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佈局

但是這一幕對於那神只卻是致命的,他恐懼的叫了一聲:“佛門……”神輝拼命的波動着,想把那佛光給抗拒開去。可是佛光卻在不斷的擴張,雙方只是僵持幾息功夫,佛光就再次收斂,消失不見。可同時空中卻只剩下了一個神只存在,另外一個,卻已經沒了影子。

“現在的結果如何我們只有等着看了,能辦的全都辦了!”諸葛臥龍疲勞的伸了一個懶腰,軟趴趴的坐在了椅子上。年紀大了,這幾天高度緊張確實讓人有些吃不消。

其他幾個人也好不了多少,精神高度緊張的結果是每個人一鬆弛下來就感覺到特別的疲累。只有嶽山秋這種修行有成的人,才能堅持下來。他很想現在就殺到冥界去,可是自己心裡也清楚,這時候去冥土,除了給傅說增添負擔以外,幾乎起不了什麼作用。

就連燕赤霞也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所以就只是如同一個困在籠子裡面的熊一樣亂轉,卻沒有吵着再去冥土。肉身在冥土之中負擔太大,只有金章以上境界,才勉強有着自保之力。而不論嶽山秋還是燕赤霞,都還沒有結成金丹。

“好了,你也轉了。看的我眼暈!”諸葛臥龍說道:“坐下來歇歇!”

燕赤霞停了下來,叫道:“我就是着急嘛,坐不住!”

嶽山秋現在很瞭解自家這個師弟,就打岔道:“諸葛先生,師尊一直說你學究天人。上次你還跟我們講了一些神明之間的隱秘之事,說是有神帝隕落了?”

諸葛臥龍點頭道:“不錯!當年中土大地是神道和儒門共治天下的局面,這個你們知道吧?”

諸人都點頭,這種事情普通百姓或許不會知道。可是他們這些人,卻肯定都是一清二楚。

“但是其實,最早儒門只是相當於現在道宮的位置,只是在人世供奉祭祀神庭的而已!”

諸葛臥龍這一句話,讓所有人都詫異起來。誰不知道當年儒門聖賢輩出,幾乎能和神庭分庭抗禮,怎麼可能是諸葛臥龍所說的模樣?

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司儀的祭官。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稱爲術士。供奉着以前的神庭神帝,是一羣掌握這供奉神明禮儀的人羣。

再到後來,儒門開始將禮儀的作用擴大,變成天下間一種同行的行爲規範。並漸漸的從供奉神明,向着侍奉君主而演變,儒門就慢慢的掙脫神明的束縛,開始獨成一家。最後儒門甚至認爲他們的行爲規範是天地宇宙的大道,指導人道進程的法則。並認爲他們所掌握的就是大道,就是真理,正義。

爲了維護他們自己的真理正義,產生一種類似宗教一般的狂熱。從而成爲儒門的力量來源,或者稱爲浩然之氣。從而使儒門產生了諸多聖賢,一度可以和神庭分庭抗禮。

諸葛臥龍披古通今,將儒門的來歷發展這些,一步一步的批示道來,聽到個人面面相覷。漸漸的都有些相信了,畢竟這時候儒門早已經沒落,雖然還死而不僵。但是這裡卻沒有那種儒家的信徒,接受這些東西,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但是儒門還是終究衰落了!”燕赤霞不服氣的咕囔道。諸葛臥龍的話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暫時忘記了冥土之中發生的一切。那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太過遙遠,再是着急,也使不出半點的力氣來。

“後來佛門傳入中土,開闢六道輪迴。憑這個從中土神庭手中搶走了大批的信徒,甚至全盛的時候,都有一句話叫做天下叢林飯似山,鉢盂到處任君餐的話頭來。和尚遊走中土,身上可以不帶着一分錢一顆糧食,只爲者天下到處都有佛門的廟宇。和尚處處都可以掛單寄住。可見那時候的佛門有多麼的興旺了!”

