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來自北方的威脅

驚疑之餘,左孝友派使者去見魏刀兒和劉繼城交涉,後者說只是借道繼續往南逃,去高密郡。

左孝雄便沒有將上谷郡來的叛軍當一回事,還派了送了五千石糧食意思了一下,派了一些探子盯着,便繼續帶領大軍攻打東開萊郡城。

不料就在左孝友攻破郡城時,魏刀兒帶領七萬人馬突然偷襲左孝友的大軍,雙方如火如荼的廝殺時,管小童帶領鐵錘營出現了,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左孝友慘敗潰逃,鐵錘營部分大軍趁機進入了東萊郡城。

而魏刀兒和劉繼城帶領人馬也逃走了,不過沒有逃到南邊的高密郡,而是攻佔了東萊郡的另一個縣,管小童在後面追,緊接着又奪回這個縣。

如此這般,魏刀兒和劉繼城用了一個多月時間逐一將東萊郡九個縣全部攻下,然後轉手又被管小童帶領的鐵錘營人馬奪了回來。

當然,被遠東軍奪回的郡縣,朝廷再別想着還能夠要回去了。

而當東萊郡最後一個縣被遠東軍控制之後,魏刀兒和劉繼城便向遠東軍投降了。

王君臨當即下令組建遠東軍第七個陸營,由魏刀兒擔任主將,王君臨賞賜魏刀兒一把削鐵如泥的鋼刀,並賜名第七個陸營爲鋼刀營,暫時下轄從上谷郡來的這七萬叛軍。

鋼刀營剛一組建,王君臨便命令魏刀兒帶領七萬人馬去了蛇島,在集中訓練營進行強化訓練,以淘汰的方法,挑選滿編五萬人,其他兩萬人爲後勤輜重營。

至於左孝友逃回海邊的老巢後,才發現留守大將鄭大彪已經投靠了遠東軍,他也被遠東軍數萬水師包圍,而他帶回的人馬自然被殺的殺,降的降,左孝友擔心被王君臨千刀萬剮,於海邊揮刀自刎。

王君臨當即宣佈成立第四個水營,以鄭大彪爲主將,以左孝友原兩萬水師爲主要兵力,駐地就在東萊郡原左孝友的老巢。當然,還要分批到蛇島進行輪訓。

……

……

范陽郡,秦安王府中,王君臨正在逗弄自己寶貝兒子,沈果兒拿了厚厚一沓從天下各處匯聚而來的情報給王君臨看。

王君臨讓沈果兒着重將洛陽京都和東郡瓦崗寨,以及太原李淵相關的情報挑選出來仔細看了一下,然後又看了北方關外的一些情報,神色陡然變得沉重起來。

“突厥人在一年之內必有所動作。”王君臨想起歷史上突厥本該還有兩三年纔會大軍南下,但如今歷史已經改變,許多事情都已經提前,突厥數十萬騎兵南下,或許也會提前。

王君臨得出這個結論,自然是有原因的。據沈果兒送來的北方關外情報所說,從去年秋天起,邊塞上很多之前名義上臣服和庇佑於大隋的遊牧部落突然開始蠢蠢欲動。

這表面來看,是大隋征伐高句麗吃了敗仗,內亂不止,讓這些部落看出大隋的虛弱的緣故,但王君臨相信這背後絕對有突厥人的影子。

因爲這些遊牧民族只會遵守弱肉強食的規則,其實讓他們重新變得老老實實,只要大隋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在他們下一次派人假扮成強盜劫掠邊關郡縣百姓時,派出大軍狠狠的殺上一些人,自然就老實了。

可是,眼下的大隋,哪還有力量可以展示?即使有力量,也已經不屬於朝廷,更不是楊廣所能夠控制得了的。

一想到突厥數十萬騎兵南下,大隋黃河以北無數郡縣必將生靈塗炭,王君臨禁不住眉頭緊緊的蹙了起來,但眸中深處卻有着滔天殺機閃現,冷笑道:“突厥人若敢南下,便不要怪我大開殺戒。”

安排沈果兒多派探子,深入北方草原深處,打探突厥人的情況之後,王君臨將杜如晦和劉子明叫過來一起用晚飯,順便吩咐他們抓緊時間囤積糧草。

“王爺認爲突厥人會在一年內大舉南下?”杜如晦見到王君臨如此鄭重其事,甚至不等沈果兒派人將突厥人具體情報打探來,便已經開始準備這件事情,一副料定突厥人必然會大舉南下的模樣,禁不住不解地發問。

