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

事情既然已經結束,那些商旅自然各自回去了。

之前本是熱鬧無比的酒樓,也重新歸於寧靜,當然滿堂之內也少不了一地的殘羹冷炙,等着那些店小二們清理。

蕭景茂、楊承龍兩人也沒有繼續待在這裡的理由,就從此地離開了,只是他們身邊,卻是跟着一人來,正是楊承龍的大伯楊瀟,只因爲楊瀟輩分高,外加資歷出衆,所以被衆多人尊成爲楊老。

“楊老,幸虧今日有你將他們集中起來,否則我這計謀,只怕也無法成功。”對着楊老恭敬一拜,蕭景茂甚爲感激,若非有楊瀟將那些商人帶到這裡,只怕他這個計劃也無法順利完成。

楊瀟回想着之前場景,不覺笑了起來:“國債?這就是你想出來的方法嗎?”

“沒錯!”蕭景茂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鼻子,回道:“只是我也沒辦法,畢竟朝中錢財都因爲北伐之事被耗光,府庫之內稅賦不足,無奈之下只好行此手段。”隨後似是有些無奈,又是說道:“只希望等到他們甦醒之後,不會爲此事而後悔。”

“後悔嗎?可能一開始會,但我想等到他們仔細想想之後,反而會高興。”楊瀟笑了笑,帶着自信的說道。

蕭景茂有些不信,張口問:“真的嗎?”

“那是自然!”楊瀟闔首回道:“他們都是商旅出身,自然知曉商場如戰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萬劫不復。更何況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沒了靠山之後,更有可能全族被滅。”說到這裡,楊瀟亦是感覺自己身子有些發抖,卻是想起自己以往所經歷的事情。

他自出生時候,那金朝就已經風雨蹉跎,有崩潰局面,而在之後的數十年之內,整個長安在南宋、蒙古之間互相易手,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了,唯有在赤鳳軍來臨之後,那和平方纔降臨。

“但是隻要有這國債在手!哪怕是手中田產盡數喪失,但依舊可以隨時隨地以此物向你們兌換相應的錢財以及田產?你不覺得這很保險嗎?當然,只要你們能夠一支存在!”

說到這裡,楊瀟意味深長的看了蕭景茂一眼。

蕭景茂苦笑道:“這是自然。畢竟主公早有約定,不得徵收超過額度的賦稅。無奈之下,我也只能出此手段了!”

“永不加賦嗎?僅此一項,足見晉王深謀遠慮。”楊瀟感嘆道。

當初赤鳳軍入住長安時候,整個長安滿目瘡痍,更是剛剛遭到了祖龍之劫,可謂是民生凋敝、百業俱廢,其後赤鳳軍爲了能夠重整經濟,便制定了永不加賦的政策,一方面是爲了重整民心,一方面也是爲了樹立威信,方便自己的統治。

時至今日,長安城今非昔比。

但赤鳳軍也因爲這個政策,財賦增長有限,無法迅速擴充兵力,這才導致了僅僅是一項北伐,就差點兒耗盡大半府藏。

“只可惜面對北伐這種事兒,僅僅依靠稅賦卻根本無法支撐。若非有這國債,只怕我們也無法支撐下來。”蕭景茂有些唏噓,眼見旁邊的張威將那一沓國債副本搬過來,他就囑咐道:“你將這些全都收入檔案室之內,務必要好好看顧,不得有絲毫錯漏,知道了嗎?”

這些乃是國債副本,是爲了和商人拿的原本作爲對照,怕的就是有人僞造。

畢竟赤鳳軍本身財政也是有限,當然不想要平白無故多出一筆支出。

楊瀟看着那厚厚的一疊國債,透着一副看穿的樣子來,訴說道:“以國債聚集財賦,然後在以後慢慢還清,僅僅就這一點,確實要比亂加稅要好得多。只是可惜了那些人!若是他們買了這些國債之後,只怕就算是想要離開也不可能了!”

