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戰冀南(一)

韓雲華是一個眼裡揉不進沙子的人,日軍既然敢把他當傻子的玩,那麼韓雲華也就不客氣了。當即韓雲華下令冀南的各部隊立即停止休整全力向日軍各據點、各縣市發動大規模攻擊,這一次不是以殺傷日軍的有生力量爲主要目的,而是以收復失地懲處漢奸爲第一打擊目標。

這一次韓雲華沒有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游擊戰、陣地戰相結合的新模式,而是完全採取陣地戰。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冀、魯、豫三省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全縣面積1333平方公里,耕地140萬畝。全縣轄6個鎮,14個鄉,651個行政村,人口53萬。大名縣屬黃河沖積平原,黑龍港流域,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有漳河、衛河、馬夾河三條河流橫貫全境,全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適合花生、小麥、玉米、大豆等多種農作物和各類乾鮮果品的種植。

但是很可惜,這裡地理位置固然重要,然而日僞勢力、潰軍、正規軍、游擊隊、土匪流寇、鄉紳地主各方面的勢力都想把廣平縣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敵我頑多方勢力相互交雜,無論是日本人還是國民政府在這裡都不能說是主人,八路軍就更不要說了。

韓雲華所部進駐大名縣,最震驚的莫過於冀南行政公署了,這個冀南行政公署並不是國民政府組建的,而是由自己的組建的這麼一個行政機構。1937年,隨着冀南地區社會混亂局面的澄清和對人民羣衆的普遍發動,以及民族統一戰線的逐步形成,抗日鬥爭局面在冀南地區進一步打開。這時,在全區建立一個民主的、統一的行政權威機構,用以協調各方面關係,統籌各項工作的開展,已顯得十分迫切而又必要了。討論也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真正說是要行動還得要說起這麼一個人——。

1938年7月5日,一二九師政委由太行抵達冀南,提出了建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方案。同月,冀魯豫邊區省委抽調大批幹部、黨員組成工作隊,到各地開展羣衆工作和政權工作,改造與完善縣、區、村政權,使各級政權大部分爲所掌握,爲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做了必要準備。 8月14日,在南宮召開冀南各縣代表會議。經幾天民主討論協商,決定撤銷冀南軍政委員會籌委會,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會議選舉楊秀峰爲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主任,宋任窮爲副主任。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下轄5個專署,計51個縣。

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後,及黨中央立即向徐向前、、宋任窮和冀魯豫邊區省委發出關於冀南新政府成立後的工作指示,要求新政府“在區內發佈各種公告、法律、命令,提高威信,以完全新的姿態在人民面前出現”。

根據上述指示,省委和主任公署抓緊付諸實施,公佈符合冀南人民意願的八大施政綱領。主要內容是:動員一切人力、物力,廣泛開展游擊戰爭;鞏固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全體同胞,建立堅強的根據地,抗戰到底;建立民主廉潔的縣抗日政府,嚴懲貪官污吏;整頓各縣金融,發展農村經濟,提倡土貨生產;廢除苛捐雜稅,實行合理稅收;優待抗日軍人家屬;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改善民生的原則下,安定民生,發揮人民抗戰積極性;實施抗日教育,普遍發動羣衆,組織戰委會和工農婦學商各抗日團體及自衛隊;肅清漢奸敵探,實行抗日戒嚴。“我們實行這八大施政方針有四個基本特點:一是堅決抗日,二是擁護,三是實施民主,四是改善民生。”宋任窮同志曾分析道。

說起這個冀南行政公署大家也許沒有多少映像,但是要是說起“狼牙山五壯士”大家就不會陌生了,其實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冀南行政公署下轄的部隊即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就是全國聞名的馬寶玉。 1941年9月25日,日軍3500人瘋狂進攻河北易縣八路軍部隊,爲了掩護主力轉移到外線作戰,並使羣衆轉移到安全地帶,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在班長馬寶玉的率領下,主動把敵人吸引到狼牙山的懸崖絕壁,據險抵抗,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最後毅然砸槍跳崖,3人壯烈犧牲,2人負傷倖存。

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管轄下的部隊,在冀南行政公署成立後,冀南平原游擊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全區呈現出生氣勃勃的抗戰局面。廣大人民羣衆爲了驅逐日寇保衛家鄉,掀起了參加八路軍的熱潮。出現了許多“父送子、妻送郎,參軍打東洋”的動人場面。使我軍飛速發展。加之收編的各類武裝,這時我們的部隊不是成倍、而是十幾倍、幾十倍地增長。

