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撤軍

成都府。

自得到夔州城蒙軍敗亡消息之後,城中居民便陷入歡聲笑語之中,然而歡呼之後,卻莫不是面有哀傷,想起了自己那死在鐵蹄之下的親人。

無論戰況如何,他們的親人都不在了。

而這,也註定永遠存在於衆人的心中。

行於成都府之中,曾確臉上帶笑看着街道上的人兒,這卻是他這一年來,笑的最開心的時候了。

“曾牛蠻子!”

熟悉的聲音,熟悉的人兒。

曾確定眼看着遠處的蘇韻,自是無限感傷:“原來是蘇韻?你怎麼又回來了?不打算繼續在臨安讀書嗎?”

“臨安?”蘇韻神色一愣,復有搖搖頭,透着幾分失落:“你知道,我不屬於那裡!而在那裡,也沒有我的容身之處。”當初他雖是帶着拳拳之心跑到臨安,並且冒死將四川戰火之事傳給朝中衆人。

但那些大臣的反應,卻着實出乎他的意料。

沒有及時派遣大軍,反倒是彼此攻訐起來,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至於蒙古之事也丟到一邊,根本就未曾理會。

正是因此,蘇韻失望之下,便向太學請辭,重新回到家鄉之中。

“老李呢?他到哪裡去了?”

曾確眨了眨眼,這才感覺有些不適。

往常時候,那老李始終跟在蘇韻身後寸步不離,這個曾確是知曉的。

“他?爲了保護我,死了!”

“死了?”

“沒錯。爲了保護我,被丁大全手下給殺了。”

平淡的一句話,透着無限的悲涼。

此刻的蘇韻也不知曉自己所做之事有何意義,老李因此而死了,自己也被太學削去功名,十年苦讀盡成泡湯。

曾確道:“這麼說來,你現在是孤身一人?”

“沒錯。”蘇韻點點頭,又道:“而且我也會老家看了一下,族中之地也因戰亂而被摧毀。而那些田地,也隨着地契盡數燒燬。除卻了身上的這件衣衫,我現在算是孑然一身了。”他始終未曾想過,自己若是沒了族中田產,僅憑一人又該是如何場景。

但今日經過這些事情之後,蘇韻這才明白過來,和平究竟是多麼奢侈。

曾確一抹眼角,拭去已然乾涸的淚痕,遞出手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跟我來吧。畢竟,現在我也是一個人!”

“好啊。”蘇韻注視了一會兒,伸出手將那粗糙的大手緊緊抓住,然後跟着他一起朝着遠處走去。

不管如何,日子總得繼續啊。

只是正當曾確準備離開時候,卻見遠處飛來一人,對着曾確說道:“晉王有令,讓我等快些準備行李。三日之後,我軍就將離開此城。”

“怎麼回事?”

曾確面生詫異,察覺到蘇韻疑惑神色,便問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何我等要離開此城?”

那人只有搖頭,卻是什麼也說不出來。

……

“主公,爲何要我等撤退?”帶着幾分氣惱,王著看向堂上的蕭鳳。

蕭景茂一見蕭鳳神色不動,立時就感到心驚膽戰,連忙勸道:“王著,快些退下,莫要因此惹惱主公。”

他自太原時候便一直追隨左右,自然知曉蕭鳳貌似謙和,但內裡卻向來冷酷,決定的事任誰也無法改變,若是有人膽敢阻擋,輕者直接貶斥,重者因此喪命。

王著這才注意到蕭鳳那似怒非怒的目光,不覺感到自己彷彿置身烤爐之中分外難受。

但若是就這樣撤退,他卻依舊感到不敢,強辯道:“可是我們打生打死,若是就這樣將偌大四川雙手奉還,將士們只怕會有不甘。”

蕭鳳嘴一張,這才吩咐下去。

“我當然知曉。也正是因此,纔將爾等召來此地,務傳令爾等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撤離。若是有人膽敢不從者,從重處理!”

鏗鏘之音,帶着令人不敢拒絕的強硬。

“我等明白!”

