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心生忌憚,他似乎也看出龍後察覺到了什麼,便暫時忍了下來。
“你認得貧道。”申道長看向了龍後,笑着道:“你是敖順家的?”
“龍女是涇河龍王的表妹。”龍後連連點頭,道:“當年去拜訪北海龍王時,曾經誤入北海眼,曾有幸見過道長一面。”
龍後這般說也是想要看看眼前的道長,是否就是心中想的那人。
“原來是你。”申覆問問一點頭,道:“貧道記得當年你還不曾化形,是被涇河龍王直接拽着尾巴拖回去的...莫非你表哥怕貧道吃了你不成?”
龍後訕訕一笑,想來涇河龍王確實沒有說什麼好話。
“你這小龍又是誰家的?”申覆又看向了這個龍王,此地的龍神應當就是錢塘江的龍王,但現在的這地界跟當初的地仙界根本沒得比,這條小龍的修爲甚至連成仙的門檻都不夠...充其量只是藉着天庭神位的身份,有個尋常神將的力量。
可衆所周知,天庭的神位對自身的實力加成並不高,只是說那些強大的修士纔有資格佔據高地位的神位。
就好比太乙師兄,本來天庭爲他準備的是太乙救苦仙尊之位,讓他在地獄之中制衡地藏王菩薩...可仗着自己法力高強,愣是把“伯邑考”紫薇大帝的位置給擠下去,自己上去找石磯師妹假公濟私。
玉帝爲什麼要把一個沒有法力的“伯邑考”放在紫薇大帝的位置上?
還不是想要讓紫薇大帝當傀儡,這樣羣星的控制權依舊在他的手中...沒想到太乙真人半路截胡,不過看在太乙真人完全沒有管事意圖的份兒上,玉帝也就對太乙真人與石磯娘娘二人的“姦情”視而不見,甚至還特批了一道聖旨:令月遊星君隨侍太乙紫微仙尊左右。
不知內情的只當是玉帝打擊報復太乙真人,把石磯娘娘這個大“仇人”送到太乙真人面前上眼藥。
玉帝小心眼在整個三界都是很出名的,對於玉帝作出這樣的事情,反而沒人覺着奇怪,也算是另類的爲二人打了掩護。
也不知哪吒見到這一幕心中究竟會作何感想,所以自從封神之後,這小子根本不敢去太乙的府邸。
申覆面前的小龍瑟瑟發抖,他終於知道面前這一位大仙是何許人了。
“小龍熬庚。”這龍王瞬間低下高貴的頭顱來,道:“東海龍王敖廣是小龍的父王,敖丙是小龍的王兄。”
龍王現在稍稍舒了一口氣,還好是自己人。
“敖廣家的老七?”申覆確實沒見過這小子,自己在封神大戰結束之前就被封在北海眼中,這小龍自己不認得也是情理之中,但看看這小龍的修爲,申覆眉頭稍稍一皺,道:“你這等修爲也能當得上一方司雨龍神?”
“這...哎。”熬庚苦笑一聲,道:“道長也知道當年三界崩壞,整個東海傾覆...還是三哥下凡來讓勉強護着小龍活下來...後來也順着一股亂流到了此方世界,還是觀音大士顯靈,定住了部分還在倒灌的東海水。”
“如此說來,此地也不是三界中。”申覆雖然早有感應,但依舊抱有一線希望。
“不是。”熬庚搖搖頭,道:“此處是一方小世界。”
他說這話的時候,神情稍稍有些複雜,似乎還有什麼難以啓齒的隱情...又或者說是在畏懼什麼。
“小世界麼...”申覆點點頭,但並沒有多說,而是接着問道:“此界可以天庭?靈山?還有多少地仙界的修士?”
“此事...”熬庚咬咬牙,道:“事到如今,也不怕道長知道,天庭是假的...是觀音菩薩幻化而成,靈山也沒有...聽三哥說過,靈山也是菩薩幻化出來的,一衆佛陀不是虛假的幻像,就是菩薩強行點化的小妖變化。”
事情大條了。
“小龍可什麼都說了,道長可不能見死不救。”熬庚頂着一張喪氣臉,眼中卻飽含着對申道長的期盼之色,道:“道長,三哥現在是東海龍王,他因爲反抗菩薩而被封印在龍宮中...您若是不管我,三哥您總不能不管吧...他可是...他可是...”
申覆把眼睛微微一眯,聲音頗寒:“他可是什麼?”
“他什麼也不是,小龍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沒說。”熬庚想起了三哥的囑咐,連連擺手。
心中卻暗暗叫苦,完犢子了...三哥,弟弟對不起你。
此地,是慈航師姐的小世界吧?
申覆心中已經有了判斷。
而且這個小世界的等級可要比彌勒佛的那個世界高太多了。
申覆一個眼神止住了熬庚,申覆看得出來,這小龍並沒有說謊。
“你爲什麼說了這些,就會有性命之憂呢?”申覆不明白的是這一點。
“是菩薩啊~道長!”小龍一張老臉難看的不得了,道:“除了三哥是被封在龍宮中,我等所謂的‘仙佛’盡皆受到菩薩的奴役,此刻所言想必已經全都入了菩薩之耳,還請道長救小龍一命。”
慈航師姐現在變的這樣兇殘麼?
這小龍也是有意思,你憑什麼就認定了貧道能在菩薩面前護住你?貧道也只能把慈航師姐當大腿抱,這是你這小龍萬萬沒想到的吧?
“慈航師姐,別揪耳朵,疼。”申覆齜牙咧嘴,不用說也知道是誰來了。
白素貞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跟法海站在了一起,兩個人的眼中全是驚駭...申覆與龍王之間的對話被法力屏蔽,外界並不能聽見,但他們的一舉一動卻被衆“人”看的真真切切。
法海心想,怪不得剛開始看不出這紅皮狗子的真身,原來是一尊火麒麟,阿彌陀佛。
白素貞更是驚駭,龍王爺什麼身份?竟然險些跪倒在這黑袍道人的腳下?
後面女人又是什麼人?竟然敢擰着這黑袍道人的耳朵不放開?
龍王爺直接嚇尿了,趴在地上直接顯出了原型,口中呢喃道:“菩薩饒命,小龍再也不敢了,願意爲菩薩驅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