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的匈奴侵襲邊界,蜀國欲趁虛而入。
蜀國無事不登三寶殿,來使呈上的竟然是宣戰信書,蜀國,利延的生母戴氏念德太后就是蜀國公主,舅舅宣戰侄子,想當年利延奪位時蜀國並無幫忙,現在盡然欲奪取侄子的王位,也真是過分了幾分。
“皇上,臣妾認爲應該先審問廢后崔氏,這第二次的刺客全部自盡,顯然與李東喜他們不同,訓練有素,定是有所威脅,崔氏即以落網,那麼還有誰可以威脅他們。”段天印覺得刺殺之事並未結束。
“或許他們是認爲要受極刑。”利延揹着手思索着。
“不會的,爲了他們能吐露真相,特地告訴他們赦免李東喜的事情,本應爭先恐後,就算不知情,也不用自己滅口啊。”段天印注意到了這個小細節。
“愛妃是懷疑這次崔氏是與蜀國聯合?”利延大悟,原來如此。
“是,但是也不能妄下定論。”段天印一臉嚴肅,這個二十六歲的女人要比好多中年婦女都顯得精明,她十七歲守寡,成了人們口中的不祥之人,她十八歲喪子,無人理解她的沮喪,她二十歲才做了王妃,二十二歲當了皇妃,這些年的磨練,將她變得沉穩。
“陪朕去天牢。”甩了甩衣袖就往天牢的方向走去。
“你來了。”崔氏看了一眼便低下了頭,不停擺弄着破草蓆上的乾草。
“崔氏,朕問你,你與蜀國是否結盟。”
“是,我恨不得殺了你。”
“你毒害朕的母后,朕饒你一命,讓你搬去冷宮度過餘生,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是麼,你不過就是想看我落魄,你不過就想告訴我你的勝利罷了。”崔氏並不怕死,段天印默默地站在旁邊佩服着這個女子的氣魄,也無奈於她的不知悔改。
“皇上,不好了,邊關告急,士氣低落。”一個內侍臣急忙派了小太監來報。
“傷亡慘重麼?”事已至此顧不得崔氏了。
“除了段將軍
的主隊以外幾乎全軍覆沒,丟失東南共計十三城。”天吶,只有段天印的父親段榮瞻沒有失守,可是這種現狀還能持續多久,不怕人少,就怕灰心。
士氣低落讓皇上決定要御駕親征,鼓舞士氣,與趙國共存亡。
次日,城門上的大鼓咚咚咚響個不停,長龍般的部隊出了城門,皇上騎着千里駿走在最前端。
“蘭馨,幾時了,皇上走了麼?”段天印從榻上懶懶的起來,她只覺得自己倦得很。
“皇上已經走了。”蘭馨吞吞吐吐的說。
“哎呀,你怎麼不叫醒我。”拿起包裹就要奪門而出。
“娘娘,蘭馨跪在地上,皇上有命,娘娘不可出宮,蘭馨昨日給娘娘下了皇上給的安眠粉,娘娘現在怕是出不了宮的。”
段天印哪裡聽勸,拿起包袱就要出門。
“娘娘,我等奉命保護娘娘,娘娘不得出宮門一步。”兩個侍衛攔在紅鸞殿門口,不讓段天印有機會可以出去。
“讓開,都什麼時候了,給你們命令的人都不知是否安泰,你們還奉誰的命,讓開。”段天印氣沖沖,沒有了平時的端莊。
“娘娘,萬萬不可。”士兵還是阻攔着,但是顯然不是那麼有底氣了。
“讓開,什麼時候輪到你們呼呼喝喝,還不滾。”段天印拿出了最下策,也是最管用的招數,在宮裡短期服從要恐懼,長期服從要愛戴。
來到訓駿園,段天印趁人不備牽了一批駿馬駛向南城門。
“你是何人,可有令牌。”城門的侍衛說。
“趙妃段氏。”段天印威武的說道,其實此時段天印是小鹿亂撞,不知他們有沒有收到口諭。
“娘娘稍等,這就開城門。”顯然,利延沒有料到段天印這次會如此執拗。
段天印一夜行駛終於到了百翎州,百翎州已是民不聊生。
看到段天印衣衫華麗便前來討乾糧。
段天印倒了幾步,顯然是被嚇到了,定了定神
,這些你們拿去吧,人們一擁而上的搶乾糧,段天印留下所有乾糧說道:“鄉親們,聽我說,現在朝中已經下大力度,相信不久就會恢復平靜與繁華。”段天印要安穩民心,民心難安啊,這乃大忌。
“你是朝中大臣的千金吧,怎麼知道這麼多。”一個農夫擡起腦袋,邊吃邊問。
“不是,我家就住在城邊,得到消息就比較方便,鄉親們,段某告辭。”說罷作揖拜別鄉親們。
剛走到邊關便迎面而來一隊士兵,段天印見情勢不對,懷疑是打探城內消息的小隊便緊緊跟隨。
“看,那個女人一直跟着我們。”一個士兵給領頭小聲說道。
“殺了她,別讓她壞事。”領頭的下了命令。
士兵們突然轉向段天印,一擁而上,眼看就要抵擋不住,突然一個蒙面魁梧的人與這幫士兵們拼命廝殺。
“好了安全了,娘娘安全了。”那人單腿跪在地上抱拳說道。
“你是李東喜。”段天印猶豫地說。
那人摘下面紗。“正是在下。”
“你怎麼在這啊。”段天印已經半年多未見李東喜,在這種地方看到他,如似見到親朋。
“那日恰巧見娘娘駕往南邊,小民料定娘娘定是要去尋聖上,向來路途遙遠且危險,便一路暗中保護娘娘,小民護送娘娘去往陣營吧。”李東喜是個深感皇恩的人,爲人老實,知恩圖報,可惜,此人太過清高,不願意在朝爲官。
“那就多謝你了。”說罷兩個人騎馬飛奔在邊關。
一路上看到橫屍遍野,李東喜心裡一驚,與段天印走小路,見此情景定是剛剛戰完,收拾戰場要是發現如此俏美的趙國女子定是會被擼去,可是小路艱辛,崎嶇小路,讓他們只好下馬,牽着馬兒徒步行走,段天印的繡花鞋早就看不出淡淡的藍紫色了,只露出灰灰的顏色,段天印也並未抱怨勞苦,只要能和她心愛的利延一起並肩起行她就高興,終於她看到了腳下彎曲小路通往了一條大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