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節 一碗菜粥

賀扁擔雖說是南城土著,不過他在南城已然沒了家當,成天寄宿過活。

早年間賀扁擔剛成人時,家中還是有一院房的。後來一場疫病過後,賀扁擔沒了雙親。不但如此,由於之前欠下的債務和藥費,導致房子也被債主收了,賀扁擔於是變成了流浪人。

好在這小子已經十七歲成年,又生得牛高馬大,還有一張令人過目不忘的長馬臉,給人做工扛活也餓不死。於是他就張羅了一副荔枝木扁擔,在南城過起了力夫的日子。時間一長,這個吃飯沒夠,笑起來有點傻乎乎的馬臉小子,就被人稱呼爲賀扁擔了。

匆匆幾年時間過去,賀扁擔的個頭倒是沒有被擔子壓垮,反而又長了一點。可這樣一來,他的骨架就更顯得晃盪了......時常吃不飽的人,是沒有多餘肌肉的。

今天賀扁擔的任務,是挑“機制碳”去老客戶胡老爺府上。

這種在市面上新出的“機制碳”,雖說是個怪名字,但是自打出現那一天,就成爲了中產以上人家喜愛的新型燃料。

黑乎乎,六角形,模樣規格都相同的碳棒,火力平穩,燃燒時間是普通木炭的三倍,而且沒有煙霧不爆灰,非常適合做飯燒茶溫酒烤魚等等需要掌握火候和時間的場合。

另外,從價格上來說,普通木屑稻殼做的機制碳,雖說貴一點,但是綜合效能算下來可又比傳統木炭便宜了,所以購買之人衆多。

昨日接到吩咐後,賀扁擔今天早上就去了南城外碼頭,從胡家的老關係雜貨店裡領了更加昂貴的“高級果木機制碳”出來,一路挑去了胡家供胡老爺會友品茗用。

當他挑着第二擔碳棒路過縣衙時,年輕人發現大門口突然演起了大戲,於是他樂呵呵去湊了一把熱鬧。觀賞完了六君子站籠的英姿後,賀扁擔又回頭挑起擔,趕在午前送到了胡老爺府上。

