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

郭邴勳這番的話明顯說到楊震的心裡去了。在會心的給了郭邴勳一個眼色後,楊震轉過頭對李延平道:“還是那句話,這件事情還是上報給中央去解決吧,至於我們還是不要擅自行動的爲好。中央讓去就去,不讓去,就不去。”

見到楊震遞過來的眼神,郭邴勳會意的一笑後,沒有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卻是有意的將話題引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司令員,我和政委今天過來找你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要和你商議一下。”

“你看現在我們派出去的飛行員已經接收完畢江北移交過來的運輸機,並已經完成了轉換訓練。隨時可以按照我們以前研究過的方案,全面打通三江到延安的空中航線。你看是不是我們可以開始行動了?”

楊震聽到郭邴勳的這個話題,卻是絲毫沒有猶豫的道:“我看可以,儘快打通航線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中央,都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對於促進我們和中央人員和物資的交流很有幫助。”

“政委、老郭,你們回去後要抓緊時間行動,馬上準備運往延安的物資。儘量以現金和武器彈藥爲主。至於什麼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就不要運送了。那些玩意,多了不多,少了也不少。”

“這第一次正式的飛行要抓緊時間,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成行。老郭,你去找張鎮華,從現有的庫存武器彈藥儲備中提取一千五百支捷克式步槍、所有的湯姆遜衝鋒槍以及相應的彈藥、二百支快慢機、我們自己製造的七點六三毫米衝鋒槍二百支。”

“另外在準備日式迫擊炮八門、輕機槍三十挺、重機槍八挺。另外,老郭你在從咱們庫存的手槍中挑選一部分好槍。再調撥七九子彈和六五子彈各一百萬發,至於其他彈藥按照一百萬發、咱們自己造的手榴彈二萬枚。子彈要原裝的,不要咱們自己復裝的。武器都要挑選最好的,不要用過的。”

“另外,將江北這次拍攝的紀錄片留給我們的拷貝挑出一份來送往中央。在從庫存的電臺中調取兩部一百瓦的電臺、五部十五瓦電臺,全部都移交給中央。還有我們在哈爾濱獲得那些日軍細菌戰的資料,在抽調出一半庫存的盤尼西林和磺胺,全部轉送給中央。”

說到這裡,楊震沉思了一下後對着李延平道:“政委,我們手頭還有多少黃金和現大洋,拿出一半來。這次你帶着黃大力,還有偵察營的一個排親自跑一趟。一是護送物資,處理沿途的意外事情。你是政委,你與江北打交道的時候,比較合適。”

“二也是將我們現在的情況對中央做一個詳細的彙報。我們的情況,你瞭解。換了別人去,我不放心。尤其那些我們這些人用生命換來的日軍細菌戰資料,一定要完整無缺的上交給中央。政委,這件事情就拜託給你了。”

看着有些興奮的楊震,李延平搖搖頭道:“你不要着急,我們給中央去一個電報,看看他們需要什麼再定吧。武器彈藥不見得是中央急需的,我估計資金恐怕缺口要大一些。可以在這方面傾斜一下。”

楊震搖搖頭道:“政委,這批裝備是給中央警衛團換裝的。中央警衛團擔負着保衛黨中央的最後一道防線,責任重大。在十八集團軍出征的時候,中央將好的武器都調劑給了一線部隊。手裡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套筒和元年式之類的老槍,別說中正式,就連漢陽造、遼十三這樣的槍都極少。”

“我聽陳泊說過,中央警衛團的手槍還有很多都是從老根據地帶出來的,那些槍都滑機的厲害,牙口老的連膛線都沒有了。輕重機槍不夠一個基數,加在一起還不夠咱們半個營多。就這子彈平均每個人還攤不上二十發。”

“日軍就在河東,與中央所在地陝北只有一河之隔。如果日軍渡河強攻陝北,靠這些武器怎麼保衛中央?中央是全黨、全軍的命脈所在,一絲一毫都不能出現意外。你要是給中央打電報,按照中央領導輕後方,重一線,全局觀重的作風,這些武器彈藥他們肯定不會要。咱們還是先斬後奏吧。運去了,他們也就不好退回了。”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頓後道:“政委,你去後,轉告中央領導,就說只要空中航線開通一天,陝甘寧邊區所需的武器、裝備補充,全部由我們提供。其他根據地,如果提出需要,我們也會適當的想辦法進行補充。但這批裝備,就不要撥給其他部隊了,是給中央警衛團換裝的。”

