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中央視察(四)

塞北軍事指揮學院有兩個會議室,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大的可以百多人同時進行開會,小的就比較袖珍了,只能容得下十幾個人同時開會。韓雲華看到陪同主席等人視察的人還真不少,中央工作組的其他成員加上內軍區的陪同人員差不多有六十多人,小的會議室肯定是容不下這麼多人,所以韓雲華將這些人帶到了大會議室。

學院的速度還是很快的,當韓雲華等人到了的時候,學院方面已經準備好了。其實也沒什麼好準備的,也就是準備一些水杯、茶葉以及開水。但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這些東西都安排的妥妥當當還是很讓韓雲華滿意的。

這個大會議室是韓雲華根據後世開會的中型會議室建造並且裝飾的,上面是主席臺,下面是階梯型會場,中間最左邊是一個發言臺。作爲中共實際的領路人,主席肯定是要坐在主席臺上的,依次是周副主席、朱總指揮、韓雲華、左權、沈玉泉,剩下的則是全部坐在下面。

因爲要回答內軍區部隊戰鬥力強悍的問題,所以韓雲華等大家坐好後就走到發言臺上,很自然地向主席臺和臺下的人鞠了一個躬,然後大聲說道:“說起部隊戰鬥力的問題,總結這七八年帶兵的經驗,我認爲還得從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出發,我們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下的方是指導我們探索部隊戰鬥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徑。我認爲部隊戰鬥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量變到質變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就是量的積累,第二則是內外條件都具備。所以我也認爲我們部隊的戰鬥力的提高也應該照着這個進行,我認爲部隊量的積累就是提高戰士的身體素質,同時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要武裝戰士們的頭腦。”

說到這裡韓雲華緩了緩,然後說道:“各位首長同志,部隊的戰鬥力提高的幹本還是人,一切以人爲本。我想在這裡問一問大家,什麼樣的部隊可以稱作爲精銳部隊?”

主席看了看發言臺上的韓雲華,然後又看了看臺下的所有幹部,起身說道:“同志們,關於部隊戰鬥力的問題一直都是我黨我軍探索的一個重點,而在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方面內軍區無疑已經走到了我們前面,所以今天這個臨時會議就當做是一次關於怎樣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次大討論吧,大家都踊躍發言嘛,既然韓雲華同志提出了問題,那我就拋磚引玉說一說。”主席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我認爲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首先是一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部隊,是一支真正的人民軍隊。其次這支部隊必須是一支打必贏攻必克,拖不爛打不垮的鋼鐵部隊。我認爲這樣的部隊可以稱作爲精銳,也是撐起中華民族的堅強基石。”

相對於主席的發言,朱總指揮就要簡要的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軍隊一切都要靠戰績說話。”

……..

……..

大家各抒己見,將自己的對於精銳部隊的標準說了出來。見漸漸發言的人少了,韓雲華纔開口道:“同志們,現在看來大家對於什麼樣的部隊纔是真正的精銳部隊都有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們內部的意見就不是很統一,所以我暫時在這裡爲精銳下一個定義,當然了大家也可以不認可我的這個定義,但是大家先聽一聽我的意見,我認爲精銳部隊就是他們。”說着韓雲華指着會議室門口幾個充當警衛的內軍區特戰隊員,接着韓雲華又繼續說道:“我認爲他們就是精銳部隊,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認可我的說法?”

“司令員,我很認可您的說法,特戰隊確實無愧於精銳部隊的榮譽稱號,但是您也知道特戰隊也就那麼一千多人,他們根本就代表不了我們內軍區的全體,根不能說明我們內軍區的整體戰鬥力。”這次開口的是內軍區獨立77師師長陳賡。

韓雲華笑了笑說道:“陳師長說的很有道理,確實特戰隊只有千把人左右,佔了整個軍區所有部隊很少一部分。但是無論是什麼人都不能否認內軍區特戰隊是精銳部隊這一結論,這是事實,我人可以反駁。我爲什麼要說精銳部隊這一問題,主要是要讓所有的人對於精銳部隊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不說我們八路軍和新四軍,就拿國民政府大肆宣揚的第74軍、第18軍以及第五軍,但是我並不認爲國民政府標榜的這些部隊就是精銳部隊。”

