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八)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時許,正在前往肖家店途中的暫十八軍西路軍(已由暫十八軍部在報請戰區批准,爲了協調殿後的各部隊便於作戰,才成立的指揮機構。由程家驥任總指揮,劉天龍副之,參謀長爲錢紳。)指揮部接到了前衛部隊急報,日軍有一個大隊的兵力在前方的白山關上扼守。

“這個白山關我當年參加中原大戰打信陽時就去過,那個地方可不是一般的險要,不說自古上關一條,光是關前的那三個號稱三門口的山口就不好過。日本人要是真把一個大隊的兵力來一個節節設防,等到後面的鬼子上來,到那可不好辦了。”邢玉生部正與的西路軍指揮部一起行動,聞得前面白山關方向有情況,他這個衆人中唯一去過白山關的人就給大家說起了白山關的險要來。

“師座,劉副座。依我之見荻洲立兵這是想在把我部困在山裡再一口一口的的吃掉,這一手可是夠毒。如果日軍各部之間配合得默契些,咱們還真得大有在劫難逃之勢。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大隊兵馬會被山民和紀天海他們拖在山裡。我估算了一下,我軍有一天半的時間拿下白山關衝過經扶,只要過了經扶鬼子就只能在咱們屁股後吃灰塵了。”錢紳說得很對,現在西路軍也就只有向前死命突擊這一條路可走了,總不能回頭去以圖正面擊潰第十三師團的主力吧。

“邢旅長那就由你部負責拿下白山關,我把二二三團配署給你部。另外袁世忠在發現敵情後,處置得還錯,沒有打草驚蛇,你多動動腦筋爭取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程家驥與劉天龍交換了一下意見之後,兩人都覺着也就只有拿下白山關殺開一條血路這一步可走了。程家驥回過頭來就對邢玉生下達了拿下白山關的命令。

其實在程家驥心裡象這種全軍生死攸關的硬仗他交到文頌遠來打他更放心的。可這時,因怕日軍第十三師團會從後面追上來,文頌遠獨立一百旅已轉爲後衛部隊了。要臨陣換將一來時間上怕來不及。二來也太不給邢玉生留面子了。三來邢玉生就熟悉此地的地形。出於以上種種考慮程家驥就只得把這個事關重大的任務交給邢玉生的暫編一八三旅。

“是!一天之後保證拿下白山關。”接到這個重要任務邢玉生還是很興奮的,這些日子他上面有文頌遠壓着,下面有袁世忠頂着日子並不好過,早就想打個勝仗來好好表現一下了,這回要能幹淨利落的攻下白山關,任是那個長官以後也要高看自己一眼。抱着立功翻身的心態邢玉生興沖沖的去調動部隊去了。

“命令後面的文頌遠收攏部隊修築工事,準備在後面頂住荻洲立兵的主力。”邢玉生一走,程家驥心裡就覺得有些不妥,他正要換回邢玉生交待幾句,錢紳開口了。

“師座,是不是讓特務營和騎兵營一起沿着白山關一線去尋找一下日軍的防線的薄弱環節,就是找不到破綻,也好察訪一下有沒有什麼小道可以繞過白山關。”錢紳既然想得如此的周到,程家驥當然沒有不允的道理,他連忙讓錢紳去安排一下讓這兩支儘快出發。

公平的說,邢玉生爲了打好刀劈白山關這一仗還是很下了些心思的。

在由楊力士領着的暫一八三旅的特別行動小隊的人的配合下袁團的一個連的很快就拿下了白山關的頭道早門坎大門口,可在動手的時候一時不慎讓鬼子有機會響了槍。這一樣一來,下面的關口就能硬衝了。

深知此戰關係重大的袁世忠反應很快,頭門口的槍一響,他親率自己的團裡最完整的二營上去接應,在鞏固的頭門口之後,袁世忠就帶着二營撲向二門口。

相對於拿下頭門口來說,攻打二門口的戰鬥,就沒那麼順利了。駐守二門口的日軍小隊的小隊長是一個幹練的老兵。他藉助二門口的險要地形很合理的佈置了他手上的兩挺機關槍。這兩挺輕機槍形成的交叉輕而易舉封死了中國軍隊前進道路。經過二十分鐘的激戰,二營被打了下來。

