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的人力、國力決定了它沒辦法跟中國打持久戰,它必須跟中國速戰速決,所以每次跟**大型會戰,日軍的戰略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殲滅**主力,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淞滬會戰如此、南京保衛戰如此,徐州會戰還是如此。
淞滬會戰,由於老蔣戰略失誤,日軍基本上實現了戰略意圖,老蔣的嫡系59個德械師基本上被打殘,南京保衛戰,由於老蔣首鼠兩端,更讓日軍吃掉了最精銳的十幾個師,但在徐州會戰當中,日軍卻基本上沒有實現戰略意圖。
臺兒莊大捷後,老蔣眼紅李宗仁取得的戰績,從全國各地調兵譴將,**近百個師雲集徐州戰場,試圖在徐州給日軍來次決定性的重創,日軍發現這一情形後,果斷組建了兩大戰略集團軍,沿津蒲路從南北兩個方向朝徐州合圍。
日軍的意圖是要在徐州附近一舉殲滅**的主力軍羣,逼老蔣投降,但老蔣這次總算是吸取了淞滬會戰的教訓丨沒有腦子發熱在徐州跟日軍決戰,而是及時命令徐州前線近百個主力師後撤,因而避免了重蹈淞滬會戰的覆轍。
日軍沒能在徐州會戰當中實現戰略意圖,更沒能實現迫使老蔣投降的戰略目標,所以戰爭還得繼續下去,日軍大本營很快就制訂了意在奪取中國地理中心武漢的作戰計劃,日軍大本營估計,**將會死守武漢,日軍將有機會在武漢周圍全殲**主力。
日軍大本營這樣估計並非毫無根據,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中國雖然表面上形成了全民抗日的統一戰線,無論是李宗仁、閻錫山以及劉湘等地方軍閥,還是**領導下的紅軍以及游擊隊,全都改旗易幟歸屬到了國民政府旗下,蔣委員長也表面上實現了政令統一。
但這僅僅只是表面上而已,**人自不待言,就連李宗仁、閻錫山以及劉湘等地方軍閥也只是表面上服從老蔣而已,顯爲人知的是,由於淞滬會戰慘敗,四川軍閥劉湘曾試圖聯合李宗仁、閻錫山、龍雲等人發難,逼迫老蔣下臺,最終消息泄露,被老蔣先下手爲強,將劉湘暗殺在漢口法租界的萬國醫院。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戴笠揹着老蔣下的命令。
所以,日軍大本營有理由相信,只要武漢失守,只要蔣員長被逐出中國的地理中心,既便他的殘部並未被全殲,也將從此降格爲地方政府,日本政府完全可以依靠扶持傀儡政府來實現對中國的間接統治,從而迅速地結束中國事變,集中全力應對蘇聯。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日軍大本營纔不惜一切代價發動了武漢會戰。
當時日本國內的情形其實並不樂觀,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一年之後,日本的國力、軍力以及財力遭到了極大消耗,由於財力透支,國內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極其嚴重,之前幾十年積累的外匯儲備也幾乎消耗殆盡,首相廣田弘毅也因爲無力面對困難局面而被迫辭職。
不過,日軍大本營制訂的武漢會戰的計劃尚未展開,就遭受了兜頭重擊,老蔣不惜以犧牲黃淮流域上千萬百姓福祉爲代價,悍然在花園口掘開了黃河大堤,滔滔洪水漫湮而下,徹底阻斷了日軍沿隴海路西進,由武勝關進攻武漢的道路。
在日本軍大本營制訂的計劃中,進攻武漢的日軍有兩路,主力沿隴海路、大別山北麓進攻武勝關,偏師則沿着大別山以南、長江以北的狹長區域向西側擊,但在黃河決堤後,大別山北麓的道路條件已經不足以展開日軍的主力集羣,於是只能調整主攻方向。
蘭封會戰剛剛結束,日軍大本營就取締了華中方面軍的建制,轉而編成了旨在攻佔武漢的華中派譴軍,並且把華北方面軍的第軍調入華中派譴軍序列,並由“首席軍刀”鈿俊六大將出任華中派譴軍司令官。
爲了儘可能快地打贏武漢會戰,迅速結束中國事變,日軍大本營又在華中派譴軍的序列下編成了第ll軍,並從關東軍調來悍將岡村寧次擔任司令官,又先後往華中派譴軍補充了七個師團、一個支隊外加一個航空兵團。
爲打贏武漢會戰,日軍大本營一共調集了ll個師團又一個支隊(旅團),外加一個航空兵團,總兵力超過35萬人,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日軍方面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正面會戰,淞滬會戰日軍也只投入九個師團。