若要讓自己手中的國債存在價值,自然要赤鳳軍這個政權能夠存在。

若是赤鳳軍不存在了,那麼那些人所購買的國債也就等同於徹底丟失,這個損失任誰都無法接受。

可以預料,那些購買國債的人,會直接轉變爲最堅定的赤鳳軍擁護者。

蕭景茂眉頭一挑,低聲回道:“沒辦法。爲了避免如同宋朝那般一潰即散,也只有採取這種方法了。”

雖是有華夷之變,但這種僅靠信仰的結合還是有些鬆散,若是內部出現各種矛盾之後,還是很容易就會徹底崩潰,但若是所有人都有了共同的利益之後,縱然有什麼矛盾,但是至少也有一個共識,並且會爲了這個共識而一起努力去奮鬥的。

楊瀟久經歲月,自然知曉這些道理。

只是他卻轉過頭來,卻是對着那蕭景茂問道:“既然如此,那你爲何要採取這種方式?”

或許別的商人不知道,但是楊瀟作爲楊承龍的伯伯,卻對此事早有耳聞。

先前宴會之上,雖是有拉克什這種意外,但蕭景茂的那些表現,卻大部分都是裝的,甚至包括整個宴會的佈置,全都是一個局,爲的就是能夠引誘衆人入彀,購買赤鳳軍發行的國債。

蕭景茂一時間感到尷尬,畢竟自己的心思都被看穿,而且這種計策實在不是什麼堂皇大道。

他屈身一拜,隨後解釋道:“國債這種東西,畢竟是新鮮玩意,若是僅僅依靠尋常方式,我就怕他們並不會接受。要知道北伐之事太過重要,其中所消耗的錢財自然不小。若是發行不夠的話,只怕難以滿足。無奈之下,我也只好行此下策。”

“你卻是有心了。只是希望這北伐能夠儘快結束,要不然等到那宋朝反應過來,只怕我們就糟糕了。”楊瀟憂心忡忡的回道。

蕭景茂有些詫異,低聲問道:“宋朝?難道他們也有所動作?”

“當然!”楊瀟搖搖頭,對着兩人警告了起來:“你覺得那宋朝君臣,會坐視你們將整個關中徹底納入統轄範圍嗎?要知道,若是你們能夠徹底將整個關內統一,那便和當初強秦一樣,已經能夠和他們爭奪天下了。到時候,強秦滅楚並非虛言。”

蕭景茂爲之惱怒,低聲罵道:“這幫南蠻子,除了壞事也幹不出別的好事來。”

他也並非愚鈍之人,自當初那宋朝強行將趙孟頫送至長安時候,就已經知曉對方的狼子野心,要不然如何會設計出各種陷阱,就是爲了能夠廢掉趙孟頫的王夫身份?

