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德國投降

防守柏林方向的是海因裡希上將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羣,這個集團軍羣下轄坦克第3集團軍、第9集團軍以及舍爾納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羣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第17集團軍,此外還有陸軍總部預備隊的8個師,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坦克師,以及許多其他部隊和兵團,共約100萬人。

另外這個集團軍羣擁有火炮和追擊炮104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輛、作戰飛機3300架。此外,在柏林市還組建了200多個國民突擊隊營,守軍總兵力超過20萬人。

德軍在柏林方向的防禦是重兵密集的縱深防禦,包括奧得河——尼斯河地區及柏林防禦地域:奧得河——尼斯河地區構築三道防禦地帶,縱深20—40公里;柏林防禦地域包括外層、內層和市區三道環形圍郭。

在屈斯特林登陸場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禦工事尤爲堅固,這裡集中了最強的軍隊集團。屈斯特林登陸場當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個師。每1公里正面60門火炮、17輛坦克。

德軍統帥部採取了各種措施,阻止蘇軍奪取柏林。而盟國則是想搶佔柏林,雙方在柏林周圍展開了血戰。

四月中旬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準備對德軍的最後一戰——強擊柏林,參加柏林戰役的有: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艦隊一部,空軍遠程航空兵第18集團軍,國土防空軍及第聶伯河區艦隊。此外,還有波蘭第1、2集團軍。

蘇軍集團共有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250萬人。火炮和追擊炮約4.2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餘輛、作戰飛機7500架。這樣就造成了數倍於德軍的優勢:人員比德軍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飛機多1.3倍。

蘇軍計劃以三路進擊柏林,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作爲最強大的集團和攻擊的先頭部隊突破奧德河東、西兩岸防線和附近若干地段,從東面攻擊。以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前出到尼斯河東岸的南部直到蘇臺德山麓,從南面攻擊。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前進到奧德河下游,從北面攻擊。

4月16日清晨,戰鬥以炮擊揭幕,數以千計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開始炮轟德軍陣地。

同時,英美聯軍也從柏林西部發起攻擊,數以萬計的火炮向着德軍發起了猛轟,每小時落在德軍陣地上的炮彈超過二十噸。

雖然防守的德軍反擊的極爲勇敢,但是最終經受不住蘇軍狂潮般的衝擊,開始向柏林市區方向退卻。

4月18日晨,蘇軍終於攻佔了澤洛夫高地,殲滅守敵近3萬人,並繼續向柏林城挺進。

20日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第3突擊集團軍在庫茲涅佐夫上將的率領下,抵達柏林近郊,使整個柏林城市區處於其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程之內。

20日下午1時30分,蘇軍的地面炮兵羣首次向柏林城內轟擊。

4月29日盟軍突入柏林中心區,與德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巷戰極爲慘烈,整整4天的巷戰才使得盟軍進入柏林的核心區域。

5月3日下午開始強攻國會大廈,8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15日柏林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20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

柏林戰役的結局以及德國的投降,標誌着法西斯德國的滅亡、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終結。

德國投降絕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里程碑,在德國投降之後,各國要考慮的絕不僅僅只是戰爭的走向問題。

法西斯國家失敗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沒有了德國和意大利,單單一個被打殘了的日本根本就翻不起什麼大浪。

5月初,身在南京前線的馬崢接到中央的命令,立即返回延安開會,同時接到命令的還有在前線主持戰鬥的朱老總、薛嶽、李宗仁、閻錫山、白崇禧等人。

5月8日,馬崢回到延安,晚上,主席在他的院子裡設宴爲這些從前線返回的高級幹部接風洗塵。

晚宴規格很高,12道菜還有一大盆湯,倒是令馬崢有些感慨。第一次到延安面見主席的時候,主席招待他的是棒子麪窩窩頭,衣着上也都是補丁摞補丁,上到主席下到普通士兵都一樣。

此次中央要召開的是政治局擴大會議,這對於任何一個黨員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作爲一個老黨員,馬崢知道政治局擴大會議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召開的。擴大會議之所以稱之爲擴大會議,就是因爲擴大會議除原有成員外還吸收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因此叫做擴大會議。

最重要的是,像這樣的擴大會議通常是根據特殊事情才特意召開的,其成員並不限於政治局委員。

這個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馬崢知道其中的意義絕不簡單。果然,在會議召開之前主席和周副主席都找馬崢談過話,並且告訴馬崢這次會議討論的焦點。

根據主席的意思,此次會議有三個主要問題,第一個就是關於國民黨高級幹部入黨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則是關於戰後中國發展的問題,第三個是關於建國的問題。

第一個倒是可以想象得到,對於李宗仁、閻老西等地方諸侯的安排向來是個問題,要知道以這些人的影響力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弄好的。

說白了,安頓得好全國順利過渡到新中國。搞不好就會再度發生內戰,原國民黨部隊雖然現在絕大多數都接受了整編,但是憑李、白等人的號召,想要發動一場內戰並不是十分困難。

主席等人考慮到這些大佬們都曾經是手握重權的大將,一下子將它們的兵權和政權全部剝奪有點說不過去,因此主席等人認爲先將這些人在行動上入黨,然後再讓他們思想上入黨。

中共的號召力和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多的國民黨官員都願意參加中共,甚至於戰場起義,這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包括主席等人在內的所有高層都認爲只要閻錫山等人願意參加中共,那麼肯定會真正的成爲組織的一員。

關於這些人入黨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不能草率,因爲這些人畢竟都是原國民黨的高級軍官幹部,有的甚至於高居國民政府的權力制高點。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很多都曾經參加過對中共的圍剿,很多老紅軍老幹部的親人兒女也都死在了這些人的手上,可謂是仇深似海,因此吸納這些人蔘加中國中共必須得到全黨絕大多數的黨員的同意,不然黨內很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分歧的。

