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

時光匆匆,轉眼間五年過去。

這五年內,國黨和民黨的爭鬥似乎消停了下去,沒有了往常那樣的激烈了。

在王軒的領導下,民黨以長安爲中心,不斷的向周邊的州縣延伸出去,擴張着自己的影響範圍。

國黨則是紮根於真理學院之中,鞏固着自己的勢力,以免被國黨所擊敗。

以至於長安之中的人都產生了錯覺,以爲兩黨都已經偃旗息鼓,不會再發生往常那般大規模的行動了。

對於蕭鳳而言,似乎也沒興趣插手議會的事情,而是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軍制改革之中。

士兵以及軍官的審覈以及認命,武器彈藥的換裝以及配給,乃至於各處軍事設施的休整以及完整,當然最重要的是就是對後勤的整合了。

每一個都要耗費全部的精力,以至於蕭鳳根本就沒有精力顧及其他的。

當然,官府也沒有就此罷休,第三期的鐵路建設線路要求將每一個縣城都用鐵路勾連起來,其長度長達一萬多裡。

如此龐大的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組織度,都超過了往日的極限了,縱然修建了好幾個年產百萬噸鋼鐵的鋼鐵廠,也難以滿足這龐大的需求。

可以說,這幾年整個關中的變化,完全是日新月異,讓人目不暇接,稍微一不注意,又是變了一個樣子。

這不,商州至均州的鐵路,也終於隨着一聲聲爆竹脆響,最終落下了最後的一塊枕木。

“只要這鐵路修成,以後那襄陽若當真想要攻打我軍的話,可就困難許多了。”

見着這鐵路建成,張威這才稍感心安,自此之後只需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自長安抵達均州,這般速度感,對於往常習慣了長途跋涉的商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幻夢感。

也因此,所以呂文德也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呂師夔,也來參與了這次的慶功宴。

“這東西,都是用鋼鐵建成的?”

走至丹江口大橋之前,呂師夔難以掩飾自己心中震驚,他伸手摸了一下那足有拇指厚的鋼鐵,便是自己用勁一身真力,也難以傷其分毫。

張威充滿自豪的說道:“自然!”

均州和商州之前,除卻了連綿的山脈,還橫着漢江。

在中上游地段,漢江水勢洶涌,而且河道之中還藏着許多礁石,頂多只能通行五百料石以下的貨輪,而且還只能在沛水期纔可以。

爲了方便運輸,所以張威就決定直接修建一座跨江大橋,直接將商州和均州勾連起來,免得還要依靠貨輪來轉換。

而這丹江口大橋,也成了關中第一座鐵橋,自然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想要看一下這丹江口大橋,是否當真能夠建設起來。

“那不知究竟是誰設計出了這麼一座鋼鐵大橋來?”呂師夔滿是好奇的問道。

“哈哈。說起這人,也是一代奇才!你也知曉,漢水水流湍急,兩側皆是雄偉高山,若要修橋築路自然是困難無比,以尋常石材根本難以完成。但他卻別出心機,卻是想起了以鋼鐵築橋。當然,若是尋常的生鐵的話,自然無法達到這種程度,惟有那百鍊鋼鐵纔可能應用吳中區。但是你也知曉,這百鍊鋼鐵若是生產起來太多艱難,不過幸虧我朝新進研製了千噸水壓機,這才製造出了合適的鋼材來。”

張威甚爲得意,只因爲這大橋乃是在自己支持下修建成功的,日後提及這丹江口大橋之後,自己必然也要濃墨重彩和描述一番。

丹青留史,向來都是士大夫得追求。

呂師夔輕輕搖着頭,帶着一點兒的責備:“只是你卻未和我介紹一下,這丹江口大橋,究竟是誰設計建造的?”

對於那人,他自然也是心馳神往,想要見識一下對方究竟有何等本領,能夠做到這種事來。

“你是說周培嶺嗎?他正在那裡檢測大橋呢,爲首的那人就是他了。”張威指着遠處正在進行最後檢測的幾個人介紹道。

爲了確保丹江口大橋順利通行,所以在能夠投入運行之前,尚且需要經過最後一次的檢測,防止會出現什麼意外來。

這些,都是程序上必須要經過的規定。

“哦?原來是他?”

呂師夔順着張威所指示的方向看去,立時落在爲首一人身上,訴道:“是他嗎?”

大概是因爲長時間在野外幹活,周培嶺皮膚被曬的黝黑,略顯嚴肅的神色,讓他看起來比實際的年齡要大很多,周圍站着的腹學子,正在向他問各種的問題呢。

“沒錯,他就是周培嶺了。若非他帶着真理書院的學子幫忙,要想讓這丹江口大橋建成,根本是不可能的。”張威試探性的問道:“當然,如果你想見他一面的話,我可以代爲介紹。”

“哦?那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了。”呂師夔笑道。

張威眉梢微挑,笑道:“那不如就去看一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說着,兩人一起聯袂走去,打算去問一下那周培嶺,他是如何做到的?