但這麼多部隊的調動、集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有好幾個師團屬於剛剛編成的特設師團,武器裝備都沒到位,事實上,當時日軍的軍需供應已經極爲緊張,就連國內軍校的教練用槍都被收回,併發往前線裝備部隊了。
按說,在沒準備好之前,日軍不應該貿然發起進攻,但驕狂的日軍軍官才根本不管這些條條框框,不等完全準備好,波田支隊就率先向安慶發起了進攻。
波田支隊其實就是重藤支隊,由臺灣守備旅團編成,軍官由日本人擔任,但普通士兵清一色都是臺灣土著,經過四十多年的奴化教育,這些臺灣土著腦子裡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中國人的概念,他們甚至比真正的日本人還要殘忍。
淞滬會戰第三階段,重藤支隊自白茆口登陸,一路燒殺擄掠殺奔南京,幾乎每個官兵手上都沾滿了國人的鮮血,南京保衛戰結束後,波田重一接替重藤千秋出任支隊長,並被編入了剛剛編成的華中派譴軍第ll軍。
u月ll日夜,波田支隊趁雨夜突襲安慶。
波田重一這個老鬼子還是有點想法的,小日本進攻一般都選在白天,天上飛機炸,地上重炮轟,有時候還有坦克充當步兵的引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還有徐州會戰,小日本大多都是按照這個模式打的。
但這次,波田重一卻唱了出雨夜突襲。
守安慶的是楊森的第軍,在淞滬會戰中,楊森第軍裝備雖然差,可仗卻打得異乎尋常的英勇,大場血戰,第軍一萬八千餘人,打得只剩下不到七千人,是除了中央軍德械師外公認最能打的五個軍之一,老蔣都下令優先補充。
這樣一支能打的部隊,就算守不住安慶也斷然不會很快失守,王銘章僅憑一個殘兵師都能在滕縣硬抗日軍兩大王牌師團整整七天,楊森一個集團軍(實際只有一個軍)面對日軍一個支隊(旅團),怎麼也該守個十天半個月纔是。
蔣委員長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有楊森的第集團軍頂在安慶前線,一旦日軍進攻,怎麼也該頂上十天半個月,有了這十天半個月的時間緩衝,就足夠統帥部做出反應,從容調動中央軍充實各道防線了。
但是最終,波田支隊僅用了一個晚上就攻佔了安慶。
蔣委員長聞訊後勃然大怒,發去電報怒斥楊森“輕棄名城、騰笑友邦”,楊森則毫不相讓,迴應稱是徐源泉第集團軍先放棄了合肥,暴露了第集團軍的側背,爲免被日軍合圍,他楊森纔不得已下令撤退。
楊森早年無惡不作,尤其糟糕了不少婦女,他的老婆兒子多到他自己都記不清,但在川軍出川抗日這件事情上,楊森做得還是很有血性的,第20軍在大場幾乎全軍打光,也沒見楊森吭過一聲,現在卻公然跟蔣委員長頂牛,這是頗不尋常的。
許多事情看着玄乎,說白了其實很簡單,楊森是對老蔣起了戒心了,劉湘決定聯合李宗仁、閻錫山、龍雲倒蔣,楊森當然是知情的,可最後結果卻是劉湘暴死,楊森怎麼也不相信小小的牙疾就能要了劉湘的命,這必然是藍衣社的特務於的。
有了劉湘的前車之鑑,楊森就不怎麼願意出死力抗日了,不管劉湘之死是藍衣社別動隊隊長戴笠擅做主張,還是蔣委員長暗中授意,楊森都心冷了,波田支隊趁雨夜突襲,又打了個第27集團軍一個措手不及,楊森便果斷帶着部隊棄守了。
波田支隊在襲佔安慶之後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繼續溯江西進,直取馬當要塞。
u月下旬,波田支隊的前鋒出現在馬當要塞的外圍防線,馬當要塞由德**事顧問所設計,耗資無數,可謂扼守長江水道的一道鐵閘,蔣委員長也對馬當要塞寄予了厚望,認爲至少可以阻擋日軍一到兩個月的時間。
一開始日軍試圖依靠海軍從江上直接突破,但日本海軍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爲**利用沉船在江中製造了許多人工暗礁,又布了大量水雷,日本海軍試圖出動掃雷艇清除水雷,結果卻又遭到馬當要塞的猛烈炮擊,最終只能夠放棄。
直接從水路打開通道的企圖落空後,小日本轉而將目光投向了陸地,波田重一這個老鬼子的確不簡單,他無意中從一個隨軍記者那裡得到一個消息,得知馬當要塞的守軍最近要舉辦個慶典活動,他便利用這個情報精心制訂了一個奇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