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遊丹江方知偉業,建水軍謀求長江

“既然你們剛剛來這裡,那就先由我帶你熟悉一下這裡的情況吧。”

眼見兩人神色緊張,康履放緩了語氣,便自座椅之上站起來,領着兩人走出了辦公室。

均州水軍所在的駐地乃是由兩座小島組成,這兩座島互相環繞起來,只留着一個狹窄的口子可供戰艦進出。

於是華夏軍便在這小島之上開闢出平底,建設了許多房舍,供均州水軍居住所用,更用島上的山石在海岸邊上壘砌出可供停靠的碼頭,足以容納上百艘戰艦。

行走在這駐地之上,張貴瞧着此地場景,不由得嘖嘖稱奇:“十數年之前,我曾經到過這裡一趟,那時這裡還沒有這般大,只有一條不算很大的河流,你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哈哈。當然是靠着那條水壩,要不然如何能夠積蓄這麼多的水源?”康履指了指遠處的水壩,聲音之中滿是開釁。

張順順着手指看去,頓時見到在這湖泊遠處,一條銀白水壩橫亙山巒之間,直接截斷了整個湖泊。

“哦?那就是丹江口水壩?”

“沒錯。也虧的有這丹江口水壩,昔日經常發生的水患也不曾出現了。”

康履笑着說道,旋即帶着兩人走上一艘戰船之上,訴道:“若是兩位有興趣的話,不如和我一起來看一下,如何?”

“這是自然。”

張順、張貴兩人跟着一起走上“黃皓”號戰艦,“嗚!”的一聲,汽笛發出刺耳聲音,載着幾人一起朝着那水壩行去。

正當此刻,遠處也驀地響起尖銳聲音,似乎是在迎合着“黃皓”號戰艦一般,幾人凝目看去,旋即見到一道漆黑列車自山巒之中鑽出來。

“那就是火車?”

張貴驚詫無比,目光死死看着這火車。

關於這火車還有丹江口大壩,他也聽襄陽城中的商人說了許多遍,但因爲種種原因始終未曾見過,如今投靠了均州水軍,方纔見到了真正的東西。

而且這氣勢,可遠比那些人說的要刺激多了。

“當然。”

雖然早已經看慣了,但康履卻也難以掩飾心中高興,笑道:“若非有這鐵路,均州如何能夠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

常住人口超過三十萬,這般數量即使是關內也很少有人達到。

“素聞華夏軍實力非凡,能夠造出這種東西來,當真是名不虛傳。”張順暗暗心驚,更是堅定了自己投靠華夏軍的打算。

敢於和天斗的人,又如何害怕那蒙古?

正說話間,“黃皓”號戰艦也快要靠近水壩了,靠着時候兩人這才注意到這水壩頂部寬度足有三丈有餘,整個壩體呈現出上窄下寬的方式,長度約莫有四里之長,宛如長龍一樣直接深入到了兩側山巒之中,宛如山峰一樣將足有數十米高的水體硬生生擋住,令其無法淹沒下游。

這般雄偉建築,對兩人的衝擊一點都不比“黃皓”號戰艦來的小。

“竟然造出了這玩意,你們怎麼做到的?”

張貴用複雜的眼神看向康履,覺得這些人都是相當的不可思議,完全不曉得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康履笑道:“當然是靠着鋼筋和水泥了。若非有這玩意,如何能夠弄出這東西來?不過我也不是負責此事的主導者,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你們只需要知曉這壩體很安全就是了。”

他也曾參與過大壩的修築,不過只是負責指揮民夫以及軍隊來運送石料、鋼筋之類的物料,關於如何澆築的並不是很明白,至於其中的原理更是一竅不通。

正說話間,“黃皓”號戰艦也移動了一段距離。

張貴目光微聚,卻見不遠處卻聳立着一個圓形的建築物,這建築物高出水面約有一丈,便感到好奇問道:“對了,那是什麼?”

“哦!你是說光榮洞嗎?”康履笑道:“這是泄洪用的,爲的便是避免讓丹江口水庫積水太多而建造的。”

張貴感到奇怪,又問:“光榮洞?既然是泄洪用的,爲何叫這個名字?”

“說起這光榮洞來,也是一樁事故。你們可知曉,在建造好這丹江口水壩時候曾經出現過一些問題?”康履深吸一口氣,眉宇中帶着幾分讚歎來。

“什麼問題?”