對他們來說,這麼一座大橋太過壯觀了。

以鋼鐵、混凝土爲材料,修建一座跨度超過百米以上的大橋,在整個神州之上都屬於首例,不僅僅其結構會遭到各種天氣環境的考驗,而且丹江口複雜的水文條件也是一大阻礙,若非有周培嶺帶領他的那些好友一起加入其中,只怕還未必能夠成功。

對於其中的細節,自然引起了兩人的興趣,一起走到了周培嶺的身前。

見到兩人擋住自己的路,周培嶺這才擡起頭來,注意到來到這裡的張威以及一位陌生人,不免露出幾分疑惑:“張知州,這位是?”

“他叫呂師夔,乃是安國公之子,只因爲好奇這鐵橋,所以就過來看看了。”張威熱情的介紹了起來。

“原來是呂公子?讓在下等了這麼久,實在是抱歉了!只是我還有其他事情,暫時告辭了。”

周培嶺只是稍微欠了一下身子,又是拿着手中的工具,走到了另外一邊去,至於眼前的兩人簡直就和空氣一樣,被直接忽視了。

呂師夔爲之一愣,輕輕搖頭自嘲道:“唉,看來我也不過一介凡人,竟然給這麼忽視了?”

他自恃爲安國公之子,素來都囂張慣了,也是因此此地乃是赤鳳軍統轄地界,方纔有些收斂。

張威連忙勸道:“公子說笑了,那周培嶺只因爲沉迷於工作之中,這纔沒有注意到公子,等到視察結束後,定然會感謝公子的。畢竟若非公子這麼些年來的幫忙,哪裡來的均州的繁榮昌盛?”

被這一番話一吹,呂師夔也感覺有些飄飄然,笑道:“也是。若非我和我叔叔呂文煥當初一力推動,說是要和爾等締結和平協議,開放集市、互通有無。你這均州,如何能有這般發展?”

呂師夔這一說卻也是舊事了,當初張威在平定了境內水匪之後,便以知州的名義直接前往襄陽,說是願意和襄陽城守軍互通有無,開拓交流的範圍。

而那呂文煥貪圖錢財,所以就答應了此事,自此之後開始了均州和襄陽的合作。

襄陽城不用說了,可以直接由長江將江南生產的東西運至襄陽,然後由均州進入關中,大大的節省了時間和資金,單是那集市的稅金,一年就可以給呂文煥等人帶來數十萬貫的家財。

當然,這好處也並非襄陽一處,作爲和襄陽通往關內的入口處,均州自此之後也脫胎換骨,得到了相當的發展。

由一開始的不足一萬戶的破落小城,直接提升到了常住人口多達五萬戶的大城市,城中的街道也是煥然一新,被大大的拓寬了好幾丈,附近也被修建了許多新的房舍,全都是新式的磚瓦房,好方便人居住。

爲了能夠整治每年都會出現的洪澇災害,更是修築了水庫,不僅僅大大降低了水災發生的機率,而且還拓展了數萬畝良田,在養活自己之外,還可以輸送到長安城,也成了均州的一大財政來源。

當然,除了這農業之外,張威也對鋼鐵業相當關心,在發現了附近存在有鐵礦之後,立馬就決定將其開採出來,並且在得到長安的技術支援下,在當地修建了造船廠,直接開始建造用於貨運的蒸汽輪船。

