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地道戰啊地道戰

遠東軍野戰的厲害,他們通過幾次大戰的慘敗已經感受到了。

遠東軍善守的強悍,他們通過攻打王君臨帶領一萬多人馬的大營也體驗過了。

如今,他們要感受遠東軍攻城了,而傳說中遠東軍攻城的戰例太多了,是真正的已經聞名於天下。

傳說中就沒有遠東軍攻不破的城池好不好。

說所有人憂心忡忡也不對,太原郡太守,王氏家主王緒臉上有着恰到好處的凝重,但又有着和李建成相搭配的自信,此時肅然道:“世子,遠東軍倉促追來,又是遠道而來,他們沒有準備攻城武器,他們現在只是在臨時製作武器,必然難以精良,想來不足爲慮,而我們卻有充分的準備,老夫光是投石機就安排人準備了三百二十架,足以將王君臨的軍隊砸成肉泥,還有李大帥生前挖掘的兩道壕溝,再加上護城河,遠東軍雖然厲害,但短時間內根本攻不進來,所以世子大可不必擔心,太原城我們一定守得住!”

王緒的這些話,張了李建成很大的自信,聽了也很高興,笑道:“王公所言極是,我們一定能夠守得住太原城。”

另一邊的夏侯端看了一眼王緒,眼睛深處閃過一抹警惕,他是李神通一手提拔上來的大將,這次李神通的死非常蹊蹺,他在第一時間便帶兵去裴府,但是被李建成攔了下來。

這些天他並沒有閒着,安排心腹親兵在暗自調查裴氏,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他隱隱感覺裴氏並非是世子所說的那樣被遠東軍奸細栽贓,很可能裴氏本身就已經是叛徒了。

而裴氏若是暗中向王君臨效忠,那麼同樣身爲河東巨閥的王氏便很有可能也已經有了異心。

只是,不管是王氏,還是裴氏,在太原城中的勢力太過龐大,官府中的官史,軍中的將官都有不少是這兩家的人,而他夏侯端與王緒這樣的大佬相比,身份地位還差了不少,若是沒有確鑿證據,冒然向李建成提出來,很可能李建成不但不相信他所說,反而會轉身就告訴王氏和裴氏,那麼接下來他很可能會被王氏和裴氏以各種手段給弄死。

所以,夏侯端一直在暗中做着一些準備,防止王氏和裴氏在太原城內做出一些事情。

夏侯端身後不遠處是李建成的頭號幕僚竇誕,竇家同樣是門閥世家,雖然比不了獨孤氏和王氏這等七宗五姓的巨閥,但也是一流門閥了,他此時目光投向城外遠東軍的大營,眉頭微微的蹙起,他隱隱感覺遠東軍在這四五天內絕不止是在打造攻城器械,這與遠東軍以往雷厲風行的戰鬥方式有些不符。

他暗自猜想,這四五天以來,王君臨帶領遠東軍在城外還做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必然是與攻打太原城有關的。

…………

…………

就在李建成帶領一衆人在太原城頭巡視,且遠遠觀望遠東軍大營的同一時刻,王君臨也在二里外的遠東軍軍營觀察塔上拿着望遠鏡觀察太原城牆。

這座厚實堅固的高大城牆他已經看了整整五天,他心中清楚,若是以常規戰法攻下這座城池,勢必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一想到要像蟻羣一樣密密麻麻衝向城頭,被投石機砸得血肉模糊,用幾架雲梯或者巢車向城頭猛衝猛攻,付出至少近萬人,乃至數萬人的死傷,王君臨就堅決否定了這種最愚蠢的攻城方式。

王君臨有着豐富的防守城池的經驗,他知道城池最薄弱的地方在哪裡?

他的目光此時落在了城門上,因爲任何一座城池,城門就是它最薄弱之處,是它的罩門。

但是,守城者也知道城門的薄弱,因此他們設計了護城河,設計了高高的吊橋,吊橋就彷彿城門的外甲,要想攻打城門,首先就必須破掉吊橋,而控制吊橋的樞紐在城頭,是兩座巨大的鐵鏈絞盤,兩根手腕粗的鐵鏈將吊橋高高拉起。

但不管城門穿上什麼樣的外甲,它始終沒有城牆的厚重,它始終是整個城池最薄弱之處,因爲只要是門就可以打開,特別是能夠從裡面打開。

其次便是攻城時機,王君臨很清楚如何選擇攻城時機,就算沒有時機,他也會創造出時機,就像獅子也有打盹的一刻,這座城池的守軍防禦開始變得有點鬆懈的時候,時機便來臨了。

當然,對他王君臨來說,他有着太多的方法攻下這座城池。

便在這時,軍情府的一名官員匆匆跑上來,躬身向王君臨稟報道:“啓稟王爺,按照王爺的吩咐,我們撒出人手,抓到了李淵派人八百里加給李建成送來的密信,正如王爺所猜測的那樣,李淵已經猜到王氏和裴氏已經向王爺投誠,是想提醒李建成加以防備的。”

