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翠竹入井,杳無音信,石萬愚正覺奇怪,再看水井裡面,先是冒出一串串氣泡,隨着氣泡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接着,井水就像開了鍋一樣,翻騰起來,這時候,土地公公說出一番話來,聽的石萬愚目瞪口呆,就聽土地公公說道;“這口泉眼,乃是你家娘子朝霞仙子,引來的天河之水,用你之力,鑿開了大禹治水時,把全天下氾濫成災的大洪水歸入大江大河之後,在此處留下的水眼頂蓋,因此上,這口山泉上可通天,下可通地,妙用無窮啊!”

土地公公說到這裡,又端詳了幾眼石萬愚,對着土地婆婆說道;“仙根仙骨果然集於他一身,朝霞沒有看錯人,沒有看錯人。“

這時候,土地婆婆借過來說道;“你個老東西,儘管囉嗦,我看你誤了大事如何是好,還不言歸正傳。“

土地公公聽了土地婆婆的話,立刻笑嘻嘻地回敬道;“莫慌,莫慌,有巡天獸在此,你還不明白嗎,天上有人護佑着我們,這次幹好了,我們老兩口說不定就能夠•••”

說到這裡,土地公公又接着嘿嘿了兩聲,才又說到了正題上;“前些日子,我們受朝霞仙子之託,要把她的身世以及前情往事和從前的恩恩怨怨都告訴給你,好讓你有個心理上的準備。“

說到這裡,土地公公一反常態,面部表情嚴肅起來,手中捏訣,陷入了往事之中。

想當年,瑤姬公主巡遊到此,恰逢大禹奉虞舜之命治理洪水也到了這座山上。

瑤姬公主乃是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個女兒,也是最小的女兒,深得王母娘娘的喜愛,她天性善良,活潑愛動,喜歡到人間來管不平之事,這天,她玩心大起,就悄悄帶着侍女,駕着祥雲,朝東方而來,飛着飛着,他看到下面白茫茫一片,心裡覺得好像有些不對勁,就降落雲頭,來到一座險峰之上。

等到瑤姬公主朝山下看去的時候,才見到滔天的洪水毀壞了良田,衝倒了房屋,看到如此慘狀,瑤姬立刻收起了遊玩的念頭,開始琢磨該如何消退洪水,拯救百姓•••

而此時的大禹爲察訪水情,身背劈山斧,騎着小毛驢來到大江南岸的這座險峰的南面,他在南山轉了一天,眼看着天已黑了,大禹想找個住處,就漫山遍野地尋找起來,好不容易,他在山凹處找到一戶有燈光的人家。他剛敲門,屋裡卻“噗哧”一聲把燈吹滅了。

大禹只好站在門外說明借宿的來意,不料屋內卻不出聲,無奈,他便決定在屋檐下睡一宿,睡到半夜的時候,一位美麗的姑娘來到大禹身邊把他叫醒,請他到屋子裡休息。

到了屋子裡面,大禹彎腰作揖道;“敢問姑娘尊姓大名?”

那位美麗的姑娘見大禹器宇軒昂,虎背熊腰,目光如炬,一臉天地凜然之正氣,足蹬麻鞋,身背開山巨斧,就知道他一定不是個凡人,所以,他就沒有先回答大禹的詢問,而是反問道;“敢問壯士,深夜來到這荒山之巔有何事情?”

大禹見姑娘沒有回答自己的問話,反倒是先問起他來,這纔想到,他來投宿之初,人家並沒有給他開門,讓他在屋檐下睡了半夜,看樣子人家是不相信他,於是,大禹立刻正襟斂首,滿臉憂戚地說道;“如今天下,洪水氾濫,沖毀良田,房倒屋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我受舜帝委派,來治理水患,走到這座高山上,察看了一天水情,正在想該如何把山下的洪水疏導出去,儘早讓山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曾想我剛坐到房檐下就睡了過去,影響了姑娘休息,實在是不該。”

這位美麗的姑娘聽了大禹的一番描述,又見到大禹不凡的相貌,頓生愛慕之心,她決心把實情告訴大禹,於是她不等大禹再次詢問,就坦然說道;“這位英雄,真是爲百姓爲天下的好漢,小女子十分羨慕,實不相瞞,我乃是瑤姬公主的侍女,陪同瑤姬公主一同來到了人間,現在,瑤姬公主也在爲治理洪水而心情焦慮,她正要找一個勇敢無畏,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天下爲己任之人,代替她把洪水趕走,只是!”

