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

另一邊,郭侃已然帶着一行人,來到了廣安。

而這廣安,因爲境內有一條華鎣山脈,所以被分爲兩大地貌單元。

華鎣山脈以西乃是丘陵地區,地表起伏不大,但因爲多年雨水沖刷,所以境內溝壑縱橫分割,顯得頗爲破碎。另一邊,則是有嘉陵江、渠江流淌其中,其河道曲折回環,更是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赤鳳軍駐紮地點,便是位於華鎣山、銅鑼山之間的槽谷之內。

這裡有大洪河由北向南貫穿谷底,爲下游的生靈帶來生機,也爲人們在河流兩岸開闢稻田,提供了足夠的基礎。

當然,因爲境內多山原因,所以這裡的稻田皆是梯田,雖無平原之上一望無邊的遼闊,更無江南水鄉河道縱橫的秀麗,但卻自有一股如詩如畫的情趣在裡面,讓人不自覺的就沉迷於其中。

如今時候,赤鳳軍來到這裡,也開始襄助那陸續迴歸鄉村的村民重新開耕種田。

此刻,除卻了正在丘陵之上修築工事的士兵外,其餘人莫不是俯身於農田之內插秧。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如今時候正是春種時節,若是不趁着現在這天朗氣清的時候插秧,那等到秋季時候,便沒有足夠的糧食來填飽肚子了。

民以食爲天。

這一點,赤鳳軍始終牢記心中。

走入此地,郭侃見到眼前場景是後,卻是不由得有些失神,若非遠處那戒備森嚴的軍營,他幾乎以爲此地便是最尋常的農村。

而在遠處,也有幾個扛着鋤頭的農夫,正沿着山路,朝着那梯田走去。

郭侃對着身邊一人吩咐道:“王嘯,你去問問這裡的狀況。”

王嘯立刻點點頭,便從隊伍之中走出,來到了那幾位農夫之前,然後對着他們招了招手,問道:“喂,老人家。我能不能問你一件事?”

這王嘯也是宋人,和那楊大淵一樣,全都是因爲害怕蒙古大軍,所以向蒙軍投降了。只因爲他實力不足,所以寸功未立,只因爲熟悉此地情況,所以才被帶到這裡,作爲嚮導來用。

“什麼事?”

那農夫身形一頓,凝目看了衆人一眼,卻是不由得捏住背後鋤頭。

“這傢伙,好強烈的警惕性。”

郭侃心中一驚,不覺握緊腰間長刀。

若是他們此行行蹤被暴露了,那也只有採取激烈的手段了。

王嘯連忙擺手,一臉尷尬的笑道:“沒什麼。就是問一問,你知不知道那赤鳳軍怎麼走?”

“赤鳳軍?你們找他們做什麼?”那農夫一臉狐疑掃過幾人,大抵是因爲人數有點多,所以他有些緊張的握住了手上鋤頭。

王嘯連忙道:“老伯,您誤會我們了。我們本是距離此地數十里之外的武安人士。因爲那武安被韃子佔了,所以也只好逃出來,以免遭到對方毒手。”又見對方目光微聚,落在自己腰間之處,於腰間之上,正懸着一柄寶劍。

“至於這寶劍?”一拍劍柄,王嘯解釋道:“這卻是我逃亡時候,從附近死去的士兵手中奪來的,作爲隨身兵械。今日之所以尋到這裡,自然還有打算加入赤鳳軍,一起打韃子。”

那老伯這才恍悟過來,鬆開了鋤頭,一指遠方一座茅草屋,訴道:“你們若是想要加入赤鳳軍,前往那處就是了?”

“就是哪裡?可是,我記得那赤鳳軍軍營,不是在別處嗎?”王嘯定眼一看,卻是有些懷疑。

畢竟那裡只有一座茅草屋,看起來甚是簡陋,怎麼可能是赤鳳軍駐軍之地!

而且那赤鳳軍軍營如此明顯,和這茅草屋根本是半天被這樣,怎麼需要到哪裡去?

老漢搖搖頭,笑道:“這個啊,你卻是不知道。那晉王殿下素來謹慎,爲了防止有人假扮平民混入軍中製造混亂,所以下了嚴令。無論何人,一縷不得擅入軍營。若被抓住的,輕者逐出軍隊,重者直接處死。”

“竟然如此嚴苛?”王嘯聽了,不禁咋舌。

另一邊,那郭侃亦是吐出一股濁氣,暗想:“怪不得這赤鳳軍厲害如斯。看來這蕭鳳,斷然不可小覷。”

若是按照他們先前計劃,只怕衆人只要稍微靠近軍營,就會立刻暴露蹤跡。

到時候,他們莫說是救出可汗,就算是自己是否能夠全身而退,也是一個問題。

“那是當然。”

老漢笑道:“其實那赤鳳軍剛來時候,我等也曾組織村民,想要將一些土特產送給他們。畢竟若非他們幫忙,只怕我等還在韃子腳下掙扎求生。”

“後來呢?”王嘯問道。

老漢苦笑道:“自然是被拒絕了。不過因爲見着我們太過熱情,所以就在附近設置了一個專門的接待點。規定不管是人員還是東西,都需要從此地流通,要不然一律拒絕。”

“但是你們不覺得如此行徑,實在是太過嚴苛了嗎?”王嘯再問。

老漢回道:“自然如此。但是你也要想一下啊,若是那蒙古之人僞裝成平民混入軍中,又會如何?所以晉王此舉也是應對之策。而且對我等來說,也省得麻煩,大家相安無事就可以了。”

王嘯謝道:“那多謝老漢了。”

然後他對着身後一行人點點頭,就朝着遠處的茅草屋行去。

那老漢瞧見一行人離去,搖搖頭嘆道:“唉。這些人啊,怎麼就不知道珍惜性命?和我一樣,安然活下去不也很好嗎?”

