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綏察根據地,經過一個星期的商討和研究,獨7師擴編方案終於新鮮出爐了。

綏察敵後抗日根據地並未因獨7師的番號而取消,根據地依然存在,獨7師只不過是根據地的一支武裝而已。

根據國民政府的規定,獨7師下轄兩個旅,分別是獨七旅、獨12旅,每個旅下轄三個團,另外師部直屬有:騎兵團,炮兵團、工兵團、警衛團。

但是馬錚覺得這樣的編制很有問題,與獨七旅現在的情況並不符合,所以經過一番商量之後,馬錚決定將兩個旅變成三個旅,分別是獨七旅、獨12旅、騎兵旅。另外師部直屬炮兵團、騎兵團、工兵團、警衛團、特戰大隊、汽車運輸隊、野戰醫院。

獨7師師長由馬錚擔任,政委由雲鑑擔任、參謀長由黃思成擔任、後勤部長由王漢森擔任、宣傳部長之位暫缺。

獨7旅旅長黃炳炎、副旅長吳秀達,下轄200、201團、旅部直屬騎兵營、炮兵營、警衛營、工兵營。

獨12旅旅長陳旭東、副旅長鹿鳴,下轄202、203團、旅部直屬騎兵營、炮兵營、警衛營、工兵營。

騎兵旅旅長馬德勝、副旅長周烈陽,下轄騎兵一、二團。

師直屬騎兵團團長由王戰擔任、炮兵團團長李明達、工兵團團長由原副團長薛海兵擔任、警衛團團長徐虎、汽車運輸隊隊長鬍志強、特戰大隊大隊長鐵牛,野戰醫院院長李海燕。

整編方案雖然出來了,但是獨七師缺乏軍政幹部的短板也全都暴露了,部隊由連到師的擴編只用了半年的時間,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很多幹部幾個月前都還是基層軍官,例如黃思成、王漢森,現在一躍竟然變成了師級領導。更離譜的則是像吳秀達等人,之前不過是一羣沒有任何軍事素質的土匪,現在竟然也變成了旅一級的軍官。

這讓馬錚很擔心這些人的能力能不能駕馭如此規模的部隊,要知道獨七師任何一個旅兩個步兵團外加四個直屬營,總兵力多達六千餘人。如此龐大的一支部隊交給一羣沒有經過正規軍事教育的人來帶領,說實話馬錚心裡也沒底。

儘管這段時間他經常將這些軍官集中起來進行培訓,告訴他們該怎麼練兵,怎麼打仗。但是畢竟時間太短了,這些人能學到多少東西馬錚自己也不知道,現在貿然就把他們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真的是在冒險。

但是馬錚也沒有辦法,部隊擴編的太快,他的手上實在是沒有多少可用之人。即便是這樣,各部隊軍官依然欠缺的很,好在現在日軍被打疼了,一時半會還不會對綏察根據地發動進攻,他還有一段時間進行人員培訓和調整。

隨着擴編方案一起下達的還有兩道命令,第一道是徵兵令。這次大戰部隊雖然戰死的兵員並不是很多,但是傷着卻高達四千餘人,加上戰死的一共折損五千餘人,一萬七千人只剩下一萬一千多一點。

部隊的兵員少了,但是部隊的編制卻擴大了,按照馬錚的擴編方案,全師滿員爲2.2萬人,就算是算上那些傷員還有六七千的空額。雖說國民政府決定從孫蔚如所部調集兩個團劃歸他指揮,但是這兩個團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指不定啥時候才能到齊呢!

因此馬錚給各縣下達了徵兵令,開始向根據地各個地方開設兵站,招收有志青年參軍。

第二道命令是關於選拔和培養基層軍官的通知,鑑於部隊需要大量的軍官填補空白,也爲了給所有士兵以及基層軍官一個機會,馬錚命令在全師內進行基層軍官的選拔。選拔的條件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個人戰績、剩下兩個分別是軍事素養和文化水平。

這兩個命令一下達,整個綏察根據地頓時熱鬧起來了,由獨七師控制的集寧、察右前旗、豐鎮、興和、商都、尚義、卓資7個縣到處都是由部隊設立的徵兵站,只要是家底清白的年輕人都可以參軍。

隨着獨七師戰績不斷,再加上之前的閱兵和陣亡將士公祭儀式,獨七師在察南地區的名聲算是徹底的打開了,所以當獨七師公開徵兵命令一下達,各個徵兵站前便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與此同時,老部隊的戰士們也歡騰了起來,隨着選拔基層軍官的命令一下達,戰士們紛紛躍躍欲試,積極向各自的上級進行報名,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師部就收到987份報名申請。

同時這次從延安調來的這批有志青年中,也有一部分希望直接上前線打鬼子,而且很多人之前就是紅軍指戰員。知道獨七師要選拔基層軍官之後,五百人中有兩百人報了名。

接到這些報名表之後,師部立即組織由師長、政委、參謀長等高層組成的評委會,對申請人進行考覈和麪試。經過兩天三項考覈,共有427名戰士通過考覈,成爲獨七師預備軍官。

隨後馬錚將這427名預備軍官連同全師所有的軍官集中起來,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集訓。

馬錚的想法很簡單,既然上面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他就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反正這個時代的軍官並不像後世那麼挑剔,不需要他們有多高的文化,也不需要他們知道多少專業知識,只要他們識字,同時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過人的膽識就可以了。