楊震的想法李延平明白了,微微點頭後道:“行,就按照你說的辦。你說的這些我也聽說過了。但我聽說延安那邊日式武器不多,大多還是國造的漢陽造、元年式和少數的遼十三步槍。所有繳獲的日式武器,全被中央留給敵後的部隊使用了。

“即便有少量繳獲晉軍的山西仿製的三八步槍,數量也不多。他們緊鄰着二戰區,缺口應該好弄。我看這樣,六五子彈就不要給了,給了沒有日式武器也用不上。將那一百萬六五子彈,全部改爲從江北運過來的七九子彈。”

“另外,輕重機槍全部從江北挑選最好的。咱們手裡面沒有新的七九機槍,有那幾挺翻新過德國的老古董也拿不出手。還是從江北運過來的武器中挑選,二手貨歸二手貨,但都是八成新的。還有我再從江北運過來的手槍中,挑出一百支,兩萬發子彈,他們那種九毫米手槍着實不錯。”

聽到兩個人在這邊談論運給中央武器的事情,那邊的郭邴勳突然道:“這樣,我從江北轉運過來的武器裝備中發現了不少前年波蘭跟在德國人屁股後邊,入侵捷克時候繳獲的捷克武器裝備。其中捷克最新式的ZB三三式輕機槍有一千多挺、ZB三七式重機槍三百多挺,全部都是沒有開箱的新武器。”

“捷克造的輕武器耐用,性能也優良。即便是國民政府也也將捷克式輕機槍作爲制式輕機槍使用,只不過選用的是老式的二六型。這批武器除了補充進部隊之外,考慮到武器制式的原因,並沒有全部都下發。還有二百多挺輕機槍和三四十挺重機槍入庫做了儲備武器。”

“我看這樣,輕重機槍就從這裡面挑選。捷克造武器咱們雖然使用不多,但關內用量很大。我想以中央的情報能力,從國軍手中挑選搞到備件還是比較容易的。再加上那批捷克造步槍,所有武器就全部都是德系口徑的捷克式武器。這口徑相同,又出自一門,也方便保養。”

楊震聞言沉吟了一下後道:“不用挑了,這批武器全部運過去。你說的對,這兩種武器在關內使用的數量多,部件好弄。我們這邊兵工廠生產日式武器部件和彈藥,已經是產能緊張了,不可能在去生產規格完全不同的捷克式武器配件。這批武器我們留着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全部轉運給中央。”

說到這裡,楊震擡起頭對李延平道:“加上這些武器,還有護送的那一個排,應該已經達到了這九架飛機的運力極限了。至於其他的就等下次吧。政委,你去抓緊時間準備吧。等起程的時候,我去蘿北送你們。”

李延平微微點頭後,卻又遲疑了一下,猶豫了良久才道:“楊司令,我這次去延安,是不是把趙副司令也帶上?你給中央寫封信,讓趙副司令去抗大或是中央黨校進修一段時間後,視情況重新安排工作爲好?”

wωw▪ тт kдn▪ ℃ O

聽到李延平的這個建議,楊震不禁有些疑惑。李延平自擔任政委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爲人也從不斤斤計較,更不會在背地裡暗自整人。有什麼意見總是當面的提出來,不會暗地裡傳閒話,搬弄是非的。對幹部的任用和調整也是一碗水端平,從不徇私。

今兒這是怎麼了,居然提出將趙副司令調回中央進修,甚至言語之中,還提出不希望他在回東北工作。這實在有些不同尋常,其中絕對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發生,這可不像他以往的作風?

