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六方會談

“現在的世界局勢,十分的緊張,因爲利益的衝突,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大。不過,德意志帝國作爲一個世界性的大國,我們有責任維護世界的和平。現在中東正在爆發的戰爭,影響已經波及全世界了。所以,德意志帝國希望戰爭的各方,能夠在停止戰爭,進行和平談判,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問題。這樣,纔有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德國外交大臣阿爾佈雷希.馮.羅恩伯爵代表德國政府,發表了這樣的談話。

阿爾佈雷希.馮.羅恩伯爵的談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雖然,因爲神聖同盟和和平聯盟的成立,使得世界的局勢越發的緊張了。但是,各國的民衆,普遍還是希望享受和平的。畢竟,上一次的世界大戰才結束沒有幾年,很多人才剛剛從戰爭的悲痛當中走出來,自然不希望戰端再起了。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也表示,爲了廣大的民衆考慮,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希望進行和平談判。明眼人都知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是撐不住了,不得已才求和的。

除了想要求和之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進行了軍事上的努力,駐防巴勒斯坦北部的蘇里曼.帕夏率領幾十萬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陸軍放棄了原來的防線,開始大步向小亞細亞半島撤離。並非是他們不想擊敗敵人,而是他們的後路已經受到了阿富汗陸軍的威脅了。如果再拖下去的話,阿富汗陸軍一旦切斷了他們的後路,那等待他們的就是滅頂之災了。

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派人同埃及、內志王國以及阿富汗王國接觸,希望進行和談。只不過。他們三個國家身後的中華帝國還沒有表態,他們怎麼敢擅自表態呢?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在1861年9月29日上午,德國駐華大使克勞斯緊急會見了中華帝國外交大臣魏源。在會面當中,克勞斯大使正式提出了希望中華帝國能夠和德國一起,調停中東的戰爭。

“外交大臣閣下,中東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大了。如果放任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這將使得中東地區的數千萬民衆生活受到影響。爲了和平着想,德意志帝國希望調停這場戰爭。我們希望,中華帝國也能夠站出來。和我們一起。以我們兩國的力量,中東戰爭的各方,都不會不給我們面子的!”克勞斯大使一臉誠摯的說道,彷彿真的是爲了中東民衆的利益着想一樣。實際上,如果可以的話,德國是巴不得甩開中華帝國,獨自調停中東的戰爭的。但是,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根本就不理會德國人的提議。他們本來就是接受了中華帝國的幫助。纔敢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起進攻的。如果撇開中華帝國的話,那他們豈不是要遭受中華帝國的懲罰嗎?因此,這些國家可不是傻子。

埃及、阿富汗王國和內志王國的態度,讓德國人沒有辦法。只得和中華帝國方面聯繫。原本,他還打算藉助調停來挑撥中華帝國和埃及、阿富汗王國以及內志王國之間的關係的。但是現在看來,這根本就不可能。他們的圖謀。算是沒有可能成功的。只有老老實實的想辦法儘可能的保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利益。

魏源微微一笑,德國人在打什麼主意。他非常的清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流露出了明顯的倒向神聖同盟的意思了。所以德國人才急不可耐的跳出來想要調停戰爭,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少受一些損失的。畢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不弱,如果戰爭爆發的話,他們也可以算作是神聖同盟的一個主要戰力。如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力受損太過嚴重,這就不符合德國乃至整個神聖同盟的利益了。

“大使閣下,中東的戰爭,和中華帝國無關。並沒有威脅到帝國的利益。所以,我們不打算介入到戰爭之中去。中東的事務,還是由他們自行解決吧!”魏源笑着說道。實際上,中華帝國是希望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進一步的削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實力的。不過,現在看來,這幾個國家彷彿也已經到了極限了。即便有中華帝國的支持,但他們終究還是一羣小國,實力太弱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樣的大國相比起來,底蘊差的太多了。

“外交大臣閣下,中華帝國作爲世界第一強國,理應爲了世界的和平做出貢獻,這才符合中華帝國的國際地位。”克勞斯說道。雖然德國不想中華帝國加入進來,但是沒有中華帝國的話,德國人自己根本就玩不轉啊!讓中國加入到調停之中,以及接下來的談判當中,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大使閣下,我需要向陛下稟告,然後聽從陛下的指示!”魏源說道。

