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

日軍不斷冒着抗聯大規模的空襲,從南方抽調新的師團增援。除了眼下因爲海上運輸線被切斷,困守濟州島的五十八軍之外,幾乎所有可以動用的兵力,都在拼命的向漢城調動。讓整個漢城周邊戰場成了一個巨大的絞肉機,不斷的吞噬着日軍的兵力。

駐朝鮮的十七方面軍,不顧天上的抗聯攻擊機羣,從縱深不斷的將一個又一個師團、獨立混成旅團調往漢城方向,卻造成了東線的兵力嚴重不足。也許十七方面軍認爲東線位於太白山區,抗聯的攻勢只能沿着太白山與日本海之間狹長的地帶發起,用不了太多的防守兵力。

但卻沒有想到在隋長青的指揮之下,朝鮮獨立軍主力加上抗聯一部,除了以一部兵力沿着太白山東麓持續發起攻擊之外。以相當一部分的兵力,沿着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無人區的太白山脈南下,繞開日軍沿日本海岸線的防禦。

突然出現在太白山的西麓,連續拿下甯越、堤川。而沿着太白山東麓進攻的部隊,也連續攻下束草、江陵。如果杜開山願意將這支部隊轉向西線,那麼將會切斷中線正面整個日軍退路。

在東線戰場進展比較快的情況之下,在中線的抗聯部隊則攻佔了春川、橫城一線,前鋒直逼原州。並以一部兵力快速的向忠州方向強行穿插,向整個漢城戰場側翼發起攻擊,以配合漢城正面戰場行動。

杜開山在朝鮮三路並進、穩紮穩打,將戰線一步步的向南推進。不斷的採取淺縱深迂迴,孤立漢城一線的敵軍,將整個朝鮮南部的日軍分割成了三大塊。但在東海岸卻不斷的,沿着太白山脈加快攻擊速度。

楊震給杜開山的命令很簡單,在八月上旬之前完成對整個朝鮮軍的分割,並打通京釜線鐵路以及完成的奪取釜山港。至於在朝鮮的日軍重兵集羣,用不着付出太大的代價去殲滅,以至引起太大的傷亡。

爲了將杜開山在朝鮮戰場的攻勢控制在一定度上,以免引起較大的傷亡。楊震讓郭炳勳飛抵朝鮮,親自坐鎮朝鮮戰場,對杜開山實施監督。並在金化戰役結束後,第一時間將楊繼財連同急於休整的十七師,給調回東北整補休整。

以免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湊到一起,不知道搞出什麼亂子來。他們兩個就算打到日本本土,楊震倒也無所謂。但是這個時候如果因爲這兩個傢伙擅自行動,引起過大的傷亡,卻是楊震不能接受的。

對於楊震來說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已經沒有那個必要付出重大的代價在去死打硬拼。有些事情還是讓美軍去做,中國人這些年之中,爲了這場戰爭流的血已經夠多了。與已經成爲秋後螞蚱,蹦躂不了幾天的日軍死磕,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

他命令杜開山必須要打通京釜線鐵路,以及奪取釜山和蔚山兩個港口,是爲了戰後的某些計劃實施。至於殲滅整個日本朝鮮軍,並徹底的解放朝鮮,他認爲根本就沒有那個需要。將朝鮮軍壓縮到天安、清州、店村以南,尚州、金泉、居昌一線小白山脈以西地帶,不給戰後自己的行動造成麻煩就已經足夠了。

不想在這個時候付出太大的傷亡,更認爲沒有這個必要去奪取整個朝鮮半島的楊震,對杜開山攻勢控制的相當嚴格。而有了郭炳勳親自坐鎮在朝鮮,杜開山也沒有那個膽子去違抗命令。

儘管前往朝鮮親自督戰的郭炳勳,雖說從不干涉杜開山的具體指揮。但只要郭炳勳坐鎮的朝鮮戰場,就給杜開山帶來很大的壓力。對於杜開山來說,對楊震那是真的怕。但是對於郭炳勳來說,杜開山不僅僅是怕還有更多的懼在內。

用他的說來說,三號就坐在那裡一聲不知,可他的眼睛就像X光一樣,能把你的心裡面想的什麼,都統統的給照出來。在三號的面前,就像光屁股站在那裡一樣,什麼都隱瞞不住。與一號相比,三號那雙眼睛更讓人打怵。

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一號將三號派出來的杜開山。在郭炳勳帶着總部部分人員,親自抵達朝鮮坐鎮後,可謂是相當的老實,沒有敢再出什麼幺蛾子,嚴格的按照總部下發的作戰計劃來。

當然楊震這個時候將郭炳勳派到朝鮮去,其中固然有監督杜開山不要過於冒險,控制這個傢伙胃口的想法,但也有將郭炳勳支開以保護他的意味。楊震知道自己的那些捅破天的計劃,搞不好會有秋後算賬的可能,這個時候將郭炳勳調離是保護他。

而心細如髮的郭炳勳,對於楊震某些避開自己的行動雖說不是很瞭解。但以郭炳勳的爲人,不可能沒有一點的察覺。對於楊震這個時候調自己去朝鮮原因,心知肚明的郭炳勳在楊震與他談完話之後,在當天下午便乘飛機抵達朝鮮。

在郭炳勳的親自坐鎮監督之下,杜開山果然沒有膽子敢於在大鬧天宮。無論他之前的想法是什麼,但有了三號親自坐鎮,都全部只能壓下去。杜開山規矩下來,楊震也去了最大的一塊心病。