第二件事也是迫在眉睫,第二次世界大戰眼看就要結束了,現在德國已經垮臺,小日本的末日也不遠了,到時候整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恐怕沒有人之道。

但是有一點也可以想象得到,經過這次世界大戰的摧殘,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損失慘重,英國恐怕很難維繫其日不落帝國的威名,蘇聯的快速膨脹必將引起美英等國的敵視,到時候中國該怎樣自處就是一個問題了。

而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幹,那就是必須儘快完成建國大業,趁此機會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的承認。

之前曾經存在於中華大地上的那麼多的政權,不管合不合法已經全部垮臺了,國民政府基本上已經土崩瓦解了,而各路僞滿政府幾乎是被馬崢一手消滅了,現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沒有一個政權,中共現在雖然實際上控制了整個中國,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小的地方政府,還沒有得到全世界的承認,因此當務之急必須立即建國。

這次會議一直開了整整一個星期,最後形成決議,原國民黨高級幹部全部加入黨組織,隨後黨中央對這些人的職務進行了調整,其中李宗仁不再擔任西南集團軍總司令,升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白崇禧擔任副總參謀長。此外,還有大批軍師一級的軍官幹部的職務發生了變化。

同時,此次會議還決定在五月底六月初進行建國,並舉行開國大典。

爲了做好開國大典這件極爲重要的事情,馬崢被主席親自點將,任命爲開國大典總指揮,負責整個大典的全部事宜。

接到命令後,馬崢當即將前線的指揮權交給羅政委等人,然後專心負責開國大典的準備工作。

第917章 飽受質疑的華北方面軍第1002章 戰果喜人第1122章 甕中之鱉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225章 戰地採訪第1133章 請求增援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238章 再現秘密武器第720章 木村南下第1143章 暴風雨第784章 羣起反對第764章 轉攻保定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39章 天鎮第421章 李瀾清的責問第1004章 隱龍戰隊出擊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986章 獵狐行動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885章 焦急的前田中將第69章 守株待兔第35章 捅屁眼兒第32章 分兵第588章 7000萬訂單第1058章 整飭軍紀第121章 五寨失守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516章 聊城亂局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178章 血戰獅子山第459章 好大的胃口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52章 撤兵第263章 敗家子第71章 賭贏了第593章 多田駿上任第664章 撤兵第726章 汪僞政權成立第461章 撤兵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106章 撤離張家口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924章 城牆爭奪戰第395章 熱河大捷第831章 長沙會戰的關鍵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464章 新任務第267章 綏察軍區成立第291章 前敵會議第654章 陳紹寬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325章 綏西還是察北?第453章 孤注一擲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436章 “窮人的原子彈”第85章 清晨訓練第488章 名震魯西的呼延家族第264章 物資分配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499章 激烈的戰鬥第372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241章 移防武漢第118章 清水河殲滅戰第6章 整編第856章 戰前準備與疲憊的岡村第1175章 光復東北第734章 對對胡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739章 相互算計第824章 反擊第1077章 斷後路第451章 深夜被驚動的大佬們第971章 戴笠的陰謀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39章 天鎮第1190章 渡江作戰第689章 戰意昂揚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437章 各國反應第134章 察哈爾部驚變第500章 內訌第1089章 日軍援兵抵達第902章 有利可圖的“掃蕩”第39章 天鎮第1019章 日本政府的承諾第506章 實力第591章 德國閃擊波蘭第239章 106師團的末日
第917章 飽受質疑的華北方面軍第1002章 戰果喜人第1122章 甕中之鱉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225章 戰地採訪第1133章 請求增援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238章 再現秘密武器第720章 木村南下第1143章 暴風雨第784章 羣起反對第764章 轉攻保定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39章 天鎮第421章 李瀾清的責問第1004章 隱龍戰隊出擊第127章 日軍的人事調整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986章 獵狐行動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885章 焦急的前田中將第69章 守株待兔第35章 捅屁眼兒第32章 分兵第588章 7000萬訂單第1058章 整飭軍紀第121章 五寨失守第614章 多田駿的心思第516章 聊城亂局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178章 血戰獅子山第459章 好大的胃口第786章 岡村寧次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52章 撤兵第263章 敗家子第71章 賭贏了第593章 多田駿上任第664章 撤兵第726章 汪僞政權成立第461章 撤兵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803章 不被重視的報告第106章 撤離張家口第254章 馬錚的辦法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924章 城牆爭奪戰第395章 熱河大捷第831章 長沙會戰的關鍵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464章 新任務第267章 綏察軍區成立第291章 前敵會議第654章 陳紹寬第911章 化家嶺阻擊戰(下)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325章 綏西還是察北?第453章 孤注一擲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424章 軍事上的配合第436章 “窮人的原子彈”第85章 清晨訓練第488章 名震魯西的呼延家族第264章 物資分配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499章 激烈的戰鬥第372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241章 移防武漢第118章 清水河殲滅戰第6章 整編第856章 戰前準備與疲憊的岡村第1175章 光復東北第734章 對對胡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739章 相互算計第824章 反擊第1077章 斷後路第451章 深夜被驚動的大佬們第971章 戴笠的陰謀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39章 天鎮第1190章 渡江作戰第689章 戰意昂揚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437章 各國反應第134章 察哈爾部驚變第500章 內訌第1089章 日軍援兵抵達第902章 有利可圖的“掃蕩”第39章 天鎮第1019章 日本政府的承諾第506章 實力第591章 德國閃擊波蘭第239章 106師團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