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章:當殿五奏

李浩就這麼拜相了,出人意料的順利,順利到連李世民都感到吃驚,他原以爲衆臣會竭力反對呢,沒想到竟沒一人吱聲,所以李世民覺得今天太極殿上的氣氛有點奇怪,哪裡奇怪,他又說不上來。

正當李世民心思暗涌之時,李浩忽然出列道:“啓奏陛下,臣有要事請奏,奏疏在此。”他說罷雙手高高捧起一疊奏疏,衆臣一看,均都一驚,要是“臥槽”二字在唐朝流行的話,估計滿殿都是“臥槽”之聲,因爲李浩手中的奏疏不止一本,摞在一起將近三寸高,估計有四五本。

李世民聞言一愣,看到這麼多奏疏,他也有點懵,但他知道,李浩所奏之事,向來沒有小事,趕忙道:“呈上來!”

許廉走下鸞臺,將李浩的奏疏呈上,李世民翻開最上面的一本奏疏,看了兩眼後便愣住了,這封奏疏是申請重開天策府的奏疏,他緊接着又翻開下面一本,是增設船廠和海港的奏疏,這是爲增設海軍做準備呢。

這兩個提議李世民已經跟李浩說過了,由李世民自己提出來,這樣遇到的阻力會小一點,沒想到李浩居然不聽話,還是遞上了奏疏,這讓李世民有點摸不着頭腦了。

李浩這次遞上的奏疏有五封,李世民繼續往下翻,第三封奏疏的內容是請求立刻將新稅制推廣全國;第四封奏疏是彈劾奏疏,彈劾吏部尚書張亮,第五封奏疏是請功奏疏,爲幽州都督孫博望請功,爲幽州折衝都尉樑駒請功,爲跟隨李浩去幽州查案的大理寺官員請功。

太極殿的鸞臺上是不設龍案的,只有一張龍椅,許廉侍奉在側,手中捧着托盤,奏疏全在托盤中,李世民每看完一本,就往托盤中放一本。

而李世民每看一本奏疏,下方衆臣的心就拎起一寸,李浩一下連奏五事,這明顯又要搞事情了,而且一搞就是五件事,眼下長孫無忌又一直沉默,無人主持大局,他們很被動,能不忐忑嗎。

李世民終於看完了五本奏疏,這一下,堆放在托盤中的奏疏順序就反過來了,重開天策府的奏疏被壓在最下面,彈劾張亮的奏疏在最上面,而請功奏疏就在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手持請功奏疏,先看了一眼李浩,又看了一眼其他衆臣,緩緩開口道:“好,李浩連奏五事,今日咱們便來議一議這五件事,朕手中這本奏疏,乃是李浩的請功奏疏,爲幽州都督孫博望請功,爲幽州折衝都尉樑駒請功,爲大理寺丞狄仁傑請功,爲大理寺丞全大有請功,爲大理寺丞韓龍請功,以及爲所有參與保衛幽州,在幽州之戰中壯烈犧牲的官兵和百姓請功!”

李世民開始的時候語言平緩,越說到後面越激動,幽州之戰是一場熱血之戰,這一戰不僅讓東北關外異族實力大損,更打得他們信心全無,弘揚大唐國威,但凡大唐之民,提起此事無不熱血沸騰,更何況他這一國之君。

李世民說完這些,殿內一片安靜,落針可聞,羣臣沒想到李浩這第一封奏疏居然是請功奏疏,這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外,大戰之後封賞戰功卓絕良臣,這無可厚非,但當殿請功,需要莫大功勞方可,他們沒有參加戰事,不知道李浩所提的這些人功勞如何,所以,他們沒什麼發言權。

殿內安靜了許久,李世民復又開口:“詩狂,你且說說,這些人到底有何功績?”

