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節 暗流(中)

“既然你們心有顧慮,也罷,我便帶你們去見見幾個人。”鎮獄大明尊心中冷笑一聲。

烏應元和姬藍對視一眼,心中狐疑,不過仍是跟在鎮獄大明尊之後在冥獄宗山門中飛去。

冥獄宗山門所在的的位置被稱爲血巍山,是一大片山脈,連綿千里。

三人遁光飛了約三百餘里,前方已是冥獄宗核心地區,忽然有一大團灰色的霧氣。

鎮獄大明尊將袖子一拂,遁光下落,向那團灰色霧氣飛去。

烏應元與姬藍的遁光只稍稍一滯也跟着飛入。

進入那團遁光之後卻是另一片銀色天地,裡面到處是狀如石柱石峰突起般的星羅嶙峋,但是這些石柱石峰落在烏姬二人眼中卻看得出來,並非純粹的石質,似金非金,似石非石,但同時堅硬無比,並不亞於金鐵,而且從中透出陰寒氣息,隱隱然自帶有陰冥的性質。

這種東西用來鑄造陰冥性質的飛劍和法器,無疑是極佳的材料,但在這裡卻遍地都是。

烏應元與姬藍眼中露出羨慕之色,這個地方必然是冥獄宗最核心的位置,其可能是其宗門的靈境之一。

一般宗門的靈境都是主世界中與另外一處獨有的洞天所連,被該宗門發現後而獨佔。

洞天中法則未完善,未必有生靈,但是卻有可能像兩人現在所見這樣,處處都是材料。

這些材料對於門人弟子來說是鑄造法器可用,對外還可以以交換所需。

而對於到了烏應元和姬藍這個級數,如果這處洞天正在形成的法則恰好與其修煉接近,便可以從中感悟空間法則了。

像這處靈境的法則便很明顯比較接近冥獄宗法訣的質性,難怪其山門會坐落於此。

冥獄宗中這類靈境必然不只一處,除了開山門時祖師發現的靈境洞天之外,像鎮獄大明尊這般已經修爲到達極高層次,洞悉空間法則的修士,甚至可以將一些小洞天與自家山門貫通,然後再經過數十上百年的佈置,便可將這種還沒有生靈的小洞天獨佔,只留下自家山門這一處可能進入的入口,而封閉其他地方可能進入。

像蜀山當初孔璋在藏經閣中進入的那處靈境,這類靈境嚴格的說連洞天都算不上,只是一處空間夾角,是某個世界生成時,與主世界分離而產生的零散。

這種靈境最好貫通和封閉,因爲通常裡面都不大,而且裡面的法則也是少得可憐,最重要的是這種地方是不可能繼續生成法則,更不可能成長,擴展下去的。

修士得到後,便可用來成爲自己獨有的一處天地,稍大一些的則像蜀山這樣佈置爲某一個區域所專用的小型靈境。

次之便是冥獄宗和孔璋在玄陰宗看到的秘境,這類地方通常已有基本法則,比較廣大,宛如一方小世界,裡面因爲有法則產生,便有產物。

這類洞天有的法則能夠自然而然的增加下去,世界隨之成長,最後便會成爲一方大世界。

冥獄宗和玄陰宗的秘境中,生靈幾乎沒有,如果有也肯定被歷代祖師降伏作爲靈獸了。

但如果繼續成長下去,便會成爲孔璋曾經去過的眩目妖蛇、青面鑿齒、赤眼屏蓬、窺窳妖君、厭火魔猿等所在的那個世界一般。

到那地步已經有大量的生靈誕生,有衆多的材質,已經是一個大世界的雛形,繼續發展下去,便會有成體系的族羣或是宗門出現了。

這種世界再發展下去,便是無極道尊等所在的那個世界一般,已經形成自己的體系,修煉上也接近主世界了。

並且從窺窳妖君所在的那個世界層次開始,那個級數的世界與主世界的關係便不像前面的靈境一般了。

前面所說的靈境相對於主世界而言,都只是空間與空間分離或是交泄,法則互相沖突,於是導致留下的零散空間,因此其位置相對主世界是固定不變的。

誰先找到,誰便可以獨佔最薄弱的地方作爲入口,然後加以禁制封閉,外人便極難再找到其位置,就算找到也難以闖入了。

像冥獄宗和玄陰宗的秘境更是在山門之內,玄陰宗的山門又是設在另處更大一些的洞天內,可謂是境中境了。

而開始誕生生靈*的世界便不一樣了,已經與主世界完全脫離,其位置也是變幻不定了,就算你找到一處入口,甚至用符文和禁制一直聯繫貫通,也最多隻是像在那處世界上拴了一根線,能夠供你持續找到其位置的道標。