王君臨微微頷首,表示滿意道:“不錯,你們做得很好,不過李建成被王緒和裴寂忽悠得看不清真相,但並不代表着李建成身邊其他人看不出問題,所以王氏和裴氏只是我們一手準備,並非是全部寄託。”

身後王世清和裴元慶互視一眼,二人眼中有些擔憂,但一想到自家在太原城中的勢力,便又放下心來,只剩下兩家的計劃可能會出現波折的擔心。

羅士信卻笑道:“王爺放心,工兵輜重營的地道已經挖到了護城河前面。”

“很好,給他們說,越到後面越要小心,從現在開始白天不要挖了,等晚上的時候再挖。”王君臨紛紛道。

如果李建成等人能夠出城,或者他們再站高十丈,便會發現遠東軍除了打造攻城器械之外,還在做另外一件事情。

可惜以他們所站的角度和高度,根本發現不了這個秘密,這個決定着太原城能否守住的秘密。

在城外除了護城河外,李神通之前吩咐人在百步外和兩百步外,各挖掘了兩條壕溝,壕溝寬達一丈,深六尺,兩條壕溝之間有通道連接,這是爲了將防禦線推到外圍,特別是針對遠東軍九發快弩射程較短而設計,到時候李家軍的弓手躲在壕溝內拒敵,這兩條壕溝發揮了巨大的防禦作用,就能夠射殺攻城的遠東軍。

但就在這幾天中,兩條壕溝裡卻有着一幕令太原守軍做夢也想不到的情形,南城外直對着城門的方向是有一個出口的,這是方便城內守軍能夠在合適的時機殺出城去,這是當初李神通所擁有的自信。

這個出口寬度只有兩米的樣子,騎兵也只夠兩騎並行。

但就順着這條出口,下面出現了一個地道。

此時,這地道里足有四百人之多,這是遠東軍專門訓練過挖洞的工兵,他們此時坐在壕溝內,背靠在溝壁上,手執專業的挖洞的鋼鏟,在這五天的時間裡,他們已經挖了足足近兩裡的地道。

對於挖掘這條地道,王君臨親自帶領工兵輜重營的人制作了周密且萬無一失的方案。

他們先從大營挖掘地道通向外圍第一條壕溝城門對着的通道,然後,再在兩條壕溝之間挖掘另一條地道,這樣,大營內的遠東軍便可以通過地道直接進入內側的第二條壕溝,而不會被城頭的李家軍發現。

這樣的話,遠東軍的士兵便可以神不知鬼地出現在距離城牆百步之內。

這應該是李神通生前安排人學習遠東軍壕溝防禦沒有學全套,或者說是隻學到了表面,而沒有學到內在的原因。

若是讓遠東軍來挖太原城的壕溝,肯定是要將壕溝和護城河相連,因爲一旦放棄,就立刻放水淹沒,就是防止壕溝反被敵軍利用,並且這就相當於三個護城河不說,還能夠杜絕城外的敵人挖地道。

李神通安排的人卻沒有考慮到將壕溝和護城河連接,或許是他們對太原的城牆太自信,也可能是他們的經驗不足,當時沒有想到怎麼樣利用這個壕溝攻城,畢竟正常思維下,攻城的遠東軍從壕溝裡出來,還是會暴露在箭雨下,最多是避開投石機的打擊。

自古以來,戰場上敵我雙方其實都會有疏忽,關鍵是在於能否抓住敵軍的疏忽,李家軍的這個疏忽在不擅攻城的人眼中不算什麼,但對擅長於以壕溝防守的遠東軍來說,立刻就看出這個缺陷,從而讓缺陷變成了一個致命的疏忽。

…………

…………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羅士信跑來給王君臨稟報:“啓稟王爺,地道已經全部完成,可以順利通過。”

王君臨心中大喜,讚賞道:“很好,攻下太原城,工兵輜重營立下了首功!”

王君臨隨即又對左右親兵吩咐道:“命裴元慶和王世清來見我?”

左右親兵答應一聲,立刻去叫人,很快裴元慶和王世清跑步來到王君臨面前,互視一眼,同時上前施禮道:“參見王爺!”

