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扯虎皮拉大旗

接到閻錫山的回電後,八路軍總部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只要閻錫山不在這個時候和他們搞內耗搞摩擦,那麼八路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可觀的,況且綏察軍區的要求也不高,並不是要求八路軍總部能消滅多少日本鬼子,而是希望八路軍總部能夠組織部隊打幾次突擊戰,可以在馬錚所部做好準備之前拖住日軍一段時間。

說實話這樣的作戰任務對於八路軍來說並不難,只要指揮得當,拖住日軍一兩個月肯定不是問題,反正又不是阻擊戰,況且打突襲和夜戰可是八路軍的強項。隨後,彭總以八路軍副總指揮的名義下大了夏季反擊戰的命令。

其實,歷史上這個時間正是日軍進攻最猛烈的時候,但是由於歷史的改變,現在卻成了八路軍反攻的時候。按照八路軍總部的命令,129師、120師、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各出十個團的兵力,115師、冀南行政公署各出五個團的兵力,在晉西北以及正太鐵路沿線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破襲戰。

隨着八路軍總部作戰命令的下達,一時間整個正太鐵路沿線到處都是爆炸聲。八路軍總部也算是算準了日軍現在不肯隨意出城的意思,集中兵力在幾天內便拔除了日軍上百了據點,戰績輝煌,使得日軍華北方面軍大爲震動。

頓時間,八路軍成爲全國的焦點,各大報紙將八路軍這次行動稱之爲第二次華北會戰或者是華北會戰的延續。甚至於日本國內的媒體也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一時間國內外的輿論對華北方面軍很不利。

爲了扭轉不利的輿論氛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不得不暫時性作出戰略調整,命令駐山西第一軍以及方面軍第42師團配合正太鐵路沿線的駐軍圍剿八路軍。

但是令華北方面軍鬱悶的是,當他們大軍進駐正太鐵路後八路軍聲勢浩蕩的進攻突然間停止了,前幾天十五六萬八路大軍也一下子像憑空消失了一樣,任憑日軍怎樣尋找都沒有絲毫蹤跡。

然而當日軍剛剛放鬆幾天,八路軍又像幽靈一樣出現在了平定縣城外圍,一夜之間將平定縣城周邊十一座大小橋樑,二十九個日僞軍據點炸了個乾乾淨淨,三百多個日僞軍連渣滓都沒有剩下,被吞了個一乾二淨。

華北地區風起雲涌,但是綏察地區則是半點波瀾也沒有,在馬錚的命令下,整個綏察軍區進入了集訓的收尾階段。儘管還有一部分直屬部隊沒有進行集訓,但是幾乎所有的野戰部隊都進行了爲期六個月以上的集訓。

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各部隊的士兵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爲重要的是提升了各部隊的團結協作能力。

再加上這段時間以來馬錚不計成本地武裝投入,包頭以及歸綏附近大大小小十幾個兵工廠日夜加班加點的生產,到目前爲止,綏察軍區各整編師都至少有兩個團完成了突擊步槍的換裝,加上軍區直屬部隊,目前爲止綏察軍區突擊步槍的列裝數量達到了五萬支,這佔了綏察軍區總兵力的七分之一。

可以這麼說,現在整個綏察軍區不僅兵強馬壯,而且部隊的彈藥也極其充足,戰士們的鬥志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昂。

經過綏察軍區黨委統一協商,決定成立前敵作戰指揮部,統一指揮接下來對華北方面軍的戰鬥。

前敵指揮部總指揮由馬錚親自擔任,副總指揮羅政委、雲鑑。全軍區六個野戰師以及山東軍區的兩個師全部整裝待發,一旦華北方面軍結束了南邊的戰鬥,集中兵力進犯綏察地區之時,綏察軍區將以泰山壓頂之勢發動對華北方面軍的圍殲。