“是!”李浩拱手行禮,然後輕搖羽扇,緩緩道來,“此事當從幽州之戰說起,幽州之戰,歷時兩月零八天,起初之時,城內只有一萬五千兵馬,而城外有三族聯軍,共計六萬兵馬,後高句麗大莫離支蓋蘇文又統三萬精兵前來,與三族會合,形成四族聯軍,共計九萬兵馬。”

聽到這裡,羣臣紛紛驚容滿面,九萬兵馬圍城,而守城的只有一萬五千人,這懸殊不是一點點大,他們雖然早就聽說幽州之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慘烈之戰,但卻一直未聽說具體詳情,現在聽李浩一講雙方兵力差距,都叫他們吃驚不已。

只聽李浩繼續道:“第一個月,這一萬五千兵馬已經摺損得只剩三千之數,幽州都督孫博望雖然不擅兵事,但他一直在默默地支持臣,是他說動百姓,讓青壯百姓主動參與臨時訓練,七日練熟弓箭,上城牆禦敵,雖然青壯們戰力有限,但他們的作用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硬生生地將所有胡虜蠻夷擋於幽州城牆之外,不容他們踏入大唐城池半步。幽州之戰的最後一役,乃是蠻夷大軍的殊死一搏,攻城之時,蠻夷大軍有三萬之衆,從上午打到傍晚時分,三萬大軍只剩五千,城牆已經被他們佔據,我方大軍只剩一千不到,當時我大唐僅剩的熱血兒郎寧死不屈,紛紛高呼‘長槍永守大唐魂’之口號,幽州折衝都尉樑駒一人斬殺蠻夷數十人,身中十處傷痕尤不自知,依舊血戰,都督孫博望也高呼‘長槍永守大唐魂’之口號,親自帶領數萬百姓衝上城頭,拿起一切能拿的東西做武器,與蠻夷大軍血拼,頃刻之間損失了數千百姓,雖然傷亡慘重,但也震懾了蠻夷大軍,蠻夷大軍不敵,又爲我大唐百姓氣勢所懾,最終選擇退兵遁逃。”

李浩用精簡的語言敘述了幽州之戰的經過,殿內再次陷入一片安靜之中,李世民雖然早已看過詳細軍報,卻也忍不住眼圈發紅,好在他定力深厚,沒有落下淚來。

羣臣雖然喜歡針對李浩,但在大是大非上,他們不糊塗,這場血戰,他們不能否定,否則他們就是大唐的罪人。

過了片刻,李浩再次開口打破安靜,道:“陛下,此次幽州之戰,絕非臣一人之功,希望陛下能封賞所有參戰之人,以及孫博望、樑駒此等大功之臣。”

“嗯。”李世民點頭道,“幽州都督孫博望,折衝都尉樑駒,此二人皆爲我大唐忠良賢臣,朕必厚賞,不過,詩狂,大理寺的一衆官員,他們有何功勞?”

李浩道:“陛下,大理寺一衆官員也參戰了,十數人去,只剩三人回來,其中大理寺丞全大有還在混戰中失去一條胳膊,變爲殘疾,而且,大理寺丞狄仁傑聰明絕倫,正是他幫助臣識破幽州血案,揭出真兇,揭發范陽盧氏以及魏王李泰勾結謀反之事,此事涉及魏王,當時證據又不足,臣未在之前奏報中明說,請陛下恕罪。”

“哦……”李世民聞言若有所思點頭道,“既然如此,詩狂認爲這些人該如何封賞?”

李浩持扇拱手道:“陛下,幽州都督孫博望精於政事,疏於兵事,實在不適合任幽州都督一職,臣以爲,當調其回長安,入六部任職;幽州折衝都尉樑駒驍勇過人,忠君愛國,乃可信勇武之良將,如今居庸關守關大將一職空缺,可委以守關重任;大理寺諸位有功之臣,可着大理寺卿爲其晉職,以堪大用,其餘在幽州之戰有功之兵將,着有司封賞奏報,犧牲者,厚恤家屬。”

李世民聞言點頭道:“嗯,此番封賞,倒也穩妥,如今吏部有空缺,可調孫博望回長安任吏部侍郎,任樑駒爲神威軍中郎將,加封宣威將軍,授勳武騎尉,領精兵五千,戍守居庸關,另外,朕還有一個打算,朕想在幽州建壯烈碑,但凡在幽州之戰中壯烈犧牲者,名字皆刻於碑上,以歌其志,供後世憑弔,諸卿以爲如何?”

