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

韓雲華的考慮是極爲有必要的,中央對他提交上來的這份土改計劃很是糾結了一陣子。正如他所擔心的那樣,這份土改計劃與中央之前制定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一定的衝突,尤其是沒收地主的土地更是要不得,全國最大的地主就是蔣介石,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這不是逼着老蔣同中共決裂嗎。

最終中央考慮了幾天之後回電韓雲華讓他暫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吧,至於原因中央也是沒有保留地告訴了韓雲華。

看完中央的會點之後韓雲華沒有氣餒,他繼續致電中央説明自己要在東北地區實行土改的原因以及決心,同時也陳述了東北實施土改的可能性。韓雲華始終認爲土改的利絕對大於弊,農民雖然是整個國家比較底層或者說是最底層的一個階級,但是正因爲如此農民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爲他們才具有革命的勇氣和決心,故得民心者的天下。此時雖然進入了民國時期,但是國民政fu仍維持封建土地制度,佔農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佔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們憑藉佔有的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而佔農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貧農、僱農和中農,卻只佔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們終年辛勤勞動,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他們十分悲慘,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土地改革就是爲了使這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土地,這有這樣共產黨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東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在東北地區站穩腳跟。

不過中央的擔心也是有必要的,所以韓雲華在特別強調單獨在東北地區實施土改,因爲東北地區的特殊政治環境爲大尺度的土改提供了可能。日僞統治期間爲了支持日本移民,不管是關東軍還是日本的武裝開拓團對東北的地主階級進行了殘酷地掠奪,爲了土地他們明搶暗奪,刺殺、低價購買、綁架勒索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大量的東北地住在這一時期遭到滅頂之災,不是悄無聲息地消亡就是逃亡外地。而那些倖存的東北地主不是僞政fu的高級官僚就是投靠了日本人,成了日本人的幫兇,人人喊打的大漢奸。

而這些人在部隊收復東北之時絕大多數人都已經逃了,所以東北地區此時倖存的地主還真不多,因此韓雲華認爲這次土改的阻力不會太大。而這種土地政策實施以後必將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爲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踊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東北地區的經濟不但有望恢復,部隊也會迅速得到人民的支持。

韓雲華的決心以及他所說的這些理由最終還是打動了中央的首長們,1月29日中央回電,同意韓雲華所部在東北地區實施土改。不過範圍只限定於東北,決不允許內蒙古軍區在所有轄區內進行如此大尺度的土地改革。

接到中央的命令之後韓雲華大喜,命令陳雲立即成立土地改革領導小組,以想象爲單位逐步進行土地改革。要求在開春之前必須將這項工作完成,同時要求各集團軍司令員立即在轄區內按照中央1941年的土改方案進行小尺度的土地改革,以推動整個根據地的經濟發展。

土地改革深的農民們的擁護,內蒙古軍區的命令下達以後,整個東北地區議論紛紛,因爲工作隊還沒有下到各個鄉鎮,最多也就是下達到市縣一級,所以農民們興奮者有之、懷疑者有之、期待着亦有之

。而地主們則是人心惶惶,趕緊把各自家的地契藏起來,糧食牛羊能賣則賣,不能賣的也都藏了起來。

爲了不引起地主階級的恐慌,韓雲華命令各縣的工作隊立即到縣鄉村鎮去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尤其要說明的是,收回的只是地主的土地,對於地主本人以及家眷不會進行任何的人生攻擊,而且地主以後也會被算作勞苦大衆當中的一員,也會按照當地的人均分的維持溫飽的土地,主動交出地契並且配合工作組丈量分配土地的地主還會得到表揚的。

內蒙古軍區的這次土改不但涉及面積廣,而且涉及的人口也極爲衆多,韓雲華初步計算了一下,大約1億五千萬人口將會受益。其中四千三百萬人是大尺度的土改,即沒收地主土地平均分給需要土地的農民。剩下的一億多人口則是能享受得到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政策的優惠。儘管都是解放區的人民,但是由於政治環境不同韓雲華也只能暫時這樣區別對待了。

