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廣告
“這一點,無需擔心,費雪只需要負責生產樂高就行了。”
對於赫爾曼·費舍爾所表現出的擔憂,柯林似乎早就做好了準備。
果然,在當天晚上八點,CBS廣播電臺的熱門廣播劇《超人冒險》中,包括赫爾曼在內的絕大多數聽衆,就從收音機裡得知了樂高積木售賣的消息。
播音員:“擁有不可思議難以置信的冒險特色,速度比飛行的子彈還要快,力量比火車頭還要大,就連爆炸的炸彈都無法穿透他堅硬的皮膚。”
路人甲:“看天上!”
……
“是超人!”
從首集《來自氪星的寶寶》開始,廣播劇《超人冒險》就一直佔據同時段收聽率第一的位置,並且這個收聽率還在持續增長當中,尤其是隨着廣播劇的人氣超越同時段競爭的NBC節目的時候,更是讓CBS內部感到興奮不已。
據負責配音的威爾斯透露,CBS已經有了將《超人冒險》系列化的打算。
目的就是爲了藉由廣播劇的勢頭,壓制NBC同時段的其它廣播節目。
威爾斯聽取了他的意見,在配音中特意安排了由水星劇院中的女演員來負責布萊尼亞克的配音工作,並且刻意改變了說話的語調。
《超人冒險》廣播劇的播出,不僅僅提升了漫畫的人氣,同樣也爲柯林收穫了大量的【信仰】。
爲了能夠儘可能的讓大衆接受樂高這個概念,柯林可謂是費盡心思。
雖然,《縮小的城市坎多城》這一集廣播劇的大部分劇情都和漫畫一致,但是在描述坎多城的部分柯林還是特意多花費了一些筆觸進行描述,而這些描述也在後來的廣播配音中,被威爾斯忠實的呈現了出來。
當然,這一切僅僅只是柯林的安排,距離女超人真正登場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廣播最後,伴隨着超人標誌性的口號,擔任播音員的奧森·威爾斯在結尾告知了樂高玩具的銷售訊息,替柯林打了一通廣告。
播音員:“《超人》是一部受到版權保護的作品,連載於信使報社發行的報紙與雜誌,另外,坎多城同款樂高玩具將在今日發售,購買者有機會獲得由超人作者柯林·盧珀親筆創作的坎多城地圖一份,有意者可前往紐約各大玩具商店購買。”
根據赫爾曼·費舍爾所說,玩具店裡的坎多城樂高積木一上市就被瘋搶,很多粉絲更是找一大早就在店門口排隊。
經過他連番的推廣後,坎多城樂高玩具一經發售就受到了巨大的歡迎。
在最初的原始設定中,氪星毀滅的時候,科學家佐-艾爾居住的那座城市的部分被拋離到太空,因爲還有足夠的空氣覆蓋,所以城裡的居民得以存活。
因此,廣播劇第六集的名稱也從之前設定的《邪惡天才盧瑟》變成了《縮小的城市坎多城》。
只是失去了星球的保護,這座飄散在宇宙的城市終究會遭遇到毀滅,因此在最後的時刻,佐-艾爾夫婦把他們15歲的女兒卡拉送往了一顆他們發現有個氪星人居住的星球——地球。
但實際上,在《Superman》季刊的最後一頁中,柯林特意畫了一幅太空的漫畫,預示着卡拉·佐-艾爾並沒有死亡的訊息。
播音員:“瓶中城坎多城,多麼不可思議的城市,在氪星毀滅前它曾是氪星首都,最大的核心城市。
收音機前,斯坦利聽到廣播劇最後的通告,眼中不由流露出嚮往的神色。
消費者對於新材料製作的樂高不接受的情況,多少有些出乎柯林的預料之外。
“坎多城樂高玩具。”
原本在這一集的劇情中,他打算安排盧瑟以正常的方式登場,但是考慮到樂高積木情況他特意更改了這一集的劇情內容。替換了出場順序,把最新不久前纔剛剛在漫畫中出現的外星反派布萊尼亞克換上。
因此,斯坦利只能默默將這一份期待壓在心裡,幻想着等自己長大之後,能夠隨心所欲的去購買玩具。
廣播劇以及《Superman》季刊中對於坎多城的描述,顯然是爲了即將售賣的樂高玩具做鋪墊。
而坎多城的出現,也代表着長達四十分鐘的廣播劇的劇情進入到了結尾的部分,在劇情最後超人在氪星科學家的幫助之下,將縮小的城市解救出來,最後帶着瓶中的坎多城迴歸地球。
沒錯,部分。
緊接着,收音機在聽衆意猶未盡的表情中,響起了結尾語。
他在同學買來的報紙上看過坎多城這一期連載的劇情,對漫畫中這個縮小的瓶中城市有着極爲深刻的印象。
路人丁:“ That's Superman!(那是——超人!)”
