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

bookmark

說實話,剛剛得知日軍援兵南下增援肥鄉的時候,馬錚其實並未將其放在眼裡。主要是剛開始的時候德川所部表現的實在是太糟糕了,其戰術指揮同日軍普通軍官一樣,死板而僵硬,沒有絲毫靈活度。

但是當這支日軍突然轉變打法之後,馬錚等人才發現這支突然冒出來的日軍確實有過人之處。同樣日軍剛開始的時候也看不上馬錚所部,以爲他們和普通八路軍游擊隊一樣,也就能騷擾一下佔領區的駐軍,並沒有發動大規模戰役的能力。

甚至於華北方面軍司令部還刻意分析了一番,認爲這是八路軍總部在發動佔領區的土八路側面支援綏察軍區,以期望大日本皇軍能分兵南下,好爲綏察軍區接下來的行動創造機會。

但是現在日軍卻不怎麼想了,冀南的八路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太過於驚人了。能在短短四五天之內就將大名縣、廣平縣、魏縣、臨漳縣、安平諸縣都攻了下來,八路軍的戰鬥力超出了華北日軍的預料。

而五六個縣的地盤可不小,加起來有足足兩三萬平方公里,這麼大的區域不要說是八路軍這樣的苦哈哈了,就連一向財大氣粗的日軍也不想放棄。

日軍的援兵出乎意料的抵達了肥鄉縣,將馬錚所部快速挺進的兵鋒阻擊在了邯鄲東門戶,儘管抵達的援軍只有區區兩千六七百人,但是相對於獨立師獨立團來說卻是一個不能撼動的龐然大物了。

但是日軍顯然還是低估了馬錚所部的作戰決心,他們並不清楚馬錚現在所處的位置有多麼的尷尬。手握十幾萬精銳的綏察軍區通過一系列的戰鬥已經成爲國內最能打的軍隊了,而他馬錚本人更是讓日軍驚呼爲“支那魔將”,聲名赫赫,堪稱中國抗戰的一杆旗幟。

這人怕出名豬怕壯,在萬馬齊喑的形勢下,他馬錚要是不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大仗,那他就是對不起全中國四萬萬同胞們的信任和期待。

現在是國民政府在眼瞅着他,延安黨中央在看着他,甚至於全中國的老百姓在看着他。所以這一仗他必須打,而且還必須打贏。要是打輸了的話,後果非常嚴重。不但是對黨和人民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抗日士氣的嚴重打擊。所以馬錚很清楚這一戰的意義,不下血本是不可能了。

不過馬錚自己心裡也有一絲期待,風險和機遇是同等的,下的本錢越大,到時候的利潤也就越豐厚,當然了損失起來也是一樣的。

這一次馬錚是準備拼血本了,他不單單是命令獨立師兩萬餘人全部投入了這場戰役,同時還將冀南行政公署的八千餘人、115師主力一部大約七千餘人也投入了進去,因此整個冀南戰場上的八路軍就多達四萬餘人。這還不算八路軍129師的數萬大軍也在冀中和冀南一帶活動,只要馬錚所部有需要,隨時可以加入戰鬥。

除了這些之外,馬錚又將綏察軍區的四個整編師以及多支軍區直屬部隊發動起來,合計十萬餘人。

也就是說,從現在起,從察南到冀南這片廣大的區域內,馬錚直接指揮的大軍就有十四萬。此外還有至少十萬的預備隊,這完全可以同兵力捉襟見肘的華北方面軍進行一場戰略決戰了。

馬錚自己一開始也沒有意識到此戰的規模已經如此龐大了,雙方投入的兵力至少在三十萬以上,甚至於更多。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儘可能的打好這一仗,畢竟這一戰不僅僅關乎八路軍和他馬錚的聲譽,更關乎整個中華民族的士氣,他沒有敗的理由,更沒有失敗的資本。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馬錚致使準備打一場規模尚可的中型戰役,鼓舞一下全國低迷的時士氣,給國人一個交代。但是現在看來事情發發展的趨勢已經大大偏離了他的預計,十幾萬人的大戰役雖然還比不上不久之後將要爆發的百團大戰,但是這在八路軍的歷史上也是空前的了。