就在馬錚在根據地搗鼓的時候,駐蒙軍司令部也和華北方面軍完成了戰略上的佈置,雙方決定共同出兵攻打二戰區,迫使閻錫山將蓮沼潘的遺體交出來。

1938年5月22日,張家口戰役結束11天之後,駐蒙軍由第二十六步兵旅團、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僞蒙古軍騎兵第五師、騎兵第一旅團、組成的攻擊集羣,由阿部規秀中將指揮,從大同出發,像晉西北的中國守軍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與此同時,日軍第109師團一部、第20師團一部共計一萬餘人,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清徐、汾陽,兵鋒直指呂梁。另一路則是出古交攻擊婁煩,意在夾擊二戰區司令部所在地方山。

日軍來襲,二戰區長官部自然緊張起來,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立即召集各集團軍司令商討退敵之策,很快作戰方案就制定出來了。

由於日軍此次三路大軍一共只有兩萬餘人,所以二戰區長官部調集了3個軍8個師共計7萬餘人與之對戰。鑑於馬錚所部在上次的戰役中損失慘重,所以二戰區並沒有給馬錚所部下達任何的作戰命令。

但是駐守晉西北的八路軍120師卻接到了二戰區的命令,要求他們配合傅作義的第三十五軍以及趙承受部作戰,務必將日軍攔截在神池、寧武一線。

第112章 李瀾清第552章 孤注一擲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228章 價值五個師團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304章 撈到大魚了第112章 李瀾清第161章 土八路進西安第586章 合作方案第382章 獨八師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764章 轉攻保定第705章 圍殲加藤所部第287章 大獲全勝第680章 重兵出擊第1004章 隱龍戰隊出擊第857章 反常的日軍第111章 媳婦兒要來了第573章 裡應外合第58章 借刀殺人第514章 樑尚仁的難題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474章 爲晨泳堂主法第954章 蘇聯來客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943章 大生產運動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370章 杉山元的目的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733章 反攻永安第1112章 交易結束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849章 瘋狂的日本第一干一百六十四章 火箭筒再建奇功第95章 劍指張家口第100章 高壓180第478章 洗劫一空第866章 完成任務第121章 五寨失守第721章 失控的戰場第708章 冀東戰事第104章 有想法有魄力第一干一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第555章 劍指太原第621章 鈴木少將驚恐的記憶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121章 五寨失守第451章 深夜被驚動的大佬們第969章 再下一個騎兵團第73章 戰鬥結束第752章 覆滅倒計時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574章 發財了!第239章 106師團的末日第194章 一日三捷第71章 賭贏了第789章 不被看好的崗村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285章 那就練練吧!第763章 解圍第505章 尾高龜藏的注意第939章 抵達延安第842章 馬錚的換裝計劃第8章 戰前訓練(二)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1034章 繼續南下第826章 困惑的岡村第421章 李瀾清的責問第744章 寬城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745章 嚴陣以待第1088章 預言成真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666章 麻煩第548章 聯合指揮部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19章 白刃戰第903章 爭風吃醋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642章 利益之爭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801章 狼來了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357章 挺進冀東第1056章 日本的出路第684章 山東軍區第600章 貨輪火拼第256章 答記者問第773章 經濟建設第92章 老兵歸來第785章 何應欽的建議第378章 何秀林的想法
第112章 李瀾清第552章 孤注一擲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228章 價值五個師團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304章 撈到大魚了第112章 李瀾清第161章 土八路進西安第586章 合作方案第382章 獨八師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764章 轉攻保定第705章 圍殲加藤所部第287章 大獲全勝第680章 重兵出擊第1004章 隱龍戰隊出擊第857章 反常的日軍第111章 媳婦兒要來了第573章 裡應外合第58章 借刀殺人第514章 樑尚仁的難題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474章 爲晨泳堂主法第954章 蘇聯來客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943章 大生產運動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370章 杉山元的目的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733章 反攻永安第1112章 交易結束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849章 瘋狂的日本第一干一百六十四章 火箭筒再建奇功第95章 劍指張家口第100章 高壓180第478章 洗劫一空第866章 完成任務第121章 五寨失守第721章 失控的戰場第708章 冀東戰事第104章 有想法有魄力第一干一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第555章 劍指太原第621章 鈴木少將驚恐的記憶第870章 岡村寧次的反應第121章 五寨失守第451章 深夜被驚動的大佬們第969章 再下一個騎兵團第73章 戰鬥結束第752章 覆滅倒計時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574章 發財了!第239章 106師團的末日第194章 一日三捷第71章 賭贏了第789章 不被看好的崗村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285章 那就練練吧!第763章 解圍第505章 尾高龜藏的注意第939章 抵達延安第842章 馬錚的換裝計劃第8章 戰前訓練(二)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1034章 繼續南下第826章 困惑的岡村第421章 李瀾清的責問第744章 寬城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745章 嚴陣以待第1088章 預言成真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666章 麻煩第548章 聯合指揮部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19章 白刃戰第903章 爭風吃醋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987章 計劃實施第642章 利益之爭第147章 低調是王道第801章 狼來了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357章 挺進冀東第1056章 日本的出路第684章 山東軍區第600章 貨輪火拼第256章 答記者問第773章 經濟建設第92章 老兵歸來第785章 何應欽的建議第378章 何秀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