韓雲華的這個結論確實驚人,在這個時代,不管是主席還是其他人對國民政府的部隊都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儘管主席等人對於蔣介石本人的逆施倒行很痛恨,尤其是大革命時期蔣介石本人背叛革命,直接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國大革命失敗。但是不管如何,幾乎所有的軍事幹部都不會否認國民政府麾下這幾支部隊是精銳部隊的說法。國民政府主力部隊的資料主席等人都是比較清楚地,所以對於韓雲華說出的這個結論也是很驚訝的。

韓雲華也知道自己的這番言論有那麼一點點驚世駭俗,但是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看到臺上臺下一片嗡嗡聲,韓雲華的臉上笑了。不管主席等人承不承認,但是韓雲華還是很清楚現在八路軍發展所面臨的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八路軍從上到下相對於國民政府而言缺少一種魄力。儘管八路軍各部隊的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對日作戰也是當仁不讓,但是絕大多數的戰鬥都是小打小鬧的。站在主席等人的角度也許是對的,但是放在韓雲華這個位置上,黨中央以及八路軍的保守對於內軍區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而韓雲華更清楚造成黨中央以及八路軍各部隊對日作戰較爲保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於自己以及敵人的認識的不足,在八路軍很大一部分高級領導看來,中國戰場上可以同日軍精銳部隊抗衡的也就只有國民政府麾下的那幾支精銳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國民政府的第74軍、第18軍以及第五軍。

但是就算是這幾支部隊也是敗仗不斷,這樣也就讓很多幹部打消了和日軍進行大規模會戰的主意。在他們看來連國民政府的主力都不行,自己這幾條破槍上去不是給人送菜嗎?

然而韓雲華卻知道,現在的八路軍絕對不是歷史上的八路軍所能比的,歷史上八路軍現在總兵力連現在的一般都沒有,武器裝備雖然比37年改善了不少,但是依然還是叫花子部隊。但是現在呢,在內軍區的大力支援下八路軍各部隊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換了一茬,就韓雲華所知,八路軍總部全日械團就有十幾個,在韓雲華的支持下八路軍各部隊都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換裝,儘管這次換裝韓雲華並沒有支援八路軍總部多少武器裝備,但是卻給他們爭取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次換裝更準確的應該叫調整,就是將口徑型號雜亂的部隊進行了武器統一,這樣一來人還是那些人槍還是那些槍,但是部隊的戰鬥力卻提高了不是一點兩點。

所以韓雲華認爲八路軍現在不能再保守下去了,以八路軍現在的力量完全可以配合內軍區和日軍打大型會戰了,如果八路軍再小打小鬧下去,那麼會嚴重影響韓雲華的計劃的,因此必須要讓主席等人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實力。

韓雲華示意大家安靜一下,然後大聲說道:“同志們,對於我剛剛提到的這支國民政府部隊有的人清楚有的人不清楚,也有的人聽說過但是並不瞭解,那麼我就簡單地說一說國民政府的這五大主力的情況。國民政府號稱四百萬大軍,但是實際上能被日軍看在眼裡的並不多,其中最爲日軍忌憚的還是我剛剛提到的第74軍、第18軍以及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74軍是國民政府的“御林軍”,代表人物有王耀武和張靈甫。第74軍是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由王耀武第51師和俞濟時第58師合編而成,全軍共8個團,2.1萬人,抗戰第一年內已顯露其慓悍本色。這支由浙江保安團隊,原山東北洋省軍與中央軍第1師旁枝部隊合編而成的奇異組合,是抗戰八年之間戰功最爲輝煌的部隊,精彩戰例不勝枚舉。日軍對這支中的王牌部隊也深爲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之(指所轄的第51師,第57師,第58師,皆以5開頭)。在南昌會戰中,即使兵敗如倒,該軍仍不改其英勇豪邁之抗日鐵軍本色。曾兩次榮獲軍委會最高榮譽——飛虎旗,一次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連美軍顧問團曾有過“中國只有74軍能打”的讚譽,中無人出其右者。”