淡漠的一說,自然讓列位將士紛紛肅靜,不敢有絲毫質疑。

既然已經有了決定,他們自然也只有服從了。

至於理由?

按照往常慣例,蕭鳳自然也會告訴大家,好確保衆人明白,自己究竟是因爲什麼,而採取這樣的行動!

馬雲冬見到衆人看來,便知曉自己無法拒絕,這才問道:“只是主公,爲何我等就此撤退?反而不趁勢佔據這川蜀之地?畢竟此地幅員遼闊,更兼人口衆多。若是我們能夠佔據此地,那就可以和南宋、蒙古分庭抗禮,也不必繼續蜷縮,受那臨安的氣!”

作爲自赤鳳軍起事以來,一直追隨的老將,馬雲冬在軍中有着足夠的威望,自然也有權力提出自己的疑問。

其餘人亦是微微頜首,顯然對此事也頗爲介懷。

未等蕭鳳訴說,旁邊的宋子貞卻是當着衆人的面,直接走了出來,迎向衆人的目光,訴道:“各位,莫要讓主公爲難,要知道撤出川蜀,乃是我的主意!”

“是你?”

王著看向宋子貞,略微帶着敵意。

宋子貞坦然接受,回道:“沒錯,正是我。”

“那你可否告訴我等,爲何要撤出川蜀,將這偌大地盤送給臨安?”馬雲冬問道。

宋子貞回道:“原因很簡單,因爲現在我們還不能撕破和宋朝的聯盟。”

“宋朝?就那些軟腳蝦嗎?要知道,他們若非有我等幫忙,如何能夠將蒙古擊退?”王著眉梢微動,甚是不屑的回道。

宋子貞輕笑一聲,回道:“你啊,還是太自信了。莫要忘了,若非有王堅、餘玠將那蒙古大軍拖住,我們如何能夠順利切斷對方後勤?要不然僅憑我們的話,只怕現在列位還在戰場上呢。”

王著一時無語,只好閉嘴。

縱然將宋朝逐出川蜀乃是赤鳳軍,但若非有那些宋軍消耗蒙軍實力,將對方拖到炎熱夏季,要不然赤鳳軍還未必能夠成功。

這一點,任誰都無法忽視。

“雖是如此。但是那宋軍經過蒙古打擊,其實力可謂是下降到了極限,國中並無可戰之兵。若是我們今日放棄佔據川蜀,只怕那宋國日後恢復過來,就再也無法將其納爲我等麾下了。”秦長卿卻是有些擔憂,張口問道。