不僅僅在廣播和《Superman》季刊上做宣傳,同時在樂高的包裝盒上也花費了不小的心思,爲此他特意創作了包裝盒的封面,以樂高形式的坎多城作爲背景又在兩端配上了超人以及布萊尼亞克的戰鬥形象,明晃晃的告訴大家,這個樂高玩具和超人之間的關係。
只是,扭頭看了一眼客廳中,在摺疊式的睡椅上裁剪着衣服的父親,和縫釦子的母親。
直到數十年後,也就是超人長大遇到了被縮小生活在坎多城的叔叔一家,在得知卡拉的消息,藉此延伸出女超人登場的伏筆。
而在這一點,在後來的《超人》作品中也被延續了下來,之後不管是在動畫還是電影的製作中,創作者總是儘可能的讓布萊尼亞克的聲音貼合最初廣播劇的設計。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當年的超人的廣播劇,可是足足在在電視臺連播了11年之久。
而通過這拼好的圖紙,購買者能夠在制定地點獲得一個由費雪製造的樂高超人模型,搭配在坎多城中,復刻漫畫的場景。
懂事的斯坦利很清楚,以目前家中艱難的生計狀況,顯然不可能有餘錢讓自己去買這個所謂的坎多城樂高玩具。
只是,這種瘋狂的情況到了第二天,卻出現了些許的改變。
……
超人以爲,自己的堂姐已經在氪星的毀滅中犧牲,將這個悲傷的消息告訴給了叔叔一家。
很多商店裡一個上午就已經把存貨全部賣出,顯然柯林將樂高玩具和超人的結合,受到了市場極大的追捧。
“樂高積木,新時代的玩具。”
不過,因爲是廣播劇的原因,柯林特意拉長了劇情的發展,並且在配音上做出了提議,認爲布萊尼亞克作爲外星人,不應該以正常地球人的語調說話。
劇情的內容,基本上和漫畫連載的一致。
同時,柯林的《信使每日報》也推波助瀾的在此期間報道了相關的新聞,間接的刺激了民衆的購買慾望。
同時在玩具內部,柯林也放入了一份名爲坎多城圖紙的說明書,以超人爲背景詳細的描述了坎多城的部分地標。
至少,目前爲止,超人的那些反派還足夠他來創作劇情,並且很多超級英雄的概念以及能力還沒有有解鎖完全,就連蝙蝠俠的角色,也僅僅只是淺嘗輒止的作爲超人故事中的神秘人登場,給讀者留下一些印象而已。
而在《Superman》季刊中,柯林更改了這個設定,讓女超人的父母活了下來,同時也借鑑了一些後來的女超人設定,也就是氪星毀滅時,卡拉乘坐的飛船緊隨卡爾的飛船之後,但氪星爆炸時一塊隕石擊中了她的飛船,因此偏離了既定的運行軌道,導致她進入了長期休眠之中。
作爲廣播劇本的編劇,柯林自然享有着特權。
這個卡拉·佐-艾爾,事實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女超人,也就是超人的堂姐。
畢竟,在他所在的年代,塑料玩具已經是成熟的產業,反而是木質和金屬玩具才成爲了少數。
因爲在柯林所製造的這一批樂高玩具,是以分拆的方式來進行售賣的,也就是說每一盒的樂高都代表着坎多城的一個地標建築。如果,想要拼裝出一個完成的縮小坎多城,那就必須要購買至少五個地標建築,並將圖紙拼在一起。
從某方面來說,他自然是樂見《超人冒險》能夠長期以及系列化的發展下去。
【信仰(42850/100000)】
“是關於樂高積木的材料問題,大家似乎並沒有看起來那樣接受新的塑料玩具,很多消費者在購買了坎多城樂高玩具的第二天就選擇了退貨,目前已經知道有部分玩具店的退貨率到了五分之一的程度,已經有玩具商家表達了可能會停止進貨的意願。”
幸虧,超人的版權就在柯林手中,不需要他進行授權。
當晚,在廣播劇中所播出的是《超人冒險》的第六集,依舊是由柯林所編寫。
這一套拆分銷售的手法,雖然讓人詬病。
在廣播劇的描述中,聽衆在腦海中依稀勾勒出了一個縮小的坎多城形象。
費雪玩具工廠內,柯林從赫爾曼·費舍爾口中得知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足以證明超人在廣播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路人甲:“看天上!”
