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幹要辦書院

“學堂?”李休聽到田籌的回答也不由得一愣,他沒想到崔幹跑來見田籌,竟然只是爲了打聽學堂的事,這可就讓人有些想不通了。

“其實對於崔公的到來,我也感覺有些奇怪,而且除了剛開始閒聊了幾句後,他就一直向我打聽學堂的事,更奇怪的是他對學堂的運作似乎很感興趣,問了許多很具體的東西,比如先生怎麼給學生講課,學堂裡這麼多學生如何管理等等。”田籌這時繼續說道。

李休聽到田籌上面的話先是一愣,緊接着腦子中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一下子就明白了崔幹要做什麼,整個人也呆愣在那裡,好半天沒有任何反應,直到最後這才苦笑一聲道:“原來如此,沒想到他竟然想到了這個辦法!”

“駙馬,在下做得可有什麼不妥嗎?”田籌看到李休的臉色不對,當下也不由得有些擔心的問道。

“與先生無關,只不過是朝堂上的煩心事罷了。”李休這時無奈的一笑,然後對田籌道,其實他有時也挺羨慕田籌的,平時只管教書,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理,自己以前也曾經像田籌這麼悠閒,可是現在卻是在朝堂上越陷越深,想要脫身也實在太難了。

當下李休向田籌告別,這時天色已晚,李休回到家中吃過晚飯後,就把自己關到書房中想事情,這也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每天遇到什麼難事時,都會自己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思考。

雖然還沒有任何的證據,但是李休幾乎已經可以肯定,崔幹之前辭官,以及現在種種反常的行爲,都表明他在做一件事,本來他還猜不到對方要做什麼事,可是今天通過與田籌的對話,他卻忽然猜到,崔幹很可能是在籌備一所書院。

沒錯,就是書院,而且還是像國子監這樣的最高等級的學府,雖然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有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號稱是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但是這四大書院卻全都是在唐朝之後出現的。

比如應天書院的前身爲睢陽書院,是五代後晉楊愨所創,但是這個睢陽書院存世的時間很短,在楊愨的學生死後,書院也就關閉了,直到後來北宋建立,應天書院纔得到很大的發展。嵩陽書院和嶽麓書院現在都還只是一座道觀,白鹿洞書院更是一片荒地,可以說在唐貞觀時期,中原大地上除了國子監外,再也沒有一座專門的高等教育學府。

之所以造成上面的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就是世家掌握着教育權,他們在自己的家族內建立族學,壟斷了高等的教育權力,如此一來,庶族出身的讀書人根本無法與世家出身的讀書相競爭。

當然了,世家之所以能夠壟斷教育,昂貴的書籍也是其中的關鍵,因爲書籍的數量稀少,而且又昂貴無比,使得知識的傳播極爲困難,這也使得世家可以把持教育權,哪怕庶族中出現一些優秀人物,也對他們形不成太大的威脅。

可是現在李休卻是打破了世家對教育的壟斷,隨着印刷術的使用,書籍只會越來越便宜,知識的傳播也會越來越容易,世家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壟斷高等教育,不過這也並不意味着世家會馬上衰敗,事實上世家依然佔據着很大的優勢,畢竟學習可不是隻靠看書就可以的,最重要的還是有老師的講解,現在幾乎所有的博學大儒也都出身於世家。

書籍多了,但是傳播知識的名師卻不多,崔幹也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纔想到開辦書院這個辦法,以世家深厚的文化底蘊,定然可以招攬天下賢才,到時這些從書院畢業的學生,身上自然也打下了世家的烙印,世家的影響力非但不會降低,說不定還會有所提高。

“書院這個辦法的確可以爲世家續命,另外崔幹之所以能夠想到這個辦法,恐怕很可能是從新築學堂得來的靈感!”想到上面這些,李休忽然開口低語道,臉上也露出幾分無奈的笑容。

當初崔幹想要說服自己站在世家那邊時,曾經問過他有什麼辦法減少書籍印刷對世家的影響,當時李休其實就想到過開書院這個辦法,只不過他卻沒有告訴對方,畢竟雙方的立場不同,李休也沒打算幫世家續命。

不過卻沒想到崔幹去了新築學堂兩趟,就從學堂那裡想到了開辦書院的辦法,甚至還親自跑去向田籌請教,這也是李休萬萬沒有想到的。

第二天一早,李休就進宮向李世民稟報了自己的猜測,結果李世民聽後也是大爲震驚的道:“你的意思是說,崔幹辭官之後要建一座和國子監一樣的學府,以此來培養人才?”

“不錯,這座書院與其說像國子監,還不如說更像是軍校,軍校中所有畢業的學生名義上都是陛下的學生,相比那些那些非軍校的將官,他們對陛下自然也更加的忠心,而現在世家就是要建造一座屬於他們自己的‘軍校’,從中畢業的學生也都將打上世家的烙印,特別是那些優秀的學生,更會被世家以各種手段籠絡,比如聯姻就是一種極佳的手段,如此一來,日後朝堂上世家出身的官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李休這時一臉嚴肅的道。

聽到李休用軍校做比,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的確,世家的文化底蘊深厚,比如像五姓七望這些大世家中的族學,教出的學生甚至經國子監畢業的監生還要優秀,若是他們開辦學院招生,肯定可以吸納天下英才,到時再加以籠絡,就算日後這些人蔘加科舉,成爲大唐的官員,他們的利益也將與世家牢牢的捆綁在一起。

“沒想到世家竟然會想到這樣的辦法,李休你有沒有應對之策?”李世民沉思了片刻這才擡頭向李休問道,書院這個東西太過新奇,與傳統的私塾完全不同,倒是和李休開辦的那個新築學堂很像,李世民覺得李休應該會有應對的辦法。

