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選擇

皇帝御駕西巡,爲皇太后祈福。

此行,皇太后、皇帝、皇后,次相魏良臣,參知政事張浚,兵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沈虛中隨行。

御龍直都指揮使莫龍統殿前司兵馬爲內衛,趙密、羅克敵統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精銳。

所有兵馬,合計三萬人。

當初真宗封禪泰山時,帶了一萬五千名精銳禁軍。

成都到臨洮的距離,比起泰山到幽州可遠的多了。

可是考慮到如今宋夏之間的形勢,比真宗封禪時的宋遼形勢要更加緊張,所以爲安全起見,還是加派了一倍的兵力。

監國晉王趙璩,率領滿朝文武送皇帝出城,聲勢浩大。

御街之上,許多百姓都在圍觀這樣難得的場面。

人羣中,洛承安翹首看着皇帝的儀仗緩緩出城而去,輕輕吁了口氣,對一旁的顏青羽道:“按照腳程,小瑩已經到洛陽附近了吧?”

顏青羽點點頭,低聲道:“差不多,皇帝御駕啓程晚,行路緩慢,她能搶出足夠的時間讓國相應變的。”

洛承安謹慎地四下看了看,轉身走去,對緊跟上來的顏青羽道:“皇帝一日還在西南,邊禁便有十倍的森嚴。我們現在不僅要等機會,還要等時間。這段時間,謹慎一些,切勿露出馬腳。”

“洛叔放心。”

頓了一頓,顏青羽道:“我就是奇怪,國相爲何非要一個活的楊沅?而且連傷都不許傷他?若非如此,我們早就可以下手了,現在卻是畏首畏尾的。”

洛承安淡淡一笑,道:“你我聽命行事而已,哪來的那麼多爲什麼?走吧,回去,醫館該開門了。”

趙璩送走皇帝,至十里亭而止,兄弟二人一個在車上,一個在馬下,四目一對,千言萬語,盡在其中。

轎簾徐徐放下,御駕向西,緩緩而去。

趙璩率文武長揖到地,緩緩直起腰來時,看着面前腳步鏗鏘的士兵列隊而過,趙璩對伺候在身邊的王府內侍總管低聲道:“暗諭三法司,去晉王府候着。”

百官比皇帝出城的時間足足早起了兩個時辰,這才完成諸般繁瑣。

如今終於送了皇帝離開,個個疲憊不堪,畢竟能做到這個位置的官,大多年紀都大了。

武將們還好,天天操練武藝的,體質好。

文官裡面,可能也就參知政事湯思退依舊精神奕奕,畢竟他現在還不到四十歲。

都說楊沅平步青雲,速度奇快,可這湯思退也是個有大氣運的。

他是紹興十五年中的進士,不到十年就官至禮部侍郎、繼而升端明殿學士了。

秦、萬兩奸相垮臺,牽累了一大批官員,致仕的致仕,流放的流放,騰出了很多空缺,他又順理成章地被提拔爲執政。

楊沅去年剛中的進士,如果每個職位上盤桓兩三年,不斷往上升,十年內都未必能達到湯思退的高度。

吳書、朱倬、張方旬這三位法司大佬年紀都不小了,其中朱倬都是個七十歲的老人家。

皇帝御駕前行,後方的兵馬還沒走完,他就兩腳發酸,不得已喚過自己的貼身小廝,叫他跪趴在身後,借他的後背當椅子,這才勉強支撐着。

待晉王下令各自歸衙,朱倬忙不迭讓自己小廝攙扶着,將遠遠隨行的車轎喚到近前。

朱倬爬上車子,脫了官靴襪子,把痠痛欲裂的雙腳直接放在清涼的地板上,剛剛舒坦地吁了口氣,就有人到了車外,輕輕叩了叩轎廂。

朱倬掀開轎簾兒,就見一個小內侍站在外面,欠身道:“大王請亞相到晉王府一敘。”

“唉!”