“好的,外交大臣閣下,我相信,偉大的中華帝國皇帝陛下,一定也不願意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的!”克勞斯大使連忙說道。他知道,這一場戰爭實際上根本就是中華帝國策劃的。但是,中華帝國卻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一副好人的樣子,簡直就是一羣無恥之徒。只可惜,國與國之間就是這樣的。爲了利益,大傢什麼陰謀詭計都能夠乾的出來。

當天下午,魏源前往皇宮,向龍宇飛稟告了德國人希望中華帝國加入到中東戰爭調停當中來。

龍宇飛隨即召集了內閣首相、陸軍大臣、海軍大臣、總參謀長和軍情局局長一起來商議。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想要求和了,諸位怎麼看?我們是否應該答應進行調停呢?”龍宇飛問道。

“陛下,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國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了。在戰爭當中,他們損失了近百萬的軍隊。丟失了大片的領土,國力也損耗了不少。雖然,一鼓作氣的滅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帝國更加的有利。可惜,僅憑埃及、阿富汗王國和內志王國根本就辦不到。除非是帝國親自出手,可那樣的話,德國人肯定也會捲入到戰爭之中的。世界大戰就會因此而爆發了!”總參謀長劉中明上將說道。

龍宇飛點了點頭,現在看來,的確不得不放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了。如果現在就爆發世界大戰的話,一方面帝國並沒有做好準備,另外一方面,德國人的國力還很強盛。龍宇飛希望,德國人將大部分的國力都投入到海軍的發展上面,和帝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這樣的話,帝國要擊敗德國,就要容易得多了。

“那麼,我們就接受調停吧,和德國人一起調停這場戰爭。不過,在調停當中,我們必須要儘可能的維護帝國和盟友們的利益!”龍宇飛叮囑道,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戰爭當中失去的東西,就別想在談判桌上要回去。

“是,陛下!”外交大臣魏源點了點頭。

“另外,在談判期間,對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的支援不能夠停。如果談判不順利的話,他們可以繼續發起攻擊。逼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接受停戰條件。”

“是,陛下!”總參謀長劉中明上將等人都回答道。這一次的談判,顯然不是那麼好達成一致的,必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爲了儘快的結束談判,軍事進攻根本就不能夠停,只要能夠獲得勝利的話,只會使得談判更快的結束的。

第二天,魏源回覆了德國駐華大使克勞斯,中華帝國願意調停這一場的中東戰爭。兩人又就談判之中的一些細節進行了商議。克勞斯建議談判放在柏林舉行,德國願意爲這一次的談判創造良好的條件。但魏源卻堅持把談判放在華夏市來舉行,兩人誰也無法說服誰。

隨後,克勞斯又建議把談判地點放在伊斯坦布爾。但是,魏源卻認爲,如果在伊斯坦布爾進行談判,會給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造成很大的壓力,不利於談判的公平。

最終,魏源提議把談判抵擋放在塞浦路斯島。上一次的伊斯坦布爾和會上,中華帝國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買下了該島,把那裡建設成爲了一個海軍基地。塞浦路斯島距離戰爭中的各方都不遠,完全符合談判的條件。德國人儘管表示反對,但中華帝國提出如果拒絕的話,中國就退出調停。沒辦法,德國人只得妥協。

10月1日,帝國外交大臣魏源發表講話,敦促正在交戰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及其他國家,進行和平談判,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爭端。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都表示接受調停。

於是,中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阿富汗王國、埃及和內志王國,分別派遣代表前往塞浦路斯島參加和平談判。……

