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平定西北

ps:第二更到,求訂閱,

1847年6月15日,帝國陸軍第3騎兵軍,包圍了蘭州。此時蘭州城門緊閉,城內的兩萬多清兵,更是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帝國騎兵會攻城。不過,帝國騎兵並未發起攻擊,而是等待後續的大部隊。

6月18日,帝國陸軍第7軍和第25軍也抵達了蘭州城外。十餘萬大軍,將整個蘭州圍了裡三層外三層。城外構建的炮兵陣地上,一門門的大炮,已經指向了蘭州城,這給城內的清兵,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很多底層清兵,特別是那些剛剛纔加入軍隊沒多久的人,紛紛脫掉軍服,逃跑了。他們當兵,不過爲了混一點餉銀而已。可是現在,搞不好連小命都得丟掉。該如何選擇,就連傻子也知道了。

當天上午,帝國陸軍正要對蘭州發起進攻的時候,蘭州城的城門突然打開了。兩個人從蘭州城內走了出來,前面一個當兵的,打着白旗,不過,看樣子嚇的不輕,走路都有些搖搖晃晃的,就像是走不穩一樣。後面跟着的則是一箇中年人,這個人,正是陝甘總督布彥泰。

“將軍,陝甘總督布彥泰來了,他要見你。”劉武少將的副官對他說道。

“什麼?布彥泰來了?這是怎麼搞的。難不成,他們想要投降嗎?”劉武少將有些吃驚。其他的將領們,也有些意外。雖然。他們沒有把西北地區的清軍殘餘放在眼裡。但是,一槍未發,清軍就投降了。這未免有點太膽小了吧!

很快,布彥泰被帶到了指揮部,見到了劉武少將等人。

“本官大清陝甘總督布彥泰,見過諸位將軍!”即便到了這個時候,身處敵營當中的布彥泰,表現依舊很鎮定,這倒是讓劉武少將等人高看了不少。

“本將軍劉武。總督大人有什麼話就直說吧,也不用兜圈子了。”劉武少將直接說道,他已經猜到了對方的來意了。能夠兵不血刃就佔領蘭州城的話。這也不錯。

“將軍,蘭州城自知不是大軍的對手,願意投降。不過,需要將軍做一個保證。保證不殺害投降的那些清軍官兵和地方官員。”布彥泰正色道。

“哦?總督大人。難不成你認爲現在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嗎?”劉武少將眉頭一挑。

“如果將軍大人不同意的話,那麼,蘭州城內的軍民,將血戰到底。”布彥泰堅決的說道。

劉武少將皺着眉頭考慮了一下,於是點了點頭。帝國皇帝龍宇飛要的是平定西北,而不是將整個西北殺的血流成河。現在滿清已經滅亡了,沒有必要再造那麼多的殺孽了。

劉武少將同意了陝甘總督布彥泰的要求,隨後。蘭州城城門大開,帝國陸軍進入了城內。輕易的控制了這個城市。進城之後,劉武少將遵守了諾言,並未對那些放下武器的清兵官兵動手。蘭州城內的那些文官,也沒有生命危險。不過,他們辛辛苦苦貪墨的那些家產,卻全部充公了,一點都沒有留下。

對於這些滿清官員來說,能夠留下他們一條命,這已經是優待他們了。

拿下了蘭州之後,帝國陸軍在蘭州留下了一個步兵旅和一個騎兵旅,用來鎮守甘肅,其餘的大軍,則繼續相信推進。其中,帝國騎兵第3軍向西寧進軍,剿滅西寧的滿清殘餘,大軍的主力,則沿着祁連山,向新疆進軍。相比伊犁將軍弈山,麾下只有萬餘人的西寧辦事大臣哈勒吉娜,根本就不足爲懼。

五天之後,帝國陸軍第3騎兵軍進攻西寧,西寧辦事大臣哈勒吉娜拒絕投降。大戰隨即展開。

雖然哈勒吉娜拒絕投降,但是,在滿清已經滅亡的情況下,那些清軍卻不願意爲滿血盡忠。因此,在戰鬥開始之後,大量的清軍向帝國騎兵投降。在這樣的情況下,清軍很快就被擊敗了。當天帝國騎兵就攻佔了西寧,而西寧辦事大臣哈勒吉娜則戰死在了戰場上。

帝國大軍輕易就收復了甘肅和青海,但是,想要收復新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新疆距離帝國太過遙遠,後勤補給的壓力實在太大了,而伊犁將軍弈山手中,還有五萬軍隊。如果他們依靠新疆的有利地形,在新疆和帝國大軍打游擊戰,專門襲擊帝國大軍的後勤補給線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好在,新疆的地方勢力,並非是沒有頭腦的。在滿清已經滅亡的情況下,繼續聽從伊犁將軍弈山命令的新疆地方勢力,已經沒有多少了。

