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

這難得的平靜只持續了不到一個月,隨着日軍華北方面軍主力的北上以及柳生特攻大隊的集訓初步完成,雙方的摩擦開始變得頻繁起來,交界地的交火的規模也變的越來越大,由原來的連排一級發展到了營團一級。..

爲了遏制韓雲華所部的發展,同時也爲了防範韓雲華所部特種部隊神出鬼沒的偷襲,華北方面軍開始大力扶持僞軍部隊,單單一個大同特別市就組建了兩個架子師。這兩個架子師雖然只有不到五千人,連300師七分之一也不夠,但是足以幫助日軍維持好城內的秩序了。

面對着日軍日益囂張的氣焰,韓雲華決定發動一次規模不大,但是絕對要讓日軍抓狂的戰鬥,狠狠敲打一下這個彬山元。讓他知道在塞北誰纔是真正的老大,誰纔是小弟,不然他還真以爲山中無老虎。

然而就在此時,八路軍總部來電,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命令第35軍軍長傅作義作爲最高代表的一個軍官觀察團已經到達了八路軍總部,希望八路軍總部能夠安排他們到內蒙古軍區進行交流學習,八路軍總部命令韓雲華所部做好接待準備。

接到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後,韓雲華立即同左權等人商量了一番,一致認爲晉綏軍派出的這個觀察團交流學習是假,來摸韓雲華的底纔是真的。畢竟自家門口蹲的到底是虎是狗總的知道吧,韓雲華所部的強勢崛起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事情了,但是他閻錫山總不能任憑韓雲華這樣肆無忌憚的擴張下去,畢竟這晉綏兩省原來可是他閻老西的地盤。

早在一個月前,八路軍總部就曾經發出過密令,說閻錫山所部很可能會對八路軍各部發動新的摩擦。但是事後卻不了了之沒有了風聲,看來閻老西也是怕了韓雲華這隻老虎仔了,想先來摸摸底再說,他也怕踢到鐵板上的了,連沼潘中將、寺內壽一大將那可是血淋淋的例子,前車之鑑不得不慎重啊。

既然判斷出了傅作義等人此行的意圖,那麼韓雲華等人也就不客氣了,既然你想看那就讓你看個夠,你不是說要來交流學習的嗎?那好,就讓我內蒙古軍區的部隊教教你怎樣打仗,怎樣打勝仗。

反正作戰計劃已經制定好了,只等觀衆來即可開演,他韓雲華要讓這些歷史上聲名赫赫的名將們大開眼見,讓他們知道什麼纔是現代戰爭。

要說中國現在還有哪一個軍閥值得韓雲華正眼看的話,那只有盤踞在山西的這個閻老西了。有人說閻錫山是軍閥,是中國政治混亂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有人說閻老西是封建的土皇帝,是人民的敵人。但是韓雲華心裡卻對閻錫山以及他領導下的晉綏軍有一個新的定位,閻錫山是軍閥是封建土皇帝,同時他也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忠實的信徒,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功臣。

韓雲華的這個定位是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而他的解釋是沒有貶義的,因閻錫山是一方諸侯這是實實在在的情況,而且還是一個可以同老蔣平分抗禮的大諸侯,所以說他是軍閥也沒有不妥,說他是封建土皇帝也沒什麼不對的,原因更簡單,他是不會逃出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的侷限性限制的,這是沒有錯的。

作爲留學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之一的“鐵血丈夫團”成員之一的國民黨元老,閻錫山是近現代史上對中國有着非常重要影響的人物。他所領導的晉綏軍爲推翻清政府,爲抗擊外立,爲民族的抗戰,爲民族的獨立、自由曾作出過重大貢獻。1911年11月5日下午,閻錫山與吳祿貞在娘子關會晤,決策推翻清廷大計,決定組成燕晉聯軍,其時,他們就已有共識:“山西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堡壘,將來中國萬一對外有事的話,海疆是靠不住的,山西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山西這個堡壘,要好好佈置”1911年11月15日,袁世凱派曹錕和吳佩孚等率軍攻打山西,閻錫山率領軍隊雖做了堅強抵抗,但還是被袁軍打的大敗。閻錫山只率領1000多人逃離山西,取道保德,率部攻入綏遠,佔領包頭,才得以生存下來。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先生訪問山西,在太原逗留兩天三夜。孫中山這次訪問山西,是民國曆史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大的內容和影響不講,閻錫山與孫中山之間的三件“小事”要說。一、孫中山與閻錫山單獨合影留念;二、孫中山手書“博愛”贈與閻錫山;三、孫中山私下裡特別囑咐閻錫山:“北方環境與南方不同,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保留山西這一塊根據地”。

