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再幹一票

6月29日晚上,抗日救國軍主力抵達了班茂。不過,抵達這裡之後,部隊並未趁機翻越敏金山脈,而是繼續躲在密林之內。

秦壽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在這裡給小鬼子來一下狠的了。抗日救國軍的7個步兵團和炮兵團,都將參與到這一次的攻擊當中。

密林當中,秦壽召集了7個步兵團的團長和炮兵團團長,商議作戰計劃。

“弟兄們,根據偵察營傳回來的情報。日*本人的第55師團,跟的我們很近。真以爲我們成了喪家之犬,沒有和他們對抗的實力了。

天上有日*本人的飛機,地上還有他們的追兵。我們現在的處境,可不太妙。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一舉重創甚至是全殲日軍第55師團的話,這對於日軍來說,將是一個極大的震懾。他們恐怕不敢再追擊我們了。而我們也能夠安全的前往莫雷,接收美國人的軍事援助。到時候,日*本人想要再和我們爭奪緬甸,那就是妄想了。”

“軍長,你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幹。”孫長武等人紛紛響應道。

對於這些人來說,這些天發生的事,就好像是做夢一樣。秦壽帶領着他們,接連的打敗了日*本人,甚至還全殲了一個師團。現在,抗日救國軍已經快要發展到十萬人了。這簡直是他們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啊!在他們的心目當中,秦壽已經好像是神一樣的存在了。

“軍長,我們能夠幹掉小鬼子第33師團,這一次就一定能夠再幹掉小鬼子的第55師團。接連全殲小鬼子兩個師團,那些小鬼子,恐怕再也沒有勇氣和我們對抗了吧。”於成蔭說道。

抗日救國軍全殲日軍第33師團的時候,他們第2團在阻擊日軍第18師團,白白錯過了一個絕好的機會。這一次,如果要全殲日軍第55師團的話,那他說什麼也不會再錯過了。

秦壽點了點頭,他能夠感受的到,抗日救國軍的這些軍官們,是真心愛戴他的。雖說,搞個人崇拜,並不好。但是,在這個時代,想要完全掌控軍隊,個人崇拜是不可或缺的。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我就佈置任務了。”秦壽看了衆人一眼後說道。

“從日軍第55師團的行軍速度和陸續來看,他們明天晚上會抵達距離班茂不遠的地方。我們只需要在這一代,準備好就行了。到時候,趁着夜色的掩護,發起突然襲擊,打日軍第55師團一個措手不及。7個步兵團,全力出擊,一舉將日軍重創,甚至圍殲。”

這一次,秦壽是準備全力出擊,一點餘地都不留了。這樣的話,7個步兵團三萬餘人,在夜戰當中打垮日軍一個只有萬餘人的師團,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

“軍長,7個步兵團都要出擊嗎?”

衆人不由得爲秦壽的大手筆而震驚了。畢竟,這算得上是讓抗日救國軍的全部主力都出擊了。

“嗯!日軍第55師團,一路追擊我們。等他們宿營後,我們發起猛烈攻擊,一舉將他們的防線突破,並且切成好幾段。之所以要將全部的主力都投入進去,主要是因爲我們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一旦天亮,日軍的飛機就會對我們進行轟炸。而日軍第18師團,距離我們的距離也不是很遠。所以,我們必須要速戰速決才行。將幾個主力步兵團都投入,是我們唯一能夠速戰速決的辦法!”

的確,留給抗日救國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真正要解決日軍第55師團的話,就只有抓住明天晚上的時間。天亮之前,必須要結束戰鬥才行。否則的話,天一亮日軍肯定會派遣大批的戰機來轟炸他們的。到時候,部隊會付出慘重的傷亡。同時,日軍第18師團也會加快速度趕來。一旦被日軍第18師團攻擊的話,他們將不可避免的陷入到日軍的圍攻當中。那樣的話,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軍長,日*本人會主動進入我們的包圍圈當中嗎?”陳德海似乎有些懷疑。

“我們這些天,一直晝伏夜出,拼命撤退。這已經給日*本人留下了一個印象,那就是我們在盡力避免和他們交手。所以,日軍第55師團,纔敢這麼大膽的追擊我們的。要不然的話,他們怎麼可能追的這麼近呢?”秦壽笑着說道。

當然,這也是秦壽故意這麼做的。就是爲了讓日軍上當。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日軍還真的是上當了。

“弟兄們,既然軍長這麼有信心,那我們還說那些廢話幹什麼?按照軍長的部署去做就是了。”炮兵團團長餘飛對秦壽,倒是十分相信。

“沒錯,聽軍長的,我們一定能夠打敗小鬼子。”

其他的幾個團長,都紛紛點頭。在他們心目當中,秦壽已經成爲了戰無不勝的人了。

“那好,那我們就開始佈置包圍圈了。等到日軍第55師團進入了我們的包圍圈之後,就發動全力進攻,一舉打垮他們,並且將他們截成幾段,然後加以殲滅。”

接下來,秦壽就開始分配各團的任務了。

第1團,第2團和炮兵團,負責主攻,爭取在第一波的進攻當中,就把日軍第55師團打的暈頭轉向。第3團則負責攻擊日軍的後方,切斷日軍逃跑的退路。其他的四個步兵團,也從兩側發起攻擊,將處於混亂當中的日軍,徹底的分割開來。

