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所謂忠直

bookmark

大明的文官無法無天,歷朝歷代沒見過這麼囂張跋扈的臣子,這是後世無數專家學者蓋棺定論的認知。

君權與臣權的博弈爭鬥,也只有在大明才表現得這麼赤裸淺白,君臣之間似乎連最基本的陽奉陰違的功夫都懶得做了,彼此的關係如同仇敵,有時候卻又不得不擰成一股繩合作,更多的時候則是互相較勁,對人或對事,愛就是愛,恨就是恨,涇渭分明,一點就着。

內閣制是個好制度,臣權過大也帶着幾分後世的民主味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君權膨脹獨裁後的禍國殃民,如果唸經的和尚不把這本好經念歪的話,大明假以時日一定比強漢盛唐更加璀璨,只可惜,大明的文官雖然遏止了君權的膨脹,但他們自己卻膨脹起來了。

造成如今這種情勢,其咎不完全在文官,老朱家自永樂大帝以後的幾位皇帝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不知是否永樂大帝后宮發生了什麼不可告人之事,永樂以後的皇帝性格特別軟弱,完全不像太祖和永樂那般殺伐果斷,反而一個比一個慫,擱了太祖永樂那個時代,大臣們乖得如同籠子裡瑟瑟發抖的鵪鶉似的,生怕哪天皇帝瞧他不順眼把他從籠子裡拎出來一刀宰了,像這種皇帝得勝歸京而大臣們沒一個出城迎接的事,膽上長毛也不敢這麼幹呀。

說實話,永樂大凳氣以前實在應該派人去宮外隔壁去查一查,看宮外隔壁是否有一位王叔叔。把老朱家的基因串種了……

…………

朱厚照很憤怒,怒髮衝冠,卻無可奈何。他是生殺予奪的皇帝,但他不敢對文官們怎樣,因爲他是文官教出來的產物,而且他的骨子裡也缺少太祖和永樂那種殘暴嗜殺的基因。

秦堪不一樣,他的前身是秀才,但他不是,他根本連四書五經都沒讀全,而且他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優點。那就是跟文官一樣無法無天。

朱厚照秀氣俊朗的年輕臉龐被秦堪幾句話一煽。頓時泛出興奮的潮紅,此刻他也覺得忍氣吞聲並不是好選擇,京師確實欠他一個盛大的歡迎,這些他值得擁有。

“秦堪。你說得對。朕應該在萬衆歡呼聲中堂堂正正進城。而不是以這種屈辱落魄的方式,朕打了勝仗,應得如此禮遇!”朱厚照攥緊了拳頭。

秦堪沉聲道:“陛下說得正是。御駕親征,宇內蕩靖,大勝歸京,臣民歡呼,這纔是一代英武帝王應該得到的禮遇,今日這場面君不君,臣不臣的,真正是豈有此理!”

“秦堪,你說怎麼辦?”

秦堪冷冷一笑,躬身道:“請陛下進御輦安坐,一個時辰內,陛下必可見到萬衆歡呼。”

朱厚照深深看了秦堪一眼,道:“朕一切交給你了。”

說完朱厚照狠狠一拂袍袖,轉身回了車輦。

秦堪笑着目送朱厚照登上了車輦,然後直起身,笑容仍沒變,只是笑容裡多了一抹熟悉的邪味兒。

“丁順上前。”秦堪淡淡喚道。

一道矯健的身影很快出現在秦堪身前。

“公爺有何吩咐?”

秦堪瞧着眼前這張精明卻不失圓滑的笑臉,淡淡道:“去給我辦兩件事。”

丁順挺直了腰桿:“殺人放火,公爺只管下令。”

京師內城,內閣大學士樑儲府上。

今日此刻,樑府熱鬧非凡,朝中上至李東陽,楊廷和兩位大學士,下至六部尚書侍郎員外,全部聚集在樑府前堂,大小約有百來號人,規模相當於一次小朝會了。

所有文官神情肅然,全部穿着朝服,一副隨時去朝堂金殿死磕的架勢,樑儲是主人,坐在前堂首位,眼皮擡也不擡,面無表情地直視前方。

楊廷和頗有些坐立不安,幾次想站起身,看着滿堂肅然靜默的文官,猶豫片刻,只好仍舊一動不動。

李東陽垂首漫不經心地吹拂着手中茶盞裡的茶水,熱氣嫋嫋升騰,彷彿在衆人和他之間拉上了一層迷霧,任誰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令人奇怪的是,秦堪的老岳父,左都御史杜宏赫然也在堂內靜坐,一臉苦澀躑躅,還帶着一絲無可奈何。杜宏是秦堪的岳父,但他更是大明的文官,此時此刻大家鐵了心要讓歸京的小昏君碰個釘子,杜宏只好旗幟鮮明地站在文官們一邊,否則他這個左都御史算是做到頭了。

文官也是分派系的,他們永遠不可能真正擰成一股繩,大明文官的價值觀已經嚴重扭曲,以有事沒事招惹皇帝生氣爲判別忠奸的標準,但今日卻不知由誰開始倡議,既然有人倡議今日非要招惹皇帝一回,不論這事是黑是白是正是邪,第一個文官這麼幹了,別的文官就不能不幹,明明是一件不分青紅皁白的荒謬事,但文官們的自我感覺卻非常良好,他們管這個叫“不畏強權”。