“國民革命軍第18軍,土木系支柱部隊,代表人物有陳誠和胡璉等著名戰將。國民革命軍第18軍是土木系支柱,也可以說是陳誠的起家資本,陳誠軍事集團別稱“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着18軍骨幹部隊11師,“木“則代表18軍,第18軍著名將領有羅卓英、黃維、方天、胡璉等。18軍是五大主力中建軍最早、歷史最長,在軍閥混戰、抗日作戰、國共內戰中屢立戰功,爲蔣介石與陳誠所心愛之嫡系部隊,其骨幹皆爲黃埔軍校畢業生,與敵作戰時又都能以身作則,堪稱主力王牌。最有名的戰績爲淞滬羅店拉鋸戰,當時18軍力敵鬆井石根指揮的第3師團歷時近一個月,日軍爲爭奪這個彈丸之地,戰死的就有幾千,整個羅店血流成河,被日軍稱爲“血肉磨坊”。與74軍一樣,18軍作爲王牌軍,軍紀嚴明。18軍先後產生了5個一級上將、4個參謀總長、兩任海軍總司令、1個空軍總司令、1個勤聯總司令、20多個軍長,在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

“國民革命軍第5軍,代表人物有杜聿明和邱清泉。提起5軍就要先說大名鼎鼎的200師,該師前身爲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屬戰車營,1937年3月,該營與交通兵第2團裝甲汽車隊改編爲裝甲兵團,團長爲杜聿明,由軍政部直接指揮。1938年1月,該團擴編爲第200師(五團制,20000餘人),原團長杜聿明擔任該師首任師長,爲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由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11月,該師擴編爲新編第11軍,也就是日後赫赫有名的5軍,戴安瀾繼任成爲200第二任師師長,也是最有名的一任。第5軍成軍以後,杜聿明便提出“操場就是戰場”、“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要求5軍具有“五除”(除驕、惰、僞、欲、惡)、“三習”(習精、誠、勤)的朝氣,經過了嚴格的苦練,5軍的作戰水平大有長進。1939年3月,第5軍參加全隊校閱,在當年軍事考覈中被重慶軍委會評選爲全國第一。該軍戰術多變,最擅長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協同密切,攻擊時一般採用多梯隊縱深配備,以密集隊型波浪衝鋒,攻擊時間常常選擇拂曉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擊和迂迴(如豫東戰役戰役解黃百韜之圍),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擊,中央突破。”

“同志們我剛剛提到的這些資料都是我們內軍區情報部門收集來的絕密情報,絲毫沒有摻假,所有的資料都是真實的。所以不管意識形態和政治信仰的分歧,我們不能可否認五大主力的官兵和他們的長官張靈甫、邱清泉、王耀武、胡璉等人在正面戰場的功績,所以單從戰鬥力上看,他們確實是真正的中國王牌之師,他們的這些長官也都擔當的起馳騁戰場鐵骨錚錚的中華熱血男兒。但是如果從綜合方面講他們還不能稱之爲精銳,因爲嚴格意義上的精銳部隊不單單戰績出衆就可以的。一支部隊是不是稱得上精銳要從戰鬥力以及思想層面綜合的看。憑戰績這幾支國民政府的部隊勉強可以算的上是精銳,但是這些部隊還缺少一樣成爲真正精銳的東西,那就是軍魂。一支部隊不單單能打仗就行,而是要讓所有的戰士都知道自己爲什麼打仗。儘管我不否認這些國民政府的部隊中有真正爲國爲民族而奮鬥的軍官戰士,但是國民政府的腐敗是衆人皆知的,而部隊中不良的風氣也很濃很,絕大多數的士兵是爲了戰鬥而戰鬥,並不清楚自己爲什麼而戰鬥。更讓人痛心的是,在國民政府蔣介石獨裁統治下,堂堂中國國民革命軍中國的國防力量成了蔣介石的護院,。所以纔會出現如此多的俘虜以及由俘虜轉變成的僞軍,因此我認爲國民政府的部隊當中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精銳,只有戰鬥力較強的護院家丁。”這段話韓雲華說的是慷慨激昂,說的是鐵骨錚錚。