日軍第55師團,原本就只有萬餘人。在觸不及防之下遭到抗日救國軍的猛烈進攻,必然會損失慘重。同時也會驚慌失措。到時候,抗日救國軍憑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一定能夠以極小的代價,重創甚至是全殲日軍第55師團的。

這樣的話,抗日救國軍就能夠再一次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在日軍的援軍趕到之前,爲了減少損失,日軍必然不敢輕舉妄動。對抗日救國軍的追擊,恐怕也會因此而放棄。抗日救國軍就能夠迅速的趕到莫雷,接收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進一步的強大起來了。

《抗日之雄霸南洋》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37章 揍回去第495章 崩掉大牙第332章 鎮壓第275章 碰壁第134章 血灑長空第393章 碾壓第235章 不滿的英國人第304章 拼命第497章 火力全開第25章 勝第148章 硬撼第403章 殺光那些中國人第124章 戰事再起第350章 壯舉第464章 趾高氣昂第314章 鐵路網構想第184章 援助換兵員第481章 父母之命第313章 死亡鐵路第342章 打破僵局第111章 救命稻草第158章 裝甲出擊第458章 人頭滾滾第175章 彈盡糧絕第180章 必殺秦壽第110章 焦頭爛額第112章 全力支持第358章 送死的來了第373章 待宰的羔羊第103章 再幹一票第402章 特遣艦隊第400章 局勢危急第506章 南洋不能丟第388章 突破第121章 虛與委蛇第13章 全殲第483章 南方軍新司令第179章 將軍屠戮者第90章 關門打狗第393章 碾壓第334章 強渡第259章 施壓第489章 進攻第140章 轟炸第421章 擊沉陸奧號第506章 南洋不能丟第389章 唯一的選擇第86章 夜襲第487章 膽大的戰術第63章 寺內壽一的憤怒第6章 伏擊第427章 擊沉第388章 突破第250章 切斷後路第522章 停止進攻第330章 炮灰第33章 發展計劃第12章 擊斃啊第205章 騎虎難下第57章 損失慘重第501章 天亮了第197章 兵臨城下第44章 狂妄第483章 南方軍新司令第374章 餵魚第258章 美國人的敷衍第252章 頭破血流第483章 南方軍新司令第304章 拼命第299章 大驚失色第425章 突破防空網第193章 收縮兵力第461章 麻煩上門第450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217章 華人第306章 死定了第139章 氣急敗壞第398章 求援海軍第497章 火力全開第44章 狂妄第133章 下餃子第413章 佔據上風第28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第114章 晉升和嘉獎第175章 彈盡糧絕第253章 碾壓第227章 美籍華人第504章 死守湄公河第183章 兵員問題第153章 不惜代價第32章 實力暴增第165章 撤退第292章 排山倒海第297章 進攻之前第511章 硬碰硬第290章 破敵之策第258章 美國人的敷衍第27章 順昌逆亡第268章 勞動力
第237章 揍回去第495章 崩掉大牙第332章 鎮壓第275章 碰壁第134章 血灑長空第393章 碾壓第235章 不滿的英國人第304章 拼命第497章 火力全開第25章 勝第148章 硬撼第403章 殺光那些中國人第124章 戰事再起第350章 壯舉第464章 趾高氣昂第314章 鐵路網構想第184章 援助換兵員第481章 父母之命第313章 死亡鐵路第342章 打破僵局第111章 救命稻草第158章 裝甲出擊第458章 人頭滾滾第175章 彈盡糧絕第180章 必殺秦壽第110章 焦頭爛額第112章 全力支持第358章 送死的來了第373章 待宰的羔羊第103章 再幹一票第402章 特遣艦隊第400章 局勢危急第506章 南洋不能丟第388章 突破第121章 虛與委蛇第13章 全殲第483章 南方軍新司令第179章 將軍屠戮者第90章 關門打狗第393章 碾壓第334章 強渡第259章 施壓第489章 進攻第140章 轟炸第421章 擊沉陸奧號第506章 南洋不能丟第389章 唯一的選擇第86章 夜襲第487章 膽大的戰術第63章 寺內壽一的憤怒第6章 伏擊第427章 擊沉第388章 突破第250章 切斷後路第522章 停止進攻第330章 炮灰第33章 發展計劃第12章 擊斃啊第205章 騎虎難下第57章 損失慘重第501章 天亮了第197章 兵臨城下第44章 狂妄第483章 南方軍新司令第374章 餵魚第258章 美國人的敷衍第252章 頭破血流第483章 南方軍新司令第304章 拼命第299章 大驚失色第425章 突破防空網第193章 收縮兵力第461章 麻煩上門第450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217章 華人第306章 死定了第139章 氣急敗壞第398章 求援海軍第497章 火力全開第44章 狂妄第133章 下餃子第413章 佔據上風第280章 移民的幸福生活第114章 晉升和嘉獎第175章 彈盡糧絕第253章 碾壓第227章 美籍華人第504章 死守湄公河第183章 兵員問題第153章 不惜代價第32章 實力暴增第165章 撤退第292章 排山倒海第297章 進攻之前第511章 硬碰硬第290章 破敵之策第258章 美國人的敷衍第27章 順昌逆亡第268章 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