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四十八章織女保護法案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十二章陣前斥走狗,羣狼蜂擁出第五十三章朝堂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一百二十一章變局動棋局難測,劍氣出終盤遭毀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一百零一章沙塵摧城城欲摧,炫音浩蕩定清明第一百一十二章定邊軍英靈安息,遇韃子首開戰鬥第六十四章爭鋒相對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二十章傳玄功上下一心,送兄弟情感動天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四百零五章淘汰的戰艦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一百二十六章再議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二百三十二章註定的犧牲第三十九章鬧騰的人羣第二十一章聚衆人開會立教,組織架構已然成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四十章慈恩寺第二百三十三章回不去了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三百九十五章時代已經變了第二十三章山峰爲封印,石牢困佛陀第一百四十七章下雪了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二百三十六章意外的聯合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五十二章敵軍再臨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三百八十三章總攻開始第四十五章心存怨憤氣未消,黃泉錯過異心生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一百二十九章釣魚城之戰(一)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二十九章涉縣出又現敵蹤,分兵出鏖戰黎城第六章長安新貌第九章義士郭靖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一百一十三章邯鄲起義(二)第一百五十三章逆境(三)第三十四章身量小,良計無人識第一百三十二章訴緣由三人同舟,道過往祖龍問鼎第一百零六章苒氏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詐敗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一百四十二章最終決戰(三)第七章舊聞起,三災做天塹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五十三章來來回回皆徒勞,匆匆忙忙又一圈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六十七章全滅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兩百四十六章拼了第三十八章點兵佈陣大軍出,夫妻山谷設埋伏第六十一章毒雖烈,不及人心狠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二十九章追查到底第八十九章鬥正酣糧倉起火,入山洞陰謀者誰第六十章損失重,四凶作三兇第二百四十三章安撫爲上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四十二章形式緩,孽情漸漸起第六十九章劫難重重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九十章叢林中暗襲忽現,守軍陣靜待佳音第一百六十七章慶典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
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一百二十五章攻陷安西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四十八章織女保護法案第五十五章軍鋒再相較,蓄勢正待出第十二章陣前斥走狗,羣狼蜂擁出第五十三章朝堂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一百二十一章變局動棋局難測,劍氣出終盤遭毀第一百零二章抓人質互相留守,得賬簿終須離開第一百零一章沙塵摧城城欲摧,炫音浩蕩定清明第一百一十二章定邊軍英靈安息,遇韃子首開戰鬥第六十四章爭鋒相對第三章劣頑童,終困昇仙臺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五章凋敝民間,惡吏橫生第四十六章敵我難分辨,三州再入手第七十一章三強再爭鋒,軍陣鬥武者第一百五十三章安陽灘之戰(一)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一百一十三章震懾第九十九章滅叛徒蕭鳳奪糧,無奈中撤軍已成第二十章傳玄功上下一心,送兄弟情感動天第十八章誰是背後之人第四百零五章淘汰的戰艦第七十章烽火燒太原,赤鳳斬龍城第一百二十六章再議第七十三章連環計中計,太原終解圍第四十六章得信箋方知中計,滄州內赤鳳現身第二百三十二章註定的犧牲第三十九章鬧騰的人羣第二十一章聚衆人開會立教,組織架構已然成第五章來自臨安的聖旨第四十章慈恩寺第二百三十三章回不去了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三百九十五章時代已經變了第二十三章山峰爲封印,石牢困佛陀第一百四十七章下雪了第九章燒地契田地分配,設學校謀略未來第一百九十一章蹊蹺的敵人第二百三十六章意外的聯合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五十二章敵軍再臨第四十一章三極光現敵軍撤,內患難除議罪軍第三百八十三章總攻開始第四十五章心存怨憤氣未消,黃泉錯過異心生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一百六十一章末途(六)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一百一十二章夕陽下丹霞問對,溯源頭泰山傲徠第三十三章問題顯皇子問罪,求糧食李璮襄助第一百二十九章釣魚城之戰(一)第兩百零七章舊情纏身,心結難解第二十九章涉縣出又現敵蹤,分兵出鏖戰黎城第六章長安新貌第九章義士郭靖第一百一十四章築堡壘防線開啓,收韃子謀局未來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一百一十三章邯鄲起義(二)第一百五十三章逆境(三)第三十四章身量小,良計無人識第一百三十二章訴緣由三人同舟,道過往祖龍問鼎第一百零六章苒氏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詐敗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一百四十二章最終決戰(三)第七章舊聞起,三災做天塹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四十五章戰略後撤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五十三章來來回回皆徒勞,匆匆忙忙又一圈第七十一章滅貪狼威風不墜,風雷箭兵鋒難阻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八十二章五鬼自退去,和氏璧出世第六十七章全滅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二十九章形式峻三面圍剿,議突圍化整爲零第兩百四十六章拼了第三十八章點兵佈陣大軍出,夫妻山谷設埋伏第六十一章毒雖烈,不及人心狠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二十九章追查到底第八十九章鬥正酣糧倉起火,入山洞陰謀者誰第六十章損失重,四凶作三兇第二百四十三章安撫爲上第十七章有子如孫第四十二章形式緩,孽情漸漸起第六十九章劫難重重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九十章叢林中暗襲忽現,守軍陣靜待佳音第一百六十七章慶典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二十八章現玉璽波瀾再興,憶往事沉痾難解第六十八章身份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