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兵不血刃

第八十五章兵不血刃

“放下武器者免死,頑抗者殺!”一波高昂的附和之聲,猶如九天驚雷般,響徹長安上空。

緊接這個時候,長安城內煙火四起,“破城了!破城了!”的喊叫之聲,在城中四處響起,致使長安城內的百姓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馬超騎在戰馬上,仰頭望着城中上空,燃燒起的火光,聽着城內四起的驚叫聲,心知這一切顯然是飛馬閣的探子,聽到喊殺聲時,正在按照計劃行事,他們的目的就是給長安城製造混亂,以擾守軍的軍心。

眼前西營內的守軍兵馬,在面對着殺進營地的馬超鐵騎時,本已驚得軍心大亂,當馬超大軍嚴陣以待的箭陣,發射出的漫天箭雨的那刻,原本還抱着一拼念頭的守軍,自是人人膽寒,再也沒有人敢衝進校場上來。

西營留營都尉張瑞,眼見西涼軍馬,殺入營地時,不由暗想:“來的好快啊,果然被先生若料,長安城纔是馬超最終目標,看來該是我爲長安百姓,做些事情的時候了。”

張瑞如是一想,隨即振臂呼道:“董卓上欺天子,下壓百姓,牛輔又殘暴好殺,我等替這樣的人賣命,豈不讓天下百姓唾棄,莫若歸降太傅,以保長安百姓,免受戰火之苦。”

向來在下層兵士中,頗有威望的張瑞,呼聲一起,左右數百兵士,紛紛附和道:“我等願聽張都尉的。”

“鐺!……”隨着張瑞率先丟下兵器,左右兵士,紛紛效仿,轉瞬間全營將士,人人都放下了手中兵器。

“弟兄們,放下兵器的,全部退回營棚,等候命令!”張瑞舉着火把,揚聲一喝,全營兵士紛紛退回了營棚之內。

馬超在陣中,看到這一幕場景時,動容道:“胡赤兒,這張都尉是何許人?竟然有此威望?”

“回稟少主,這張都尉姓張名瑞,字德安,馮翊郡人氏,這人仗着有幾分武勇,向來張狂,經常犯言頂撞上官,若不是賈文和保他,早被牛輔所殺,此刻他臨陣倒戈,可能就是怨恨牛輔所致吧!”胡赤兒見張瑞投降,不由心懷忌諱,在回話之時,明顯帶着中傷的意思。

而他此刻內心中,更是暗罵道:該死,這張德安平時自詡忠義,竟然也會投降,這等大功反成他得了。

馬超眉頭一皺,顯然他聽出胡赤兒的話中,帶有其它含義,心下不滿的暗忖道:這胡赤兒看來還是賊心難改,總是不忘中傷他人,來成就自己的功名。

待全營的守軍,都退了回去時,整個校場之上,除了馬超的七千兵馬外,營臺之上就剩張瑞一人,這時他舉着火把,昂然走到馬超軍前,作揖喊道:“罪將張瑞,見過馬太傅,還望太傅守諾,放過營中兵士,使長安百姓免遭兵火之苦,若太傅答應,瑞願任憑處置。”

馬超領着諸將,縱馬來到陣前,擡頭看了眼張瑞,將近八尺的個頭,顯得魁梧彪悍,闊臉短鬚,一臉正氣。

對於這樣的漢子,馬超不由大生好感,當下點頭道:“張將軍憂民之心,超心感佩服,將軍還有其他要求,儘管說來,超無不答應。”

“謝太傅大人,罪將只有一個要求,借瑞一戰馬,某願支身前往東營,說服東營將士來歸。”張瑞對馬超威名,多有耳聞,今日見馬超果有名士風範,自是心下欣慰,當即走到馬超跟前,作揖請命道。

馬超隨即翻身下馬,扶起張瑞道:“將軍爲長安百姓所做之事,必然名垂千古,超替長安數十萬百姓,謝過將軍。”

“太傅爲國除賊,天下知名,瑞雖不才,願效綿薄之力。”張瑞肅然喊道。

對於張瑞的豪氣大義,馬超暗自點頭稱道,當下道:“來人牽馬!”

“張將軍,此去雲臺,還望保重!”馬超眼見張瑞單衣在身,隨解下肩上錦袍,披在其肩上,囑託道。

張瑞接過戰馬繮繩,作揖道:“多謝太傅,瑞天亮之時,必回!”“駕!”

“……”馬超望着張瑞消失在夜幕下的身影,久久沒有出聲。

“少將軍,張瑞此去,如魚入海……”胡赤兒見張瑞離去,忍不住開口道

“胡將軍,我看張將軍乃忠義之人,相信是個重諾之人。”龐德不等他把話說完,便冷喝着打斷了他的話頭。

“俊義,你速率一千兵馬,把守住橫門,令明你率一千兵馬,守住營門。”馬超揮手阻斷他們的話頭,揚聲下令道。

“遵令!”二將領將令而去。

“子龍,你領營中兵馬,打掃戰場,收繳兵器,把新降的兵士,全部清點造冊,待天亮後再行收編。”馬超望了眼安靜下來的營地,沉聲道:“胡將軍,你領五百兵士在營地紮下營帳,準備宿營。”

“遵令!”