朱倬嘆了口氣,擺一擺手,把轎簾兒放下,有氣無力地吩咐道:“去晉王府。”

然後他便蜷起身子,側臥在座位上,利用這回城的時間短暫休息一下。

老東西真想乞骸骨啊,可是之前向官家遞過兩回辭呈,官家卻一再極力挽留。

如今他已是七十高齡的老人家了,卻還是不能回家養老,實也無奈。

……

“近來,官家施行了一系列清理弊政的措施,推行的過程尚還叫人滿意。”

晉王府裡,趙璩請三法司大佬入座,奉上茶水後,連一句客套話都沒,就切入了正題。

他從小就沒想過要當皇帝,雖然希望他當皇帝的人,遠比支持他大哥趙瑗的多的多。

所以,他雖聰明絕頂,卻是懶得去研究帝王心術,也不需要擺出一副“聖心莫測”的模樣來馭下。

“欲行新政,莫不從整頓吏治開始,整頓吏治,莫不從清理貪腐入手。”

趙璩看看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方大佬:“就如那張宓,此人道德敗壞、目無法紀,諸般惡行,劣跡斑斑,早該被人發現纔對。

而此人原爲秦檜門下走狗,依附秦氏,受其包庇,當今聖上登基以來,內政外交,諸般事務纏身,一直也沒顧得上清理這些奸佞餘孽。”

趙璩端起茶來,卻沒有喝,而是加重了語氣道:“現在看來,秦檜餘孽,遠沒有清理乾淨,不知遺下了多少漏網之魚!

朝廷推行新政,有賴諸司衙門,諸司衙門若想順利貫徹新政,少不得你們去清理蠹蟲、揪出禍害。

都察院需從清理秦檜餘孽、查辦貪腐着手,給朝廷來一場大清掃。都察院該查的查,不管他是多大的官。

大理寺該判的判,盡依《皇宋刑統》,從重從快。刑部核刑要快,執刑也要快,官家回京之後,是要舉行盛大閱兵之禮的。

到時候,本王希望,朝堂之上,站着的都是衣冠,而無禽獸!”

三法司大佬心裡全都清楚,這位晉王殿下雖然做事不太着調,但他雖然恣意狂放,其實行事卻有分寸。

今天召集他們三個,說出這番話,絕不是晉王一時心血來潮,恐怕官家離京之前就已有所安排了。

官家出巡,隨侍大臣是誰來着?

次相魏良臣,參知政事張浚,兵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沈虛中。

這三位……

此時再想想他們一貫的立場和行爲,顯然他們是官家要保的人,不想他們受牽連,所以才帶走。

那麼留下的大臣中,又有哪些是官家讓晉王磨刀霍霍,想要針對的人物呢?

一時之間,他們想的還不是那麼透徹,但心中已隱隱有了寒意。

接下來,怕是不太平了。

趙璩密授機宜一番,便叫人把三法司送出了王府。

貪腐,當然是要抓的,但它不是朝廷亟需解決的主要矛盾。

水至清則無魚,眼睛裡一點沙子都不揉的話,楊沅那小子也一樣有小辮子可以抓。

曾經依附秦檜的,也不盡是奸臣,也不盡是庸臣。

當初只爲自保,迫於形勢,苟且於秦氏門下的,也不是一定就要清理出去。

其中很多人,其實還是很能幹的,留下來有大用。

現在以清理秦檜餘孽爲藉口,以查貪腐爲理由,主要針對的就是保守派、綏靖派、投降派。

這三個不同立場的派系,所要打擊的力度也是不同的。

投降派要堅決清除,綏靖派不能佔據重要位置,保守派就得又拉又打。

這裡邊,情況太複雜了。

就比如那主戰和主戰,主和者有戰略主和者、戰術主和者、投機鑽營主和者。

主戰派也有戰略主戰者、戰術主戰者,同樣也有譁衆取寵,以其爲進階捷階的投機派。

純粹的同一派系者中,還有各自的小山頭,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

三法司只是一口斬亂麻的刀,斬哪個位置,斬斷哪根線,這卻需要掌握着這口刀的人,自己來把握了。

鵝王只是一想,就覺得頭大如鬥。

他忽然覺得,讓大哥去西南躲一躲,由他來扮黑臉,簡直就是自討苦吃。

……

湯思退送走皇帝之後,沒有回衙門裡去,而是以身體不適爲由,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