“陛下聖明!”羣臣齊齊拜禮,高聲誦唸,李浩的請功奏疏就這麼輕易地通過了。

沒想到李浩還不滿足,接着道:“陛下,臣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講!”李世民聲音高亢,他此刻也有點興奮,畢竟是封賞爲國立功的烈士和將士,他也有點被熱血感染。

李浩道:“陛下,爲國而戰,乃每一位大唐熱血男兒最光榮之事,爲國立功者,馬革裹屍者,皆有榮耀,然而最可憐的就是那些在戰爭中失去了手腳的戰士,雖然朝廷給予撫卹,但他們餘生卻痛苦不堪,甚至因爲殘疾而淪落到沿街乞討的地步。”

李世民聞言緩緩皺眉,開始沉思起來,李浩說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存在許久了,但卻一直得不到解決,朝廷已經加大對這些人的撫卹了,但沒用,因爲一場仗下來,致殘者往往比犧牲者還多,而朝廷對致殘者的撫卹已經比犧牲者高了,在他們看來,這已經很不科學了,怎能再加撫卹,但朝廷的撫卹根本不夠那些致殘者用,有些傷殘士兵喪失了勞動能力,成爲家庭的累贅,多一張嘴吃飯,家中比那些犧牲者還難熬。

李世民蹙眉片刻,問道:“詩狂你有何妙法,不如說出來聽聽。”

李浩道:“陛下,撫卹錢糧,只能解一時之難,撫卹農田,家中若無壯丁,如何栽種,一次性撫卹太多,對朝廷也會造成極大負擔,何不分期撫卹,細水長流?”

李世民聞言雙眼一亮,忙問:“你說說,如何分期撫卹?”

李浩羽扇輕搖,緩緩道:“這個就需要各地官府多多幫忙了,撫卹公文下達至各地官府,所有致殘退役傷兵前往籍貫所在地官府領取撫卹,可分月領糧、布,數目按家中人口算,不必太多,足夠家中度日即可,同時,朝廷文書下達各州縣,張貼於市,通告所有傷兵,以防出現貪官貪墨撫卹糧款,一旦出現此等現象,傷兵可至原服役處上訴,直達天聽!”

此言一出,李世民撫掌讚歎:“好,此法甚妙!雖然撫卹總數是增多了,但卻細水長流,詩狂,真有你的!”