儘管如此,但是馬錚並不擔心。縱觀眼下的形勢,即便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偏離了他的預計,但是一切都還在馬錚的掌控之中。

馬錚之所以如此信心十足,主要是現在國內外的局勢對於他們是非常有利的。先說國內,汪僞豔電公開之後,只要日本人的腦袋沒有被驢踢了,他們肯定會迅速扶持汪逆上臺,這樣不但有利於分化國民政府,同時還可以給那些對抗戰懷有二心的人一個希望。

因此籌建僞南京國民政府在即,在這個緊要關頭,日軍肯定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故暫時不會對八路軍甚至是國民政府的部隊發動新的攻勢的。對於佔領區的治安清掃也不會出動多少兵力,而這段時間發生的戰事充分證明了馬錚的判斷。

而在國際上,蘇日兩國在諾門坎地區已經打了三四個月了,戰場形勢對日軍越來越不利。朱可夫指揮的蘇聯遠東紅軍已經逼近滿洲里和海拉爾,給日本關東軍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如果綏察軍區再在南下的赤峰、通遼和日軍幹起來的話,那麼關東軍就是腹背受敵。以此時關東軍的兵力和戰力,都無法保證一定能打贏這一仗,所以日軍上下皆無心也無力在這個時候發動一場足夠規模的戰役。

如此一來馬錚心裡就有底了,有心算無心,只要準備充分,計劃合理,到時候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更重要的是,現在整個中國北方地區,除了東北四省以外,各地的日軍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卻不再是處於絕對的優勢了。

不管是國民政府的正規軍還是閻錫山等軍閥率領的部隊,乃至於中共領導的八路軍,近兩年來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日軍現在雖然依然佔據着河北、山東、熱河、山西、河南、安徽等省絕大多數的富裕的城鎮和幾乎所有的交通要道、鐵路樞紐。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表面上的東西,80%以上的農村以及50%的鄉鎮依然明裡暗裡受中國政府的制約和管轄,尤其是像山西、河北、山東這幾個省,八路軍和日軍的數量幾乎一樣多,甚至於八路軍游擊隊以及民兵組織要比日軍還要多。

敵我雙方的戰略態勢在也不像剛剛開戰時那樣懸殊了,這不僅僅表現在人數上,在戰鬥力方面中國的國防力量也是與日俱進是,節節攀升。而日軍則是由於兵力日漸匱乏,資源越來越短缺,再加上戰線過長,因此導致日軍的戰鬥力也隨之下降了不少。

此消彼長之下,敵我雙方的優劣勢縮小了不少。儘管由於歷史以及現實的原因,中國在綜合國力方面依然不是日軍的對手,但是這個差距正隨着時間的流逝日漸縮小。

而在華北地區,由於馬錚所部的強勢崛起,導致日軍損失了大批的有經驗的老兵,更加重要的是損失了諸多的中高級軍官。士兵損失還好,畢竟有那麼大的人口基數在那裡擺着,多招募訓練一些士兵,增加一些訓練開支就可以造就很多有經驗的老兵。

但是那些優秀的指揮官和眼光獨到的參謀人員可不是那錢就可以買得到的,那是需要國家付出重大的代價纔可以培養出來的,損失一個都是非常慘重的。而馬錚所部卻是踏着這些日本精銳指揮官的屍骨崛起來的,這樣巨大的損失連號稱東亞第一國的日本也承受不起。

馬錚將他手中的力量與日軍華北方面軍所能調動起來的人力物力進行了一下簡單的對比,發現自己這邊還是佔有很大的優勢的,一句話:這個仗可以打。(。)