雖然限制於漢水的狀況,只能建造三千石以下的輪船,但是這也足夠讓赤鳳軍藉此建設了長江水軍,徹底掌控了漢水上下游,甚至還將觸手伸到了長江一代。

最關鍵的是,張威還對漢水進行的整治,用炸藥將許多堅硬的礁石給炸碎了,進而疏通了河道,讓三千料石級別的漕船也可以通行其中。

自此之後,衆多的蒸汽輪船開始行駛於漢江以及長江之上,並且將來自江南的貨物源源不斷的運至均州,然後送至長安城。

也正是爲了能夠進一步發展均州,所以張威纔打算修築丹江口大橋,將長安至均州的路程縮短到不到一天的時間,而不是和往常那樣,需要耗費半個月的功夫。

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二十五章千年傳,奇門終現世第三十四章舊情已了新人笑,恩恩怨怨終有末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十八章雙方互算計,咋聞有陰謀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一百二十二章故友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十八章壯志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二百一十章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艮丘裂地穴忽現,下決定身入地宮第三百一十章最後一步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三百三十二章詐敗第一百一十章半夜中問策艮丘,玉英閣再說往事第一百一十章目標蒲擇之第五十九章派中亂象起,驚聞有人死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二十二章昔日恩怨,今朝得解第八十五章瘋了,徹底瘋了第一百一十九章真正的面目第三百五十二章分歧出現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三十四章身量小,良計無人識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第一百七十一章終路(九)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十六章隱患第九章十年謀劃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十一章作祟第五十二章韃子破空來,列陣穩如山第二十一章追查到底第六十九章奪工廠意圖反抗,商榷中生產爲先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二十七章談過去恩怨早消,論時辰壽宴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二百九十六章灰燼第一百二十九章家與國立場分離,爲生存艱難而行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五十九章瀝青馬路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一百一十六章入襄陽波瀾將起,見國公互贈禮物第四百二十六章夜冷,襲殺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三十四章騎兵鬥軍陣,鏖戰決勝負第六章力盡心亦堅,奈何劫難現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一百二十四章地**暗藏玄機,壁畫上歷史爲本第六十三章戰火紛飛、地獄同墜第一百六十五章落幕(一)第兩百章刀劍交鋒,勇者無懼第十二章隻言片語第八章聚鐵匠火炮開鑄,琴聲起心意濃濃第八十章雖然是同伴,但是有矛盾?第六十三章激鬥中常忍身死,淫威下成風帶路第六十六章陰謀終暴露,獠牙已張開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二十一章三人齊出手,烈陽滅世中第一百四十三章謠言四起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三百一十八章變了,變了也好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四十八章觀名典,方知奧妙處第五十四章入石卵變化無端,定決策兵進中都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二百二十九章難斷的利益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三十七章萬劍化雷龍,首惡已現身第十三章衝鋒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七十七章青衣巷追根究底,深夜中初識禍首第二十六章新勢力,繁雜千節扣第兩百二十七章行俠仗義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十五章政事堂第九十八章找李魄詢問真相,抑感性國法爲重第三十五章帳營中,陷阱顯危機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
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二十五章千年傳,奇門終現世第三十四章舊情已了新人笑,恩恩怨怨終有末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十八章雙方互算計,咋聞有陰謀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一百二十二章故友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十八章壯志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二百一十章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艮丘裂地穴忽現,下決定身入地宮第三百一十章最後一步第四十七章軍器監第兩百一十二章中華女子學院第三百三十二章詐敗第一百一十章半夜中問策艮丘,玉英閣再說往事第一百一十章目標蒲擇之第五十九章派中亂象起,驚聞有人死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二十二章昔日恩怨,今朝得解第八十五章瘋了,徹底瘋了第一百一十九章真正的面目第三百五十二章分歧出現第四百三十一章龍組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三十四章身量小,良計無人識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第一百七十一章終路(九)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十六章隱患第九章十年謀劃第五十九章四方聞聲動,羣英薈萃中第十一章作祟第五十二章韃子破空來,列陣穩如山第二十一章追查到底第六十九章奪工廠意圖反抗,商榷中生產爲先第二百一十九章太令人失望了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二十七章談過去恩怨早消,論時辰壽宴將至第一百六十一章飢餓第七十一章玄陽戰心咒,武清有危險第二百九十六章灰燼第一百二十九章家與國立場分離,爲生存艱難而行第九章羣雄覆滅處,諸侯逐鹿時第五十九章瀝青馬路第二十七章何爲污衊?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一百三十三章黑龍狠真身露面,衆人上難擋餘威第一百一十六章入襄陽波瀾將起,見國公互贈禮物第四百二十六章夜冷,襲殺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一百零八章變策略謀求合兵,四傑內矛盾驟升第三十四章騎兵鬥軍陣,鏖戰決勝負第六章力盡心亦堅,奈何劫難現第三十五章軍陣不可摧,雷雲蔽天日第一百二十四章地**暗藏玄機,壁畫上歷史爲本第六十三章戰火紛飛、地獄同墜第一百六十五章落幕(一)第兩百章刀劍交鋒,勇者無懼第十二章隻言片語第八章聚鐵匠火炮開鑄,琴聲起心意濃濃第八十章雖然是同伴,但是有矛盾?第六十三章激鬥中常忍身死,淫威下成風帶路第六十六章陰謀終暴露,獠牙已張開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六十一章百姓齊歡呼,附軍存怨氣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二十一章三人齊出手,烈陽滅世中第一百四十三章謠言四起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三百一十八章變了,變了也好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四十八章觀名典,方知奧妙處第五十四章入石卵變化無端,定決策兵進中都第八十章重壓下工程受阻,危機臨薪酬難付第二百二十九章難斷的利益第二十四章大殿上羣臣斥責,露鋒芒蒙哥掌軍第三十七章萬劍化雷龍,首惡已現身第十三章衝鋒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七十七章青衣巷追根究底,深夜中初識禍首第二十六章新勢力,繁雜千節扣第兩百二十七章行俠仗義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十五章政事堂第九十八章找李魄詢問真相,抑感性國法爲重第三十五章帳營中,陷阱顯危機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