土改是受到農民階級的歡迎的,從一開始的懷疑到此時的熱烈歡迎,這期間的變化正是東北地區的人民對共產黨的態度的變化。

陳雲是內蒙古軍區經濟部門的最高領導,在經濟決策方面起着決定性作用,而且陳雲本人的能力也是極爲令韓雲華放心的,所以如此大規模的土改韓雲華就交給了陳雲,他自己則是忙着部隊的建設。

現在內蒙古軍區的常規部隊都已經極爲強悍了,而且人數也極爲龐大,再擴軍的話內蒙古軍區的軍工部門以及經濟都無法爲部隊提供充足的供應。所以韓雲華不打算繼續擴軍了,就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全軍共分爲8個集團軍一個司令部直屬警衛軍。但是韓雲華卻認爲有必要大大加強一下機械化部隊的建設,因爲那將是以後戰爭的主力。

現在內蒙古軍區一共有6支非常規部隊,分別是萬國權的裝甲集團、劉文華的炮兵集團、上官青雲的航空兵團、傲烈格的騎兵集團、李雙江的海防河運集團以及李文兵的電子雷達兵團。萬國權的裝甲集團那是內蒙古軍區建立最早的一支機械化部隊,到目前爲止這支裝機部隊一共有887輛各種型號的裝甲車坦克,另外還有566輛軍用卡車和128門速射炮,包括後勤在內的所有部隊加起來將近5萬人,是一個龐大的綜合性機械化兵團。

不過韓雲華認爲裝甲集團的力量還是極爲薄弱的,因爲裝甲集團到目前爲止一共只有2個坦克師4個坦克旅以及一個速射炮旅,而日軍在東北地區駐紮的裝甲力量就有兩個戰車師團,如果沒有蘇聯的裝甲集團的話,單憑萬國權的這個裝甲集團還真不一定是日本人的對手。而且根據最新情報,鑑於日軍在中國戰場上連連失利,日軍大本營打算在中國戰場上繼續投入大量的兵力和精力,組建2到3個戰車師團,同時還要重建關東軍航空部隊。所以內蒙古軍區必須儘快在強力兵種上下功夫,這次蘇聯之行斯大林答應再增援內蒙古軍區200輛t34坦克,另外還爲內蒙古軍區在東北地區援建一個t34坦克的彈藥生產基地。這些韓雲華打算全部編入萬國權的裝甲部隊,使得他的這個裝甲集團所有的坦克儘快突破千輛大關。

第二大非常規兵種集團是劉文華的炮兵集團,內蒙古軍區的炮兵集團是除萬國權的裝甲集團之外最大的強力兵種集團,整個炮兵集團沒有師一級的指揮系統,集團軍下面只設旅,整個炮兵集團共有9個炮兵旅,兩個75mm的山炮旅,2個同樣口徑的野炮旅,一個105mm口徑的加農炮旅,一個150mm的重炮旅,此外還有一個火箭筒旅,一個沒良心炮旅以及一個速射炮旅

。整個集團軍共裝備了格式火炮1088門,佔了內蒙古軍區所有火炮的35。

韓雲華知道在中國北方的戰爭中炮兵的作用雖然巨大,但是卻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但是一旦到南方作戰的話,那麼炮兵的作用就要大的多了,而且部隊馬上就要對山東江蘇安徽一帶的日僞軍發動進攻了,所以韓雲華迫切需要加強對炮兵的建設。

不過炮兵這種兵種的建設可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而且斯大林也明確告訴了韓雲華,蘇聯自己的大炮也有很大的缺口,暫時是不可能援助內蒙古軍區的。所以韓雲華只能從炮兵的訓練以及火炮的使用上面下功夫。一方面是因爲日本製造的山炮和野炮明顯威力較小,儘管體積小攜帶方面,但是對於堅固的工事作用不是太大,對付對付裝備低劣的八路軍游擊隊還行,對上國民政fu的正規嫡系部隊效果就不打了,在這次東北戰爭中,關東軍的炮兵部隊幾乎就是一個擺設,在蘇聯大規模的炮兵集羣的打擊下,日本的炮兵部隊根本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蘇聯遠東軍區的炮兵指揮官欣弗斯基看完繳獲的日本山炮之後不屑地說道:“這樣低劣的武器日本人怎麼好意思拿到戰場上來呢,偉大的蘇維埃竟然同這樣的敵人對峙瞭如此長的時間,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就這樣的武器裝備要是沒有先進的訓練方法和使用方法作爲輔助的話,威力就更小的可憐。