在胡家柴房卸下擔子,又幫着倒了一回垃圾,扁擔這才從伙房管事手中結了把銅錢,高高興興回了窩。

賀扁擔的窩就在菜市口背後,一條名叫“古早街”的破巷子裡。

這條破巷子屬於明代的貧民區,裡面住的都是底層小市民。其中有一院房,左右廂房都被房東租給了附近的力工挑夫,賀扁擔就在其中擁有一張牀位。

急匆匆回到古早街後,賀扁擔先是在院門口探頭一看,然後他放了心:院當中一口大鍋正從鍋蓋縫隙中冒着熱氣,看來還沒到開飯時間。

進屋後在牆邊老位置放下挑子,賀扁擔二話不說,拿起瓢在角落的水缸裡舀水狠灌一氣,之後他用袖子抹了嘴,喘口氣,這才和同屋的“室友”打起招呼來。

室友們都是睡一個大通鋪的糙老爺們,回來早的,有人躺在鋪上抽菸鍋,有人躺在鋪上假寐,總之,這些下苦人都在抓緊一切機會恢復體力。

шωш▲тTk án▲c○ 唯一能把苦力們從鋪上喊起來的,也只能是開飯的喊聲了。隨着噹噹噹的鐵勺敲鍋聲,不用說,大夥都麻利地出了屋。

此刻的院當中,站着一個黑胖,一臉惡像,胳膊比旁人大腿粗的老女人。

這女人叫桂嫂,看架勢就曉得是包租婆。桂嫂一家在貧民區算是混得不錯,她男人在城外碼頭上當管事,她本人則負責出租做飯等雜活。

院裡像賀扁擔這種力工,大部分都在桂嫂這裡包了夥。原因不是桂嫂做飯好吃,而是桂嫂做飯便宜。

便宜,自然就沒好貨。所以當桂嫂揭開鍋蓋後,不出意料,今天又是一鍋大雜燴。

這一鍋米粥不像米粥,米飯不像米飯的吃食,是由四成的糙米,三成的菜蔬,以及三成的紅薯混合熬製的。

顏色可愛的菜粥,散發出的甜甜香氣四下瀰漫。但是力工們都知道,這吃食其實並不好下嚥。

儘管如此,一夥飢餓的人還是紛鬧着從桌上取了粗瓷大碗,擠在鍋邊,眼巴巴看着桂嫂用大鐵勺分飯。

“沒點規矩,撐死你個球囊的!”每到這時候,黑胖,負責舀飯的桂嫂就開始罵罵咧咧。不過罵歸罵,桂嫂最終還是給每人都舀上了滿滿一大碗薯絲菜粥飯。另外,一旁的小罈子裡,人均還會領到一根鹹蘿蔔或者鹹菜頭......也不知道是不是涪陵牌的。

下一刻,賀扁擔又捱打了。

賀扁擔這人,平時看上去還是蠻聰明的,但是一到吃飯時間,他的智商就降成了負數。從小到大,扁擔爲此捱了不知道多少頓打。

今天是老一套日常:賀扁擔領完自己的一份後,又伸手去罈子裡多抓了蘿蔔,然後就被桂嫂用攪飯的棍子在腦袋上敲了兩下。

就地蹲在院裡開吃的勞力們,笑呵呵看着這一道保留節目。大夥都知道賀扁擔常年吃不飽,也都知道桂嫂是個面黑心軟的女人,所以捱了兩棍後,賀扁擔最終還是拿着戰利品,笑呵呵地擠進人堆,大口喝起菜粥來。

........................

接下來就是這幫苦力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了:一邊坐在井臺上唏裡呼嚕填肚子,一邊天南海北的胡吹大氣,交流苦力世界的信息。

最近一段時間,大夥的主要關注點,是伙食水平的提高。

在這之前的歲月裡,桂嫂煮出來的粥,裡面放得鹽很少,在某些時間段,甚至都不放鹽。苦力們日常補充鹽份,全靠罈子裡的鹹菜。

然而鹹菜也不是那麼好補充的,每逢城裡鹽價波動的時候,桂嫂的鹹菜也就變得不那麼鹹了。

鹽是人體細胞調節液體滲透壓的必備物質。對於體力勞動者來說,鹽份是保證喝下去的淡水轉化爲汗水的關鍵一環。

後世的油膩男女們見鹽如見蛇蠍,但是要讓這幫人像賀扁擔一樣挑幾天擔子,那他們就要拼命喝鹽汽水了,否則人就會休克直至死亡。

所以一直以來,飯菜裡的鹽份含量,都是苦力們很在意的一個環節。

結果自兩三個月之前,情況有了變化。

廣州城裡的人突然發現,南邊那一處新城工地上,有一個很大的空子可以鑽:凡是去給曹總兵抗活的人,都可以在工地上買到便宜的鹽。

這位夷州來的總兵官,手面闊綽大夥都是知道的,之前在白鵝潭,搬出銀龍給丘八們發餉的故事,至今還在城裡流傳。

而他老人家的手下,毫無疑問也繼承了老大手面闊綽的傳統:同樣的價格,同樣的重量,人們能從新城工地買到上好雪白的鹽粒,而不是黑乎乎,攙着沙子發苦的官鹽。

如此一來,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人看到了其中利益,組織了大批苦哈哈跑去工地上做工——只有工頭可以買鹽,手下的工人越多,買到的鹽越多。

注意,這個配額是額外的,工人的工錢依舊照發。

這種掩耳盜鈴的規則,一開始主要是爲了稍稍降一點物議:給我幹活的人才能買到鹽,沒毛病。

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當曹總兵在北方大捷的電報傳到廣東那一天,規矩改了:是個人掏銀子就可以批發鹽,數量無限,千兩起賣。

