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武庫別署的構想

回到太極宮,李世民又把李靖、房玄齡、杜如晦召來,向他們通報了將要成立火器製造處的事情。

之所以沒讓這三人蔘加校場試驗,並不是說李世民不信任他們,恰恰相反,李世民正是因爲對他們信任,纔有意留他們在城裡坐鎮。畢竟,自己的親信,不能一股腦全部出城啊。

當然,李世民的親信大臣不光這些人。還有其他的人,要麼沒在長安城,要麼是李世民認爲沒有必要讓他們知道火器的事情。總不能弄得人盡皆知吧。這種機密之事,可傳之耳的範圍越小越好。

李世民君臣又商議了一陣成立火器製造處的諸多事宜,包括選址、命名、人員調配、資金調用、後勤保障等等。

經過商議,決定將火器製造處命名爲“武庫別署”。

唐朝時設武庫署官衙,隸屬於衛尉寺。掌收藏兵械。而這個新出爐的“武庫別署”,也就是特別軍械倉庫的意思。不明真相之人,單從這個衙門的名字上,猜不出任何端倪。這也是出於保密的需要。

武庫別署的選址,定在了長安城北的一處山谷中,距離長安城約二十里。至於資金來源,則由兵部先從民部支取,再劃歸武庫別署。這也就是說,武庫別署是掛名在兵部的一個衙門,與武庫署的隸屬是分開的。

另一點與武庫署的不同之處,武庫署只是單純的兵械倉庫,而武庫別署則集合研發、生產製造、倉儲於一體。可以說,武庫別署集合了軍器監和武庫署的雙重職責。

而人員的調配,則分別從工部和兵部抽調工匠,由吏部選派中下層官員。

工匠和官員的選拔標準,其他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嚴守秘密。尤其是工匠,只要調入武庫別署後,就嚴格限制自由,非幹滿兩年以上,且通過別庫官員的核準,不得休假回家與親人接觸。除此,還要嚴申保密條則,一旦泄密,將會被嚴酷追責。

如此嚴格到近乎苛刻的要求,相應的,工匠的待遇也比其他衙門口的要定的高了一些。

而中下層管理職事,也要儘可能挑選李世民信得過的官員擔任。同時向他們宣明保密守則,一旦有泄密行爲,其罪責將按照大唐對官員的最高刑罰實行,家屬也會被連坐處罰。

至於高層官員的選派,這就需要李世民乾綱獨斷了,那些大臣們也都自覺迴避了此事,根本連拿出來商議都沒有。

其他一些林林總總的事項,也都差不多定了下來。

所商談的這些事項,基本上是基於趙雲澤所寫的條陳框架進行的。那份條陳事無鉅細,把該考慮的基本都囊括了進去。李世民和那幾位大臣因此也對趙雲澤大加讚賞了一番。

之後其餘人拜辭,只留下了趙雲澤一人。

“雲澤,這個武庫別署的掌印之人,非你莫屬。”李世民對趙雲澤說道。

“臣定當竭盡全力報效陛下知遇之恩!”趙雲澤連忙表態。即使李世民不說,他也能猜到這個結果。

李世民微微一笑,算是接受了趙雲澤的表態。他又道:“朕再把閻立本調入武庫別署做你的副手。你們在涇陽時就是相熟之人,閻立本又工於格物匠作之道,想來與你定會相得益彰。”

“閻大人官職比我高,給我當副手,不合適吧?”趙雲澤詫異的說道。

趙雲澤這時很想問問武庫別署的掌印之人官職是幾品。因爲他現在只領了一個散官銜,而唐朝的官制,散官和職事官的品級都是獨立的,並沒有相輔相成的關係。散官銜更相當於一種榮譽官銜,並不負責具體的事務,職事官纔是真正管事的。

但這種話自己是不好意思直接問皇帝的。他現在拿閻立本說事,實際上也是想旁敲側擊一下,看李世民是怎麼安排武庫別署的官員品級的。

李世民一擺手說道:“此事無關緊要,閻立本是個可以任事的人,他是不在乎這些旁枝末節的。”

想了想,李世民又道:“武庫別署不同於朝廷的其他衙門,有些事,不能拿到朝會中商議。任職於別署的官員品級,也不能參照朝廷其他衙門。而且,因爲取名“別署”,就不能高出武庫署的官員品級。朕做主了,就暫將署令的品級定爲正七品上,少署的品級定爲正七品下,其他的職事品級,參照軍械監和武庫署的設置,依次遞減。”

“如此,你以低等散銜領高等職事,閻立本恰恰相反,以高等散銜領低等職事。倒也不失一樁佳話。”李世民笑着說道。

“臣遵旨!”趙雲澤欣然領命。反正這個品級安排對自己有利,至於閻立本老兄,人家是李世民親王府出來的,就算想不通這個安排,自有李世民給他做工作,輪不到自己操心。

李世民又道:“雖然給你們定的品級不高,但朕對武庫別署的重視程度,絲毫不亞於其他衙門,甚至還更有過及。雲澤萬不可懈怠!”

“陛下請放心,這是臣任事的第一個衙門,臣定然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絕不辜負陛下所期。”

“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李世民品味了一下這句話,隨機露出笑容,點頭道:“這話說的好!如此,朕就拭目以待了。”

“陛下,不知武庫別署的防守,您打算安排何人掌管?”趙雲澤問出了他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武庫別署不同於別的衙門,保密問題至關重要,因此,負責掌管防守之人,趙雲澤也就更加關心。

“朕正要說此事呢。”李世民說道:“朕打算安排尉遲寶林帶五百金吾衛軍士,編成別署翊衛日夜值守。這些人獨立於武庫別署之外,不歸你統領,只接受你的節制。”

趙雲澤點頭道:“陛下思慮極爲周全。尉遲寶林跟臣也是相熟之人了,由他負責防守,臣非常放心!”