在炮兵的訓練以及炮兵兵種的使用上蘇聯絕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沒有之一,就算德國都比不上蘇聯。斯大林雖然說無法在武器裝備方面給與內蒙古軍區援助,但是韓雲華卻認爲武器裝備雖然重要,但是要是沒有正確的使用方法,就算是有最先進的炮也是白搭,所以韓雲華特意給斯大林發了一封電報,希望蘇聯能夠派一個炮兵隊來中國幫助內蒙古軍區訓練炮兵部隊。韓雲華相信以現在劉文華炮兵集團的實力,蘇聯人只要將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炮兵的相關經驗理論交給他們,那麼炮兵集團的實力將會提升不止一個級別。

另外韓雲華還知道在這次對日作戰中,蘇聯紅軍可是沒少繳獲日軍的武器裝備,從步槍到重炮再到飛機坦克樣樣不少,而這些東西除了幾架零式戰鬥機還算是能入了蘇聯人的法眼以外,其他的蘇聯人顯然是看不上。不過由於部隊有規定,所以戰後這些武器裝備都被遠東軍區運回了伯力,並沒有交給韓雲華。

韓雲華曾就這批武器裝備專門向伊萬諾夫中將提過請求,希望能將這批他們看不上的武器裝備轉贈給內蒙古軍區,不過伊萬諾夫說是需要斯大林同志的命令,他會向斯大林同志遞交申請報告的,但是這都過了近一個月,依然一點消息沒有,因此韓雲華還是決定向斯大林本人提一次,畢竟那些武器裝備蘇聯人也看不上運回伯力也不過是當做破銅爛鐵一樣回爐重造。要使用這樣的裝備去和德國人抗衡的話,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戰線就又會打回半年前那個樣子。

對於這樣的小事情斯大林很痛快的答應了,反正只要韓雲華不提出要喀秋莎火箭炮等重要火炮斯大林還是很樂意幫助這位中國同志的,在斯大林看來,那位中國同志每提出一次要求就多欠蘇聯人民一次情,這都是需要償還的。用那些破銅爛鐵做感情投資,在斯大林看來還是很合算的。在聽完遠東軍區司令員伊萬諾夫中將發來的關於東北之戰的整個經過之後,斯大林對於毫無建樹的日本戰車部隊也是極爲鄙視,爲了顯示自己的大氣,斯大林一揮手,將繳獲的121輛日本九七式戰車以及650多門各種火炮以及大量的常規兵器全部增援給了韓雲華

剩下的4支非常規部隊韓雲華最放心的就是傲烈格的騎兵集團,傲烈格這個蒙古漢子在經過5年多的浴血之後也成長爲了一個合格的指揮員,他的騎兵集團是整個中國戰場甚至是整個環太平洋戰場上最大的一支騎兵部隊,整個騎兵集團共有6個騎兵師,全軍8萬3千餘人。韓雲華清楚騎兵已經是一個沒落了的兵種,在現代戰爭面前騎兵已經徹底沒落了,尤其是裝甲力量被大量使用之後,就算是以騎兵聞名於世的波蘭騎兵也不得不以一種悲壯的方式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所以韓雲華需要的並不是常規的騎兵部隊,他需要的是一支山地平原快速反應的綜合性部隊。所以傲烈格的騎兵集團可不僅僅只有騎着戰馬的戰士,而且還有炮兵、工兵等多個兵種。而且傲烈格也沒有讓韓雲華失望,6個騎兵師也確實各具特色,除了兩個是普通的騎兵師以外,剩下的四個可都是騎兵中的特種兵,其中一個是騎炮師,一個騎兵工兵師,一個是騎兵攻堅師,最後一個則是騎兵快速反應師。

現在內蒙古軍區的航空兵團已經全部被編入了聯合空軍,不過韓雲華還以訓練飛行員爲名,讓上官青雲組建了一個航空兵團,這個航空兵團沒有一架戰機,但是卻有近6000飛行員,韓雲華要求上官青雲要利用美蘇兩國的資源爲中國空軍培訓大量的合格的飛行員。美蘇兩國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不過這都是一些小枝末節,所以誰都沒有提出異議。倒是國民政fu方面也是見樣學樣,一下子就從重慶調來500名大學生到塞北參加飛行員培訓。