“把團裡迫擊炮都調上來,從一三營把老兵抽上來和二營的骨幹組成一個加強連給我上。”第一次攻擊受挫之後,袁世忠立刻意識到二門口前山道比較狹窄一個營根本展不開,上去了也是白搭,還不如用戰鬥強的小部隊來得找划算。這次攻擊袁世忠心一橫把三三六團的家底都掏了出來,乾脆全用老兵攻擊。

老兵們的戰鬥力就是不一樣。在日軍的佔位極好的兩挺機關槍的瘋狂掃射下,老兵們時起時伏,忽而快跑幾步,忽而緊急臥倒,雖說不時有人中彈傷亡,可能動的人卻仍在章法絲毫不亂的一步一步的頑強向前推進着。他們也不是光捱打不還手,即使是在彈雨中行進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可以用準確的步槍點射打死躲上山口工事裡的鬼子。

在衝鋒的部隊的後面,三六六團的所有的迫擊炮、擲彈筒都在一刻也不停息的吼叫着。

任日軍再強畢竟只有一個小隊的兵力,在這樣壓力下那裡頂得住,作爲支撐火力的兩挺機關已被中國軍隊迫擊炮敲掉了一挺,另一在中國軍隊的步槍射手們的準確打擊下都換三個射手了,也只能時斷時續的射擊。眼看日軍火力大減陣地開始動搖,正在這勝利在望的關口,日本人從關上派下來的援軍到了。

“撤,快撤!”幸好袁世忠見機的早,一見白山關上的火力支援下來,就知道日軍的援兵馬上就要到了,搶先一步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繞是如此,在日軍的火力追擊下,一百六十多個老兵回來的不到一半。這個損失把袁世忠心痛的要死,要知道這次攻擊損失不多,可都是三三六團的戰鬥骨幹啊!

“讓袁世忠給我停下來,這個打法再攻兩次,老兵就都拼光了,他這個團的就得給跨下來。”與袁世忠不和歸不和,作爲一個老軍人邢玉生在戰場上的作風還是很正派的。

“轟!轟!轟!”

在得到師部的火力支援後,邢玉生揮動着他的兩個團兵力以加強連爲單位,沒有任務間隔時間的一次接一次的向二門口猛攻。

邢玉生之所以會使用這種看似愚蠢的打法,其主要目的就是爲在日軍從關口上一個小隊一個小隊調兵到二門口的路下用炮火消耗日本人兵力。在邢玉生想來,我有三個團近四千人的兵力,在炮火上和區區你一個大隊比起來那更是佔了絕對的優勢,就這麼耗上三四個小時,也把你耗爬下了。

邢玉生這種完全是以力欺人的打法,還真把白山關的日軍指揮官谷田久雄少佐拿住了。與情報上說的不同,事實上守白山關的日軍只有不滿員的三個中隊加一個大隊部不足六百人。

要是一次一次的向二門口增兵嗎,損失太大,且容易把白山關的兵力都給抽空。要是不增兵在中國軍隊的優勢炮火和輪番攻擊下,二門口很快就會失守。

當然最理想是聯隊長真平大佐能派部隊來增援,那樣的話白山關的日軍就能與中國軍隊對戰下去,時間不用太長,只要堅持到明天中午十二點荻洲立兵中將派來的第一一六聯隊能趕到就行了。但可惜的是真平大佐在一個小時前就明白的告訴了谷田少佐,因爲在白山關兩側的日軍所據守的各處要隘都已發現中國軍隊部隊在活動,所以只能大隊部裡抽出兩個小隊前來增援,由於路途較遠到達時間要在凌晨時分。