燕赤霞對佛門抱有特殊的好感,嘆息一聲:“可惜佛門最後也被神庭打敗,退出了中土!”

諸葛臥龍就冷笑一聲:“卻沒有這麼簡單,真正和佛門起了衝突的反而是儒門。儒門設計的種種規範法則,都被佛門的出現給破壞了。因此儒門就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佛門,當世間的言語說不服對方的時候,一切都被歸納與武力!”

佛門和儒門就這般起了衝突,雙方從朝堂一直戰鬥到民間,從信徒一直戰鬥到聖賢和佛祖。佛門九大佛祖再那一場衝突之下就隕落了五位,而儒門也沒有佔到便宜,聖賢諸子也都隕落殆盡。河蚌相爭的結果最後只能是漁翁得利,神庭乘機出手,結果就是儒門從此式微,而佛門被趕出了中土。

但是儒門佛門也不是好相與的,神庭的諸神隕落了多位。甚至連最高位的十二神帝也受傷極重,最後神庭之中卻起了變亂,一場好殺。導致最後神庭成爲了以五方神帝爲首的新神系。

這般故事驚心動魄,聽的人幾乎不敢相信。諸人良久都沒有回過神來,只有嶽山秋去忽然問道:“諸葛先生,你先前說過冥土發生的事情是鬼帝的手段?”

諸葛臥龍說起這個,卻就不敢確定了,遲疑道:“應該是吧,否則冥土之中沒有幾個大能調動這麼多的孽障……說起來,其實鬼帝也是神帝……”

這話一說,所有人都震驚起來,雖然他們對於傅說都十分的有信心。但是這次不同,如果光說鬼帝的話,他們畢竟不怎麼熟悉,雖然知道鬼帝大能,可只是有些擔心而已。可是說到神帝,那可就不一樣了。

他們這些人雖然現在和道宮爲敵,可是道宮佔據信仰正統不知道多少年,神帝無敵的威名,早已經深入一個飛心中最深處。雖然個個都知道,早晚會和神帝一戰,但是在他們心目之中,那還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從來沒有想過是現在……

“最早神庭有十二神帝,除了隕落的,失蹤的。還有就是失敗的。我開始和你們說過神庭其實分爲三個部分,神庭,水司和冥土。而水司和冥土都是失敗者,被趕離了神庭。所謂的冥土三大鬼帝,其實最早都是神庭的神帝!”