韓雲華的話音剛落,整個會議室不一而同想起了熱烈的掌聲。

不過韓雲華這段話也是很危險的,畢竟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爲了維護民族統一戰線,主席等人不得不說點什麼,於是主席起身說道:“韓雲華同志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現在我們和國民政府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是友軍。所以這樣的話在我們內部說一說就可以了,可不要對外輕易開口。同時今天所有的人都不要做筆記,今天大家都帶着耳朵聽就可以了。”

主席剛剛坐下,周副主席便起身問道:“雲華同志,照你這麼說,我們整個中國戰場上就沒有一支精銳部隊嗎?那你對我們八路軍的部隊怎麼評價?”

韓雲華想了想說道:“也不是這樣的,中國戰場上是有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那就是我們內軍區的部隊。各位首長也不要認爲我在這裡瞎說,或者是認爲我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我認爲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不管是從內到外都必須同步達到要求,國民政府的那幾支部隊外部條件確實堪稱精銳,但是他們的內部條件不夠。而我們內軍區有兩支部隊勉強達到了這個標準,第一支就是整編第300師,第二支就是陳賡同志率領的獨立77師。這兩支部隊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戰士們的軍事素養都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而他們的戰績也萬全可以稱得上是精銳。對於八路軍我的評價是這樣的,八路軍是一支具備了成爲精銳部隊條件雛形的非精銳部隊,這句話怎麼解釋呢,說到底我現在還不認爲八路軍是真正的精銳部隊,包括115師和129師等老牌部隊。”接着韓雲華又繼續說道:“也許我這樣說很打擊人,也會得罪很多人,但是我們人必須看待問題必須要實事求是,否則就失去了我們人的本色了。八路軍雖然不是真正的精銳部隊,但是讓人欣慰的是八路軍已經具備了成爲整整精銳部隊的先決條件之一,首先我們八路軍戰士們的精神狀態很好,這一點不是國民政府的部隊所能比的,我們的戰士大多數都是貧苦人民出身,所以都清楚自己爲什麼而戰鬥,這一點尤爲難能可貴。儘管我們的訓練程度和武器裝備以及軍官的素質限制了八路軍的發展,但是相對於這些東西而言,戰士們的思想纔是最根本也是最難轉變的。只要我們武器裝備上去了,軍官本身的素質也跟得上,那麼經過短時間的磨合之後,八路軍絕對可以成爲一支真正的精銳。”RO

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30章 落幕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489章 東進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645章 合併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15章 下陽原(一)第139章 升官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17章 鋤奸(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403章 大整編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590章 委員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485章 老子打的就是你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291章 強悍的土匪(二)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49章 塞外風雲(一)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114章 整訓第561章 東征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11章 挺進晉北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238章 冀南反掃蕩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5章 下陽原(一)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139章 升官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66章 陰謀陽謀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
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283章 佔山爲王第130章 落幕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489章 東進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354章 華北大會戰(一)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645章 合併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327章 山東大風起(六)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15章 下陽原(一)第139章 升官第214章 華麗的演出(五)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17章 鋤奸(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409章 日軍的小動作(一)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第83章 老蔣的打算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403章 大整編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590章 委員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609章 關東軍的末日(七)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485章 老子打的就是你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291章 強悍的土匪(二)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49章 塞外風雲(一)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55章 倒黴的谷壽夫(一)第114章 整訓第561章 東征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11章 挺進晉北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536章 戰德州之偷襲進行時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238章 冀南反掃蕩第509章 潛心發展之訓練蘇軍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15章 下陽原(一)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57章 倒黴的谷壽夫(三)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139章 升官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180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六)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571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四)第611章 關東軍的末日(九)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632章 揮兵西西里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181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七)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66章 陰謀陽謀第76章 韓雲華的家底(一)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