但是卻難以完全封閉別人進入的途徑,最多給旁人多設置一些障礙。

當然,冥獄宗現在的這個靈境離這地步還遠得很,但是卻有一個巨大的好處,但是這處靈境的質性與冥獄宗相合,因此天人境修士如果在這裡面修煉,天人境以下有事半功倍之效,而天人境的修士更是可以領悟空間法則。

當初在靈州發現一處陰冥質性的界天,便使得常山一脈的羿死奴和華凌波願意以此換取與大楚王朝合作。

所以冥獄宗中靈境必定不止這一處,但這處靈境卻肯定是冥獄中最核心的。

兩人微帶不安的跟着鎮獄大明尊進了了這處靈境,觸目所及都是一片銀色。

越是深入,四周的溫度越來越低。

如果只是溫度低倒也不妨,以烏姬二人天人境修士的修爲,就是極低的奇寒也禁受得起。

但是兩人漸漸發現不對,在這處靈境中,兩人也曾不斷用神識掃描。

最開始兩人的神識在裡面還能掃到裡許開外,已經遠遠大遜於在外面。

這一點兩人倒沒驚奇,既然是在別人的秘境之中,受到禁制和這處靈境與衆不同的法則的排斥,自己的神識當然不可能像平時一樣無阻。

但是越飛越裡面,兩人神識所能掃描的範圍卻是在不斷的縮減。

這就讓兩人大吃一驚了,而且兩人的神識掃描下,能感覺到的禁制力量並不強,也就是這種現像幾乎是因爲此處靈境天然法則所壓制,冥獄中的禁制更多的是在封閉。

兩人仔細一察,才駭然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的神識在這處靈境中運轉非常緩慢,比在外面緩慢了不下十倍,甚至越是向前飛,這種緩慢便越發明顯。

還不光是神識,連帶真元也是如此,兩人是天人境修士,要徹底隔絕他們與外界元氣的聯繫幾乎不可能,但是卻緩慢了

遁光在其中又飛了足足百里,前方忽然有一團起伏不定的金光升出。

鎮獄大明尊的聲音從遁光中傳來:“到了。”

他的遁光向那團金黃色的金光處飛去,烏姬二人遲疑了一下跟着飛過去。

離三人百丈遠的地方有一大團金光浮在空中,那團金光外面是濃密的金色光暈,最核心處宛如金色的蛋液般,介於光液之間,卻呈現不規則的扭動,好像隨時會從中鑽出來什麼,卻又偏偏鑽不出來似的。

但是烏姬二人卻不由色變,因爲從那團金光中傳來的感應讓兩人心驚,竟然是極爲強大的神識。

要知道在這處靈境中,以兩人的修爲,神識都受到極大的阻滯。

這恐怕是與這處靈境的質性與冥獄宗相合有關。

兩人卻是有所不知,這裡是冥獄宗修煉神識的最佳地方,在這處靈境中,神識以越來越慢的頻率運轉。

因此修士在這裡面修煉神識時,便像是置身於一處緩慢而堅決的沼澤之中,神識運轉比其他地方要困難許多。

但是一旦領悟其中的空間法則,神識也在裡面熬練如常,神識便會不斷提升。

冥獄宗缺少最上乘的煉神法訣,因此其祖師無意中發現這麼一片洞天后,便別出心裁的想出這提升神識之法。

只是這辦法是藉助地勢,並沒有什麼法訣,修煉起來極爲緩慢,而且辛苦。

所以鎮獄大明尊所挨不過下一次的四九重劫,還是想得到玄陰宗的煉神法訣,如果能得到,兩宗法訣在陰性上有相通之處,再加上這處靈境修煉,便大爲有利了。

但是眼前這團金光所透出的神識卻依舊強大無比,幾乎沒看出來受到什麼影響。

這纔不由烏姬二人大爲吃驚,也不知道這裡面藏了個什麼怪物,如果鎮獄大明尊存心對付二人,將二人帶到這詭異地方,再多出來這麼一個怪物,兩人恐怕逃都逃不出去。

幸好下一刻,兩人發現自己是想多了。

因爲鎮獄大明尊說話了,而且說話的對像就是那一片金芒。

“道友,感覺可好?”