文官們落下這毛病,歸根結底還得怪太祖朱元璋老同志,瞧他當年創出的八股文應試製度造出了多少瘋子。

前堂內的靜默維持了小半個時辰,在座的衆人各懷心思。

其實大多數文官都想升官發財,想升官發財就最好別得罪皇帝,今日這一出並非是所有人的意願,大部分人是被所謂的“直名”綁架而來的,世上的事委實太難兩全其美,想要名就別想要利。

若想一門心思升官發財,恬着老臉抱皇帝的大粗腿。官兒雖升了,但名聲也算徹底臭了,處處遭人排擠白眼,官升得再大,滿朝敵視下他能辦成什麼事?能結上幾個官場同盟?但凡日後有了絲毫差錯,他臉上的鞋印子比中了黃師傅的佛山無影腳還多,這也是所有文官今日沒敢出現在城外迎接聖駕的原因,既然要了名,沒人再敢要利了。

楊廷和到底是內閣裡面最年輕的,他沉不住氣了。今日這事有點嚴重。若陛下大發雷霆追究起來,首先倒黴的是內閣。

“樑公,雖說不能慣着陛下的性子,爲將來約束陛下不得輕易離京未雨綢繆。但不論是上古周禮還是本朝祖制。御駕還京咱們做臣子的還是要出城迎一下的。若然不迎,咱們朝臣恐遭天下士子恥笑……”

樑儲眼皮一擡,很快又耷拉下去。若有若無地嘆了口氣。

樑儲也苦,他只能苦在心裡,內閣都是久經風浪的老人精,豈能如此不知禮數?然則下面的文官掀起了風浪,若然內閣不呼應,不知會被多少人罵爲強權走狗,半夜不知會被多少人貼大字報,說到底,他也被綁架了。

在座的唯獨李東陽表情最淡然,永遠一副漫不經心瞧熱鬧的模樣,臉上甚至帶着幾分高深莫測的笑容。

李東陽確實有資格看熱鬧,因爲他馬上要致仕了,只等朱厚照回京之後,他便會正式提出辭呈,所以目前朝堂無論怎樣風急雨驟,一切皆與他無關。

一道怒喝聲響徹前堂,卻是工部給事中胡帛。

“昏君親征,勞民傷財,大軍儀仗所費幾耗國庫半數,這且不說,平定叛亂之戰他丟下國君體統不顧,以萬乘之尊領一千侍衛親自衝陣殺敵,萬金之子如此自輕自賤,置江山社稷於腦後,今日歸京他有何面目要咱們朝臣出城迎接?莫非他以爲打了一場勝仗便能說明一切嗎?簡直昏庸荒唐!”

在座所有文官不管心裡怎麼想,紛紛點頭附和。

楊廷和與樑儲對視一眼,苦笑着無聲嘆了口氣。

胡帛的這番話便是所有文官裡最具代表性的想法,一場勝仗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勞民傷財的親征,不顧安危衝陣殺敵的魯莽,足已抵消朱厚照的一切功績,在文官們眼中,朱厚照的這次親征是過大於功的。

楊廷和嘆息道:“話雖如此,但祖制……”

大明的言官品級不高,但一個比一個蠻橫,胡帛立馬打斷了楊廷和的話頭,斷然道:“大明未到生死存亡關頭,天子親征本就有違祖制,在天下人看來甚至是個笑話,今日天子得意洋洋挾勝歸京,咱們還要上趕着給他的所謂勝利錦上添花嗎?胡某讀了這麼多年聖賢書,聖賢可沒教過胡某這般媚顏諂上的學問!”

胡帛話音剛落,堂下一片喝彩。

楊廷和搖搖頭不說話了,再說他會激起衆怒,楊廷和不想把自己的名聲搞臭的話,只能選擇閉嘴。

樑儲斜眼朝李東陽瞟了一下,伸手輕輕碰了碰他,小聲道:“西涯先生,您是四朝元老,您說句話呀。”

李東陽擡頭,皮笑肉不笑地哼哼:“厚齋先生這是要老夫出來挨唾沫呢?老夫這把年紀馬上要告老了,哪有精力管這種閒事?你們不迎聖駕自然有你們的道理,老夫老矣,只能欣然景從,可當不了馬前卒了……”

樑儲一滯,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李東陽輕捋白鬚,慢悠悠地道:“你們給天子氣受不打緊,不過別忘了天子身邊還有一個人,把他氣着了,今日這樁事你們估摸會灰頭土臉了,在座各位被他坑過的人不少吧?”

李東陽話剛說完,樑府前堂的迴廊下一陣急促慌亂的腳步聲,將堂內衆人的心猛地揪緊了。

ps:住院三天發低燒,時清醒時迷糊,今天才好了一點……

上月更新太廢,今天1號開始,努力保持更新,肉身不死,精神不垮。

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69章 惹禍千戶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63章 冒功打壓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87章 一展抱負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75章 才盡其用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76章 調令北來第636章 冷漠京師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3章 秦氏族叔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741章 宮門驚變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556章 情海生波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35章 戶部亂戰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574章 宮前惡鬥第682章 意外戰果
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97章 緩緩歸矣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71章 坑儒千戶(上)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69章 惹禍千戶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63章 冒功打壓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87章 一展抱負第194章 絕地反擊(中)第75章 才盡其用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76章 調令北來第636章 冷漠京師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3章 秦氏族叔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741章 宮門驚變第101章 落幕出宮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556章 情海生波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45章 封爵之爭(下)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35章 戶部亂戰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70章 因勢而合(下)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613章 處處漏洞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574章 宮前惡鬥第682章 意外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