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

不過萬國權並不害怕,反而臉上的表情極爲興奮,是的,是興奮‘激’動。日軍的97式戰車確實是一種‘性’能很優良的戰車,但是萬國權卻深知這種坦克並沒有日本人吹噓的那樣厲害,相比較現在軍區裝甲師裝備的蘇制bt-7輕型坦克‘性’能上要只能算是不相伯仲,況且現在日軍的裝甲部隊只有區區三十多輛戰車,而他的裝甲部隊卻有足足290多輛坦克,另外萬國權手中還有一長王牌,那可是完勝日軍戰車部隊的秘密武器。

這倒不是萬國權說大話,在攻打包頭的戰役中,內‘蒙’古軍區繳獲了日軍近300輛各種坦克,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王維舟口中的鐵皮王八,也就是九四式九五式豆戰車,但是也有幾十輛九七式,作爲內‘蒙’古軍區唯一的裝甲專家,萬國權對於九七式戰車的數據那是瞭然於‘胸’,就連他自己的第一輛座駕也是一輛九七式戰車,只不過剛剛纔換了新的座駕。

別看九七式戰車名爲中型坦克,實際上戰鬥全重只有15噸,只相當於美蘇等國的輕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裝甲厚度一般爲25mm,乘員4人。車長和炮手位於炮塔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的右側,機槍手位於駕駛員的左側,炮塔位於車體縱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爲1‘門’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發‘射’榴彈和穿甲彈,攜彈量120發(榴彈80發、穿甲彈40 發),其穿甲彈可以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輔助武器爲2‘挺’97式7.7毫米重機槍,攜彈量4035發,其中1‘挺’爲前置機槍,另1‘挺’裝在炮塔後部偏右的位置。採用風冷柴油機爲動力裝置,不對稱的炮塔,鉚接結構裝甲車體和炮塔,無線電臺的框形天線和主動輪在前,是97坦克的幾大特徵。

而內‘蒙’古軍區裝甲師現在的主戰坦克bt-7無論在火力上還是在防禦力上面都要比日軍的九七式差一點,bt-7搭載的是一‘門’45mm火炮,bt-7所配備的45mm 20k型火炮與t-26的45mm火炮爲同一類型。 45mm火炮對於同等級的輕型坦克無論從殺傷力與穿透力都很足夠了,但是,bt-7坦克的裝甲薄弱,正前方裝甲僅爲20mm,側面與後面僅爲15mm。所以難以勝任衝擊敵方陣地的任務,一般用於突破後發展勝利。兩相對比似乎是日軍的九七式要略勝一籌,但是bt-7卻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那就是bt-7速度相當快,最高速度達到了66km/每小時,這個速度既便放到後世八九十年代也是相當快的。而日軍的九七式最高時速只有可憐的30公里每小時,在戰場上的靈活‘性’遠遠比不上bt-7,所以就戰鬥力而言日軍的九七式還要略遜一籌。

不過不管是bt-7還是日軍的九七式都只能在亞洲戰場上發一發威,此時的歐洲戰場上坦克已經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像這種皮薄餡大的輕型坦克已經被逐漸淘汰出了戰場,蘇聯像這樣面臨淘汰的坦克足足有一萬多輛,數量最多的就是這種bt系列的坦克。所以斯大林在看完韓雲華的條件後,纔會將這批在他眼裡已經沒有了多少價值的輕型坦克送給了內‘蒙’古軍區。

坦克與坦克之間的對決比騎兵之間的對決更加慘烈,相比較而言,戰車兵一旦受到攻擊,生還的希望微乎其微。尤其隨着坦克的不斷髮展,坦克上的主炮的口徑越換越大,重型坦克還好說,但是輕輕坦克區區十幾mm厚的裝甲基本上給不了戰車兵多少安全保障。

日軍的戰車兵基本上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命運,在中國軍隊的戰車大軍鋪天蓋地而來的時候,他們表現得很瘋狂,日軍的坦克部隊並沒有退縮,向着中國裝甲部隊發動了衝鋒,他們相信單憑九四式和九五式豆戰車那小身板,中國軍隊就算是用數量將他們這支三十多輛戰車組成的部隊消滅了,自身也會損失大量的戰車的。

“轟”“轟”“轟”

日軍戰車上的載炮率先開火了,數十發穿甲彈帶着火焰向着中國的戰車部隊衝去,那氣勢那陣仗很是嚇人。緊接着中國裝甲部隊中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轟隆隆的聲音不絕於耳。

看到這個情形,日本人興奮了狂熱了,高喊着“大日本帝國萬歲”“天皇陛下萬歲”,從這數十輛戰車身上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日軍第14師團是在關內作過戰的,所以絕大多數第十四師團的士兵都聽說過內‘蒙’古軍區和韓雲華的規矩,這支中國軍隊是不接受俘虜的,所有戰敗者所面臨的結局都是隻有死亡,巨大的恐懼壓的前線的士兵喘不過氣來。