“我在西北的時候和突厥人打過幾次惡仗,對他們習性非常瞭解,相信必然會大舉南下,只是時間還不能確定而已。”自己是開掛之人,王君臨當然不能給杜如晦和劉子明說,只能模棱兩可的說道。

“到時候,不管有沒有朝廷的昭令,王爺恐怕都會親自帶領大軍去殺突厥人吧?”劉子明跟王君臨的時間最長,瞭解王君臨家國情懷,知道王君臨最看不得百姓被屠戮。

“你們也知道,以朝廷眼下的勢力,根本沒有再應付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本錢,光憑北方太原和弘化兩郡之力對付整個突厥,簡直是自尋死路。”

“朝廷,哼,皇帝和朝廷那些人現在恐怕還想着突厥人是大隋的友邦。”杜如晦一臉譏諷冷笑,他對皇帝和控制朝堂的各個門閥世家厭惡之極。

在杜如晦看來,曾經輝煌一時的大隋朝如今像得了肺癆的病漢,表面上看着還擁有一幅結實的骨頭架子,事實上,說不準哪天被風一吹就會倒下去。

眼下也就是自家王爺還能夠令大隋朝苟延殘喘而已,而要想如當年那般,打得突厥人聞風喪膽,恐怕也要自家王爺出馬。

沈果兒送來的每份情報,王君臨都讓給杜如晦和劉子明送一份,所以二人很清楚如今大隋各郡縣的局勢已經糜爛到了什麼程度。

即使是這樣,洛陽那些人還在耗費大量銀子,籌辦一年一度的各國朝拜大隋天子的龐大儀式,還做着盛世大國的美夢,真的是可笑之極。

只是洛陽城中大隋天子楊廣正在接見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騙錢騙好處的各國使者時,地方上已經有更多的賊首以此爲由造了反。

如今原本歷史上留名的大賊首已經佔據一個郡,小的一些賊人帶着一兩萬人攻打縣城,劃地稱王的也有數十人了。

這些叛賊根本不把前來征剿的郡兵和守城的縣兵放在眼裡。而那些郡縣的文武官員們卻是窩囊之極,絕大多數竟然是屢戰屢敗不說,還把成批的鎧甲兵器向反賊手中“送”。

而之前有了馮慈明老將軍戰死沙場,還被定罪,甚至牽連三個兒子都獲罪的例子,導致很多官員因爲戰敗之後,爲了逃避朝廷的罪責,直接跑到反賊麾下去當了官,甚至連官服都不用脫。這樣一來,就更加加劇了天下叛軍的氣焰和形勢的糜爛。

“如今天下徹底的亂了,我仔細看了果兒送來的情報,從今年初開始,各地明目張膽造反的人,已經不止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流寇。”王君臨感慨的說道。

杜如晦接口道:“王爺所言極是,如今天下的反賊可謂是五花八門,各種妖魔鬼怪都出現了。所謂亂世出妖孽,果然如此。”

王君臨和杜如晦所說的情況在原本歷史上還要等一年多,如今卻是提前發生了。地方上有影響的望族,一些武林世家,一些想趁着改朝換代建立功業綠林豪傑,甚至連各種騙人的邪教都冒了出來,號稱是擁有無邊法力,在很短時間內便聚集了數十萬信徒,在地方上爲所欲爲,官府都對其唯唯諾諾。

甚至還有一些府兵竟然都謀反了,直接原因雖然是朝廷糧草發不下來所至,但這背後顯然有門閥世家參與。而不管是哪路反賊,什麼性質的反賊,地方郡兵和縣兵都是輸多勝少,甚至有很多官兵只要遇到反賊,一觸即潰者多。”

劉子明關注的始終是天下萬民的慘狀,嘆息道:“我不管那些反賊是什麼來路,如今有王爺去年在中原各郡大開殺戒,不管是謀反,還是想幹其他事情,對百姓至少不會再濫殺無辜,可是朝廷所爲實在是太過分了。”

說到這裡,劉子明一臉憤恨,咬牙道:“年初三月的時候,也不知道哪個蠢貨給皇帝上書,居然建議各地官員把百姓全搬到城裡居住,只種城市附近的田,鄉村和偏僻地段的田地全部放棄,以便將流寇們活活餓死。”

“如此荒謬的說法,皇帝和裴世矩、虞世基等人商議了幾天之後,居然同意了這個策略,而且還下旨讓天下各郡縣採納。這樣一來,各郡縣的官員自然大喜,他們藉着築城和搬遷的機會又大撈了一票。只是待他們撈完了,結果逼着許多本來不想從賊的百姓也從了賊,不說北方各郡縣叛軍四起,如今朝廷控制的地域還沒盜賊控制的地域多。就連富庶的江南也出現了大股叛軍。”

