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西川歸誰?

說實話,對於外族,我並不是不想將他們消滅完,只是做起來有些困難。如今江山尚未一統,若我開始對異族的征伐,勞民傷財不說,還讓我在中原戰爭中沒有足夠的兵力。最讓人鬱悶的是,外族都是來去如風的騎兵,我軍就算也用騎兵,可不能少了給養。畢竟外族們適應了天天吃肉卻沒有糧食、菜蔬的生活,我軍士卒還是很喜歡吃飯菜的。若是我軍士卒也長期吃肉,很可能得厭食症。當然,這主要是肉食的做法太單一,還沒有調味。無奈之下,我只能將外族的事放在一邊,並派遣張遼守雁門,以張文遠的能力,守住雁門應該不成問題。而云中,我卻將老將華雄調了過去,徐榮卻被我充作冀州將軍,原本總攝冀州的陸遜,被我任命爲冀州刺史。怎麼說軍政分開都是我下的命令,我總不好破壞。

張鬆邀請我攻擊劉備的時候,曹*還以爲我軍即將下荊南,雖然他對劉備謀奪益州的行爲有些不爽,但是劉璋的行爲卻讓曹*更加不爽。我在中原勢大,曹*等人與我交戰數次。且不說老弱無能的劉景升,就說劉璋的年齡和劉備差不了多少,甚至還小一些,可他從沒有表示支持曹*等人對我的征伐。若是把益州交給劉備,最少能得到一州之地相助,至於劉備得到益州後實力大漲,就不是曹*可以考慮的事情了。若是我繼續壯大,曹*都沒了活路,哪還有以後?可惜,曹*雖然把部隊停在黃河邊上,做出進擊冀州的態勢,但他絕不敢過河。若我軍封鎖黃河,切斷他與手下部隊的聯繫和糧草運送,那可就是死路一條了。

對於曹*的挑釁,我毫不理睬,直接在洛陽聚齊重兵。若是與曹*征戰,出虎牢可比從冀州出戰要強多了。畢竟虎牢過去就是許昌,加上洛陽到虎牢的距離也近,收拾起曹*來,十分便利。只是最近有一件事讓我很不爽,在雁門的張遼居然被人打的不能冒頭。若是華雄被人打成這樣,我倒也不生氣,畢竟他勇武有餘,智略不足,故而我讓他死守。以張文遠之才,一再敗於外族人之手,那就是奇事了!令人鬱悶的是,若是我派呂布去或者其他人去助戰,外族大軍便會立刻退去,讓我追也追不着!當然,我也想過隱藏行跡突然發難,且不說大軍過多太難隱藏,就算我軍忽至,外族也會從容不迫的撤退,甚至還有人斷後,讓我軍不敢追擊。甚至有一次,呼廚泉竟然讓追擊的呂布也吃了虧。要知道,呂布軍中可是有陳宮在!無奈之下,我只能讓邊境各地堅守不出,以免損兵折將!

劉備和劉璋在洛城僵持,而且雙方各有勝負。劉備想攻破洛城十分困難,可劉璋想把劉備趕出西川也不大可能。張魯作爲張良的十世孫,張道陵的孫子,他繼承了祖上少有的智慧和道統。本來張魯和劉璋並沒有矛盾,而張魯的母親作爲劉焉的*,和劉璋也沒有交集。可偏偏在劉璋與兩位兄長爭位的時候,張魯的母親不小心說了幾句劉璋的壞話。世界上最厲害的風莫過於枕頭風,一段時間內,劉焉竟然因爲張魯母親的話,很不見待劉璋。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或許是世上真沒有不透風的牆,劉璋知道了這件事!劉璋本就不是大度之人,等他一繼位,便把張魯的母親殺了。

說劉璋無能也不是冤枉他,他殺張魯母親之前,張魯已經是漢中太守了。可他居然沒有召回張魯,就殺掉了張魯的母親。張魯的父親對家庭並不在意,總是在修道。張魯從小和母親相依爲命,可劉璋偏偏殺了他母親。一怒之下,張魯反了。如今,劉璋和劉備爭西川,張魯覺得有機可乘,於是盡起漢中之兵,殺奔霞門關而來。孟達也算是大將,可是面對張魯就有些弱了。漢中兵馬來勢洶洶,一時間,霞門關竟有被攻破之勢。

劉璋聽說張魯來襲,心中慌張異常。突然間,他覺得把西川送給劉備也不錯。怎麼說都是同宗兄弟,就算有什麼齷齪,最起碼,劉備不會要他的性命。於是劉璋就想讓馬超和張任撤回來,讓劉備抵擋張魯。張鬆是我的人,他聽說劉璋想和劉備修好,明白劉璋和劉備若真的修好,西川也就歸劉備了。於是張鬆趕緊跑到劉璋那裡進言道:“主公,我有一策或可退張魯、劉備,卻未必能保住西川!”

劉璋一聽有些不爽的說:“保不住西川,你那計策還有什麼用?”

張鬆道:“此策能保住主公的性命與榮華富貴,若運氣好,說不定還能保住西川!”

“永年有何計策,可說來聽聽!”劉璋有些着急,畢竟他現在腹背受敵,若是陷於劉備還好,若是陷於張魯,那他可就死定了。

“主公,我們可以請呂峰進攻漢中,到時候,張魯必敗於呂峰之手!”張鬆嘆道:“我最怕呂峰得隴望蜀,得了漢中直接攻打蜀中。到時候,西川免不了陷落!”

劉璋失望的說:“那你還說出來有什麼用?”