侍女說到這裡,有意停下不說了,大禹心中想的是如何能夠治理洪水,此刻,他聽到眼前的姑娘說到緊要關頭停下不說了,不免有些焦急,他就催促道;“懇請姑娘這就帶我去找哪位瑤姬公主,我爲了徹底根治洪水,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聽了大禹的慷慨陳詞,侍女再次受到感動,她輕聲說道;“治水是個艱鉅的工程,不在這一時一刻,我要問你幾個問題,才能決定是否帶你去找我家公主。”

大禹聞聽,忙說;“請姑娘快快講來!”

侍女又看看大禹那剛毅英武的臉膛,臉面不覺已紅,就聽她柔聲問道;“好漢,你看我美也不美?”

大禹鄭重地回答道;“你美若天仙,堪比仙女,撩人心魄,若不是我有定力,一定會不錯眼珠地看着你。”

侍女又問;“自古以來美女愛英雄,英雄配美女,這位英雄你是否原意娶美女爲妻?”

大禹回答;“我家中已經有了妻子,我曾經在舜帝面前發過誓,不治理好洪水絕不進家門,因此,我現在沒有資格再娶美女爲妻了。”

侍女見大禹的態度十分堅決,又問道;“如果那位美女能幫助你治理洪水,又甘願在家中等你凱旋而歸呢?”

大禹治水心切,想都沒想立刻回答道;“若是那樣的話,定當別論。”

侍女聽到大禹的話,立刻說道;“小女子塗山氏雖是瑤姬公主的侍女,得見英雄後,決心要嫁給你,隨你一同治水,望英雄應允。”

大禹見狀,看了看已經翩翩下拜的美女塗山氏,有些擔心地問道;“你貿然私定終身,你家公主若是怪罪下來如何是好,到時候,要是誤了治水大事豈不是愧對天下蒼生嗎!”

侍女塗山氏說道;“此事不難辦,敬請夫君上牀,我這就伺奉夫君,行那夫妻之事,待到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之時,瑤姬公主一定會答應我嫁給你的,到時候,我也好懇請瑤姬公主把她治水的方略和法寶全部交給你。”

大禹聽了塗山氏的話連說;“不妥、不妥!”

塗山氏慌忙問道;“哪裡不妥,你是大英雄我是天上的仙女,我們自願結合,乃是天地間的大好事,對於治理這滔天洪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說,爲何不妥呀?”

你我私定終身,沒有得到你家瑤姬公主的認可,便是違反天條,與治水大大不利,如若你家公主不同意將你許配給我,那時候,我即玷污了你的清白之身,又敗壞了你的清白名聲,所以,我們萬萬不能做此等事情。

我想,我們當務之急是要拜見你家公主,說明原委,講清我們治水的決心,獲得公主的幫助,得到她的允許,然後再行夫妻之實也不算晚,這樣對你我,更是對於治水大業有莫大的好處,還望姑娘三思。

塗山氏聽了大禹的一番話,如同醍醐灌頂,心中那盞明燈立刻閃亮起來,她急忙上前,面對大禹深施一禮,說道;“恭聽夫君的教誨,我這就領你去拜見我家瑤姬夫人。”

大禹忙問;“公主的駐地離這裡遠嗎?”