黎明時分,鬧了一夜的長安城,總算是恢復了安靜,馬超一夜未睡,他站在西營門口的點將臺上,一站就到天亮。

當東方的朝陽,出現在天際之時,萬道金光灑下,折射在馬超那閃亮的銀盔之上,幻化出萬道光芒,致使校場上的將士們,皆以爲是神將下凡,人人爲之動容。

就在這個時,張瑞如期歸來,他果然沒有辜負馬超的期望,不但領回了東營的六千兵馬,還有各門的二千七百五十名將士,也全部被他帶了回來。

“罪將張瑞,幸不辱命,前來複命!”張瑞飛馬來到校場的點將臺下,翻身下馬,跪地作揖喊道。

“哈哈……”馬超仰天大笑,快步走下雲臺,張臂扶起他,道:“德安,長安能夠兵不血刃而下,皆你之功,從即日本將授你立信將軍稱號,協助本將負責長安防務。”

“末將謝太傅賞識,然瑞能夠今日舉措,不過是舍弟與賈先生之謀,瑞不敢獨享此功。”張瑞聽到馬超對自己賞識時,急忙作揖喊道。

第115章 爵位誕生第82章 趙雲來投第19章 行軍滑板第67章 郭嘉獻策第8章 韓遂來使第18章 隨軍出征第28章 反敗爲勝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37章 喜獲音訓第69章 圓滿交易第78章 破敵計策第98章 民衆之威第3章 送父出征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77章 李暹授首第87章 陷陣之士第78章 破敵計策第64章 綁架郭嘉第62章 馬市際遇第71章 諸侯動向第62章 馬市際遇第25章 神將神棍第10章 我就強娶第66章 二將下獄第30章 達成協議第88章 諸侯動向第88章 諸侯動向第31章 皇宮廷議第72章 太后駕臨第56章 抵達河內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25章 神將神棍第45章 並肩作戰(上)第42章 各懷心思第43章 董卓放言第57章 善變太后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55章 重會邙山第15章 刺史下臺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82章 趙雲來投第24章 神駒雪影第38章 探望王允第100章 呂布投曹第20章 雪夜襲擊第118章 貂蟬的初夜(上)第83章 分兵駐守第98章 民衆之威第66章 二將下獄第94章 潼關抗敵第32章 馬超情傷第85章 兵不血刃第116章 戰雲密佈第66章 二將下獄第33章 飛虹千軍第88章 諸侯動向第67章 郭嘉獻策第119章 貂蟬的初夜(下)第117章 敵情分析第48章 血戰城門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65章 故弄玄虛第37章 喜獲音訓第111章 商討會議第63章 宴請風波第109章 美女打擂第62章 馬市際遇第98章 民衆之威第34章 前往洛陽第79章 兵圍咸陽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11章 不是男人第86章 飛熊軍威第22章 大展神威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104章 怒斬胡赤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100章 呂布投曹第1章 少年馬超第51章 神秘少女第71章 諸侯動向第9章 收保護費第83章 分兵駐守第121章 血洗河套(上)第26章 少女求歡第23章 分兵出擊第105章 斬首示衆第24章 神駒雪影第76章 閃襲扶風第85章 兵不血刃第51章 神秘少女第90章 平定三輔第69章 圓滿交易第71章 諸侯動向第19章 行軍滑板第112章 全民齊心第14章 混亂場面第14章 混亂場面
第115章 爵位誕生第82章 趙雲來投第19章 行軍滑板第67章 郭嘉獻策第8章 韓遂來使第18章 隨軍出征第28章 反敗爲勝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37章 喜獲音訓第69章 圓滿交易第78章 破敵計策第98章 民衆之威第3章 送父出征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77章 李暹授首第87章 陷陣之士第78章 破敵計策第64章 綁架郭嘉第62章 馬市際遇第71章 諸侯動向第62章 馬市際遇第25章 神將神棍第10章 我就強娶第66章 二將下獄第30章 達成協議第88章 諸侯動向第88章 諸侯動向第31章 皇宮廷議第72章 太后駕臨第56章 抵達河內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25章 神將神棍第45章 並肩作戰(上)第42章 各懷心思第43章 董卓放言第57章 善變太后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55章 重會邙山第15章 刺史下臺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82章 趙雲來投第24章 神駒雪影第38章 探望王允第100章 呂布投曹第20章 雪夜襲擊第118章 貂蟬的初夜(上)第83章 分兵駐守第98章 民衆之威第66章 二將下獄第94章 潼關抗敵第32章 馬超情傷第85章 兵不血刃第116章 戰雲密佈第66章 二將下獄第33章 飛虹千軍第88章 諸侯動向第67章 郭嘉獻策第119章 貂蟬的初夜(下)第117章 敵情分析第48章 血戰城門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65章 故弄玄虛第37章 喜獲音訓第111章 商討會議第63章 宴請風波第109章 美女打擂第62章 馬市際遇第98章 民衆之威第34章 前往洛陽第79章 兵圍咸陽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11章 不是男人第86章 飛熊軍威第22章 大展神威第122章 血洗河套(下)第104章 怒斬胡赤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100章 呂布投曹第1章 少年馬超第51章 神秘少女第71章 諸侯動向第9章 收保護費第83章 分兵駐守第121章 血洗河套(上)第26章 少女求歡第23章 分兵出擊第105章 斬首示衆第24章 神駒雪影第76章 閃襲扶風第85章 兵不血刃第51章 神秘少女第90章 平定三輔第69章 圓滿交易第71章 諸侯動向第19章 行軍滑板第112章 全民齊心第14章 混亂場面第14章 混亂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