在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相繼投靠帝國的情況下,帝國皇帝已經成爲了蒙古人的皇帝了。在來自漠南蒙古的使者的勸說下,漠西蒙古的各部,也最終投靠了帝國。漠西蒙古一共分爲四部,包括準格爾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其中,準格爾部因爲反抗滿清的統治,已經被殺的差不多了,在新疆已經沒有多少實力了。土爾扈特部則是西歸的蒙古部落,他們的實力也比較弱,只有和碩特部和杜爾伯特部較強。這兩部的汗王,審時度勢,最終選擇了投靠帝國。

而帝國付出的代價則是平等的對待這幾個部落的蒙古人,另外,將從這幾部招募勇士,加入帝國的軍隊。雖然,帝國的騎兵已經有6個軍,多達二十一萬人了。但是,新疆地區廣袤,還面對廣闊的中亞地區,需要更多的兵力進行防衛。漠西蒙古在這一地區生活了幾百年了,他們比較熟悉這一地區。從這些蒙古部落中招募軍隊的話,能夠給予新疆更好的防衛。

實際上,帝國皇帝龍宇飛計劃,在平定新疆之後,將從新疆的各個民族中,招募軍隊,組成邊疆邊防部隊。邊疆邊防部隊,下轄若干個騎兵旅和步兵旅,由帝國陸軍派駐新疆的最高指揮官統帥,作爲防禦西面的敵人,以及將來對中亞用兵的主要軍事力量。

在帝國後來對中亞用兵,以及進一步對俄國發起進攻的時候,邊疆邊防部隊兵力最多的時候,一度達到了8個騎兵旅,12個步兵旅,總兵力十餘萬人。有力的配合了帝國正規軍,擊敗了敵人的入侵,並且確保了帝國對中亞的戰略進攻。

有了漠西蒙古各部的支持,帝國陸軍對新疆的進軍,就要容易得多了。

1847年7月中旬,帝國陸軍第4騎兵軍的主力,在漠西蒙古各部的協助下,在哈密地區大敗伊犁將軍弈山的軍隊,殲滅兩萬多清軍,打的伊犁將軍弈山的部隊狼狽逃離。並且一路西進,輕易攻克了迪化。

之後,帝國大軍一路向西進攻,於8月底,攻佔了伊犁。伊犁將軍弈山,在戰鬥中被俘。伊犁將軍被俘之後,清軍更是失去了鬥志,被帝國陸軍殺死和俘虜的人,不計其數。

隨後,帝國陸軍開始了長達半年的清剿工作,清軍的殘餘勢力,以及那些反抗帝國統治的勢力,紛紛在清剿當中被毀滅。同時,帝國也專門派人加強對新疆的統治,宣揚帝國的民族政策。加上帝國*軍隊並未濫殺無辜,很快就得到了新疆各民族的支持。

逐漸的,帝國大軍開始在新疆站穩了腳跟,全面接手了新疆的防衛。

不過,新疆距離帝國腹地太過遙遠,十幾萬軍隊駐防新疆,後勤壓力就壓的後勤部喘不過氣來。帝國皇帝提出的修建同內地通往新疆的鐵路,也提上了日程。大量的戰俘和從南洋叢林中抓捕的土著,被強制到鐵路工地上勞動,使得這條鐵路修建的速度非常快。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造成了大量的戰俘和土著的死亡。幾乎可以形容成,每一根的枕木下,都有一個土著的屍體。

要在沙漠和戈壁灘上修建鐵路,難度可想而知。不過,在帝國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的情況下,鐵路還是快速的修建着。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鐵路就修到了迪化,並且進一步的向西延伸到伊犁。這使得帝國對新疆的控制,大大的加強,也爲帝國進一步的向中亞地區擴張,提高了後勤上的保證。

最讓帝國頭疼的,大概就是西北地區的民族問題了。這個問題,幾百年來,一直都存在。儘管帝國實行民族平等的政策,但是,還是時不時的會爆發一些衝突。最激烈的時候,連帝國大軍的後勤運輸隊都會遭到攻擊。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帝國也採取了最嚴厲的鎮壓,凡是膽敢襲擊帝國運輸隊的人,全部處死,不分民族,這極大的震懾了西北各族。

再加上公路和鐵路修通,帝國加強了對西北的控制,以及帝國政府在西北民生方面的投入,使得西北各族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對於帝國的認同,也因此而越來越高了。這使得帝國,逐步的解決了西北的問題,使得帝國再進一步的向西擴張的時候,有了一個穩固的後方。