爲了保證此戰的萬無一失,也爲了對付可能出現的關東軍,馬錚對剛剛策反了的僞滿洲國的那個步兵團進行了升格。

原本那個步兵團只有一千兩百人,是僞滿地區標準的小團,但是經過升格之後,這個團一下子被馬錚升格爲擁有兵力四千五百餘人的步兵旅。

爲了增強部隊的機動能力,馬錚從察北軍分區調集了五千匹戰馬,這個新成立的步兵旅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匹。除此之外,武器彈藥更是挑最好的供應,除了突擊步槍沒有列裝以外,三八大蓋、歪把子、九二式應有盡有,即便是綏察軍區都沒有多少的擲彈筒,這個步兵旅也裝備了一百多具。

同時,馬錚又從各部隊抽調了五十多個有作戰經驗的軍官補入這個步兵旅,並且任命原軍區直屬騎兵旅參謀長黃海濤擔任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

完成這些之後,馬錚將這個剛剛成立的“東北民主抗日聯軍第一集團軍”又派回了東北,同時又讓正在東北地區活動的特戰隊協同配合這個集團軍作戰。

馬錚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利用這個名稱大的嚇人的部隊將關東軍的主力忽悠在僞滿洲國,也不需要他們同關東軍死磕,有特戰隊在,這個抗聯集團軍只需要在合適的地點出現,消滅合適的日僞軍就可以了,而且所有的後勤都由綏察軍區承擔。

其實一開始馬錚提出要將這個剛剛策反了的步兵團返回東北時,軍區有不少領導是堅決反對的,尤其是將這個人數在有四千多人,充其量也就一個步兵旅的部隊升格爲集團軍,這讓很多人不理解,其中還包括羅政委等人。

這倒不是馬錚故佈疑陣,而是東北地區抗日部隊就是這麼幹的。據馬錚所知東北民主抗日聯軍部隊番號不少,而且每一個都大的嚇死人,普遍的番號級別都是在軍一級上,但是實際上每一支部隊的人數都很少。

就拿抗聯最先組建的那幾個軍來說吧,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前身是磐石南滿游擊隊,於1934年11月改編成立的。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下轄2個師,全軍約800餘人。看到沒,兩個師才合計80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師才400人左右,充其量也就是一個不滿員的步兵營而已。

再說後來組建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前身是東滿各縣游擊隊,於1935年5月改編成立的。王德泰任軍長,下轄3個師,全軍約1200人。嗯,沒看錯,三個師1200人,還是平均每個師400人,絕對沒毛病。

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前身是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原珠河反日遊擊隊,於1935年1月成立的。趙尚志任軍長兼第1師師長,下轄3個團。1935年9月至1936年春,擴編爲6個團,相繼擴編成6個師,全軍約700餘人。

看看這些部隊,再看看黃海濤的這支部隊,按照東北抗聯一個師400人的標準計算的話,這支4500人的部隊相當於十幾個師,稱之爲集團軍一點都不爲過。

部隊編制大的嚇人可以說是抗聯的一個風格,這是因爲東北地區的日僞勢力極其強大,所以抗聯的鬥爭也極爲艱苦。武器藥匱乏,兵員難以補充,所以只好採取這種拉虎皮的做法迷惑敵人。

不要瞧不起東北抗聯這支部隊,相比於三十萬不戰而逃的東北軍,他們纔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纔可以稱之爲真正的東北爺們兒。

縱觀整個抗戰史,抗聯在東北地區的鬥爭是極爲有必要,而且戰果極爲輝煌的。據黑龍江省抗日戰爭研究會戰後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對日作戰次數約10餘萬次。單單記錄在案的就有數萬次,其中1935年39105次,1936年361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

十餘萬次的作戰共給日僞軍造成近20萬的傷亡,同時也牽制了大批的日軍兵力,根據史料記載,單單1940年東北抗聯就牽制了大約40萬的日僞兵力,可見這支部隊的作用有多大。。