從那核心處,宛如金色蛋液的地方傳來一個聲音道:“嗯,幸好有明尊這處地方可供我棲身,否則我肉身已毀,遲早散於天地之間。”

此話聽得烏姬二人不由駭然,原來這一片金芒中所蘊藏的神魂肉身已毀,竟然還如此強大。

就算是天人境修士,強如二人,如果肉身已毀,在天地罡風中的吹拂下也遲早會消亡。

神魂需要肉身滋養,即使是天人境修士也不例如,因爲生於這處世界上,這便是這世界的法則,除非成就聖階,誕生了屬於自己的法則,脫離了這處界天表面法則的影響。

否則肉身一毀,界天的法則便會不斷的削弱神魂,直至其消亡。

要想不消亡,修士便只有轉世或是強佔別人的肉身。

而要以神魂的姿態獨立存在下去,也不是沒有辦法,那便只有徹底的轉成幽冥質性的修煉,成爲鬼物。

鬼物通常只有在特定的地方纔能存在下去,如什麼三陰絕地,九陰之所。

殭屍則是介於正常與鬼物之間,質性與鬼物相似,但還有肉身,所以修煉到一定地步,便可以如普通生靈般行走。

但鬼物要做到這一步,便更加困難許多了,要想徹底無懼,恐怕只有達到聖階,比常人難上十倍不止。

眼前這金芒中的妖物不知道是什麼,肉身已毀,卻既沒有去轉世或奪舍,也沒有轉修幽冥之道的打算,這從那一片金芒中透出的質性便可看出來。

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71節 天問(下)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232節 殺皇(下)第230節 互噬(四)第35節 符文院(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一)第253節 亂像(下)第252節 壽誕(二)第197節 潛入(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113節 鬥妖魔(一)第256節 幫手(八)第254節 蜀山會(十)第152節 稷下學宮(下)第137節 結丹(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63節 入口(下)第107節 狙殺(中)第2節 淫*人妻妾笑呵呵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51節 南方(下)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29節 外門集市(下)第107節 狙殺(中)第153節 法會(下)第228節 地肺之鬥(下)第117節 調教(上)第235節 禍亂天下(上)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30節 宗門小比(上)第131節 爭祭(三)第20節 引薦(上)第258節 鬥法(十六)第118節 首功(上)第194節 逃匿(下)第207節 援手(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227節 亂戰(四)第91節 討價還價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75節 挫敵(下)第215節 交易(下)第181節 第二魔質(中)第255節 災(上)第43節 圍殺妖蛇(下)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98節 試丹(下)第118節 首功(下)第248節 降臨(五)第203節 風雪(上)第203節 風雪(上)第248節 降臨(二)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16節 較量(下)第205節 求助(上)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一)第204節 劫殺(上)第102節 議事(上)第239節 京師亂(下)第159節 爭奪(下)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17節 交*媾(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208節 千雪城(下)第157節 奪寶(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58節 鬥法(十七)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175節 救人(中)第71節 天問(下)第8節 捕蟬(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255節 災(上)第118節 首功(中)第258節 鬥法(二十五)第255節 災(下)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258節 鬥法(九)第201節 無涯海(下)第187節 貝葉靈符(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93節 質詢(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213節 出手(上)第55節 私會(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五)第28節 鬥蛇(上)第138節 渡劫(下)第34節 師傅(上)第161節 天若有志(上)
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71節 天問(下)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232節 殺皇(下)第230節 互噬(四)第35節 符文院(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一)第253節 亂像(下)第252節 壽誕(二)第197節 潛入(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113節 鬥妖魔(一)第256節 幫手(八)第254節 蜀山會(十)第152節 稷下學宮(下)第137節 結丹(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63節 入口(下)第107節 狙殺(中)第2節 淫*人妻妾笑呵呵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51節 南方(下)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29節 外門集市(下)第107節 狙殺(中)第153節 法會(下)第228節 地肺之鬥(下)第117節 調教(上)第235節 禍亂天下(上)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30節 宗門小比(上)第131節 爭祭(三)第20節 引薦(上)第258節 鬥法(十六)第118節 首功(上)第194節 逃匿(下)第207節 援手(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227節 亂戰(四)第91節 討價還價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下)第75節 挫敵(下)第215節 交易(下)第181節 第二魔質(中)第255節 災(上)第43節 圍殺妖蛇(下)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98節 試丹(下)第118節 首功(下)第248節 降臨(五)第203節 風雪(上)第203節 風雪(上)第248節 降臨(二)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16節 較量(下)第205節 求助(上)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一)第204節 劫殺(上)第102節 議事(上)第239節 京師亂(下)第159節 爭奪(下)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17節 交*媾(下)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上)第208節 千雪城(下)第157節 奪寶(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58節 鬥法(十七)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175節 救人(中)第71節 天問(下)第8節 捕蟬(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255節 災(上)第118節 首功(中)第258節 鬥法(二十五)第255節 災(下)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258節 鬥法(九)第201節 無涯海(下)第187節 貝葉靈符(上)第109節 領賞(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93節 質詢(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213節 出手(上)第55節 私會(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五)第28節 鬥蛇(上)第138節 渡劫(下)第34節 師傅(上)第161節 天若有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