近來,湯思退正在鬧情緒。

他從中了進士開始,不足十年間,便如坐了火箭一般,青雲直上,仕途順利的簡直如氣運之子。

這也讓年不足四旬的他,養成了心高氣傲、目無餘子的性格。

可是前幾天,在金殿之上,在討論是否復《皇宋刑統》爲祖制,辯論誓碑存在與否時,卻被楊沅一個僉都御史當衆嗆聲,這讓湯思退有些下不來臺。

其實,趙構駕崩,新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他還是非常謹慎的。

因爲他之前仕途一帆風順,多有賴於秦檜的庇護和扶持。

當初科舉殿試時,湯思退考中的是博學鴻詞科的第一名,這讓“求賢若渴”的秦檜甚爲欣賞,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秦檜也曾如是這般地招攬過狀元張孝祥,但張孝祥沒有接受,而湯思退的選擇是:接受。

也因此,他做爲秦檜甚是器重的人開始被重點培養起來。

秦檜佯裝重病,以退爲進,半年多不上朝的時間裡,爲了做戲做的更像,曾經把湯思退和他重點培養的另一位官員先後招至府上。

秦檜對他二人各自饋贈以千兩黃金,儼然有託付後事的意思。

似乎,他真的要不久於人世了。

當時,這兩個官員做出了全然不同的選擇。

另一個官員選擇了接受,他覺得,這是對秦相示之以忠。

但,湯思退選擇了拒絕。

他聲淚俱下地懇請秦檜收回成命,他說:若他接受這筆饋贈,無異於盼着秦相早死,所以萬萬不敢接受。

這一次,他的選擇又對了。

秦檜垮臺,受其牽連被貶謫的官員很多,但湯思退因爲這件事而安然無恙,甚至還更進了一步。

因爲他拒受秦檜饋贈的舉動,被解讀爲與秦檜劃清界限。

現在,他是執政中第一人,在他頭上,只有沈該和魏良臣。

這兩個人年紀都很大了,所有人都清楚,或許就在三兩年之內,他就能成爲當朝宰相,甚至是首相。

可能到那時候,他纔剛滿四十歲。

年紀,也是一份重要的政治資產。

所以,很多想要找一條粗大腿抱的官員,都紛紛投到了他的門下。

他如今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和權勢,已絲毫不亞於日暮西山的沈該和魏良臣。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楊沅區區一個僉都御史,竟然敢向他當衆發起挑釁。

楊沅只比他小十多歲,他當初依附的是權傾朝野的秦相,楊沅背後有無意政務卻對皇帝有着極大影響力的晉王。

他們兩人的晉升速度和風格都有些相識。

爲此,湯思退對楊沅早已有了一絲敵意。

只是兩人的地位相差甚遠,他作爲當朝執政,堂堂的副相,實在沒理由去主動針對一隻小蝦米。

可現在小蝦米主動向他發起了挑戰。

人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湯思退自忖氣量也絕對不小,但是換個人忤逆他,他可以一笑置之,楊沅不行。

因爲別人忤逆他,那是螞蟻撼樹,他犯不上計較。

可楊沅,真的讓他感受到了威脅。

他需要好好考慮一下今後的事情。

楊沅,他現在就要開始盯住了,楊沅既然愛出風頭,喜歡爲了迎合上意而做些譁衆取寵的事,總有出紕漏的時候。

他會好好地盯着,只等楊沅犯錯,纔會出手。

對這種人,不出手則已,出手就得是致命一擊,將他徹底打翻在地,叫他永不翻身,才能永除後患。

不然,焉知他拜相之後楊沅會不會緊跟着爬上來,成爲他一生之敵?

既然道不同,就得消弭禍患於未然。

而另一件事,則叫他更困擾,一直委決不下。

他現在又要面臨一個重大選擇了。

高宗在世時,乃至新帝登基後,他都是堅定地站在主和立場上的。

這和秦檜無關,他因爲投靠和立場受到了秦檜的重用。

但他的立場,卻不是爲了迎合秦檜,而是他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來,大宋的國力弱於金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種情況下,大宋就該以保境安民爲國策,對外推行議和綏靖的策略。

輕啓戰端,在他看來,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雖然纔不到一年光景,天下大勢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他並不認爲,大宋就有資格激進起來。

金國雖然分裂了,可分裂之後的金國,依舊擁有着遠比大宋更廣袤的領土,金強宋弱的格局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高麗、新金對大宋的親近與臣服,於實質上對大宋又有什麼幫助呢?

更何況,金國還出讓了臨洮給西夏,使得西夏與大宋重新接壤了。

西夏一旦與大宋接壤,便是心腹大患。

當初大宋奈何不了西夏,現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就能對付西夏了?

簡直是胡鬧!