“辦法倒是有一個,那就是等!”李休這時微笑着道,昨天晚上他也是思考到半夜才睡,想來想去也終於想到一個可行的辦法。

“等?這算什麼辦法?”李世民聽到這裡卻不由得驚訝的反問道。

“呵呵,陛下不要着急,請聽我慢慢的道來!”李休卻是不慌不忙的道,“其實對於世家來說,開辦學院是一把雙刃劍,即有可能傷敵,也有可能傷己,因爲隨着書院的開辦,只會加速知識的傳播,使得庶族出身的讀書人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機會,若是他們能夠將這些庶族中的優秀人才緊緊的籠絡在手中,自然會讓世家的影響力大增,但若是沒有抓住這些人才,反而是在爲朝廷培養人才!”

“有道理,可是剛纔你也說了,世家完全可以用聯姻等辦法,將那些吸納到書院的優秀人才招攬過去,如此一來,他們的利益也將與世家牢牢的捆綁在一起,就像現在很多不是世家出身,但卻與世家有着緊密聯繫的官員一樣。”李世民先是點了點頭,但隨後卻又是十分擔憂的道。

“呵呵,所以我才說要等,他們不是要辦書院嗎,那就讓他們去辦,但是等到書院辦成了之後,陛下就可以往書院裡摻沙子了!”李休這時一臉壞笑的開口道,破壞總比建造要容易,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書院也同樣如此。

“摻沙子?你的意思是……”李世民聽到這裡先是一皺眉,然後眼睛一亮十分驚喜的道。

“不錯,就是陛下想的那樣,書院雖然是世家開辦的,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是在陛下的土地上,陛下就有權力去管,到時強制安排一些人進到書院也非難事,甚至再退一步講,陛下也可以將皇族或外戚子弟送到書院,一方面藉助他們的力量培養這些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去書院拉攏優秀的學生,我就不相信世家有本事把皇族和外戚也拉攏過去!”

李休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一想到那些世家將要教皇族和外戚讀書,他就感覺十分的好笑,到時崔乾的臉色肯定也十分的精彩!

“哈哈哈哈~,朕就知道你有辦法!”李世民聽到李休的話也不由得大笑道,這個摻沙子的辦法雖然不怎麼光彩,但卻十分的有效,到時世家花費無數精力開辦的書院,恐怕最後也只能爲自己做嫁衣了。

“其實除了摻沙子這個辦法外,還有其它的一些辦法,不過大都治標不治本,若是想要讓世家的書院徹底的失去威脅,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李休這時再次開口道,其實世家開辦書院倒是一件好事,因爲這也倒逼着朝廷要做出一些改變。

“從根本上解決?怎麼解決?”李世民聽到這裡卻是不解的問道。

第一百七十一章 炒茶第四百二十章 鑽石的下場第七十章 建造新宅院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姐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遼東戰事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量供應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東南角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攻型海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十七章 昌樂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妮子有點意思第九百六十四章 舉辦婚禮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四百零三章 李淵想出宮第九十二章 請客吃牛肉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陛下來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給藥王講課第八百零五章 李淵不見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進宮第七百一十二章 偶遇突厥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波斯、羅馬使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泉州的大海商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要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青騅之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失意的李孝恭第十七章 昌樂之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軍營偶遇第八百三十七章 人手不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探望素娘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官儀的難處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青騅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選一個吧第九百二十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第三百三十四章 說到做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二十章 知道?不知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真下毒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兩小無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承道的船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糊塗賬 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死人“復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見裴寂第九百七十五章 李休在哪裡第六百四十五章 遣唐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一百四十八章 石炭礦第九百二十四章 臣請辭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在局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磚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葉作坊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拔灼之死 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破吐谷渾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修墓第九百二十五章 宮中吵架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別離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厥終於來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李洛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家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三原縣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五百五十章 楊農離世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困第五百九十二章 出兵時間的爭執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一千章 世家的後招第一千零八十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一千零十章 殿前之爭第九百九十六章 靈前衝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坦白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東宮的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
第一百七十一章 炒茶第四百二十章 鑽石的下場第七十章 建造新宅院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姐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遼東戰事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量供應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東南角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攻型海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十七章 昌樂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妮子有點意思第九百六十四章 舉辦婚禮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四百零三章 李淵想出宮第九十二章 請客吃牛肉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陛下來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給藥王講課第八百零五章 李淵不見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進宮第七百一十二章 偶遇突厥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九十五章 裴矩受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波斯、羅馬使團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泉州的大海商第九百零三章 波斯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要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青騅之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失意的李孝恭第十七章 昌樂之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軍營偶遇第八百三十七章 人手不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探望素娘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官儀的難處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青騅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選一個吧第九百二十章 越王入住武德殿第三百三十四章 說到做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二十章 知道?不知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真下毒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兩小無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似曾相識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承道的船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糊塗賬 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死人“復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見裴寂第九百七十五章 李休在哪裡第六百四十五章 遣唐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一百四十八章 石炭礦第九百二十四章 臣請辭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在局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磚第二百八十八章 茶葉作坊第九百九十四章 臨終囑託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拔灼之死 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破吐谷渾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修墓第九百二十五章 宮中吵架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別離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厥終於來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李洛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取而代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家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三原縣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五百五十章 楊農離世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困第五百九十二章 出兵時間的爭執第八十二章 唐朝潘仁美?第一千章 世家的後招第一千零八十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一千零十章 殿前之爭第九百九十六章 靈前衝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坦白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東宮的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