第16章 以雷破雷 白帝神兵第41章 千里奇襲第1章 內政第44章 黑龍兇暴 一雷降之第20章 最後之戰第52章 陽氣第5章 兵家秘技第29章 宋秀秀第42章 破城第27章 鬼王第6章 捆綁神女第87章 內政買賣第39章 道宮第1章 內政第48章 九山王第76章 刺殺大將第41章 權術第50章 兵家印訣 黑龍寶藏第74章 與佛有緣?第47章 鐵氏柱石 闖營奪權第31章 蘭若古佛第47章 鐵氏柱石 闖營奪權第8章 軍中議事第7章 鹽稅收入 陰謀醞釀第57章 傅青主第19章 倉促離京第23章 流民馬賊第57章 傅青主第31章 小小御使敢做聲第39章 火燒妖孽第7章 江畔搏殺第20章 路見不平第4章 兵家戰陣第27章 鬼王第29章 老龍遁走 大水退去第15章 天下大勢第62章 神劫孽障第9章 丹派劍法第8章 塵根道人 水淹元州第11章 闢卻邪穢第40章 爲將之道第1章 京師被圍第94章 雨林毒物第110章 南疆古寺第30章 滿朝公卿無一語第53章 經籙氣運第22章 又回家鄉第31章 出遊海外 雲遁之法第39章 海上有船 嶽拓王子第73章 佛光照魔第5章 家族恩怨第44章 業力第32章 成就金丹第75章 赤子初心第40章 爲將之道第69章 鬼僚山寨第110章 南疆古寺第23章 經緯軍國第89章 直接擒殺第53章 痛毆府尊第77章 神仙之別第37章 嶽拓國第70章 道人魔化第44章 行路艱難第9章 斬殺道官第90章 庚金劍氣第108章 蘇家聖賢第104章 儒家聖賢第81章 收取水氣第43章 除根第18章 九轉大還 天劫魔劫第24章 五行之氣第29章 雷火擊妖第52章 勝負不定 人心難測第35章 天下紛紛 中土氣運第56章 陰司九層第59章 逐出家門第8章 塵根道人 水淹元州第50章 福地第21章 成人之美第23章 傅說出關 神威無敵第27章 妖魔聚集第10章 小吳山神 桑氏歷羊第55章 生機一線第20章 最後之戰第13章 佈局第40章 人心第24章 五行之氣第51章 攻心爲上第55章 封冊土地第43章 蘭若古寺第42章 人爲刀俎第37章 錦衣親軍第3章 佳人第35章 下筆如神 龍女美貌第7章 守城之戰第14章 血脈第19章 太原城第31章 闖宮之變第27章 原是妖狐
第16章 以雷破雷 白帝神兵第41章 千里奇襲第1章 內政第44章 黑龍兇暴 一雷降之第20章 最後之戰第52章 陽氣第5章 兵家秘技第29章 宋秀秀第42章 破城第27章 鬼王第6章 捆綁神女第87章 內政買賣第39章 道宮第1章 內政第48章 九山王第76章 刺殺大將第41章 權術第50章 兵家印訣 黑龍寶藏第74章 與佛有緣?第47章 鐵氏柱石 闖營奪權第31章 蘭若古佛第47章 鐵氏柱石 闖營奪權第8章 軍中議事第7章 鹽稅收入 陰謀醞釀第57章 傅青主第19章 倉促離京第23章 流民馬賊第57章 傅青主第31章 小小御使敢做聲第39章 火燒妖孽第7章 江畔搏殺第20章 路見不平第4章 兵家戰陣第27章 鬼王第29章 老龍遁走 大水退去第15章 天下大勢第62章 神劫孽障第9章 丹派劍法第8章 塵根道人 水淹元州第11章 闢卻邪穢第40章 爲將之道第1章 京師被圍第94章 雨林毒物第110章 南疆古寺第30章 滿朝公卿無一語第53章 經籙氣運第22章 又回家鄉第31章 出遊海外 雲遁之法第39章 海上有船 嶽拓王子第73章 佛光照魔第5章 家族恩怨第44章 業力第32章 成就金丹第75章 赤子初心第40章 爲將之道第69章 鬼僚山寨第110章 南疆古寺第23章 經緯軍國第89章 直接擒殺第53章 痛毆府尊第77章 神仙之別第37章 嶽拓國第70章 道人魔化第44章 行路艱難第9章 斬殺道官第90章 庚金劍氣第108章 蘇家聖賢第104章 儒家聖賢第81章 收取水氣第43章 除根第18章 九轉大還 天劫魔劫第24章 五行之氣第29章 雷火擊妖第52章 勝負不定 人心難測第35章 天下紛紛 中土氣運第56章 陰司九層第59章 逐出家門第8章 塵根道人 水淹元州第50章 福地第21章 成人之美第23章 傅說出關 神威無敵第27章 妖魔聚集第10章 小吳山神 桑氏歷羊第55章 生機一線第20章 最後之戰第13章 佈局第40章 人心第24章 五行之氣第51章 攻心爲上第55章 封冊土地第43章 蘭若古寺第42章 人爲刀俎第37章 錦衣親軍第3章 佳人第35章 下筆如神 龍女美貌第7章 守城之戰第14章 血脈第19章 太原城第31章 闖宮之變第27章 原是妖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