“說起來,各郡官員中也並非都是廢物或者平庸之輩,齊郡的郡兵便將本郡的賊寇全部打敗,殺得殺,趕得趕,雖然齊郡比起我們范陽郡還差得多,但比起天下其他各郡,倒也算是一塊福地。”杜如晦一邊看情報,一邊說道。

王君臨笑道:“如晦說的是齊郡的鷹揚郎將張須陀吧!我也看了情報,說是張須陀帶領一萬郡軍大破齊郡巨寇盧明月,而當時盧明月據說有十萬人馬。聽說皇帝聞之驚喜異常,也知道之前給馮慈明老將軍定罪和禍及家人,對天下武將剿匪的積極性影響很大,洛陽方面正準備給張須陀封官加爵,以成表率!”

說到這裡,王君臨突然想起一事,神色微凝,吩咐道:“來人,立刻給軍情府傳令,讓他們查一下張須陀麾下將官中有沒有秦瓊?”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濟國的使者第三百九十九章 暴雨中的殺手第一千二百章 王氏的五十萬石糧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訓練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家的主心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李氏兄弟再相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第八百八十九章 驚呆了所有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女魔頭沈果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次征伐高句麗第八百七十二章 動了誰的蛋糕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破城(下)第二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最強組合第九十章 死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下數萬死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幕後的那隻黑手是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就這樣消失不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的另一個暗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情況有變第五百九十章 明月香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萬伏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一個關於人心的試驗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楊廣的死期到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月高殺人夜第十四章 再次北上隴西第九百六十九章 射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敗軍之將第八百零七章 三國使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孤明亮第四百二十五章 機器美少女的恐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第二批船隊第一百零九章 越國公的殺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逼到死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豆腐花妹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七百四十章 說媒與賜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這是秦安王的法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西平郡告急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突然出現的馬賊第七百零六章 太原武氏第五百八十八章 名妓白靈芸第六百六十八章 文人毒計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二百七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太原賭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卑躬屈膝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堅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八百五十三章 淵太祚的試探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上的李世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第六百三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猶如一場夢第五百六十章 景田殺人之因第一百七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就默默享受吧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這是一千多年的差距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陷阱(第四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的吐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第四百八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五萬流民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齊王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徹底懵逼的田襄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吃貨血鬃馬(第三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悲憤的十二位大將軍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精神分裂的女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讓人絕望的壕溝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一邊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聶小雨講的神奇故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盤大棋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王君臨與李世民的會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蓋世梟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魚俱羅的煩惱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撤退與伏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逃命的李世民第八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投降也是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安南正式立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宗憲不敢賭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濟國的使者第三百九十九章 暴雨中的殺手第一千二百章 王氏的五十萬石糧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訓練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家的主心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李氏兄弟再相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第八百八十九章 驚呆了所有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女魔頭沈果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次征伐高句麗第八百七十二章 動了誰的蛋糕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破城(下)第二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最強組合第九十章 死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下數萬死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幕後的那隻黑手是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就這樣消失不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的另一個暗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情況有變第五百九十章 明月香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萬伏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一個關於人心的試驗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楊廣的死期到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月高殺人夜第十四章 再次北上隴西第九百六十九章 射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敗軍之將第八百零七章 三國使臣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孤明亮第四百二十五章 機器美少女的恐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第二批船隊第一百零九章 越國公的殺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逼到死境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豆腐花妹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七百四十章 說媒與賜婚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這是秦安王的法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西平郡告急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突然出現的馬賊第七百零六章 太原武氏第五百八十八章 名妓白靈芸第六百六十八章 文人毒計第七百八十四章 興奮的齊王第二百七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太原賭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卑躬屈膝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堅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密謀第八百五十三章 淵太祚的試探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首屆國慶盛典與刺客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上的李世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第六百三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猶如一場夢第五百六十章 景田殺人之因第一百七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就默默享受吧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這是一千多年的差距第三百一十八章 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陷阱(第四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的吐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揚州城內來了一個三號第四百八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五萬流民第三百零八章 追殺(四)第七百九十七章 齊王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一章 徹底懵逼的田襄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吃貨血鬃馬(第三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悲憤的十二位大將軍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六百五十九章 精神分裂的女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讓人絕望的壕溝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一邊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圖謀四郡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聶小雨講的神奇故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盤大棋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王君臨與李世民的會面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蓋世梟雄第二百四十五章 魚俱羅的煩惱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撤退與伏擊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逃命的李世民第八百四十四章 武林大會(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投降也是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安南正式立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宗憲不敢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