韓雲華之所以給予閻錫山同別的軍閥不一樣的評價並不是因爲他以上的那些功績或者是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因爲他以下所做的巨大貢獻。閻錫山在山西無不受北洋軍閥強大的勢力脅迫,並欲圖奪取之。此時,閻錫山採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視”方策。民國時期,對山西的國民教育,基層的政權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制定了宏偉計劃,這些都是在孫中山訪問山西的指導方針的落實。與此同時,閻錫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財”的三大施政綱領。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裡,閻錫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項建設,工業、農業、農田水利建設都有長足發展,尤其是軍事工業的兵工生產,成績更爲突出。有了這些比較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樣纔有了抵擋北洋軍閥各派系的武裝進攻和北伐的成功。奉系軍閥張作霖,派20萬大軍攻打山西,費時8個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湯,張大帥只能撤兵而回;北伐時期,閻錫山及其領導下的晉綏軍,雖不是主戰場,情況卻十分耐人尋味,這是因爲晉綏軍集團,牽制了對方太多的兵力和精銳;抗戰時期,山西造的槍跑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抗敵的國共兩軍,有力地抵抗了日本鬼子的進攻。在抗戰時期,爲民族的抗戰事業作出了貢獻,在近現代歷史上,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抗戰時期,寺內壽一大將、阪垣師團、東條英支部,都曾遇到這些晉綏軍將領率部進行的頑強抵抗,吃了晉綏軍的不少苦頭。一支地方部隊能有這樣的表現和成就,這在近現代史上,恐怕只有桂系可以與之一比;一支地方部隊能出這麼多的人才,這在近現代史上恐怕沒有一支地方部隊可以與之相比,包括桂系。

韓雲華給予了閻錫山一個相對合理的評價,並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容忍閻老西的無理取鬧,摩擦來了那就要反摩擦,就是不知道閻老西的晉綏軍能不能承受的起那個損失。

現在想來閻老西對韓雲華也是相當的驚懼,不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派心腹愛將傅作義來察哈爾,探聽韓雲華所部的虛實了。不過這對於韓雲華所部以及整個八路軍何嘗又不是一個機會你,只要這場戲演好了,閻錫山搞摩擦的念頭想來也就弱了不少,甚至會直接放棄原來的打算,這對於國共雙方都好,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也是一件幸事。

1939年1月3日,傅作義一行人在彭副總指揮親自陪同下趕到了歸綏,內蒙古軍區主要領導人到歸綏城外三十里處迎接彭副總指揮一行人。

見面之後當然少不了一陣寒暄,彭副總指揮首先爲韓雲華介紹道:“韓雲華同志,爲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閻長官的心腹愛將第35軍軍長傅作義將軍,傅將軍所部的防區同你部的防區相接,以後還要多打交道,這次就多談談。”

“傅將軍的大名雲華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更深知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啊哈哈哈”韓雲華首先開口說道,這倒不是韓雲華虛僞,而是他對這位在後世解放戰爭中大放光彩的將軍也是仰慕已久了。

不說這位傅作義傅大將軍在解放戰爭中如何如何,單單現在他所率領的那支國民軍第35軍就足以讓韓雲華肅然起敬。國民黨部隊中有幾支特別精銳的部隊,分別是:攻擊王牌軍——第2軍、“廣西狼兵”——第第第第8軍、新銳實力軍——新第第第52軍。其中雜牌強悍軍就是指傅作義率領的第35軍,相對於國民政府的其他部隊來說,第35軍可謂是歷經百戰,攻守兼備,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戰中多次痛擊日僞軍,是著名的抗日常勝軍。它的軍力介於中央軍與地方軍之間。最著名的戰例就是1940年傅作義指揮的五原會戰,經此一戰擊斃日本水川中將、步兵聯隊長橋大佐、特務機關長原中佐和五原礦日本籍軍事技術人員500人,擊斃日軍1100人,生俘日軍大小指揮官50人;斃俘僞蒙軍30第二個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當然了,現在五原成了韓雲華所部的地盤了,而日軍在塞北的勢力幾乎折損殆盡,五原會戰會不會再發生已經成了一個謎,而傅作義肯定是不會成爲第二個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的軍官了,因爲這個殊榮已經被韓雲華在武漢會戰中拿走了,韓雲華本人也成爲了繼蔣介石之後第二個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的中官。

第301章 景陽岡反掃蕩(九)第546章 勝利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126章 落幕(一)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2章 魂歸1937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319章 伏擊(一)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129章 落幕(四)第405章 多田駿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04章 震撼出擊(二)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17章 佔陽原(三)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21章 特戰大隊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一)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139章 升官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
第301章 景陽岡反掃蕩(九)第546章 勝利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126章 落幕(一)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2章 魂歸1937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319章 伏擊(一)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129章 落幕(四)第405章 多田駿第226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04章 震撼出擊(二)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379章 華北會戰(二十五)第17章 佔陽原(三)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110章 冀東鉅變(一)第173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八)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21章 特戰大隊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一)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1章 塞外風雲(三)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139章 升官第410章 日軍的小動作(二)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470章 大軍區計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