第574章 戰爭爆發了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894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1509章 血戰第900章 慘敗第263章 敵我態勢第1089章 給英國人挖坑第248章 裡應外合第1393章 後悔第1000章 突破第1463章 海上對決第1441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1333章 繁榮的軍火貿易第1304章 德國人的目標第589章 俄國介入第60章 擊沉第1279章 南美來客第267章 戰雲密佈第1291章 給中國找麻煩第1章 女海盜第495章 血肉磨盤第1207章 完了第1184章 後悔的意大利人第821章 抗擊中國第5章 英國戰艦第101章 總督的選擇第274章 頭破血流第866章 大家都讓步第316章 三方會談第560章 帝國的態度第716章 登陸天津衛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651章 天罰第1445章 警告第448章 英國人插手第1172章 威懾第1047章 虧了第1016章 悲催的荷蘭人第3章 新式步槍第1063章 局勢惡化第245章 招降第1216章 分享勝利果實第1443章 突襲第592章 激戰第963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1535章 恐慌的蘇丹第328章 海上決戰第784章 叛亂第185章 絞刑第1342章 血流成河第1159章 突破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28章 大勝第653章 趕盡殺絕第781章 嶄新的時代第74章 **第275章 僵持第795章 僵局第1237章 沙皇的堅持第1397章 恥辱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277章 第二戰場第66章 第一個被滅的國家第1354章 非對稱手段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1018章 不得不救第412章 送死第1126章 菲格拉斯攻防戰第866章 大家都讓步第1335章 尊王攘夷第1144章 求和第1292章 德國的危機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1065章 直搗黃龍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177章 落幕第346章 等着我們的報復吧!第1543章 打斷了脊樑第28章 大勝第1262章 拉攏和獎賞第149章 無恥的戰術第703章 中法西聯軍第879章 比利時的求助第982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238章 普魯士的恥辱第1476章 損失慘重第627章 兇悍的蒙古騎兵第34章 主動出擊第244章 完蛋了第996章 北美烽火第881章 外交風波第1272章 唐級戰列艦第1548章 公海艦隊之殤第1415章 印度大起義第741章 進攻受挫第381章 遷都第1339章 堅決鎮壓第497章 反擊開始第634章 勸降
第574章 戰爭爆發了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894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1509章 血戰第900章 慘敗第263章 敵我態勢第1089章 給英國人挖坑第248章 裡應外合第1393章 後悔第1000章 突破第1463章 海上對決第1441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1333章 繁榮的軍火貿易第1304章 德國人的目標第589章 俄國介入第60章 擊沉第1279章 南美來客第267章 戰雲密佈第1291章 給中國找麻煩第1章 女海盜第495章 血肉磨盤第1207章 完了第1184章 後悔的意大利人第821章 抗擊中國第5章 英國戰艦第101章 總督的選擇第274章 頭破血流第866章 大家都讓步第316章 三方會談第560章 帝國的態度第716章 登陸天津衛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651章 天罰第1445章 警告第448章 英國人插手第1172章 威懾第1047章 虧了第1016章 悲催的荷蘭人第3章 新式步槍第1063章 局勢惡化第245章 招降第1216章 分享勝利果實第1443章 突襲第592章 激戰第963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1535章 恐慌的蘇丹第328章 海上決戰第784章 叛亂第185章 絞刑第1342章 血流成河第1159章 突破第1080章 進軍五大湖第28章 大勝第653章 趕盡殺絕第781章 嶄新的時代第74章 **第275章 僵持第795章 僵局第1237章 沙皇的堅持第1397章 恥辱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277章 第二戰場第66章 第一個被滅的國家第1354章 非對稱手段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1018章 不得不救第412章 送死第1126章 菲格拉斯攻防戰第866章 大家都讓步第1335章 尊王攘夷第1144章 求和第1292章 德國的危機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1065章 直搗黃龍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177章 落幕第346章 等着我們的報復吧!第1543章 打斷了脊樑第28章 大勝第1262章 拉攏和獎賞第149章 無恥的戰術第703章 中法西聯軍第879章 比利時的求助第982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238章 普魯士的恥辱第1476章 損失慘重第627章 兇悍的蒙古騎兵第34章 主動出擊第244章 完蛋了第996章 北美烽火第881章 外交風波第1272章 唐級戰列艦第1548章 公海艦隊之殤第1415章 印度大起義第741章 進攻受挫第381章 遷都第1339章 堅決鎮壓第497章 反擊開始第634章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