然而狂歡的日軍步兵很快就被接下來所看到的一幕所驚呆了,只見中國的戰車在正面遭到攻擊之後,只是略微向後頓了頓,並沒有像日本人想象的那樣拋錨癱瘓,甚至於發生爆炸。而是像沒事似的繼續向前開來,同時平舉的炮口也發‘射’出了報復的炮彈。

“轟”“轟”“轟”幾聲爆炸之後,幾輛日本坦克被直接打的解體了,威力之大遠遠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連坐在車裡的萬國權也是一陣驚訝。

“哈哈哈,小鬼子這次算你們倒黴,沒想到蘇聯的t-34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老子150輛巨無霸圍攻區區三十多輛小王八那還不是手到擒來,***接受這美麗的煙火吧。”萬國權‘激’動地吼道。

沒錯,萬國權的秘密武器就是整整150輛蘇聯t-34中型坦克。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均衡。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國的3、4型坦克相當,但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火力上t-34從一開始就裝備了一‘門’76毫米l/30.5加農炮l-11,到1941年又換裝了76毫米f-34型l/42加農炮。f-34型加農炮使用普通穿甲彈時,500米距離上可穿透69毫米均質鋼板,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61毫米鋼板,當時的德國坦克沒有一樣能夠抵擋這樣猛烈的火力。f-34加農炮還可發‘射’高爆和破片彈攻擊軟目標,因此具備支援步兵進攻的能力。一輛t-34坦克通常備彈77發,包括19發穿甲彈,53發高爆彈,和5發破甲彈。另外,t-34的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側面也是45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即‘跳彈‘),威力大減;其次根據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來的炮彈,擊中斜面裝甲以後,需要穿過的鋼板厚度相當於三角型的斜邊,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54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直接導致1941年德國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穿透。

歷史上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這就是“t-34危機”,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 所以用t-34對付日軍的九七式那還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小題大做。

戰鬥呈現出一面倒的架勢,面對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處於絕對優勢的中國裝甲部隊,日軍的這個算不上最‘精’銳的戰車聯隊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就被萬國權所部給打爆了。33輛九七式戰車一輛也不少,在短短40分鐘的戰鬥中全部變成了燃燒的火堆,只看得步兵陣地上的井上太郎少將心裡拔涼拔涼的。

一開始萬國權就沒打算用bt-7對付日軍的戰車部隊,因爲要使用bt-7的話雖然也能取得勝利,但是卻要承受一定的傷亡,33輛九七式戰車最少也能給萬國權的裝甲師造成15輛戰車的損失,這是萬國權所不願意看到的,再說司令員將這個t-34吹得和神一樣,甚至還稱他爲亞洲的“陸戰之王”,所以萬國權想要試一試這傢伙的威力。

威力很強大,日本人很悲催。原本被井上太郎少將給予了厚望的戰車聯隊幾乎毫無建樹就被中國軍隊給全殲了,這樣的打擊對於眼下的日軍是致命的。原本井上太郎少將認爲這33輛戰車雖然不可能戰勝中國軍隊數百輛戰車,但是拖個一個多小時應該不成問題,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足夠雙遼城的援軍趕到了。

但是戰車部隊的快速覆滅將井上少將打了個措手不及,40分鐘,距離預定的一個小時還有整整20分鐘,也就是說在接下來最少20分鐘內,他的步兵必須要用血‘肉’之軀對抗中國軍隊龐大的裝甲部隊。

逃是顯然不成的,不然整個步兵第14旅團最後恐怕連一箇中隊也逃不出去,不久前情報部‘門’發報稱,就在他的陣地外圍有一支數量龐大的支那騎兵在遊弋,一旦丟棄陣地,他的步兵就成了支那騎兵和裝甲兵的獵物了。

抵抗是必須的,井上少將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命令旅團警衛中隊在所有的倉庫裡都埋上炸‘藥’,一旦部隊發生潰敗,那麼就立即炸燬全部的物資彈‘藥’以及裝備。

……

第16章 佔陽原(二)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349章 戰冀南(九)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32章 人員調整第627章 大休整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403章 大整編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633章 回國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66章 陰謀陽謀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642章 鉅變第64章 兄妹情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78章 對策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649章 華北方面軍的悲劇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649章 華北方面軍的悲劇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42章 鉅變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71章 戰山東(一)
第16章 佔陽原(二)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344章 戰冀南(四)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343章 戰冀南(三)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四)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349章 戰冀南(九)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32章 人員調整第627章 大休整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604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403章 大整編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93章 巔峰對決(七)第633章 回國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47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二)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66章 陰謀陽謀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642章 鉅變第64章 兄妹情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78章 對策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188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一)第649章 華北方面軍的悲劇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649章 華北方面軍的悲劇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398章 中央視察(二)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42章 鉅變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342章 戰冀南(二)第39章 復仇行動(一)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619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七)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71章 戰山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