第810章 松本信廣第1057章 存在的問題第719章 高樹勳與高樹勳運動第373章 興奮地消息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797章 “春雨”計劃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322章 杉山元到任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1118章 奈曼炮聲第362章 隆化殲滅戰第989章 合圍張家口第645章 即將組建的戰車第三師團第4章 剿匪閻王山第615章 晉綏軍與磨刀石第758章 二圍北平第609章 窩囊的戰鬥第1063章 悲催的傘兵聯隊第840章 內幕第758章 二圍北平第397章 馬錚的軟肋第三百三四十一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岡村的選擇第1066章 戰爭動員令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144章 聽天由命第40章 奪城第1150章 口水仗第658章 妥了第865章 友軍的請求第202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551章 收復邯鄲第195章 後院着火第1147章 掌聲如雷第386章 困守孤城第一干一百五十九章 總攻開始第1128章 想退休的山田大將第464章 新任務第473章 謀劃馬東洋第710章 對敵計劃第815章 長沙會戰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266章 你猜!第1044章 撤兵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415章 驚慌的華北方面軍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1084章 岡村的迴應第17章 日軍來襲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1059章 漢奸爲禍第856章 戰前準備與疲憊的岡村第656章 馬錚的條件第172章 馬錚的計劃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第404章 戰役打響第759章 致命的威脅第198章 民族之魂的碰撞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1034章 繼續南下第1013章 大戰落幕第814章 回爐集訓第220章 老頭子的佩服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232章 令日本陸軍尷尬的奇人第303章 特戰隊出擊第499章 激烈的戰鬥第369章 筱冢義男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154章 民心可用第913章 增援化家嶺第612章 計劃第74章 福將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281章 接風洗塵第381章 狂妄的杉山元第1094章 日軍反擊第72章 馬錚的胃口第956章 雙遼大捷第9章 戰前訓練(三)第653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100章 行動開始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591章 德國閃擊波蘭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237章 槍響了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744章 寬城第120章 再打一個殲滅戰第930章 共襄盛舉第1083章 血債血償第77章 BOSS出擊第580章 疑點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一干一百六十五章 增兵滿洲第45章 南下陽原第317章 針尖對麥芒
第810章 松本信廣第1057章 存在的問題第719章 高樹勳與高樹勳運動第373章 興奮地消息第566章 大義孫蔚如第797章 “春雨”計劃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322章 杉山元到任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1118章 奈曼炮聲第362章 隆化殲滅戰第989章 合圍張家口第645章 即將組建的戰車第三師團第4章 剿匪閻王山第615章 晉綏軍與磨刀石第758章 二圍北平第609章 窩囊的戰鬥第1063章 悲催的傘兵聯隊第840章 內幕第758章 二圍北平第397章 馬錚的軟肋第三百三四十一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岡村的選擇第1066章 戰爭動員令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144章 聽天由命第40章 奪城第1150章 口水仗第658章 妥了第865章 友軍的請求第202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551章 收復邯鄲第195章 後院着火第1147章 掌聲如雷第386章 困守孤城第一干一百五十九章 總攻開始第1128章 想退休的山田大將第464章 新任務第473章 謀劃馬東洋第710章 對敵計劃第815章 長沙會戰第一干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陰雲第266章 你猜!第1044章 撤兵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415章 驚慌的華北方面軍第1106章 沸騰的民衆第1084章 岡村的迴應第17章 日軍來襲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1059章 漢奸爲禍第856章 戰前準備與疲憊的岡村第656章 馬錚的條件第172章 馬錚的計劃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第404章 戰役打響第759章 致命的威脅第198章 民族之魂的碰撞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1173章 通電起義第1034章 繼續南下第1013章 大戰落幕第814章 回爐集訓第220章 老頭子的佩服第946章 第三次近衛內閣第232章 令日本陸軍尷尬的奇人第303章 特戰隊出擊第499章 激烈的戰鬥第369章 筱冢義男第128章 將帥不和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154章 民心可用第913章 增援化家嶺第612章 計劃第74章 福將第446章 再臨大同第281章 接風洗塵第381章 狂妄的杉山元第1094章 日軍反擊第72章 馬錚的胃口第956章 雙遼大捷第9章 戰前訓練(三)第653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100章 行動開始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591章 德國閃擊波蘭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237章 槍響了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744章 寬城第120章 再打一個殲滅戰第930章 共襄盛舉第1083章 血債血償第77章 BOSS出擊第580章 疑點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463章 糟糕的武漢戰場第一干一百六十五章 增兵滿洲第45章 南下陽原第317章 針尖對麥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