所以,他覺得他的選擇並沒有錯,大宋就該韜光隱晦,坐看風雲變幻,不要輕易涉入亂局。

雖然他早就知道趙瑗這位官家個性比較堅毅,即位之前就表現的對金國比較強硬,但也不是太過分。

湯思退覺得,等趙瑗真正即位,看清楚內憂外患,再有沈相、魏相還有他們這些老成謀國的賢臣勸諫輔佐着,會成熟起來,穩重起來。

可他沒有想到,當真成爲皇帝之後,這位趙官家卻變得愈發激進了。

原本,主和派佔據了朝堂最主要的聲音,官家孤掌難鳴,還是能被他們摁住的。

誰料,現在卻被打破了這種局面:武將們得到了重用,並且在皇帝的支持下開始發聲,文臣產生了分裂,一部分主和派隨着天下大勢的變化倒向了主戰的立場。民間的聲音也直接傳進了官家的耳朵,使得官家明白,他並不孤單,他底氣十足。

官家如今的聲望,甚至比一手重建了南宋半壁江山的高宗皇帝還要高,逼得他們只能步步退讓。

難道,真的是我錯了?

我要不要重新做一個選擇?

湯思退隱隱覺得,皇帝西巡,只怕並不只是爲太后祈福那麼簡單。

而他,正好可以趁皇帝不在京中,好好理順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應該重新做一個選擇,那麼趁着官家不在京中,也可以順勢調整過來,等官家歸來,也就自然而然了。

坐着轎,一路往家中趕去,湯思退便在轎中認真地思索着。

但是在他心裡,還是認爲大宋積弱,弊端無數。官家意圖清理冗官、革新軍政,恐將會遭到強烈反彈。

即便這些新政能夠得以貫徹,也需要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徹底貫徹並得到穩固。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那個彈丸之地的新金還會存在嗎?

西夏與大宋在這十年間,會不會在西南重啓戰端,陷入無休止的拉鋸戰中,不斷消耗大宋的國力?

他現在已是執政中第一人,三五年內必定拜相,這些事都將發生在他任相期間,都會變成他的責任

他現在已經從被一棵參天大樹庇護其下的人,成長爲一棵參天大樹了。

所以,他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以後他是不可能隨意變更自己的立場和陣營的。

否則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會拋棄他。

這一次的選擇,真的好難。

可……他的哪一次重大選擇不難呢?

秦檜勢焰滔天之際,在民間的名聲卻是低落到了塵埃裡,他選對了。

秦檜垂垂將死,官家意圖趁機收回權柄的時候,他再一次選對了。

這一次……

難道他趙瑗還強得過高宗的帝王心術,強得過秦檜的老謀深算?

湯思退脣角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

做選擇題,他相信他這個如有神助的氣運之子,不會輸。

轎子回到湯府,剛剛落轎,門房便到了面前,恭聲道:“老爺,有閩南言氏上門尋親了。”

湯思退一愣,閩南言氏?閩南現在還有個言氏?我們湯傢什麼時候有這麼一門親戚了?

湯思退好奇地問道:“人呢?”

門房道:“已經被夫人延請到中堂款待了。”

“哦?”

湯思退這一下倒真覺得自己家應該是有這麼一門親戚了,不然夫人不會把人請到中堂款待。

他點點頭,下了轎,便邁步踏過了門檻,說道:“待我看看,究竟是哪一門親戚。”