內河航運集團絕對是內蒙古軍區的一個另類,其實這是中共的海軍的別稱,韓雲華搞了一箇中國北方空軍已經引得國民政fu大爲惱怒了,所以當韓雲華提出建立中國北方海軍的時候,中央立即強制性命令他打消這個念頭。無奈之下韓雲華只好將這支海軍命名爲內河航運部隊,顧名思義就是隻在維護內河航運的水面部隊。整個內河航運集團一共有8艘軍艦22艘魚雷艇以及12艘運兵船,這絕大多數都是在東北地區繳獲的,不過可惜的是,這8艘軍艦沒有一艘是戰列艦或者重型巡洋艦,其中3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3艘護衛艦,最大排水量7600噸。

對於海軍韓雲華是一竅不通,整個內蒙古軍區以及整個共產黨都沒有一個通的,無奈之下韓雲華只好讓李雙江暫代這海軍司令一職,另外還啓用了僞滿洲國原水面部隊最高指揮官最爲他的助手。

至於那個電子雷達集團那是內蒙古軍區最受韓雲華重視的部隊,雖然這個部隊暫時只有3個營,但是韓雲華卻不斷地搜尋人才補充到這支部隊,儘管這支部隊現在只有1650人,但是就文化水平而言,那是內蒙古軍區三百多萬部隊中絕對的第一。整隻部隊裡沒有一個人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這在此時的中國那是絕對的頭一支。

雖然這支電子雷達部隊只是一個架子,但是韓雲華卻寄予了極大地希望。電子雷達部隊下設3個營,第一個電子對抗干擾營,簡稱電子營,這個應主要任務是利用電子干擾器干擾戰場上的日軍電臺,讓他們的電子訊號紊亂或者乾脆就沒訊號,導致日軍的指揮系統癱瘓。第二個營是電子雷達營,簡稱雷達營。這個營是內蒙古軍區唯一的一支雷達部隊,裝備有美國和蘇聯各支援的一個軍用雷達。儘管只有2架雷達,但是韓雲華卻調集了800人來伺候它們,韓雲華希望這兩個雷達能成爲培養中國雷達兵的搖籃。第三個營是電子情報營,簡稱情報營,只要是負責截取日本電子信號,然後翻譯出其中的情報,爲部隊的調動作參考。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301章 景陽岡反掃蕩(九)第316章 鋤奸(一)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11章 挺進晉北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89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二)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495章 收尾第100章 亂戰(四)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405章 多田駿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493章 夜談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04章 接媳婦回家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33章 兄妹見面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600章 蛟河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646章 戰徐州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33章 兄妹見面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412章 滿月(二)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318章 鋤奸(三)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321章 伏擊(三)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407章 特戰集訓(二)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
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301章 景陽岡反掃蕩(九)第316章 鋤奸(一)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11章 挺進晉北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364章 華北會戰(十一)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189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二)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307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四)第533章 戰德州之重建山東軍區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18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217章 華麗的演出(八)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495章 收尾第100章 亂戰(四)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405章 多田駿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286章 初戰告捷(三)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493章 夜談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284章 初戰告捷(一)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04章 接媳婦回家第337章 新的戰略佈局(四)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208章 晉綏軍觀察團(三)第584章 東征之螞蟻搬家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340章 汪僞豔電(二)第292章 強悍的土匪(三)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33章 兄妹見面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532章 戰德州之《血債必須用血來償》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600章 蛟河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423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五)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363章 華北會戰(十)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164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三)第94章 巔峰對決(八)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646章 戰徐州第419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一)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567章 東征之坦克間的激烈碰撞(二)第33章 兄妹見面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412章 滿月(二)三月份打賞名單第294章 景陽岡反掃蕩(二)第540章 戰德州之尾聲第557章 營救趙尚志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206章 晉綏軍觀察團(一)第228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三)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318章 鋤奸(三)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321章 伏擊(三)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407章 特戰集訓(二)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575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二)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476章 戰山東(六)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391章 華北會戰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