兩人一起看來,想要弄清楚原因。

康履回道:“其實在建造好這水壩之後,那周培嶺等人就發現了這水壩不的強度無法達到相應的設計水準,若是積水超過一定程度之後,壩體就會出現裂痕,長久下去定然會出現崩潰跡象。爲了避免壩體崩潰,所以他們就設計了這光榮洞來。若是積水超過一定程度,便會從這光榮洞自動派出,不至於對壩體造成影響。”

“原來是這樣?”

聽到這裡,兩人皆是爲這精妙絕倫的設計而感嘆。

遊覽了整個丹江之後,“黃皓”號戰艦也重新回返,回到了駐地之處。

此刻已經日漸黃昏,遠處的戰艦也停止訓練,一個個也開始重回港口,準備休息了。島上居住區中,也升起了炊炊嫋煙,正準備着衆人的晚餐。

康履摸了一下肚子,笑着說道:“看來到吃飯的時候了,你們兩個跟我一起去吃飯吧。還有,等到明天的時候,你們兩個估計就沒今天這麼悠閒,必須要開始訓練了,知道嗎?”

“我等知曉。”

兩人齊齊回道,只不過張順卻欲言又止。

康履感到奇怪,之前遊覽丹江時候張順便始終沉默不語,這讓他有些好奇:“張順,你怎麼了?”

“也許是我多心了,不過在下心中始終有個問題,不知道將軍能不能幫我解答?”張順神色凝重,眼見康履闔首示意,方纔踏出一步問出心中疑:“康將軍,爲何你們要在這裡建立水軍?”

“爲什麼?你覺得這是爲了什麼?”

康履嘴角微翹,反問道:“畢竟這丹江水域也不大,雖然通過興建丹江口大壩擡高了水域,但是也無法容納更多的商船,而且還有鐵路貫通。建立水軍的話,根本就沒有必要。不是嗎?”

“沒錯。所以我很好奇,爲何你們要建立這麼一個水軍?”張順略有詫異,只因爲康履口中所說的,正是他心中所想的。

康履笑道:“很好。那你能不能告訴我,那宋朝是如何抵抗蒙古的?你也知曉,那宋朝步戰不行,每每和蒙古對抗時候,都無法抵禦蒙古進攻。但是爲何這宋朝卻三番五次,都擋住了蒙古的進攻。這一點,你就不好奇嗎?”

“這個,莫不是水軍?”張順腦中一亮,連忙問道。

他在漢江時候,便經常見到宋朝水軍在漢江上來回巡邏,只是這些宋朝水軍驚擾擾民滋事,弄的當地百姓叫苦不迭,所以名聲不太好。

當初還不知曉用意,但如今被康履點醒,便明白了其中關鍵。

“沒錯,正是水軍。”

康履解釋道:“你也知曉,那蒙古長居於北地草原之上,最擅長的便是弓馬之術。也因此,所以若是有強人整合整個草原,便可以挾着數十萬騎兵南下,便是漢唐兩朝也難以對抗。若是遇到了漢家王朝衰弱時候,更是會造成五胡亂華的亂象。不是嗎?”

“沒錯。但是這和水軍有什麼關係?”張順還是帶着困惑,並不明白其原因。

康履笑道:“當然有關係。那蒙古確實精通弓騎之術,但你且想,那草原固然一望無垠,但是哪裡如同這江南一般水域縱橫?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蒙古之人如何和我南人一般,擅長水戰?正是因此,所以這蒙古若是來到了南方,便會受困於這些河道,縱然於陸地之上擊潰我等,但也無法跨過水道持續攻擊。”

“所以大宋方纔大興水軍,希望以長江爲界抵抗蒙古?”張順這才了悟。

除此之外,水運的便利也要超過陸運,可以一次性運送大量的糧食,而宋朝自然可以靠着水運持續不斷地爲諸如襄陽、徐州這等前沿城市輸送糧食,確保安全。

康履闔首回道:“沒錯。所以爲了能夠抵禦蒙古入侵,所以我等纔要大力興建水軍。”說到這裡,康履不免透着幾分遺憾,訴道:“只可惜了,這丹江水壩終究太過狹窄,若是能夠在長江之上,才能讓這些戰艦彰顯威力。”

“長江?”張順雙眸一亮,問道:“那莫非我等總有一天,要到長江之上和蒙古對抗?”