這樣,部隊的吃飯問題就提上日程。所以,行署成立後迅速制定了財政、工商、貿易、稅收以及減輕羣衆負擔的一些規章制度,並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政策。第一是制定了“棉花運銷救國捐和不資敵貨出境稅暫行辦法”,依法收稅。第二是納公糧。不搞平均攤派,實行合理負擔。制定了“冀南公平負擔暫行辦法”。按土地多少劃分等級,實行累進稅辦法。有一個起徵點,然後土地越多,徵收也越多。地主階級多負擔一些,貧窮農民少負擔些。多者多納,少者少納,大家都負擔點,這樣比較合理。第三是開設銀行。1939年10月冀南公署辦了個冀南銀行,發行貨幣叫冀南票,在太行、太嶽和冀魯豫地區都通用。冀南地區比較富些,人口也比太行、太嶽多,太行、太嶽的物資、兵員要由冀南供給和補充一部分。在短短時間內,伴隨着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平原抗日根據地也初具規模。究其原因,首先是黨中央、北方局及一二九師的正確領導。其次,冀南地方黨有相當基礎,冀南人民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三、正確貫徹執行了統一戰線政策。爭取和團結了一切願意抗日的階級、階層的各界知名愛國人士,爭取收編了一些各類武裝,壯大了我軍力量,推動了各項工作迅猛發展。第四、時機有利。當時日軍正集中進攻徐州、武漢,後方兵力不足,許多縣城及廣大農村爲我軍控制,爲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標誌着冀南大地上第一個抗日人民政府正式建立,以此爲標誌,以南宮爲中心,西起平漢鐵路,東抵津浦鐵路,北至滄石公路,南跨漳河51個縣、3萬多平方公里的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正式形成。

但是截至到1939年,冀南行政公署所起的作用已經很大了,但是由於韓雲華所部的一切行動都屬於八路軍的高級機密,所以冀南行政公署直到現在也只是知道一個模糊的大概。對於這些被日軍打的像喪家之犬的八路軍,整個冀南行政公署很多人都是持不歡迎的態度的,畢竟這些人一來大大加大了冀南行政公署的壓力,更加重了冀南老百姓的壓力。

不過冀南行政公署的領導們也清楚,不管如何,韓雲華所部也是隸屬於的部隊,儘管所屬的系統或者是戰鬥序列同他們不一樣,但是友軍“落難”他們該幫助的還是得幫助的,再加上聽說日軍這次足足派了將近兩千人前來圍剿這批從山東或者是河南逃過來的八路軍,所以冀南行政公署也派了兩個步兵營過來幫忙併且知會了115師陳光陳大師長。

接到冀南行政公署發來的電報後,陳大師長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那個殺神還需要你們幫忙嗎?就你們冀南行政公署的那些破爛還不過人家一個步兵營收拾呢。不過陳大師長也知道冀南行政公署畢竟只是一個地方性的行政組織,對於軍事指揮並不是作最擅長的,他們能再這樣的情況下拉出兩個步兵營前來幫忙已經很不錯了,所以陳大師長也不好拒絕冀南行政公署的好意,只得將這個消息發給韓雲華,讓韓雲華自己處理。

韓雲華的反應第一是感動,第二纔是哭笑不得。感動是很感激冀南行政公署能在大軍壓境的時候還記得他們這支友軍,同時在他們比較“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儘管這隻剛剛伸出來的援助之手所起到的作用確實是有限,但是這份心意確實讓人感動,因爲大家都有一個相同的身份——八路軍。

韓雲華也沒有拒絕冀南行政公署的這份心意,因爲韓雲華對於時任冀南行政公署主人的楊秀峰有一定的瞭解,楊秀峰於1897的7年2月27日,出生在直隸省遷安縣楊團堡村一個世代書香門第——四知堂。曾祖父楊德,是“四知堂”的始立者,其尊崇孔孟之訓,講求爲人處事不愧對天地良心,昭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故稱“四知”。祖父楊靜修,在本縣辦教育一生,都是秀才出身;父親楊敘倫,是清末舉人,後畢業於北京高等實業學堂。

楊秀峰受家庭影響,5歲入私塾讀書。之後進本村初級小學學習。1911年,他在縣立高小畢業後,考入灤縣直隸第三師範,從此,也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1916年,他又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師大前身),在史地部攻讀,期間,因家庭經濟拮据,輟學返遷安縣立師範講習所任教一年。1921年高師畢業,先後執教於江西省立鄱陽中學、直隸河間中學、通縣女子師範、京兆中學、北京平民中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京師大附中等學校。在讀書和任教期間,他目睹了辛亥革命的成敗,積極求索改造社會、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途徑。他先後參加了五四、五卅等革命運動,並在大革命期間加入了中國。在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他成長爲一個堅定的民主主義者。 1929年秋,楊秀峰以公費赴法國留學,入巴黎大學社會學院學習。在這裡,楊秀峰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30年3月,經張畏凡等人介紹,加入中國,由一個民主主義者躍升爲**者。