“不然!”張鬆笑道:“固然呂峰會得隴望蜀,可天下諸侯必不會坐看呂峰得蜀!要知道,呂峰勢力太大,若再得了蜀中糧倉,那他就和當年暴秦之勢相似,甚至更強。到時候,一掃天下,那可不是其他諸侯願意看到的。唯一讓人擔心的是,天下諸侯來不及在他得蜀之前出兵!再者,就算呂峰得蜀,也比劉備和張魯得蜀強!”

“此話怎講?”劉璋有些疑惑的問道:“張魯與我有仇,得蜀必害我老小。可劉備乃是我宗兄,豈會對我不利?”

張鬆笑道:“主公糊塗了!若劉備得蜀,必不放心主公在益州居住,最好情況就是將主公弄到荊州!可荊州乃是四戰之地,曹*、呂峰、孫權都對那裡虎視眈眈,豈是安居之所?”

(劉璋笑道:“讓我搬家?給鮮花就成!”)

第509章 排擠郭第168章 靈帝薨第795章 反目第430章 木牛流馬第510章 許攸之謀第124章 支援皇甫第150章 戟魔第589章 共伐第642章 伏擊第581章 無名功臣第861章 馬幼常第480章 荊州將亂第654章 信用第769章 整軍入荊第628章 孫策出征第247章 祭奠第373章 接風第230章 曹操兵敗第475章 失落第826章 成都大戰第523章 救呂布(三)第117章 整軍(上)第320章 假玉璽第525章 救呂布(五)第329章 衣帶詔第168章 靈帝薨第749章 荊州不穩第278章 呂布兵敗第372章 喬玄第481章 曹操得賢第508章 兵發曲陽第104章 曹嵩第110章 河東徐晃第451章 大漢元年(完)第120章 張遼第615章 略辱孔融第675章 立嗣第578章 聽牆角第673章 燒糧歸來第598章 謀第474章 火藥第399章 程昱之謀第689章 強迫第712章 文仲業(下)第451章 大漢元年(完)第206章 缺糧第617章 伊籍薦諸葛第811章 劉先第854章 第二波攻擊第810章 城下惡鬥第213章 關上關下第138章 平定黃巾第111章 關家事了第144章 魏續叛丁原第431章 蒲元第152章 遇刺第637章 韓玄之死第264章 濮陽大戰第430章 木牛流馬第353章 陸康第132章 火燒長社(中)第629章 讓江夏第697章 聰明機敏第262章 出兵第349章 荊州撤兵第510章 許攸之謀第810章 城下惡鬥第73章 衛仲道第473章 左慈第763章 向倭島進軍第329章 衣帶詔第242章 飛將復生第635章 荊南四郡(上)第860章 會獵壽春第849章 司馬懿之死第725章 江陵城第95章 曹操(下)第90章 倒黴的紀靈第62章 羣猛鬧陳留第878章 一統天下,呂峰登基第180章 議廢立第2章 師傅的囑託第525章 救呂布(五)第152章 遇刺第207章 兵敗第337章 劉曄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222章 呂布逞威第56章 諸葛一家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97章 我和曹操有個約會(上)第230章 曹操兵敗第72章 蔡府第354章 醫學院第80章 漢靈帝第81章 獻酒第211章 劉備會盟第846章 逃亡第524章 救呂布(四)第866章 甘寧入吳
第509章 排擠郭第168章 靈帝薨第795章 反目第430章 木牛流馬第510章 許攸之謀第124章 支援皇甫第150章 戟魔第589章 共伐第642章 伏擊第581章 無名功臣第861章 馬幼常第480章 荊州將亂第654章 信用第769章 整軍入荊第628章 孫策出征第247章 祭奠第373章 接風第230章 曹操兵敗第475章 失落第826章 成都大戰第523章 救呂布(三)第117章 整軍(上)第320章 假玉璽第525章 救呂布(五)第329章 衣帶詔第168章 靈帝薨第749章 荊州不穩第278章 呂布兵敗第372章 喬玄第481章 曹操得賢第508章 兵發曲陽第104章 曹嵩第110章 河東徐晃第451章 大漢元年(完)第120章 張遼第615章 略辱孔融第675章 立嗣第578章 聽牆角第673章 燒糧歸來第598章 謀第474章 火藥第399章 程昱之謀第689章 強迫第712章 文仲業(下)第451章 大漢元年(完)第206章 缺糧第617章 伊籍薦諸葛第811章 劉先第854章 第二波攻擊第810章 城下惡鬥第213章 關上關下第138章 平定黃巾第111章 關家事了第144章 魏續叛丁原第431章 蒲元第152章 遇刺第637章 韓玄之死第264章 濮陽大戰第430章 木牛流馬第353章 陸康第132章 火燒長社(中)第629章 讓江夏第697章 聰明機敏第262章 出兵第349章 荊州撤兵第510章 許攸之謀第810章 城下惡鬥第73章 衛仲道第473章 左慈第763章 向倭島進軍第329章 衣帶詔第242章 飛將復生第635章 荊南四郡(上)第860章 會獵壽春第849章 司馬懿之死第725章 江陵城第95章 曹操(下)第90章 倒黴的紀靈第62章 羣猛鬧陳留第878章 一統天下,呂峰登基第180章 議廢立第2章 師傅的囑託第525章 救呂布(五)第152章 遇刺第207章 兵敗第337章 劉曄第282章 將計就計第222章 呂布逞威第56章 諸葛一家第267章 三讓徐州第97章 我和曹操有個約會(上)第230章 曹操兵敗第72章 蔡府第354章 醫學院第80章 漢靈帝第81章 獻酒第211章 劉備會盟第846章 逃亡第524章 救呂布(四)第866章 甘寧入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