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亭端著幾籠蒸餃過來,木盤上,還有米粥和醋碟、鹹菜,聽到了後面那幾句,放下東西后,對許懷義道,“我也取了字。”
許懷義懵了下,“男子不是二十冠禮後才由家裡長輩給取表字嗎?”
李雲亭比他小兩歲,今年十八。
李雲亭解釋道,“我師傅離開前,提早爲我取的。”
“喔,喔,那你表字是?”
“雲岫。”
許懷義尷尬了,他那點墨水,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雲岫是啥意思,他是真不知道,也不好瞎猜,只得乾笑,“這字取的好……”
回頭得問問媳婦兒。
不成想,素來惜字如金的李雲亭自己主動解釋了,“雲岫二字,出自‘雲無心以出岫,後來形容雲霧繚繞的山峰,也寓意抱負不凡、心懷廣闊、前程遠大等。”
許懷義聽懂了,誇得更真誠,“這表字好,你師傅對你寄予厚望啊。”
李雲亭“嗯”了聲,“以後你便喊我表字吧。”
許懷義欣然應下。
李雲亭淡淡看了眼蘇喆,低頭吃飯。
蘇喆嘴角的笑略僵了一瞬,隨即便又舒展開,“懷義可知,我的表字是何寓意?”
許懷義嘴角抽了下,怎都來考校他?他看起來像是學識淵博的樣子嗎?“你父母,希望你平安?”
蘇喆笑道,“也對,卻不全面,子安二字,寓意很多,比如品德高尚、有學識、幸福安逸等。”
聞言,許懷義由衷感慨道,“那你父母對你的期待還很不少啊。”
蘇喆被這話逗笑,樂的笑個不停。
許懷義,“……”
他還是吃飯吧。
但吃飯期間,蘇喆也沒停下跟他說話,完全不講究什麼食不語寢不言,總之逮住一切機會,跟他培養友情。
李雲亭衝著他飛了好幾次眼刀子。
蘇喆完全視而不見。
等到吃完飯,各自分道揚鑣去教室上課,這才清靜了。
誰想,下課後,蘇喆又來了。
許懷義正要去找孫鈺,見到他,眼皮跳了跳,必須得給這位少爺找點活兒幹,不然總纏著他不得傳出啥緋聞啊?
“懷義,你這是去哪兒?”
一聲懷義,蘇喆喊的無比自然親暱。
許懷義搓了搓手臂,“我要去見師傅,你怎來了?有事?”
蘇喆道,“沒事兒,就是來問問你,有沒有需要我做的,畢竟,我也是咱們賑災籌備會的一員了,不是嗎?”
“對,對,對,放心,有事兒一定落不下你,不過得等我見了師傅以後,咱們纔好做事。”
蘇喆挑眉,“爲什麼?”
許懷義理所當然的道,“當然是因爲咱們做的事,需要學院同意啊,現在,糧食有了,銀子有了,糧食怎分配,銀子怎花用,還有咱們去城外執勤,耽誤的課時怎麼補,這可不是咱們商量下就能決定的,不得請示學院師傅啊?”
蘇喆緊跟著問,“這麼說,你已經有詳細的計劃安排了?”
許懷義並不遮掩,“昨晚熬夜寫了一份賑災方案,也不知道行不行,拿去給師傅看看。”
蘇喆眼底閃過剎那的猶豫。
許懷義見狀,只做不知,“回頭師傅看過,我再跟子安詳細說道,萬一有不妥的地方,豈不是叫子安取笑?”
聞言,蘇喆立刻道,“好啊,那可就等著了。”
許懷義這才拱拱手,擡腳離開。
孫鈺有單獨的辦公房間,他敲門的時候,馬自誠也在,倆人正說著什麼,見到許懷義,馬自誠率先打趣,“哎喲,你得意高徒來了。”
孫鈺含笑認下,“你就酸吧。”
馬自誠哼了聲,想著自己看中的李雲亭,對自己完全不假辭色,心裡難免不舒服,好容易遇上個好苗子,卻被人捷足先登了。
許懷義衝來人行禮,“師傅,馬師傅。”
孫鈺問,“你來是有何事?”
許懷義從懷裡掏出寫好的方案書,雙手恭敬的遞上去。
孫鈺接過來,展開隨意看了幾行後,神情就變得越來越鄭重嚴肅,看的速度也緩慢下來。
馬自誠跟他熟,也沒避諱,湊在邊上原本好奇想瞄幾眼,結果,也看的臉色認真凝重起來。
許懷義安靜的等著,心裡七上八下,雖說媳婦誇了他,給予了肯定,可萬一呢?
半響後,孫鈺表情複雜的看向他,儘管相信這份方案是他寫的,但還是又問了一遍,“這是你寫的?”
許懷義道,“是弟子寫的,昨晚熬了半宿。”
有李雲亭作證,誰也不能說他是剽竊。
孫鈺默了下,忽然感慨道,“爲師何其有幸,能收你爲徒啊。”
他這會兒都不自信了,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能耐和本事教給許懷義,可別被徒弟比下去,那就搞笑了。
許懷義立刻道,“能拜師傅爲師,是弟子之幸。”
馬自誠酸溜溜的道,“行啦,你們師徒就別互相謙虛了,合著擠兌我沒有徒弟嗎?”
許懷義道,“學生不敢。”
“你師傅敢。”
孫鈺好笑的白他一眼,“行了,跟我這裡吃哪門子的醋?學院裡的好苗子多的是,你尋一個收了就是。”
馬自誠無奈的嘆道,“當我不想嗎?奈何,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啊。”
見過了好的,就沒法再將就。
許懷義,“……”
這句詩詞用在這裡合適嗎?
孫鈺也被他噁心的夠嗆,開始攆人,“我這邊有事,你替我去上節課。”
馬自誠知道接下來人家師徒倆要說體己話,他留下不合適,自也不會那麼沒眼力見,於是,很知趣的應下走了。
門關上,屋裡只剩下他們師徒倆,再說話,就隨意了許多。
“懷義,你可知這份方案的分量?”
“分量是重是輕,不在於弟子,而是在它落在誰的手上,願意爲災民出力的人,自然會視之爲寶,對災民漠視的人,那它就是一張廢紙,一文不值。”
“你倒是敢說。”
“在師傅面前,弟子沒什麼好隱瞞的。”
這話順耳,孫鈺心裡舒坦,給予了極高的稱讚,“你說的沒錯,這份方案,對某些人來說,確實可堪爲寶,這等賑災良策,便是朝堂上,那些浸染官場十幾年的老狐狸,也未必能有你寫的這般面面俱到。”
不拐彎抹角,也不委婉含蓄,每一條都寫的十分明白詳盡,少了那些華麗辭藻,讀起來,一點不覺晦澀,只看到滿滿紙張的乾貨,沒一句廢話,要是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都能這般上奏摺,何愁百姓不安、大雍不強?
他這徒弟也是個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