(西北問題太過複雜,爲了不被‘河蟹’,到此爲止)(……

第662章 無語的條件第783章 選擇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1451章 宣戰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9章 平息第561章 滿清的最後一搏第489章 致命攻擊第384章 改元稱帝第1497章 戰列艦遭遇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1066章 印度大起義第1351章 流亡政府第1444章 戰爭導火索第1392章 削弱奧斯曼帝國第837章 首要敵人第95章 出兵第948章 撒丁王國的選擇第1321章 空軍第43章 土着聯合第1543章 打斷了脊樑第991章 收復第672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1238章 普魯士的恥辱第1230章 豐碩戰果第790章 進軍西北第300章 逆江而上第540章 英國人的強勢第1522章 圍殲第1491章 宿命的對決第125章 慘敗!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278章 英國人插手第539章 武器作聘禮第1355章 超級戰列艦第1046章 狠宰一刀第1303章 裂痕第567章 動員令第382章 論功行賞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619章 反撲準備第41章 三寶顏的華人第1209章 愛爾蘭淪陷第628章 功虧一簣第639章 暫停軍事行動第301章 黑雲壓城第258章 二十萬精兵第597章 步兵VS騎兵第281章 反擊開始第330章 苦戰第1494章 巡洋對決第176章 巷戰第798章 最後一搏第89章 步兵對決第147章 爪哇海海戰第1185章 求和第475章 緬甸滅亡第1227章 敲竹槓第1217章 戰後談判第639章 暫停軍事行動第1316章 中德博弈第282章 反擊第一戰第1342章 血流成河第877章 新國王登基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633章 絕境第943章 三大戰區第859章 出賣盟友第1065章 直搗黃龍第579章 首戰告捷第1210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680章 選擇第375章 武力威懾第149章 無恥的戰術第338章 完美的勝利第792章 乞和第873章 皇太子出訪第215章 求和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116章 婆羅洲的戰火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441章 陳兵鴨綠江第1243章 瓜分法國第545章 不死心的俄國人第486章 戰局糜爛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1376章 圖謀奧斯曼帝國第288章 廈門之戰第480章 攻入仰光第755章 攻擊開始第1520章 坦克大戰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694章 廉價的土地第617章 孤注一擲的滿清第419章 幫他切腹第1219章 伊斯坦布爾和會第931章 待價而沽第501章 英國低頭第203章 歸順第357章 大勝
第662章 無語的條件第783章 選擇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1451章 宣戰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9章 平息第561章 滿清的最後一搏第489章 致命攻擊第384章 改元稱帝第1497章 戰列艦遭遇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1066章 印度大起義第1351章 流亡政府第1444章 戰爭導火索第1392章 削弱奧斯曼帝國第837章 首要敵人第95章 出兵第948章 撒丁王國的選擇第1321章 空軍第43章 土着聯合第1543章 打斷了脊樑第991章 收復第672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1238章 普魯士的恥辱第1230章 豐碩戰果第790章 進軍西北第300章 逆江而上第540章 英國人的強勢第1522章 圍殲第1491章 宿命的對決第125章 慘敗!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278章 英國人插手第539章 武器作聘禮第1355章 超級戰列艦第1046章 狠宰一刀第1303章 裂痕第567章 動員令第382章 論功行賞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619章 反撲準備第41章 三寶顏的華人第1209章 愛爾蘭淪陷第628章 功虧一簣第639章 暫停軍事行動第301章 黑雲壓城第258章 二十萬精兵第597章 步兵VS騎兵第281章 反擊開始第330章 苦戰第1494章 巡洋對決第176章 巷戰第798章 最後一搏第89章 步兵對決第147章 爪哇海海戰第1185章 求和第475章 緬甸滅亡第1227章 敲竹槓第1217章 戰後談判第639章 暫停軍事行動第1316章 中德博弈第282章 反擊第一戰第1342章 血流成河第877章 新國王登基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633章 絕境第943章 三大戰區第859章 出賣盟友第1065章 直搗黃龍第579章 首戰告捷第1210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680章 選擇第375章 武力威懾第149章 無恥的戰術第338章 完美的勝利第792章 乞和第873章 皇太子出訪第215章 求和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116章 婆羅洲的戰火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441章 陳兵鴨綠江第1243章 瓜分法國第545章 不死心的俄國人第486章 戰局糜爛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1376章 圖謀奧斯曼帝國第288章 廈門之戰第480章 攻入仰光第755章 攻擊開始第1520章 坦克大戰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694章 廉價的土地第617章 孤注一擲的滿清第419章 幫他切腹第1219章 伊斯坦布爾和會第931章 待價而沽第501章 英國低頭第203章 歸順第357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