無計可施的谷田少佐只能命令二門口的部隊尋機放棄陣地回防到三門口,見日軍打的是收縮兵力的主意,已被上峰屢次催促的邢玉生仗着手裡的部隊多在拿下二門口後馬上揮兵直指三門口。

三門口就更難打了。

足足攻了二個多小時,付出了近三百人傷亡的慘重代價,中國軍隊纔拿下了三門口。正當邢玉生想再調整兵力抵死拿下白山關之時,上峰的命令下來了,讓邢玉生保持對關上的日軍的壓力,等待新的命令,程家驥親自簽發的這一紙命令雖讓邢玉生百思不得其解。可身爲軍人服從就是天職的道理他還是很懂,在邢玉生的佈置下,中國軍隊對白山關還是發起了攻擊,但這個力度卻在暗中降了,不再死打硬拼這損失自然也就小得多,在之後的,二個小時內邢玉生指揮的部隊的傷亡還不到一百人。

就這麼停停打打的到了下半夜,白山關山的日軍突然亂了營。與此同時,總攻的命令也下來了,邢玉生奉命冒然受到重大傷亡風險的一次性投入了兩個營七百多人的兵力不顧一切的向山上猛突,在短短半個小時不到就丟了二百多弟兄,從兄弟們身上流出的血把山道上的草木都染成的紅色後,中國軍隊終於從正面衝上了白山關。

此時的白山關已被兩國軍隊人爲的分成了三塊,最大的一塊在白山關原來的主人日軍手上,靠近關口一小塊地盤在剛剛率部衝上來的袁世忠所部手上,最小的一塊是關後的那一點點地方,由名義警衛營派出的實際上由嘲鳳的十幾個人爲骨幹的一個小分隊佔據着

原來白山關上打得正熱鬧時,在一個紀大鬍子派出的嚮導的引領下,警衛營的人在深山裡找到一個老藥農,據他所說在白山關右側有一條小路通上關去。程家驥和錢紳在聞訊後立即抽出手上的最精幹的人員組成了一支人數不到三十人小分隊,在正在關前不斷攻擊中國軍隊的掩護下靠繩索爬竿提前十年上演了一出智取華山,成功的打亂了日軍的陣腳,有力的策應的邢部的正面強攻。

在客觀上,必須得承認侵華戰爭初期的日軍雖基本上都是兩支腳的人形獸,可在作戰風格上的確是極硬朗的。

在前有中國軍隊的大隊人馬,後面又一時半會解決不了那支滑溜的很的中國軍隊小分隊的情況下,谷田少佐和他的部下們並沒有選擇從後關口撤下山下,(爲不逼使日軍死戰,程家驥在交待任務時明確的告訴帶隊的屠靖國,上關後,只能在關後遊擊擾亂日軍防線,不能直接切日軍的退路。)而是留下一部分部隊牽制關後的小分隊後,大部分的日軍在谷田少佐的率領下逆向的端着刺刀衝向了袁世忠指揮的部隊。

“兄弟們跟我上,殺小鬼子!”

袁世忠先是指揮部隊向迎面衝來的鬼子狂掃一通,然後他面無懼然的拿着一支上了刺刀的三八大蓋如猛虎撲食一般的當先衝進了已近在眼前的鬼子羣裡。

這時白山關上的戰爭模式,彷彿又回到了千百年前,中日兩軍的近千名官兵端着刺刀瞪着血紅的雙眼喘着粗氣在那裡一個對一個捉對拼殺。

人在做拼刺動作時,從生理角度上,一定是要發出喊音,要是不這樣做是違反自己法則的。這一戰雙方的官兵卻都極少有人吶喊。

在深沉的夜色下,一堆堆的官兵悶聲悶氣的在以命相博,這一幕讓白山關的氣壓顯得是那樣低,壓得置身於這裡的每一個人的心臟都在胸腔極速的跳動,讓人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依仗身後源源不斷涌上來的生力軍中國軍隊終於漸漸佔了上風,肉博戰往往都是血腥而智暫的,半個小時後白山關上的四百多日本人全都變成了血肉模糊的屍體。而在攻佔白山關一役中,參戰的中國軍隊的三個團也總計付了傷亡一千五百人以上的代價。