李世民又道:“朕再給你配備一名署丞,此人名喚方直,是個忠心任事之人。”

“方直?原先的高陵縣縣令?”趙雲澤大出意外。

“你知道此人?”李世民好奇道。

“陛下,此人現在跟臣是鄰居。前幾天,他還找臣聊過天呢。”趙雲澤笑了起來。

方直啊方直,虧你還心急火燎的到處打聽自己的職事安排,瞧見沒,李老大在這兒等着你呢。

李世民聽趙雲澤如此說,連忙說道:“你們既然認識,那朕就不擔心了。”

“陛下擔心什麼?”趙雲澤不解的問道。

李世民笑了起來,說道:“這個方直,人如其名,就是個直腸子。朕還擔心你們今後會不好相處,正想叮囑你幾句呢。”

趙雲澤也笑了:“方大人確實有些迂直。”

“迂直了好啊,朕用的就是他的迂直!”李世民說道:“高陵縣被突厥攻破時,方直身爲文官,本無殉城之責,但他卻心存死志。雖僥倖活了下來,但事後他卻見人就說,沒有與高陵城同沒,是此生憾事。如此忠心王事之人,朕若不重用,豈不寒了忠臣之心?”

趙雲澤心中暗歎:果然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看見沒,人家方直方大人就很會哭。至於他是誤打誤撞還是有意爲之,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286章 李靖與李道宗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393章 兒子的地盤第68章 獻藥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421章 赴任石城縣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456章 樹上開花(下)第477章 石城大開發(上)第162章 相互忌憚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9章 兩個壞人第62章 馬蹄鐵(上)第107章 顯德殿演武(下)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182章 朔方之變(一)第106章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545章 夜襲陰山(下)第49章 秦茉兒的真實身份第310章 獻寶(上)第97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454章 樹上開花(上)第110章 故人來訪(上)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182章 朔方之變(一)第270章 悅來客棧第244章 進宮拜年(下)第430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上)第394章 要先富,先修路第283章 請示夫人第92章 深夜魅影(四)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273章 再戰王晊(上)第564章 平州刺史第6章 入涇陽第562章 施治第463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中)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473章 平滅飛雲寨(下)第239章 解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288章 羅神棍與丹藥(上)第220章 納徵(下)第406章 都是好東西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84章 軍訓(下)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85章 缺錢啊第179章 離間(下)第446章 第二梯隊第360章 打土豪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2章 初見尉遲敬德第536章 二將奪一城(上)第375章 各懷心思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232章 腮幫子疼第320章 朝辯論商第20章 天降奇兵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76章 許敬宗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410章 一切爲了兒子第1章 楔子第545章 夜襲陰山(下)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506章 空中的浪漫(上)第265章 祭農大典(上)致歉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204章 又遭遇經濟危機了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280章 又升官了第486章 九江公主拒婚第413章 大鬧甘露殿(上)第482章 孫思邈提親第388章 連番打擊第148章 遇劫(中)第220章 納徵(下)第248章 闖三關過五將(一)第4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中)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291章 李淵夢醒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515章 秋狩(四)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352章 沙盤(下)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60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513章 秋狩(二)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397章 如此佛理
第286章 李靖與李道宗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393章 兒子的地盤第68章 獻藥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421章 赴任石城縣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456章 樹上開花(下)第477章 石城大開發(上)第162章 相互忌憚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9章 兩個壞人第62章 馬蹄鐵(上)第107章 顯德殿演武(下)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182章 朔方之變(一)第106章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545章 夜襲陰山(下)第49章 秦茉兒的真實身份第310章 獻寶(上)第97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454章 樹上開花(上)第110章 故人來訪(上)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182章 朔方之變(一)第270章 悅來客棧第244章 進宮拜年(下)第430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上)第394章 要先富,先修路第283章 請示夫人第92章 深夜魅影(四)第175章 入朔方(下)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273章 再戰王晊(上)第564章 平州刺史第6章 入涇陽第562章 施治第463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中)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473章 平滅飛雲寨(下)第239章 解第191章 李二要陰趙雲澤第288章 羅神棍與丹藥(上)第220章 納徵(下)第406章 都是好東西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84章 軍訓(下)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85章 缺錢啊第179章 離間(下)第446章 第二梯隊第360章 打土豪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2章 初見尉遲敬德第536章 二將奪一城(上)第375章 各懷心思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232章 腮幫子疼第320章 朝辯論商第20章 天降奇兵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76章 許敬宗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410章 一切爲了兒子第1章 楔子第545章 夜襲陰山(下)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506章 空中的浪漫(上)第265章 祭農大典(上)致歉第382章 陰山之變(下)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204章 又遭遇經濟危機了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280章 又升官了第486章 九江公主拒婚第413章 大鬧甘露殿(上)第482章 孫思邈提親第388章 連番打擊第148章 遇劫(中)第220章 納徵(下)第248章 闖三關過五將(一)第4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中)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291章 李淵夢醒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515章 秋狩(四)第350章 茹毛飲血第352章 沙盤(下)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260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513章 秋狩(二)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397章 如此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