楊震看着有些說不出口的李延平,轉過頭對郭邴勳道:“老郭,你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李政委的爲人我知道,他不會輕易的說出這樣的話來。既然說出來,就絕對有特殊的原因。”

郭邴勳看到楊震問自己,只能搖頭解釋道:“事情是這樣的。你在依蘭境內負傷後,趙副司令懷疑有人出賣了你的行蹤。因爲當時依蘭還在三分區的建制內,還未劃歸四分區。所以他懷疑是三分區有人向日軍泄露了你的行動。”

“有了這個先入爲主的想法,他在三分區搞出一個肅奸運動,關內調過來和我們這批戰俘出,尤其是當地人出身的幹部,甚至是戰士都成了他重點懷疑的對象。搞的很過火,抓了不少的人嚴刑逼供,把很多幹部打成了日本特務或是什麼投降派、動搖派,把三分區搞的是人心惶惶。”

“上個月,就是你剛受傷的不長時間,三分區一個通河參軍的排長,聽到風聲說要抓他,在害怕之餘攜槍叛逃了。三分區在易建平被調走後,一直還沒有安排政委,黨委書記現在暫時由趙副司令兼任。他這麼做,三分區根本就沒有人能管得了他。”

“政委知道後,馬上去三分區讓他立即停止運動,將抓的人都放了。趙副司令堅決不幹,還和政委吵了一架。要不是一同去的柴世榮帶着一個連護住了政委,弄不好連政委他都要抓。回來後,政委幾次下文要求他立即停止,可都被他置之不理。三分區被他搞的都快癱瘓了。”

“他還要以軍區主管分區作戰的副司令身份,要在全軍區的四個分區內同時推動他所謂的肅奸、打擊投降派運動。好在幾個分區在請示了政委後,對他的這道命令都沒有搭理。要不然這四個分區就要全亂套了。”

郭邴勳的話音落下,楊震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自己將趙尚志要過來,是看重他的軍事才幹,卻沒有想到還有這一手。他怎麼敢擅自做主這麼做?

陳泊已經查明,自己遇襲是一個巧合而已。那些日僞軍只不過是想法子發點橫財而已。至於自己的行蹤別說三分區了,就是在三分區內駐訓的一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蹤,就是想出賣他也得有情報可出賣。

他這麼做到底是真的爲了純潔部隊,以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還是藉此機會另有別的心思,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楊震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楊震卻是明白這件事情必須立即停下來。否則在拖延下去,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現在楊震才知道當初總指揮爲何堅決反對他兼任政委,還說有些事情並不是冤枉他。自己本來以爲三路軍現任領導左傾嚴重,整了半天,這位趙副司令左起來比誰都厲害。

怪不得很多三路軍的將領一聽到他回來,都避之不及。想從他的老部下中選拔一名政委,說破嘴皮子都沒有人願意去。寧可被降級使用,也不願意去和他搭檔。自己倒是被後世的那些網文給矇蔽了,很多事情只有在親眼所見後,才能下結論。很多時候,歷史書上的那些東西是當不得真的。

楊震最恨的就是自己內部人鬥,這也是當初請求中央調派人手時,爲何堅決不要那些肅反專家的原因。他從來不搞什麼路線鬥爭除了因爲對未來有一定預見性之外,對這種內部無謂的爭鬥極度討厭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他相信李延平和郭邴勳不會欺騙自己,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不解決已經不行了。三分區與日軍直接對峙,一旦陷入混亂,會帶來極大的危害。這種事情必須遏制,絕對不能再任由發展下去了。

想到這裡,楊震對着郭邴勳道:“你去給趙副司令發電報,就說軍區決定要在佳木斯開一個常委會,我親自參加,讓他前來開會。這個電報政委去發不好,以你的名義發。讓他不管有什麼事情,必須過來開會。”

交待完郭邴勳後,楊震轉過頭對李延平道:“政委,你馬上去找柴世榮談話,讓他立即做好接任三分區司令員的準備。趙副司令到佳木斯後,你給柴世榮排一輛車,讓高禹民送他去三分區上任。至於解除趙副司令兼任三分區司令員的事情,由我親自向他宣佈。”

“至於調他去中央學習我看可以。我這就給中央寫信。你做好準備,走的時候帶上他。我不管別的,但有一點我的部隊中絕對不允許出現這種搞七搞八,亂抓亂捕,沒事搞什麼運動的事情來。”

楊震出手這麼果斷,以開會的名義將趙尚志調回總部,直接接觸他兼任三分區司令員的職務,讓李延平多少有些始料未及。但李延平也不得不承認,要想遏制住三分區情況再繼續發展下去,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糾正這種不正常的情況,楊震這種雷霆手段是必須的。

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255章 配給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
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255章 配給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