超人:“這真是太了不起了,你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但是某種程度來說,卻又極大的激發了粉絲的購買慾望,這種將漫畫廣播劇中描述的場景在現實中還原出來的成就感,將會大大的刺激着讀者或者聽衆參與到樂高玩具的購買當中。
“超人引發玩具熱潮!”
氪星科學家:“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將這個技術用在了瓶子當中,保證了坎多城的市民能夠正常的生活……”
並且在這最新一期的季刊中,柯林以更加詳細的方式描述了坎多城的故事,甚至在其中的某一頁中,描述了超人在和科學家前面前,曾在坎多城裡遇到了自己的叔叔,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自己還有一個名爲卡拉·佐-艾爾的堂姐。
這也導致了,在後期播出的廣播中,收音機前的聽衆聽到布萊尼亞克的聲音,往往帶着古怪的語調,讓人一聽就能夠感覺出對方的不同。
這也是女超人最初的起源設定。
而這還僅僅只是柯林準備的部分而已,就在廣播劇播出的同時,《Superman》的季刊也同步發售。
“怎麼回事?”
眼下CBS廣播電臺和他的合作也正是密切的時候,自然不會拒絕柯林通過《超人冒險》廣播劇打廣告的要求。
當然,對此柯林並沒有任何的意見,對於他來說廣播劇越受歡迎,獲取的【信仰】也就越多。
……
播音員:“在坎多城被收入瓶中之後,坎多城的居民製造了人造紅色太陽和人工智能機器人,幫助他們生活、耕作維持了他們的生存,超人在氪星科學家的帶領之下,看到這些在田地間工作的機器人,仰頭髮現了高懸在瓶口附近的人造太陽。”
而事實的結果,也正如柯林所預料的這般。
氪星科學家金達教授:“坎多城一直以來都是氪星研究的最尖端城市,在被縮小之前我們正在研究通過人造太陽替代氪星日漸衰退的能源,事實上我們當時我們已經快要成功了,可惜在最後關頭卻被布萊尼亞克縮小了城市。”
播音員:“布萊尼亞克在某個時間,來到氪星看中了坎多城,將城市縮小,裝入瓶中成爲了他的收藏品,當時坎多城中有着超過七百萬的居民,也隨之生活在了這個縮小的瓶中城市當中。”
要不然的話,單單是把超人印在包裝盒上就是一大筆支出。
只是,這一切在大蕭條時期似乎呈現了相反的趨勢,幾十年的玩具歷史下來,大衆已經接受了木頭和金屬所製造的沉甸甸的玩具。
如今,拆開包裝拿起輕便的樂高,反而變得無從下手起來。
這種拿起來輕飄飄的東西真的是他們所熟知的玩具嗎?
對此,赫爾曼·費舍爾等人也感到有些茫然,作爲玩具製造商,他們十分具有先見之明的預感到塑料玩具將會取代傳統玩具的未來,卻忽略了這種取代終究是需要過渡的時間,而非一蹴而就便能夠輕易跨越的過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