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馬錚的換裝計劃

截止40年4月份,短短10個月的時間,華夏公司一共生產出的青黴素價值接近2.5億美元,但是接到的訂單卻多達12億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或許相對於後世那些大公司而言這點銷售額算不得什麼,但是在這個時代2.5億美元那可是極爲龐大的一筆鉅款了。要知道同時期美國政府一年的收入也就1200美元,而華夏公司短短十個月就賣出2.5億美元,這還的算上近3個月的工程建設期。

按照華夏公司的預計,今年公司的產能還能翻兩番,到年底至少能生產出20億美元的藥物。

除此之外,華夏公司在東德克薩斯地區購買的土地下面發現了大量的油田,又在美國其他地區發現了不少金礦等等,在短短一年內,華夏公司的資產急速膨脹。

而華夏公司抱着有錢大家賺的理念,在這幾個大項目上馬之後便將洛克菲勒、摩根以及杜邦等巨頭拉下水,因此很是拉攏了一幫盟友。

所以儘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華夏公司背後可能是中國政府或者是華人財團,而這個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爲正在進行的中日戰爭而服務,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幾乎所有人都默認了華夏公司的存在。

雖然日本政府多次提出抗議,要求美國政府嚴懲華夏公司,但是美國政府看在鉅額的稅收上面卻沒有搭理日本政府,以至於美日之間的關係逐漸在惡化。

有了華夏公司這隻下金蛋的老母雞,馬錚一下子感覺變成了地主老財,出手自然也就闊綽了不少。除了向蘇聯政府購買了t26坦克的生產線之外,馬錚還想蘇聯政府提出了購買軍艦的請求,不過在蘇德戰爭的陰雲下卻沒有達成協議。

不過美國政府卻沒有那樣的顧慮,在洛克菲勒家族的牽線下,華夏公司直接接手了美國海軍即將退役的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以及6艘魚雷艇,此外還預定了5艘重巡洋艦和一艘補給艦,而這批軍艦預計在半年內交付華夏公司。

此外華夏公司還和美國政府達成協議,由華夏公司出資,美國政府代替訓練一批合格的海軍官兵,在訓練期間有償使用美國的海軍基地。

這是一個資本的世界,在資本的世界裡,金錢是萬能的,在華夏公司大量的資金的開道下,馬錚的計劃幾乎是暢通無阻。

經過一些列大規模的資源整合,綏察軍區各地的工廠企業的數量雖然減少了四分之三,但是生產能力卻提高了近70%。

隨即馬錚給各大兵工廠等企業下達了全速生產的命令,同時制定了一個宏偉的計劃,那就是要在40年底對軍區現有的8個步兵師以及8個獨立旅合計25萬正規野戰部隊完成換裝。

對於蘇日兩國這次簽訂的這個中立條約,馬錚只能表示無奈,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的,只不過他沒想到會這樣的快。儘管之前就已經有了預感,甚至於爲了能在蘇日兩國簽訂中立條約前獲得更多的物資,馬錚一次性向蘇聯訂購了價值兩億美元的物資,包括武器裝備以及大量的工業設備。

但是當消息傳來之後,馬錚對於蘇日簽訂的這個條約還是相當的不滿,因爲裡面的一些內容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尤其是蘇聯竟然宣佈承認“滿洲國”,同時承認日本在華北的利益,這是對《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嚴重侮辱和背叛。

而且爲避免觸怒日本人,蘇聯在條約簽訂後開始減少並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停止了對中國抗戰的支援,同時撤回在華的志願飛行員,使中國失去了抗戰物資的一個重要來源,這對正與日寇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

另外蘇聯和日本簽訂這個中立條約之後,失去了蘇聯這個娘奶的中國政府必將迎來更加嚴重的民族危機。親日派肯定不會錯過這個絕好的機會,一定會大肆散佈抗日必亡的謬論,甚至於還會公開投靠日本侵略者。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歷史上在這段時間內,投敵叛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達58人,副總裁以下的國民黨中央委員20餘人,投敵軍隊則達50萬之多,佔僞軍總數的62%。因此可見《蘇日中立條約》的危害有多大,它的出現大大加劇了中國抗戰的困難局面。

這些都是馬錚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認爲有必要站出來將自己的立場闡明,即便是對局勢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幫助,但是卻可以讓國人看到,中國人並不會因爲失去一個並不可靠的盟友而向敵人卑躬屈膝的投降。

不過對於這次蘇日媾和,馬錚心裡氣憤的同時也有一點小激動,氣憤的原因就不說了,上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至於馬錚心裡的那點小激動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直以來馬錚都很擔心自己的出現會不會導致日本改變既定的策略,不向南發展,反而採取北進的策略,那對於整個中國乃至於世界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有很多人都說,日本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樣的。畢竟日本的國力擺在那裡,再強大的蟒蛇也不可能將大象吞噬。更何況就當時的國內國際局勢而言,南下是日本最好的選擇。

從現實出發,日本要進攻蘇聯的話先要考慮進攻路線,從地緣以及其他因素考慮日本可能有三條進攻的路線:一是從中國東北出發,日本可以進攻蘇聯遠東地區,目標將會是外興安嶺一帶和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但是這一地區地廣人稀。大片地方都是不毛之地,戰略上和經濟上的價值不大,如果想從這裡攻向蘇聯的歐洲部分那是極難的。