至於如何才能到長江之上,張順卻是自動忽略了,畢竟丹江雖然和長江連通,但卻需要經過襄陽匯入漢水之中,否則根本無法進入長江。

而如果要進入長江,那就非得要和襄陽水軍產生衝突。

這一點,根本無法避免。

“沒錯。若是我等不掌握長江的話,是斷然無法阻止蒙古的。”康履闔首應道,對於這一點他倒是相當的自信。

只可惜這長江始終位於宋朝的控制下,卻是讓他爲之懊惱,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既然如此,那我等定要努力,徹底控制住整個長江。不然的話,根本無法抵抗蒙古大軍。”張順下定決心,他實在是太清楚宋朝水軍的尿性了。

就憑那些慣會欺壓百姓的水軍,根本無法抵抗蒙古大軍。

這一點,毋庸置疑。

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六十四章爭鋒相對第兩百一十八章逼宮第四十九章傷勢重潤甫潛修,見舊人隱患重重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二百十六章唯一的方向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求援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八十四章死去的故人第四百一十章功敗垂成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一百二十四章雲頂山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既生瑜、何生亮第三百零四章山中奇人第三十八章狂雷滅萬物,神焰護根本第八十章蕭鳳現三招滅敵,狼煙起紛爭再現第一百一十八章僞裝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一百一十七章突然的襲擊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十三章衝鋒第六十九章如閃電火鳳降臨,設伏擊恩怨全出第一百四十六章不愉快的酒席第四百四十四章序幕第一百三十二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四十四章騎兵再出陣,手炮開殺伐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一百七十三章失控的水軍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兩百零三章異端邪說第七章中原內羣雄競起,探敵情陰線暗藏第九十章受邀請長安來訪,法院內案件依舊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三百二十六章既生瑜、何生亮第六十五章太子臨衆人慌亂,入中都王著斬敵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一百四十八章黃金棺材第兩百三十三章搶糧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三十六章中都內華夷爭辯,求生路商人買兇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四章公判奪女案,一口定天憲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五十六章王牧第四百二十六章夜冷,襲殺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四百四十六章落幕第二十六章風急雨驟蔽天日,雙方勢力俱驚起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四十五章心存怨憤氣未消,黃泉錯過異心生第一百四十四章被迫離開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五十八章生死一線死復生,華夏玄功鬥異術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三百五十六章祖律誕生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二十九章熊孩子,任性鬧衙門第二十一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一百七十一章陌生的長安第四十八章織女保護法案第一百八十三章臨危受命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一百九十四章是戰?是退?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四百二十九章登基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八十八章又逢敵賢者現身,約定成勝負難斷
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六章亭中問對第六十四章爭鋒相對第兩百一十八章逼宮第四十九章傷勢重潤甫潛修,見舊人隱患重重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二百十六章唯一的方向第三百九十三章尿了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二十七章探緣由猙獰出現,解公案人心俱疲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二十五章學生暴亂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求援第四十六章反殺第八十四章死去的故人第四百一十章功敗垂成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一百二十四章雲頂山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既生瑜、何生亮第三百零四章山中奇人第三十八章狂雷滅萬物,神焰護根本第八十章蕭鳳現三招滅敵,狼煙起紛爭再現第一百一十八章僞裝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一百一十七章突然的襲擊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十三章衝鋒第六十九章如閃電火鳳降臨,設伏擊恩怨全出第一百四十六章不愉快的酒席第四百四十四章序幕第一百三十二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四十四章騎兵再出陣,手炮開殺伐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四十八章羣雄顯戰亂再起,各方動天地如爐第一百七十三章失控的水軍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兩百零三章異端邪說第七章中原內羣雄競起,探敵情陰線暗藏第九十章受邀請長安來訪,法院內案件依舊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三百二十六章既生瑜、何生亮第六十五章太子臨衆人慌亂,入中都王著斬敵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一百四十八章黃金棺材第兩百三十三章搶糧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三十六章中都內華夷爭辯,求生路商人買兇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四章公判奪女案,一口定天憲第四百一十二章未來的發展第五十六章王牧第四百二十六章夜冷,襲殺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七十八章宇文威智降鄭鼎,屍瘟絕逼殺蕭月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四百四十六章落幕第二十六章風急雨驟蔽天日,雙方勢力俱驚起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四十五章心存怨憤氣未消,黃泉錯過異心生第一百四十四章被迫離開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四百零四章捕鯨業第五十八章生死一線死復生,華夏玄功鬥異術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三百五十六章祖律誕生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二十九章熊孩子,任性鬧衙門第二十一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一百七十一章陌生的長安第四十八章織女保護法案第一百八十三章臨危受命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五十六章破虜滅巨炮,戰友情似海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一百九十四章是戰?是退?第四十七章山石阻河道,雙鳳開河川第四百二十九章登基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八十八章又逢敵賢者現身,約定成勝負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