於是在新城碼頭上,兩廣鹽梟蜂擁而至。這些人帶來了銀子,廣西稻米和從山裡忽悠來的賣身工。換到鹽後,鹽梟們就日夜不停地僱人裝船,然後消失在珠三角無窮的水道中。

與此同時,新城同樣在給本地鹽商系統大肆批發鹽產品,從鹽粒到雪白的精鹽樣樣都有,價格低廉,童叟無欺。

遇到這樣一位擁有戰列艦的霸道總裁,廣東本地的鹽商系統是無法對抗的,只能選擇合作,也可以理解爲強X。於是無窮無盡的鹽貨就以新城爲中心,開始滲透到了兩廣各個角落。

這件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兩廣鹽價和隔壁的福建一樣瞬間大降,賀扁擔碗裡的菜粥,變成了好吃很多的鹹味粥。他手中的鹹蘿蔔,也真正可以稱之爲鹹菜了。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每到吃飯時,大夥總要快樂地討論一波新城碼頭上那無窮無盡的鹽貨。院裡的勞力,其中就有好幾個在碼頭扛活的,所以他們很清楚每天要卸下多少。

而今天餐會的興奮點是,有那去過夷州幹短工的人回來實錘了:夷州有鹽山,據說是湖中的鹽龍吐出來的,有幾十丈高,怎麼挖也挖不完。

每到這個時候,桂嫂也會用長滿繭子的胖手拍一拍胸口,說兩句“菩薩保佑曹大將無病無災”這樣的祝福語言——在桂嫂這個粗俗的底層婦女看來,能給她帶來便宜鹽的人,就該是長命百歲的。

.................

今天這一碗菜粥裡,不但有關於鹹淡的話題,還有另一樣惹人注目的東西:黃色的土豆條。

土豆這東西,在相對溫暖的南方不好保存,時間一長就要發芽。雖說穿越衆可以二次加工將土豆做成米粉和澱粉,但是處理土豆最好的辦法,依舊是第一時間吃掉它。

於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每當臺南的農場大批收穫後,都會有船隻裝着新鮮土豆去廣州和福建。

這些土豆會用在各處工地上餵飽農民工。這樣一來,穿越衆就可以將當地收購的稻米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420節 白酒業第132節 動真格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468節 講故事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626節 討逆(四)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192節 勘探隊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41節 動力爲王第15節 購物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154節 黃老爺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65節 秋闈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561節 接收(四)第145節 熊道第420節 白酒業第91節 大樟村第711節 收線(三)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447節 打援第54節 海軍建設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449節 大貝勒第541節 頭籌第213節 殺王(十)第672節 知交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516節 紮根第709節 收線(一)第337節 開港(三)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560節 接收(三)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223節 接活第630節 夜訪第243節 小軍閥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563節 接收(六)第622節 大會(五)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64節 粉墨登場第335節 開港(一)第673節 幻變(一)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24節 噩耗第677節 北歸(二)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465節 溫尚書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35節 鄭和島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42節 開港(八)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147節 駁運第106節 齊備第541節 頭籌第171節 德邦第647節 赴任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40節 三屯營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591節 突至第276節 惡意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559節 接收(二)第30節 杭州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57節 滯銷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28節 破莊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544節 家園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186節 福州第619節 大會(二)第502節 臺北(一)第196節 夜景第89節 土著貢達第3節 西崑崙
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420節 白酒業第132節 動真格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468節 講故事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626節 討逆(四)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192節 勘探隊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41節 動力爲王第15節 購物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154節 黃老爺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65節 秋闈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561節 接收(四)第145節 熊道第420節 白酒業第91節 大樟村第711節 收線(三)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447節 打援第54節 海軍建設第183節 強行貿易第449節 大貝勒第541節 頭籌第213節 殺王(十)第672節 知交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516節 紮根第709節 收線(一)第337節 開港(三)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560節 接收(三)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223節 接活第630節 夜訪第243節 小軍閥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563節 接收(六)第622節 大會(五)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64節 粉墨登場第335節 開港(一)第673節 幻變(一)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224節 噩耗第677節 北歸(二)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465節 溫尚書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635節 鄭和島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342節 開港(八)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147節 駁運第106節 齊備第541節 頭籌第171節 德邦第647節 赴任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40節 三屯營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350節 開港(十六)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591節 突至第276節 惡意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559節 接收(二)第30節 杭州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57節 滯銷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28節 破莊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544節 家園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186節 福州第619節 大會(二)第502節 臺北(一)第196節 夜景第89節 土著貢達第3節 西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