另一條路線是從蒙古出發進攻蘇聯,可是這裡是日本碰過壁的,走這裡也不現實,畢竟在這裡有蘇聯的百萬大軍在把守,不是可以輕易過得去的。

可是這裡是最合理的路線,要從其他地方走不是太遠就是太難,如果要考慮戰機的話這、這裡是最好的選擇,只不過日本輕易不會選擇這裡罷了。

第三條也是很合理的路線,但問題更多,要從中國的河西走廊到新疆,再進攻蘇聯。所費的力氣更大,而且地理同樣複雜。氣候也極爲惡劣,更重要的是黃河天險是一道很難跨越的障礙。

此時中國的抗戰已經進入到了相持階段,日軍對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已經停止,開始局部進攻,並對敵後的八路軍游擊隊進行清剿,對中國的戰爭似乎遙遙無期,困難極大。在這種局面下日本一定要北上進攻蘇聯的話必然得調動大批兵力北上,這樣就會造成中國戰場上的空虛,日本是不願意看到這一情況的。

而中國這一方呢,國民黨在抗戰初期被日本打得損失慘重,如果日本真的北上的話國民黨會停下來喘口氣,而八路軍不同,在日軍空虛的地方,他們會趨機大力發展部隊,收復失地,並把戰爭引向日本統治的區域,國民黨大概會看着和日本人拼命,而自己躲在後面繼續武裝部隊。

因此,如果日本進攻蘇聯,無論走哪一條路,都將和強大的蘇聯遠東軍對陣。國民黨在講打不過日本的原因時總把失敗的責任藉口說成是武器和火力不如日軍上,常常講日軍一個師的火力要超過一個軍的水平,可是日軍要是面對蘇軍又將會如何呢。(。)

第733章 反攻永安第793章 永野修身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150章 人精閻老西第956章 雙遼大捷第1105章 酣戰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498章 陽谷爭奪戰第1128章 想退休的山田大將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280章 馬錚眼中的閻老西第765章 戰休第111章 媳婦兒要來了第1063章 悲催的傘兵聯隊第163章 九江危機第489章 山東獨立旅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1174章 大局已定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686章 憂慮第1091章 橫插一槓第294章 不一樣的高橋聯隊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138章 秋林河伏擊戰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51章 寺內壽一的第114章 天大的誤會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186章 空軍出場第493章 老虎發威第592章 大發戰爭財第947章 日本惡化的外部環境第125章 作戰指導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608章 以牙還牙第199章 達成協議第824章 反擊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一干一百五十五章 戲劇性的收場第1015章 王啓賢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1007章 慘烈的登陸第196章 我看懸!第947章 日本惡化的外部環境第933章 日軍的圖謀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929章 大局已定第一干一百六十八章 大連登陸第222章 援兵抵達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405章 強大的火力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644章 繳獲多多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796章 永野修身的計劃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三百三四十二章 年根兒前的喜事兒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461章 撤兵第一干一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第812章 猖獗的日本盜墓賊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48章 老頭子的怒火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26章 智取紅砂壩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373章 興奮地消息第1009章 日軍內訌第1138章 垂死掙扎第319章 李瀾清出院第372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355章 察北戰役結束第269章 日軍的危機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248章 中國有我——不亡!第853章 合作第666章 麻煩第399章 以死明志第412章 糧食的問題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456章 福善莊戰役第793章 永野修身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483章 魯國強的請求第784章 羣起反對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847章 註定是扯皮的談判第122章 馬賀會師第117章 戰起晉西北
第733章 反攻永安第793章 永野修身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150章 人精閻老西第956章 雙遼大捷第1105章 酣戰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498章 陽谷爭奪戰第1128章 想退休的山田大將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280章 馬錚眼中的閻老西第765章 戰休第111章 媳婦兒要來了第1063章 悲催的傘兵聯隊第163章 九江危機第489章 山東獨立旅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1174章 大局已定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686章 憂慮第1091章 橫插一槓第294章 不一樣的高橋聯隊第262章 免死金牌第138章 秋林河伏擊戰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51章 寺內壽一的第114章 天大的誤會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186章 空軍出場第493章 老虎發威第592章 大發戰爭財第947章 日本惡化的外部環境第125章 作戰指導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608章 以牙還牙第199章 達成協議第824章 反擊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一干一百五十五章 戲劇性的收場第1015章 王啓賢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1007章 慘烈的登陸第196章 我看懸!第947章 日本惡化的外部環境第933章 日軍的圖謀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929章 大局已定第一干一百六十八章 大連登陸第222章 援兵抵達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405章 強大的火力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644章 繳獲多多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796章 永野修身的計劃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三百三四十二章 年根兒前的喜事兒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461章 撤兵第一干一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第812章 猖獗的日本盜墓賊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537章 實力對比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48章 老頭子的怒火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26章 智取紅砂壩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373章 興奮地消息第1009章 日軍內訌第1138章 垂死掙扎第319章 李瀾清出院第372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355章 察北戰役結束第269章 日軍的危機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248章 中國有我——不亡!第853章 合作第666章 麻煩第399章 以死明志第412章 糧食的問題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456章 福善莊戰役第793章 永野修身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483章 魯國強的請求第784章 羣起反對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847章 註定是扯皮的談判第122章 馬賀會師第117章 戰起晉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