848章:武承嗣中計279章:救命稻草-李浩221章:特種兵訓練基地536章:李浩的餿主意534章:傳授拳法810章:風雲再起871章:以法治國863章:凌遲戰術(今天忙新書籤約的事,只此一更,抱歉抱歉)604章:教李治騎車222章:玄甲奇兵計劃318章:治災之議807章:大唐有李浩真好752章:太極殿上動武598章:貪婪的阿拉伯帝國301章:肖像畫350章:李績的提醒155章:大漠敵影262章:賜婚使657章:糧草被燒751章:陰險的長孫無忌408章:薑是老的辣62章:合約夫妻544章:李浩來救120章:膽大包天871章:以法治國342章:跪下!投降!424章:點醒崔鵬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163章:老子是刺史848章:武承嗣中計407章:酒樓驚言 下825章:嚴刑逼供98章:快樂的煩惱68章:裝逼成功723章:直升機發動機820章:團聚一堂103章:和李世民合作419章:瓊南現狀143章:追擊馬賊 中271章:飛鷹歸來722章:拜訪魏徵126章:臨行775章:密謀策劃652章:趙國公府密謀599章:快槍手吳磊817章:李浩的喪禮(下)487章:高句麗復仇730章:出兵吐蕃147章:暴力女漢子644章:熱氣球609章:吐蕃兵變722章:拜訪魏徵4章:瘟疫突起533章:戍邊重任295章:開始行動181章:風生水起 上497章:神秘人的面目80章:入獄364章:武媚娘拜師475章:查案437章:李浩收徒 中630章:不戰而屈人之兵866章:袁天罡治國703章:借酒鬧事730章:出兵吐蕃181章:風生水起 上6章:李浩獻方861章:李治的決定375章:廢儲631章:焦躁的西突厥22章:敲竹槓25章:有人砸店529章:交換神駒388章:懷疑李浩296章:祿東贊中計350章:李績的提醒380章:鐵背弓500章:戰後喜訊277章:夜半槍聲318章:治災之議195章:唐魂754章:李浩的怒火430章:奸商76章:收服神棍劉385章:救魏徵398章:逆轉戰局 下122章:藐視皇威555章:要孩子362章:陰謀陽謀302章:廢儲之言477章:刺殺李浩 中220章:報紙和銀行746章:陸雲血戰(下)420章:五千護院726章:花式裝逼11章:金殿封賞2章:神秘訪客536章:李浩的餿主意265章:草原之戰 上818章:樊梨花生子
848章:武承嗣中計279章:救命稻草-李浩221章:特種兵訓練基地536章:李浩的餿主意534章:傳授拳法810章:風雲再起871章:以法治國863章:凌遲戰術(今天忙新書籤約的事,只此一更,抱歉抱歉)604章:教李治騎車222章:玄甲奇兵計劃318章:治災之議807章:大唐有李浩真好752章:太極殿上動武598章:貪婪的阿拉伯帝國301章:肖像畫350章:李績的提醒155章:大漠敵影262章:賜婚使657章:糧草被燒751章:陰險的長孫無忌408章:薑是老的辣62章:合約夫妻544章:李浩來救120章:膽大包天871章:以法治國342章:跪下!投降!424章:點醒崔鵬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163章:老子是刺史848章:武承嗣中計407章:酒樓驚言 下825章:嚴刑逼供98章:快樂的煩惱68章:裝逼成功723章:直升機發動機820章:團聚一堂103章:和李世民合作419章:瓊南現狀143章:追擊馬賊 中271章:飛鷹歸來722章:拜訪魏徵126章:臨行775章:密謀策劃652章:趙國公府密謀599章:快槍手吳磊817章:李浩的喪禮(下)487章:高句麗復仇730章:出兵吐蕃147章:暴力女漢子644章:熱氣球609章:吐蕃兵變722章:拜訪魏徵4章:瘟疫突起533章:戍邊重任295章:開始行動181章:風生水起 上497章:神秘人的面目80章:入獄364章:武媚娘拜師475章:查案437章:李浩收徒 中630章:不戰而屈人之兵866章:袁天罡治國703章:借酒鬧事730章:出兵吐蕃181章:風生水起 上6章:李浩獻方861章:李治的決定375章:廢儲631章:焦躁的西突厥22章:敲竹槓25章:有人砸店529章:交換神駒388章:懷疑李浩296章:祿東贊中計350章:李績的提醒380章:鐵背弓500章:戰後喜訊277章:夜半槍聲318章:治災之議195章:唐魂754章:李浩的怒火430章:奸商76章:收服神棍劉385章:救魏徵398章:逆轉戰局 下122章:藐視皇威555章:要孩子362章:陰謀陽謀302章:廢儲之言477章:刺殺李浩 中220章:報紙和銀行746章:陸雲血戰(下)420章:五千護院726章:花式裝逼11章:金殿封賞2章:神秘訪客536章:李浩的餿主意265章:草原之戰 上818章:樊梨花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