塗山氏回答道;“我家公主正在前面的山頂上,藉着月光編制一條趕山鞭,怕也是爲了治水而用的,我們這就去拜見公主。”

兩個人說走就走,大禹揹着他的劈山斧,牽着他的坐騎小毛驢,塗山氏牽着他的手,走出放門,開始爬山涉水,他們翻過了九條峻嶺,涉過了茫茫無際的一片洪水,來到了高山之巔。

剛到山頂,大禹就見這處地方果然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山下雖然是洪水滔天,陰雲密佈,這裡卻是月光如同白晝一般,映照得山上的岩石彷彿和珍珠一樣,閃閃發光。

大禹駐足腳步,朝山上望去,就見離他一箭之地的高山之巔,覆蓋着一塊巨大的岩石,岩石上端坐着一位風華正茂的年青姑娘,就見她面若銀盆,眼如燦星,一襲白紗,手持一根巨針,那根巨針金光閃閃,一頭連着遙遠的星空,一頭連着一根黑龍鞭,夫人的手每動一下,那根金色的巨針就在那條鞭子上纏繞一圈,黑龍鞭就會發出風雷之聲。

大禹看得有些發呆,這時候,侍女塗山氏,牽着大禹來到那塊巨石上,俯身下跪,輕聲說道;“啓稟公主,侍女塗山氏攜治水英雄大禹前來拜見。”

瑤姬公主看到侍女回來了,又聽說領來一個治水英雄,於是就仔細看了一眼大禹,接着猛然把手中金色的巨針傳入黑龍鞭中,黑龍鞭立刻化作一條巨龍,在天空中上下飛舞,瑤姬夫人對着那條巨龍招招手,那條黑色的巨龍立刻又化作一條黑龍鞭,飛到了夫人手中。

第五八九章第五八六章第五二八章第二四八章第三七一章第二六二章第三七三章第四一〇章第二八五章第三〇一章第三章第六四九章第六二五章第二章第三五五章第六八二章第三七五章第二六九章第四章第一八六章第四五〇章第五七二章第五四八章第一五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六二〇章第十八章第六一一章第四七二章第二九二章第六四二章第五二二章第二十五章第四九八章第八十二章第四八八章第六七一章第九十七章第四五五章第十四章第四〇〇章第四五六章第四〇五章第五五九章第三七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三二五章第二三四章第三〇一章第六十四章第六七七章第一二一章第六七五章第一五三章第二〇〇章第一七一章第四五七章第四〇一章第一〇七章第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四九八章第五九九章第三八三章第五六八章第五十二章第二三四章第三八八章第一二二章第六二三章第五三六章第五五五章第二十章第二五三章第二三一章第二〇二章第五三九章第二二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二九四章第六三四章第五三八章第一三八章第一〇〇章第五一六章第五七〇章第六二九章第三九四章第二二二章第一四九章第六一二章第一九六章第七〇章第二二一章第九十五章第一五五章第五〇〇章第三三九章第二七四章第一四二章
第五八九章第五八六章第五二八章第二四八章第三七一章第二六二章第三七三章第四一〇章第二八五章第三〇一章第三章第六四九章第六二五章第二章第三五五章第六八二章第三七五章第二六九章第四章第一八六章第四五〇章第五七二章第五四八章第一五四章第三十八章第六二〇章第十八章第六一一章第四七二章第二九二章第六四二章第五二二章第二十五章第四九八章第八十二章第四八八章第六七一章第九十七章第四五五章第十四章第四〇〇章第四五六章第四〇五章第五五九章第三七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三二五章第二三四章第三〇一章第六十四章第六七七章第一二一章第六七五章第一五三章第二〇〇章第一七一章第四五七章第四〇一章第一〇七章第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四九八章第五九九章第三八三章第五六八章第五十二章第二三四章第三八八章第一二二章第六二三章第五三六章第五五五章第二十章第二五三章第二三一章第二〇二章第五三九章第二二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二九四章第六三四章第五三八章第一三八章第一〇〇章第五一六章第五七〇章第六二九章第三九四章第二二二章第一四九章第六一二章第一九六章第七〇章第二二一章第九十五章第一五五章第五〇〇章第三三九章第二七四章第一四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