第56章 天塌了馬瘋第792章 神秘的客人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276章 截殺第1007章 慘烈的登陸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333章 失效的毒氣彈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668章 替罪羊佐藤愛子第583章 青黴素引起的轟動效應第119章 偏關第539章 戰冀南第146章 挑撥離間第36章 連下三城第753章 瘋狂的日軍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1194章 德國投降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235章 滯敵前進第143章 特戰隊之間的對決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532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901章 準備反擊第1121章 空降作戰第746章 第一道考驗第361章 最可愛的人第717章 十萬人質第1195章 建國大業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111章 媳婦兒要來了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岡村的選擇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33章 一號作戰方第576章 108師團徹底滅亡第177章 狹路相逢第1025章 茅塞頓開第369章 筱冢義男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187章 湖口大空戰第694章 絕對信任第589章 挖坑第1025章 茅塞頓開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815章 長沙會戰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530章 責無旁貸第921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三四十二章 年根兒前的喜事兒第747章 鏖戰寬城第10章 作戰計劃第723章 陷入絕境的新八軍第123章 樂觀的馬錚第482章 清安老道的辦法第80章 閱兵進行時第88章 駐蒙軍的來信第415章 驚慌的華北方面軍第425章 南下設想第155章 出人意料的答案第763章 解圍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12章 李瀾清第1048章 草原邊烽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202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967章 黃府爭執第1072章 大軍雲集第65章 軍裝的問題第737章 爽第496章 開戰了第802章 慘烈的戰鬥第140章 屈服第1030章 特別任務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544章 不戰而逃第242章 凱旋而歸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793章 永野修身第766章 會議與總結第907章 33師團的決心第1067章 中途島海戰的消息第461章 撤兵第768章 休整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45章 南下陽原第725章 聯合禦敵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1143章 暴風雨第584章 摩根家族第493章 老虎發威第116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548章 聯合指揮部第154章 民心可用第299章 大同城外的萬人坑
第56章 天塌了馬瘋第792章 神秘的客人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276章 截殺第1007章 慘烈的登陸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333章 失效的毒氣彈第204章 虎嘯峽伏擊戰第668章 替罪羊佐藤愛子第583章 青黴素引起的轟動效應第119章 偏關第539章 戰冀南第146章 挑撥離間第36章 連下三城第753章 瘋狂的日軍第693章 馬錚的推斷第1194章 德國投降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235章 滯敵前進第143章 特戰隊之間的對決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532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901章 準備反擊第1121章 空降作戰第746章 第一道考驗第361章 最可愛的人第717章 十萬人質第1195章 建國大業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111章 媳婦兒要來了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岡村的選擇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33章 一號作戰方第576章 108師團徹底滅亡第177章 狹路相逢第1025章 茅塞頓開第369章 筱冢義男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283章 是龍也得盤着第187章 湖口大空戰第694章 絕對信任第589章 挖坑第1025章 茅塞頓開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815章 長沙會戰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530章 責無旁貸第921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三四十二章 年根兒前的喜事兒第747章 鏖戰寬城第10章 作戰計劃第723章 陷入絕境的新八軍第123章 樂觀的馬錚第482章 清安老道的辦法第80章 閱兵進行時第88章 駐蒙軍的來信第415章 驚慌的華北方面軍第425章 南下設想第155章 出人意料的答案第763章 解圍第1101章 馬到功成第112章 李瀾清第1048章 草原邊烽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202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940章 街頭見聞第967章 黃府爭執第1072章 大軍雲集第65章 軍裝的問題第737章 爽第496章 開戰了第802章 慘烈的戰鬥第140章 屈服第1030章 特別任務第688章 下了血本的多田駿第544章 不戰而逃第242章 凱旋而歸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793章 永野修身第766章 會議與總結第907章 33師團的決心第1067章 中途島海戰的消息第461章 撤兵第768章 休整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45章 南下陽原第725章 聯合禦敵第115章 駐蒙軍的動向第1143章 暴風雨第584章 摩根家族第493章 老虎發威第116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548章 聯合指揮部第154章 民心可用第299章 大同城外的萬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