不過原本按照計劃,杜開山不應該急於奪取漢城,只是在漢城以東加大攻勢,擺出一副對漢城以及以南縱深地帶的日軍,大縱深穿插合圍的態勢。逼迫日軍自己撤退到水原以南,試圖控制整個太白山區。

但卻沒有想到漢城一線的日軍,卻是死戰不退不說,還在不斷的向漢城一線調集援軍。爲了儘快奪取整個朝鮮半島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完成總部要求的打通京釜線的要求。在中線部隊奪取了原州後,杜開山將中線的部隊,來了一個九十度的大轉彎。

在後續投入的坦克四師正面全力進攻的配合之下,以一個裝甲旅爲前鋒,向漢城以南的平澤、天安一線發起強行穿插作戰。經過五天的苦戰,朝鮮戰場中線部隊,徹底先後奪取平澤、天安,切斷漢城與大田日軍之間的聯繫。

隨即杜開山集中了五個步兵師,兩個裝甲旅外加三個獨立坦克團的兵力發起漢城戰役。而在東線戰場上,朝鮮獨立軍在抗聯的一個裝甲旅的支援之下,以及中線抗聯的一個裝甲旅外加兩個師向忠州、大田方向攻擊配合之下。

沿着太白山脈強行向南穿插,利用朝鮮軍主力被漢城戰場以及抗聯對大田的側翼攻擊,吸引過去的機會。於四五年七月初,先後奪取了慶州、蔚山,前鋒已經進至釜山港的外圍。整個釜山已經可以清晰的聽到,東面傳來的隆隆炮聲。

在漢城戰場上,杜開山則集中了入朝部隊一半的兵力,對漢城發起全線攻擊。但在日軍頑強的抵抗之下,卻是始終進展不暢。經過足足半個月的苦戰,就連預備隊的朝鮮獨立軍的三個旅,以及抗聯的一個師全部投入進去,才最終攻佔漢城以及漢城以南的水原。

漢城一戰也是抗聯在整個抗戰期間,進行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此戰之中杜開山雖說,打垮了朝鮮日軍三個師團外加日軍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兵力,徹底的打垮了朝鮮日軍的最後一點元氣。

但投入到漢城戰場的部隊,也自身損失相當的嚴重。尤其是坦克部隊在巷戰之中,損失了一多半的兵力。投入的三個獨立坦克團,以及一個裝甲旅全部被打殘。整個漢城戰役期間,損失坦克三百餘輛。而整個漢城以及周邊的所有村鎮,也被打成了一片平地。

漢城之戰遭受了嚴重損失,尤其是裝甲部隊損失慘重,基本上喪失了突擊能力的杜開山,只能在西線暫時停止了進攻。好在東線和中線進展順利,已經基本上達成了戰略目標。在讀奪取天安和平澤一線停止進攻,已經對戰役結果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而在杜開山的身後,四四年底南滿戰役結束後,就開進朝鮮的四個鐵道兵團,也在全力的對被打得相當殘破的京釜線鐵路,抓緊時間進行搶修。杜開山向南推進一段,這些鐵道兵就抓緊搶修一段。

至漢城易手爲止,日本朝鮮軍被壓縮到了天安、忠州一線以南,禮泉、大邱以西,整個朝鮮半島的一隅。五萬多各個方向撤下來的朝鮮軍餘部以及南撤的大量日本僑民,被壓縮到如此巴掌大的地盤,日子過的相當艱難。

好在釜山丟失後,朝鮮戰場抗聯的攻勢突然全面的停止,讓已經感覺到難以支撐的朝鮮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只不過被切斷了與本土全部聯繫的朝鮮軍,連同大量撤出來的大量僑民,困守朝鮮西南一隅這糧食問題卻成了朝鮮軍最大的困境。

有限的糧食數量,只能保證這十餘萬日軍和大量的僑民,包括已經撤到光州的朝鮮軍司令部在內,每天只能吃兩頓稀粥。無奈的朝鮮軍,只能抽調相當一部分的兵力,想辦法自力更生外加下海捕魚,以保證這些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朝鮮戰場停止攻勢後,除了前線還有不斷小規模戰術級別的戰鬥,以及抗聯的攻擊機羣不斷的劃過朝鮮日軍殘存的控制區,時不時的來幾次轟炸之外,整個朝鮮戰場顯示出一種詭異的平靜。

與其同時抗聯的運輸機羣,在戰鬥機羣的掩護之下,開始陸續的進駐蔚山、大邱的機場。從沖繩返回的抗聯的那支小艦隊,以及在天津完成整修的幾艘掃海艇,也陸續的進入蔚山港,秘密的開始清掃日本西海岸的水雷。並運載了抗聯的一個師,突然搶佔了釜山港對面的對馬島。

關內戰場在完成江淮戰役後,全軍也轉入了整補階段。中央也在新的形勢之下,不斷的調整部隊編制。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入關的抗聯部隊除了一部分調歸山東軍區序列之外,主力與新四軍主力完成和編,入關抗聯部隊正式改編爲新四軍部隊。

同時中央撤銷原來的淮南、淮北、蘇北、蘇中軍區,將四個軍區統一整編爲江淮軍區,以新四軍軍部組成江淮軍區司令部。由陳翰章擔任江淮軍區司令員兼新四軍軍長,新四軍原來的代軍長轉任政委。

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234章 賭注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也會有的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鮮獨立師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
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234章 賭注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也會有的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朝鮮獨立師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