這就是說這三個團都打殘了,最讓程家驥痛心的是,前線傳來惡信,他一直以來極爲器重的袁世忠也這一役中殉國了。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程家驥不顧衆人的攔阻,在一個排的衛兵的護衛下趕到了戰火才熄的白山關。

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一)三十三章 暫編第十八軍八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九)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八)第52章 未雨先綢繆(四)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十)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一)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53章 四國四方(四)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十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三)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二)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六)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38章 血火籠城(一)第56章 印度風雲(二)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38章 血火籠城(八)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二)第47章 雙雄初會(二)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四)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八)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九)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下)第48章 人間五月天(八)第45章 新紮軍座(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三)第60章 鄂西會戰(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上)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上)第39章 霧都緣(六)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上)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八)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38章 血火籠城(十)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七)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四)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一)第68章 嗚呼!琉球!(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上)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61章 魂牽武昌(九)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二)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七)第22章 賈汪一日(上)第61章 魂牽武昌(五)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上)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第41章 吳城鏖兵(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五)第42章 近鄉情怯(五)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五)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七)第38章 血火籠城(十)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四)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六)第45章 新紮軍座(十一)第48章 人間五月天(八)第25章 攻佔蒼山(下)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二)第45章 新紮軍座(九)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二)第17章 雷霆萬鈞(下)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六)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二)第19章 斬將奪旗(下)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上)第2章 賭場美人(下)第62章 岳陽記事(五)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62章 岳陽記事(四)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一)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二)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二)第45章 新紮軍座(九)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九)
第69章 航向,本州島!(一)三十三章 暫編第十八軍八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九)第28章 家事 軍事 天下事(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八)第52章 未雨先綢繆(四)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十)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一)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三)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53章 四國四方(四)六十七章 燃燒的廢墟十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三)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31章 喋血蕭濉河(二)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六)第13章 快速成軍全攻略(下)第38章 血火籠城(一)第56章 印度風雲(二)第3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38章 血火籠城(八)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二)第47章 雙雄初會(二)第64章 難忘的延別島(四)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第57章 同古保衛戰(八)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九)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七)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下)第48章 人間五月天(八)第45章 新紮軍座(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三)第60章 鄂西會戰(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35章 千里大回還(十)第65章 挑戰“絕對國防圈”(四)第6章 與戰爭的第一次約會(上)第7章 死亡“圓舞曲”(上)第39章 霧都緣(六)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上)第37章 “日”落南昌(三)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九)第36章 信陽保衛戰(八)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38章 血火籠城(十)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七)第55章 趕狗入窮巷(四)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一)第68章 嗚呼!琉球!(五)第57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15章 血旗長空舞(上)第38章 血火籠城(十一)第50章 巍巍崑崙關(十)第61章 魂牽武昌(九)第20章 第十騎兵聯隊的輓歌(上)第47章 雙雄初會(十九)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二)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七)第22章 賈汪一日(上)第61章 魂牽武昌(五)第9章 大漢魂與“大和魂”的碰撞(上)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十)第41章 吳城鏖兵(三)第46章 風起雲動奈何天(五)第42章 近鄉情怯(五)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五)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七)第38章 血火籠城(十)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賓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四)第63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召喚(六)第45章 新紮軍座(十一)第48章 人間五月天(八)第25章 攻佔蒼山(下)第30章 徐州大突圍(二)第45章 新紮軍座(九)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二)第17章 雷霆萬鈞(下)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六)第35章 千里大回還(二)第19章 斬將奪旗(下)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5章 收穫的季節(上)第2章 賭場美人(下)第62章 岳陽記事(五)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70章 長歌入東京(二)第44章 欽州攻防戰(一)第62章 岳陽記事(四)第33章 暫編第十八軍(一)第43章 五十五聯隊的末日(二)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第36章 信陽保衛戰(二)第45章 新紮軍座(九)第51章 風起青萍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