而且隨着赤鳳軍實力的持續增強,還有抵禦蒙古的要求,也對宋朝那充沛的民力、富饒的市場產生覬覦,想要將其一舉吞下。

隨着局勢發展,兩者之間終究有一天,會兵戎相見。

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四十章慈恩寺第二百九十三章終點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二十八章心劫起蒼莽,雙鳳共蝶舞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四十章心急入敵陣,妄言曲天理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一百五十九章開啓的陷阱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二十二章鬧衙門,龍女化甘羅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三十六章對策第二十九章時局難勘破,緣定三生情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一百六十八章來自銃槍的誘惑第六十一章毒雖烈,不及人心狠第六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三十六章問緣由,向來隨心走第二百五十二章狡辯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五十二章爭執難了怨隙存,裂痕已現難重圓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第一百四十四章被迫離開第八章問姓名,吾名龍傲天第三百六十八章贈送的禮物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九十八章糧草被燒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五十一章氣勢兇,攻城進行時第二十一章羣情洶洶,兩面議論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三百零六章叛臣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兩百零一章樊城之戰(七)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二百零六章過往之事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六十六章天問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五十八章大都第三十六章對策第三百四十五章拉幫結派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三十章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六十二章強欺弱精神不倒,低聲求奴才跪下第十二章神出鬼沒滅史輯,兵困糧乏守平陽第五章蝸皇現身退姚樞,三皇之力傳承出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一百三十六章臨安來的天使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三十五章上朝第一百八十七章全真教第六十七章兵戈起,全真制三魔第十三章亂世中凡人飄零,追蹤來蒙軍再現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六十七章雷霆降天罰,佛祖滅妖孽?第十七章新的動向第八十章蕭鳳現三招滅敵,狼煙起紛爭再現第二百零三章唯一的目的第四十九章深夜巡邏中,槍聲開戰鬥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三百三十章安慶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二十六章回家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三百四十章自由議政權第一百七十八章浮想聯翩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六十五章定決策傾巢而出,破軍陣火器爲尊第一百三十五章全死了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
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四十章慈恩寺第二百九十三章終點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二十八章心劫起蒼莽,雙鳳共蝶舞第九十九章心憂愁商量對策,爲消災了結案件第四十章心急入敵陣,妄言曲天理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一百五十九章開啓的陷阱第八十章繼承人第二十二章鬧衙門,龍女化甘羅第一百一十一章起義軍第十六章三路鎖生死,一心破玄關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三十六章對策第二十九章時局難勘破,緣定三生情第一百五十九章末途(四)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一百六十八章來自銃槍的誘惑第六十一章毒雖烈,不及人心狠第六十七章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三十六章問緣由,向來隨心走第二百五十二章狡辯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五十二章爭執難了怨隙存,裂痕已現難重圓第五十五章丹江口大橋第一百四十四章被迫離開第八章問姓名,吾名龍傲天第三百六十八章贈送的禮物第九十三章暗棋出局勢再逆,奸計敗勝負已定第九十四章亂離人黎民泣血,梟雄末萬事皆空第九十八章糧草被燒第二百四十九章暗中的謀劃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五十一章氣勢兇,攻城進行時第二十一章羣情洶洶,兩面議論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三百零六章叛臣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兩百零一章樊城之戰(七)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二百零六章過往之事第九十七章入汴京封印解除,啓法陣艮丘再現第六十六章天問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四十章祭長生聖旗生輝,入農莊成風中計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十九章案情進展第五十八章大都第三十六章對策第三百四十五章拉幫結派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十五章白骨連綿煉獄谷,生死掙扎存亡路第三十章第四十七章定計劃崢嶸初露,誘敵出火炮爲餌第六十二章強欺弱精神不倒,低聲求奴才跪下第十二章神出鬼沒滅史輯,兵困糧乏守平陽第五章蝸皇現身退姚樞,三皇之力傳承出第十五章匕首現,劫難終難逃第二百五十五章掩蓋證據第七十八章天劍出羣雄皆退,擄二人鋒芒畢露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一百三十六章臨安來的天使第二百三十七章歸還襄陽第三百四十一章儒學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三十五章上朝第一百八十七章全真教第六十七章兵戈起,全真制三魔第十三章亂世中凡人飄零,追蹤來蒙軍再現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兩百章樊城之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六十七章雷霆降天罰,佛祖滅妖孽?第十七章新的動向第八十章蕭鳳現三招滅敵,狼煙起紛爭再現第二百零三章唯一的目的第四十九章深夜巡邏中,槍聲開戰鬥第三十三章退朝!第二十二章定方略謀局未來,做嚮導請君入甕第六十四章失良機再謀後續,知緣由赤軍出動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三百三十章安慶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二十六章回家第四百三十二章暗中的謀劃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七十七章枝杈生變化再起,劍心動萬物絕滅第三百四十章自由議政權第一百七十八章浮想聯翩第一百八十二章兇案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六十五章定決策傾巢而出,破軍陣火器爲尊第一百三十五章全死了第八十三章琴聲起罪業孳生,造殺孽妙善普渡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