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難兄難弟

bookmark

對於是否與西突厥和親這件事,李世民也表現的十分慎重,畢竟這件事最初是李淵定下來的,而且現在西突厥已經派使節把彩禮都送過來了,再想反悔說不定還會得罪西突厥,所以在聽完李休的勸說後,李世民並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說要回去考慮一下。

對此李休也十分理解,畢竟這麼重大的事情,哪怕李世民是皇帝,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決定的,說不定他還要回去與長孫無忌等人商量一下,所以他也沒有再催促,而是向李世民打聽了一下這次和親的情況,畢竟像這種事情他以前也不怎麼關心。

李世民其實很希望李休能夠多接觸一些政務,這樣也能爲自己分憂,因此也詳細的將這次與西突厥和親的情況講了一遍,結果李休這才知道,原來在大唐剛建立時,西突厥就向李淵示好,雙方甚至準備結盟共同對付頡利,結果頡利知道後立刻派人向西突厥示好,這才緩解了那次的危機。

不過也就在李世民動玄武門之變的前一年,西突厥再次派人來到大唐,這次則是統護葉可汗向李淵請求賜婚的,而李淵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所以婚事也就定了下來,隨後李世民奪位,但是這樁婚事卻並沒有因此而廢除,所以西突厥在去年時,就派人與李世民接觸過,對此李世民也沒有反對,所以纔有了西突厥使節帶着彩禮來迎娶大唐公主的事。

“本來對於與西突厥聯姻之事,朝中的衆臣都很贊成,甚至連和親的人選都已經定好了,就是我堂兄李道立的女兒。”李世民最後開口道。

“李道立?那不就是任城王李道宗的弟弟嗎?”李世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驚訝的開口道,李道立的名字也許別人沒聽說過,但李道宗卻是初唐名將,也是大唐皇族中少有了幾員名將之一,與平定了南方的李孝恭並稱,不過他還有一個更有名的身份,那就是文成公主的父親。

“不錯,李道立與任城王是親兄弟,不過因爲他們的叔父無子,所以李道立被過繼了出去,但是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卻十分親密,連住的府邸都是相鄰着,之前我削減李氏宗族的王爵,本來想將李道立的高平王爵位拿掉,給他一個刺史也就是了,不過看在李道宗的面子上,還是隻降爲縣公,這次他的女兒被選出來和親,也算是爲我大唐做了點貢獻!”李世民這時十分冷血的開口道。

之前李世民清理李氏宗族內的王爵,凡是沒有立下什麼功勞的,一個不差的全都被降了爵,李道立也沒什麼功勞,自然也逃不過降爵的命運,不過李道宗卻是大唐名將,擔任着靈州都督的重任,所以他不但沒有被降爵,反而連他的親屬也都沾了點光。

“陛下仁慈!”李休口不對心的對李世民誇了一句,低頭時卻不由得撇了撇嘴,他是在爲李道宗和李道立這對兄弟感到不值,現在是李道立的女兒被當成公主和親,以後李道宗的女兒還是會被送出去和親,只要他們不是特別的冷血,恐怕都會心疼自己的女兒,可惜在大勢之下,他們也沒有反抗之力,說起來也真是一對難兄難弟。

“對了,上次你勸我的事我也已經想通了,青雀的封地我已經收回了大半,只給他留下九州封地,與恪兒他們的封地差不多,這樣就不算特殊了!”這時李世民忽然又想到一件事,當下緩緩的開口道。

“陛下英明,這對泰兒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李休聽到這裡終於露出幾分真心的笑容道,只要李世民不太過寵溺李泰,就不會讓他從小覺得與其它的皇子不同,從而對太子之位產生什麼妄想。

“是啊,觀音婢也是這麼說的,甚至連無忌也對你的話十分贊同,看來朕是真的錯了!”李世民這時也是嘆了口氣道,爲了李泰的事,他還特意與長孫無忌商量了一下,結果沒想到長孫無忌的意見與李休竟然完全一致。

“正所謂當局者迷,陛下身爲人父,有時也難免感情用事,這點臣也是深有體會!”李休聽到這裡笑呵呵的開口道,對於長孫無忌也贊同他的意見,李休也並不感到奇怪,因爲長孫無忌一直都是支持李承乾的,只不過原來的歷史上李承乾讓人太過失望,最後才讓長孫無忌轉而支持最小的李治。

聊了幾句家中的閒話之後,李休忽然想到天花的事,於是再次向李世民請教道:“陛下,天花已經控制住了,不知長安城何時纔會解除戒嚴?”

聽到李休的話,李世民也不由得皺了一下眉頭,隨後這纔開口道:“長安戒嚴本就是萬不得已的事,我也希望能夠早點恢復正常,只不過朝中衆臣對天花畏之如虎,所以朝堂上討論了幾次,也沒能通過解除戒嚴的政令,不過估計也過了,畢竟長安戒嚴帶來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別的不說,城中的糧價就已經漲了不少了。”

“對於天花這種瘟疫小心謹慎一些也沒什麼大錯,另外臣在城外之時,竟然還爲我大唐現一位難得的人材!”李休這時忽然笑着開口道,上次他見到劉仁軌後,就一直想向李世民推薦他,現在總算是找到機會了。

“哦?你可是很少向朝廷推薦賢才,上次你推薦的那個蘇定方已經去了北疆,他也的確沒有辜負你的信任,屢次立下大功,連程咬金都誇他是個難得的悍將!”李世民聽到李休要推薦人才,當下也不由得大笑一聲道。

“蘇定方去了北疆?陛下不是成立了武院,怎麼不讓他去武院學習?”李休聽到李世民的話也不由得驚訝的道,武院是由他提出來的,而且李世民也委任李靖爲武院的山長,他也一直關注着這件事,據他所知,武院的框架已經搭了起來,也挑選了一批學生進入武院學習,所以他也一直以爲蘇定方也在武院中呢?