王君臨看了他們一眼,緩緩道:“叫你們二人過來,是要告訴你們,攻城戰將在今晚二更時分打響,按照我們事先的部署,你們兩家的人在城內開始發動,城內軍情府的人也會配合你們,希望你們兩家能夠打開城門,但我只會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半個時辰內你們若是打不開城門,我便啓動第二個地道戰的計劃,到時候你們兩家的功勞可就沒有那麼多了。”

兩人精神同時一振,行禮道:“王爺放心,卑職這就通過軍情府的飛鷹將王爺的命令傳到族中!”

…………

…………

PS:非常感謝幾位老讀者的月票支持和鼓勵————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逼到死境第七百二十三章 高潁的直覺第五百零四章 楊堅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連環計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大海彼岸有瑪雅第一百六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十二章 折服與重任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神化”的楊廣第五百八十四章 獨孤明月的孿生弟弟第五百零四章 楊堅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與突厥可汗的會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棄城而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豹營和鋼刀營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幕後的那隻黑手是誰第一千零六十章 大龜島之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後宮陷阱第二十四章 白蘭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真兇(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宇文化及的出現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豹營和鋼刀營來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李世民VS程咬金第八百零三章 生死拼殺(下)第三十四章 大好機會第五十章 彪悍的突厥少女第一百五十章 王通登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使者程咬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攻伐兩淮四郡之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失的地主貴族們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李世民與一號的交易第九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鬼故事與赴宴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部燒熟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慘烈第三百五十八章 看熱鬧的王君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聶小雨和程咬金的故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林中追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發酒瘋的靠山王第九百零二章 沈果兒的野心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成功戰略牽制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炸死算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後的殺戮第四百二十五章 機器美少女的恐怖第五百五十二章 恐怖殺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一百九十章 墨衛與天鷹宮第一百四十章 開隋第一老第七百一十七章 刺殺(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決斷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城下的李淵第四百八十章 天子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絕望的李世民第二十一章 萬人毒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九百九十七章 恐怖刺客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李世民消失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1號和2號的鬥心鬥智第三十章 搶攻水泉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罷免官職第七十四章 這就是殺人的世道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突然出現的馬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李世民VS程咬金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龜島的使者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熟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王君臨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無敵魚子默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報第四百四十二章 猞猁毛毛的線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這是天神降下的懲罰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六百七十三章 陷入死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殲滅(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惹惱了皇后第三十五章 少女茹雪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秋奴第五百二十章 和聶小雨拼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對朝廷的警惕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錘鐵鋪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對衝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三百一十六章 格爾木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天下第一門閥的自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蟲妖的鬱悶第一百一十章 夜鷹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假春秋谷主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把親王打成半死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成王妃的張出塵第四百五十八章 寒門十三子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逼到死境第七百二十三章 高潁的直覺第五百零四章 楊堅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連環計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大海彼岸有瑪雅第一百六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十二章 折服與重任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神化”的楊廣第五百八十四章 獨孤明月的孿生弟弟第五百零四章 楊堅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與突厥可汗的會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棄城而逃第八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豹營和鋼刀營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幕後的那隻黑手是誰第一千零六十章 大龜島之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後宮陷阱第二十四章 白蘭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真兇(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宇文化及的出現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豹營和鋼刀營來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李世民VS程咬金第八百零三章 生死拼殺(下)第三十四章 大好機會第五十章 彪悍的突厥少女第一百五十章 王通登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使者程咬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攻伐兩淮四郡之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失的地主貴族們第七百三十四章 四大財源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李世民與一號的交易第九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鬼故事與赴宴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部燒熟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慘烈第三百五十八章 看熱鬧的王君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聶小雨和程咬金的故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林中追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發酒瘋的靠山王第九百零二章 沈果兒的野心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四百二十四章 少婦月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成功戰略牽制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炸死算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後的殺戮第四百二十五章 機器美少女的恐怖第五百五十二章 恐怖殺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今的小雨劇院第一百九十章 墨衛與天鷹宮第一百四十章 開隋第一老第七百一十七章 刺殺(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決斷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城下的李淵第四百八十章 天子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絕望的李世民第二十一章 萬人毒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九百九十七章 恐怖刺客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李世民消失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1號和2號的鬥心鬥智第三十章 搶攻水泉關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罷免官職第七十四章 這就是殺人的世道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突然出現的馬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紫面天王雄闊海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李世民VS程咬金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龜島的使者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熟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王君臨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無敵魚子默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報第四百四十二章 猞猁毛毛的線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這是天神降下的懲罰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六百七十三章 陷入死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殲滅(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惹惱了皇后第三十五章 少女茹雪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秋奴第五百二十章 和聶小雨拼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對朝廷的警惕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錘鐵鋪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對衝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三百一十六章 格爾木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天下第一門閥的自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蟲妖的鬱悶第一百一十章 夜鷹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假春秋谷主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把親王打成半死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成王妃的張出塵第四百五十八章 寒門十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