可以說楊秀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知識分子,是一個有理想有魄力的熱血青年。1934年10月,楊秀峰迴到中國。他先在天津市河北法商學院任教授,自1935年起,又先後在北平師範大學、中國大學、東北大學等校兼課。他在**中央北方局的直接領導下,以大學教授的公開身份,從事革命活動。他把課堂作爲陣地,向青年學生講授辯證唯物 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和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宣傳中國 的抗日救國主張,指出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 這個時期,**中央北方局給楊秀峰的主要任務是在北平、天津文化教育界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領導文化教育界的上層人士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楊秀峰根據黨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毅然放棄北平師範大學教授的優越生活,投筆從戎,深入太行,建立抗日武裝,開闢冀西抗日根據地。 1938年8月,冀南行政公署成立。爲便於進行工作,楊秀峰擔任了冀南行署主任。爲了適應抗戰需要,培養大量軍事、政治、財經、文教、行政等方面的人才,經**中央北方局批准,於1938年8月在冀中深縣成立了以楊秀峰爲院長的河北抗戰學院。他還陸續創辦了冀南抗日干部學校、冀南抗戰學院、冀太行政幹部學校、晉冀魯豫邊區行政幹部學校,均兼校長。

這都是楊秀峰前半生的工作經歷,其實韓雲華之所以能記得這位老革命家很大程度上是受後世鄧公的影響,鄧公在1939年夏天赴延安的途中談到楊秀峰的時候,曾這樣評價他:“ 文官不要錢,武臣不怕死——楊兼而有之。”

對於這麼一位老革命家韓雲華還是很尊敬的,儘管這兩個步兵營所能起到的作用確實很有限,但是韓雲華還是選擇留下。

此時的大名縣已經是風雨激盪,整個大名縣的日僞軍也已經感覺到了這種氣息,平時一個小隊就敢隨意出動的他們,這幾天要麼呆在城裡或者呆在城外的各大據點裡,要麼就一箇中隊一箇中隊的出動,同時還要有最少一個騎兵小隊支援。

不過這一切都不在韓雲華的意料之外,要是這個時候日僞軍要還沒有察覺到點什麼的話,韓雲華可真就對日軍的所謂的精銳失望了。但是知道歸知道。然而韓雲華並不擔心,反正他現在手裡多的是兵力,除了教導師的三個旅以外,還有原山東的兩個殘兵旅,合起來也有一個全部由老兵、戰鬥經驗十足的老兵組成的步兵團。再加上陳光所部的一個步兵旅兩個步兵團以及冀南行政公署的兩個三百八十人的步兵營,韓雲華手裡現在整整掌握了近5萬人,要是再害怕小鬼子的這兩三千人可真就沒法混了。

韓雲華十一貪心的人,要麼就不動聲色地小幹,要麼就大動干戈地大幹一場。這一次他將手中所有的兵力全部散了出去,一旅負責處理大名縣所有的日僞軍,二旅在昨天晚上就同三旅一起出發,進佔廣平縣、魏縣、陳光所部則是被韓雲華調到臨漳縣、至於剩下的原山東的那兩個殘兵旅則是接到韓雲華的命令,就地整編爲教導師警衛團,團長由原來山東省委省政府二旅一團團長張定國擔任,暫時沒有政治委員、沒有參謀長。韓雲華這個領導只是派了一個步兵連過去,給警衛團送過去一小批武器彈藥,之後韓雲華便命令警衛團迅速向肥鄉縣進發,並且通知了警衛團團長張定國一聲,他會派一小支精銳在肥鄉縣等他們,命令他們在三天內拿下肥鄉縣。

同時韓雲華還給各部下達了決死命令,各部只管消滅敵人,至於地盤就全部交由冀南行政公署負責佔領消化,部隊打到哪裡,他的指揮部就設在哪裡,務必要將日軍打疼甚至於打死。

爲了更大程度地調動日軍,韓雲華還命令塞北的那些部隊開始行動,隱蔽在暗處的裝甲部隊也開始向錫林浩特發動殲滅戰,務必要全殲或者迫使蒙古貴族德王以及那幫漢奸僞軍投降,將整個大草原納入八路軍的管轄範圍,還中國人民一個朗朗晴空的北方。RO

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282章 初到魯西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139章 升官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28章 落幕(三)第124章 偷天(二)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18章 會師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28章 落幕(三)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127章 落幕(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18章 會師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40章 復仇行動(二)
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282章 初到魯西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139章 升官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616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四)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429章 韓雲華的新煩惱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28章 落幕(三)第124章 偷天(二)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212章 華麗的演出(三)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607章 關東軍的末日(五)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33章 冀南反掃蕩(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298章 景陽岡反掃蕩(六)第133章 回師察哈爾(二)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一)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18章 會師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128章 落幕(三)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351章 佈局華北(一)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388章 華北會戰(三十四)第71章 生死時速(二)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480章 戰山東(十)第179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五)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16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一)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147章 武漢會戰之延安夜談(三)第224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六)第58章 倒黴的谷壽夫(四)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127章 落幕(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四)第18章 會師第186章 武漢會戰之武漢授勳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40章 復仇行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