“剛開始的時候,我的確是想把蘇定方送到武院中的,不過他卻自己要求去北疆殺敵,以此來證明他的忠心與實力,對此我也不好拒絕,所以就讓他去北疆先歷練兩年,等以後再調回武院學習就是了!”李世民笑呵呵的回答道。

他看中的不但是蘇定方的才能,更看中的是他的人品,此人年少時就保衛鄉里,後來天下大亂才加入竇建德的大軍,不過卻是個忠義之人,這種人纔是他最需要的。

“原來如此,沒想到蘇定方竟然如此有主見,不過臣今日推薦之人,卻絲毫不比蘇定方差!”李休聽後點了點頭,隨後又笑着開口道。

“哦?得到一個蘇定方已經十分難得,如果能夠再有一個蘇定方,那可真是我大唐之幸啊!”李世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驚訝的開口道。

“呵呵,其實這個人本來就是我大唐的官員,臣也是在天花之時認識了他,此人正是青田縣的縣尉,姓劉名仁軌!”李休這時終於將劉仁軌推薦給李世民道。

“哈哈~,我當是誰呢,原來就是那個在青田縣大開殺戒的砍頭縣尉啊!”李世民聽劉仁軌這個名字時,卻不由得大笑一聲道,看來他也早就知道劉仁軌。

“陛下知道他?”李休也不由得驚訝的看着李世民道,一個小小的縣尉而已,在有品級的官員之中,已經是最低級的官員了,卻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會知道他。

“這你就不知道了,劉仁軌現在已經不是什麼無名之輩,前段時間朝堂上因爲他差點吵起來了,就是因爲有諫官參奏他濫殺無辜,但也有官員說在當時的形勢下,只有殺人才能威懾到青田縣中的暴徒,結果雙方是爭吵不休,參奏他的諫官還給他起了個砍頭縣尉的稱號。”李世民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露出幾分開心的笑容。

做爲一個皇帝,他最開心的就是手下的臣子們意見不一,因爲只有這樣,他才能從中搞平衡,這也就是所謂的御下之道,如果真的讓臣子們結成鐵板一塊,那他這個皇帝反而不好當了。

“砍頭縣尉!這個稱號還真是……”李休聽到這裡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是支持劉仁軌的,畢竟亂世行苛法,在青田縣那種混亂的情況下,如果不殺人根本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穩定縣城的情況。

“李休,你推薦劉仁軌可真不是時候,朝中不少人都對他血腥的手段感到不恥,甚至連讀書人中也對他頗有微詞,在這種情況下,朕也不得不考慮天下人的態度,所以實在不好提拔他啊!”李世民說到最後時,也露出爲難的表情。

“陛下,臣之所以推薦劉仁軌,也是擔心他因殺人太多的事而受到責罰,另外他的性格也太過方正,還需要多多磨練一下,所以陛下不如將他調到別外,也可以避一避風頭!”李休也能理解李世民的難處,所以這時向他建議道,這纔是他向李世民推薦劉仁軌的真正目的。

第一百章 李休的計劃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新羅人到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番僧波頗第八百二十七章 伶牙俐齒第三百七十九章 絕境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農的打算 上第四十六章 相親大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花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遼東戰事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七百六十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猜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的趙德言第七百零二章 李休出的難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東宮事發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盤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圖書館開業 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死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婉娘出嫁第五百八十章 又是上元時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八百六十章 官員的俸祿第一百五十章 裴矩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八十四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快過年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送葬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拔灼之死 下第五百二十章 光化郡主的異常第七百二十三章 海鹽見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李治的一天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輕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爺犯傻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五十四章 死不認賬第三十五章 吃羊肉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五百三十三章 上元詩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句麗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四百七十二章 納妾?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放草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陽公主的腦洞第一千零二章 留活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到殺豬時 上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八百三十五章 鑄錢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困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薯活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遣唐使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后病危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王玄策獻俘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貞觀二十八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奘西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退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被告變原告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張亮的處置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一百七十五章 粉兒掙錢了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二百三十一章 營嘯的故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八百一十六章 世外桃源第四百六十二章 喝的不是茶第九百九十七章 膽小的李治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虯髯客啓航第八百七十二章 拍賣進行中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兄留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信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勤的潛規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爲名所累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來了
第一百章 李休的計劃第六百零四章 蕭皇后 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面衝突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新羅人到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番僧波頗第八百二十七章 伶牙俐齒第三百七十九章 絕境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農的打算 上第四十六章 相親大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花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遼東戰事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李泰來訪第七百六十一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猜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的趙德言第七百零二章 李休出的難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東宮事發 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盤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圖書館開業 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死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婉娘出嫁第五百八十章 又是上元時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厥內亂第八百六十章 官員的俸祿第一百五十章 裴矩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傳授兵法第八十四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快過年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送葬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拔灼之死 下第五百二十章 光化郡主的異常第七百二十三章 海鹽見聞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李治的一天 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輕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七斤的兒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爺犯傻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五十四章 死不認賬第三十五章 吃羊肉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五百三十三章 上元詩會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句麗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四百七十二章 納妾?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放草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陽公主的腦洞第一千零二章 留活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到殺豬時 上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八百三十五章 鑄錢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困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薯活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遣唐使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后病危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王玄策獻俘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貞觀二十八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奘西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退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被告變原告第九百六十章 碼頭上的商社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張亮的處置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一百七十五章 粉兒掙錢了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二百三十一章 營嘯的故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八百一十六章 世外桃源第四百六十二章 喝的不是茶第九百九十七章 膽小的李治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虯髯客啓航第八百七十二章 拍賣進行中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兄留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信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勤的潛規則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爲名所累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