這時,楊沅一身玉色便袍,剛剛踏過蕭山歡潭南風員外府的大門。

在他身後,姍姍地跟着一對無暇玉人,李師師和肥玉葉。

這一對本是乾孃和義女的關係,只是李師師如今愈發顯得年輕,和肥玉葉站在一起,宛如一對姊妹花。

同樣的硃脣皓齒,同樣的笑靨嫵媚,恰如秋月春花。

如果說區別,可能就只是二人的風情各有不同,一個醇濃如酒,一個清澈如泉。

南風遲陪在楊沅身邊,心中暗暗苦笑,難怪李夫人對我一向不假辭色,卻原來竟是他的禁臠。

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793章 止戈待戰第237章 與計劃毫不相干的圓滿(等待更新)第117章 劇毒的美味第786章 秦州劫第602章 衙中亂第104章 玉腰姐姐的心事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第172章 春花和秋月它最美麗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696章 天下熙熙第443章 楊學士很高啊第349章 殺我殺你他殺第781章 風雲(爲打開天窗說亮話盟主加更)第222章 巳時四刻,蕃坊,東方哥譚第184章 收取樊王二鳳雛第549章第586章 翩翩公子,五位第105章 不開心的國舅第85章 鴛鴦織就欲雙飛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702章 比劍第412章 請雪岳飛之冤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618章 編筐編簍第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第765章 借力打力第36章 打蛇隨棍上第96章 羣英薈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個任務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9章 以後我是你的人第313章 以你之名第705章 伽藍院,無垢尼第651章 老兵不死第91章 鳳凰山下我來也第690章 兄弟呀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255章 我有一個秘密第596章 收網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150章 你唬弄我,我唬弄你第176章 咱們一起逛個街?第478章 寧期此地忽相遇第433章 不一樣的解讀第46章 醉眼看,窗上桃花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532章 楊老師的最後任務第9章 娘子,我要跳槽第423章 調教李鳳娘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686章第767章 不堪一擊第30章 摔個跟頭撿元寶-歪打正着第136章 齊雲社的小宋第564章 她是誰?第508章 我懂你,你懂我嗎?第613章 槓上了第501章第309章 牆頭草第434章 分工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682章 因爲他善吶第191章 往蕃坊裡去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348章 還挺有儀式感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464章 心術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721章 霹靂手段(爲JJM盟主加更)第68章 師師生不忿第131章 某來斷後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134章 只待新雷第一聲第268章 家事國事功名事第104章 玉腰姐姐的心事第609章 攻心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250章 今夜急急如律令(等待更新)第77章 贈袍陸放翁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716章 什麼叫驚喜第307章 年輕人,咱們夢中相見吧第775章 好閨蜜,一起寡第573章 朝、野第212章 人比人第199章 無風波處起風波第679章 小小伎倆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599章 失控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217章 寅時,萬物承陽,虎嘯山崗第125章 好日子,定了吧!(本人生日,初六大吉)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397章 同道
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793章 止戈待戰第237章 與計劃毫不相干的圓滿(等待更新)第117章 劇毒的美味第786章 秦州劫第602章 衙中亂第104章 玉腰姐姐的心事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第172章 春花和秋月它最美麗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696章 天下熙熙第443章 楊學士很高啊第349章 殺我殺你他殺第781章 風雲(爲打開天窗說亮話盟主加更)第222章 巳時四刻,蕃坊,東方哥譚第184章 收取樊王二鳳雛第549章第586章 翩翩公子,五位第105章 不開心的國舅第85章 鴛鴦織就欲雙飛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702章 比劍第412章 請雪岳飛之冤第180章 全體起立,拜見祖師爺第618章 編筐編簍第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第765章 借力打力第36章 打蛇隨棍上第96章 羣英薈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個任務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9章 以後我是你的人第313章 以你之名第705章 伽藍院,無垢尼第651章 老兵不死第91章 鳳凰山下我來也第690章 兄弟呀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255章 我有一個秘密第596章 收網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150章 你唬弄我,我唬弄你第176章 咱們一起逛個街?第478章 寧期此地忽相遇第433章 不一樣的解讀第46章 醉眼看,窗上桃花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532章 楊老師的最後任務第9章 娘子,我要跳槽第423章 調教李鳳娘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686章第767章 不堪一擊第30章 摔個跟頭撿元寶-歪打正着第136章 齊雲社的小宋第564章 她是誰?第508章 我懂你,你懂我嗎?第613章 槓上了第501章第309章 牆頭草第434章 分工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682章 因爲他善吶第191章 往蕃坊裡去第109章 撥草尋蛇跡第348章 還挺有儀式感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464章 心術第429章 走馬上任第721章 霹靂手段(爲JJM盟主加更)第68章 師師生不忿第131章 某來斷後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134章 只待新雷第一聲第268章 家事國事功名事第104章 玉腰姐姐的心事第609章 攻心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250章 今夜急急如律令(等待更新)第77章 贈袍陸放翁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716章 什麼叫驚喜第307章 年輕人,咱們夢中相見吧第775章 好閨蜜,一起寡第573章 朝、野第212章 人比人第199章 無風波處起風波第679章 小小伎倆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599章 失控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217章 寅時,萬物承陽,虎嘯山崗第125章 好日子,定了吧!(本人生日,初六大吉)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397章 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