自覺難以想通,他也沒有繼續想下去,舉起手中鋤頭,就朝着地面揮去,咔嚓一聲鋤頭扎入地中。

這番動作不過尋常,但對於七老八十的老漢來說,卻消耗了許多體力。

微微喘息一會兒,老漢努力的挺直腰桿,但歲月的摧殘,卻令他就連這般動作也難以維持。

少頃之後,老漢眼見難以維持,只好佝僂着腰,兩條瘦削的大腿抵住地面,然後胳膊一用力,那硬邦邦的泥土頓時鬆動一下,然後脫落下來。

這一番動作下來,也讓老漢氣喘吁吁,只好稍作歇息一樣,然後就繼續下去。

“不管這世道如何,我總得繼續活着啊。”

第八十六章尋警察終究無望,遇貴人道破玄機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十七章突來的兇案第兩百一十一章房地產稅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一百九十二章禮下庶人,必有所求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一章彈劾?第一百三十五章故友相逢第六十九章劍術妙,木像隨心走第二章賢臣?奸臣?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一百九十八章樊城之戰(四)第九十章滅邪第六十三章一環扣一環,引蛇出洞中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一章宋朝的來客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六十七章全滅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二十六章回家第一百八十九章分裂的全真教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四十五章負重傷隱士難存,問過往曾生爲名第二百二十章逆轉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七十九章毒刺出血路開啓,遭強敵險象環生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二十四章摧山裂地金剛現,竭力相抗猶未逮第二十七章繼承人第四百零二章暫時擱置第五十八章入京述職第二百五十一章勸說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最終決戰(九)第七十四章奪沁州仲威守城,圍潞州矛盾再掀第二百七十七章遷都第一百六十章末途(五)第七十五章收復德靖寨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三百一十七章舊人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五十一章軍火協議第一百五十章有所爲,有所不爲第四十章生死一瞬間,各自有下策第二十五章深夜有密談,行刑正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破神誅狼第二十一章議俘虜罪軍成型,戰雖敗詭計尤存第三百三十六章命絕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八章隔閡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九章川蜀之變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八十六章雙拳實難敵四手,遁入山林爲牽制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七十五章囚籠未曾接,南朝有人來第十二章禮佛時候有禁忌,混亂立成鐵槍死第七十三章且相鬥,龍捲肆掠中第九十二章鋼鐵廠工人難安,提方案韓坤到訪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四十章緊追不捨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一百一十章半夜中問策艮丘,玉英閣再說往事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五十三章掀起的衝突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一百六十七章終路(五)第六十四章高爐存缺陷,鴻門宴難卻第一百四十三章草原上衆人齊心,長生天再度降世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一百章迷霧第兩百三十二章舊仇新恨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三十二章論天下野心出現,送火器塵世更亂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五十五章中都內過往浮現,論計劃謀求轉機第六十二章離開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
第八十六章尋警察終究無望,遇貴人道破玄機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六十一章星夜滅山寨,韃子請援兵第十七章突來的兇案第兩百一十一章房地產稅第九十二章人心散去城終破,天降神雷滅黑龍第四十八章三人商討中,中華教始立第一百九十二章禮下庶人,必有所求第二百零九章真相第一章彈劾?第一百三十五章故友相逢第六十九章劍術妙,木像隨心走第二章賢臣?奸臣?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一百九十八章樊城之戰(四)第九十章滅邪第六十三章一環扣一環,引蛇出洞中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一章宋朝的來客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六十七章全滅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二十六章回家第一百八十九章分裂的全真教第十四章北斗天罡現,一線生機出第四十五章負重傷隱士難存,問過往曾生爲名第二百二十章逆轉第三百九十四章有利可圖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七十九章毒刺出血路開啓,遭強敵險象環生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二十四章摧山裂地金剛現,竭力相抗猶未逮第二十七章繼承人第四百零二章暫時擱置第五十八章入京述職第二百五十一章勸說第三百二十七章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最終決戰(九)第七十四章奪沁州仲威守城,圍潞州矛盾再掀第二百七十七章遷都第一百六十章末途(五)第七十五章收復德靖寨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三百一十七章舊人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五十一章軍火協議第一百五十章有所爲,有所不爲第四十章生死一瞬間,各自有下策第二十五章深夜有密談,行刑正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破神誅狼第二十一章議俘虜罪軍成型,戰雖敗詭計尤存第三百三十六章命絕第二十二章好夢留人睡,四面邊聲起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二十章就這麼逃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劍朽盾碎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三百九十八章崖山第八章隔閡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九章川蜀之變第六十一章懸崖下血屍橫躺,山頂上犧牲不止第八十六章雙拳實難敵四手,遁入山林爲牽制第一章風雨飄搖路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三百三十七章終途第七十五章囚籠未曾接,南朝有人來第十二章禮佛時候有禁忌,混亂立成鐵槍死第七十三章且相鬥,龍捲肆掠中第九十二章鋼鐵廠工人難安,提方案韓坤到訪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四十章緊追不捨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九十四章長安內勢力盤踞,辦錢莊賜名工商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一百一十六章反擊的號角第一百一十章半夜中問策艮丘,玉英閣再說往事第一百一十五章會議(二)第五十三章掀起的衝突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一百六十七章終路(五)第六十四章高爐存缺陷,鴻門宴難卻第一百四十三章草原上衆人齊心,長生天再度降世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一百章迷霧第兩百三十二章舊仇新恨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三十二章論天下野心出現,送火器塵世更亂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一百二十五章兵馬俑軍威難憾,入口無受困地下第五十五章中都內過往浮現,論計劃謀求轉機第六十二章離開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