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外一 一門八進士,位極人臣巔

西城門外的曾宅前,兩名小廝急匆匆下了馬,也顧不得與門房說話,便氣喘氣喘吁吁的衝進院大,大聲叫道:“大喜了,大喜了,夫人,二少奶奶,八小姐,大喜了。”

二進院中,朱氏一怔,急急站了起來,問守在兩邊的二兒媳晁文柔同八娘道:“可是聽到報喜聲了?”

“是,娘,女兒也聽到了。”

八娘一邊應着朱氏問話,一邊衝出門去,就見二哥的隨身小廝跑的面紅耳赤的到了面前。

“八小姐,中了。”

“誰中了?快說。”

那小廝也顧不得先喘順了氣,一口氣報到:“全中了,二爺,四爺,五爺,九公子,還有三房的三位爺,還有覺郎,咱們家的幾位爺,全中了。”

“你是說,二哥,四哥,五哥,小九弟,還有子景哥哥,子阜哥,子簡哥,還有覺兒,全都中了?”八娘激動的一一確認。

“是,是。”那小廝忙不疊的應道。

身後傳來朱氏大喜的聲音:“當真?”

“夫人,這天大的事兒,小的哪敢說謊,是小的親自去看的榜,不僅咱們家八位全中,還有六姑爺也中了。二爺這纔打發小的人來家裡報喜的,就是擔心夫人和二少奶奶還有八小姐在家裡急呢。小的一刻也沒敢耽擱,可城裡人實在太多了,這才耽擱到現在。咱們家也得備着,一會兒衙門裡報喜的人就該到了。”

聽了這小廝一口氣說出來的話,晁文柔尤在夢中一般,又是想哭,又是想笑。

“六姑爺也中了?”朱氏聞言,想着不僅兒子中了,女婿亦中,又添大喜,又問:“那七姑爺呢?”

那小廝搖了搖頭:“七姑爺的……小的倒未看到,興許是小的看錯了眼也不一定。”

朱氏大喜之餘,又不免有些遺憾,若不是老大病了,未能參考,興許這回也能高中。就是七姑爺,也是少有才名,一時不中,他也不過二十多歲,將來有的是機會,因此這一點遺憾對比家中八個子孫參考全中的絕世榮耀,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不說朱氏和晁文柔,就是八娘也愣在那裡。

今科纔開始明確由歐陽公爲主考官時,陸十七就曾說過,歐陽公作爲文壇盟主,生平最恨的便是那堆沏詞澡,晦澀難明,棄本求表的“太學體”,而官家之所以用他爲主考官,便是爲了力除文弊,求詩文之革新,取一批真正有才學的仕子。

而歐陽公也必會利用此次的機會,扭轉那肆行多年的“太學體”,此次大考,凡奇澀險怪的文章,必會造棄,這對一直堅持文爲載道的曾家子弟,甚至全國有真才實學的仕子,都將是個絕好的機會,不怕曾子固等人不中。

只是八娘想過二哥幾人會中,卻是料到了開頭和結局,但真未料到,竟是這樣的真正的HE結局。

“賞,八娘,給這孩子封個大紅封兒。”朱氏臉上滿是掩不住。

“這還用娘吩咐,女兒一早備下了。”聽到孃親多年未見的欣喜之聲,八娘也是高興的很。打賞了那小斯一個包了金裸子的荷包,又忙命人擡了兩筐銅錢出來,用於隨衙門裡報喜隊而來的城中湊興的百姓。而報喜讀的衙役,則是另外準備的狀元及第等花樣的小金裸。

幾個哥哥全中了,竟然連二十歲的覺兒和十八歲的小九弟也都中了,一門八進士,一科全中,就比一家子一下子考中八個清華北大還難啊,且還是同一年考中的,只怕全大宋國也尋不出第二家來。這是何等的榮耀?

這邊正說着封賞,家裡的丫鬟婆子們已涌了一大批人進來,小廝進門一路喊着高中,這些丫鬟婆子豈有沒聽到的?又是一通道喜。

朱氏卻是讓晁文柔扶她去了前院裡,對着供着的香案上曾不疑的牌位上了香,直到此時,朱氏方流下淚來。

前些年,大郎二郎都參加了春秋兩試,只是未中,後又因着守孝耽擱了兩回,這回換了歐陽大人爲主考官,沒承想,除了大郎因病誤了行程,未能入京,其它幾個兒子並大孫兒覺郎,竟是一舉全中,叫她如何不激動?若是老爺還在,又當如何高興?

且不說朱氏如何,八娘還待再問問那小廝幾個哥哥並九弟和覺兒的名次如何,要知道,雖是進士,三甲名次不同,對未來仕途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若是三甲同進士,那將來想在仕途上更進一層,可就難了。

她這廂還未開口,衙門裡報喜的人已經來了。

等到收了喜訊,打了賞錢,送走八九撥報喜的人,二哥已領着兄弟回了家,八娘一看人卻不齊,驚道:“二哥哥,子景哥還有九郎和覺兒呢?”

曾子固苦笑道:“還能哪兒去了?被人搶走了。”

搶走了?

還不待八娘醒過神來,五郎已是大笑:“當人家女婿去了。”

八娘大囧:“九弟和覺兒也則罷了,畢竟是十多二十歲的少年郎,可是子景哥哥……”那可是有家有口兒子都三四歲的人了。這要是被逼着成了親,陸十七平白丟了妹婿,還不得氣的殺了他?

她這邊正好笑,果是說曹操曹操到,陸十七邁着方步悠然踱了進來,對着曾子固等人抱拳恭喜:“幾位兄臺大喜,十七來討懷酒喝。”

又一見自己妹婿不在,不由奇道:“怎麼子景不在?”

見八娘一臉囧態,五郎一臉壞笑,曾子固一臉無奈,陸十七感覺不妙:“那小子不會是?”

“十七哥英明!”八娘由衷道。

真正豈有此理,大宋國的爹孃們真是瘋了,美少年搶搶也則罷了,那小子都是幾歲娃的爹了,論玉樹臨風,連他還不如,竟然也有人會搶?這都啥眼光?

“不會,他這二十好幾的娃兒爹,也有那不開眼的搶了去吧?”

榜下捉婿,可不就是三年一度的揭榜日,比那上榜看榜還熱鬧的事情?這一天萬人空巷,看的可不是榜,是上了榜的那些未來的進士老爺能不能當上自家女婿!

五郎幸災樂禍道:“你還是擔心你家妹婿,會不會成了別人家的女婿吧。”

“真被人給捉了去?就子景那小子?幾歲娃的爹?”榜下捉婿的盛況,陸十七也幾過幾回,可臨到自家人身上,猶自不可思議。

“可不是,陸老爺也別驚訝,咱們子景可是風度翩翩,我還瞧着個五十多歲新科進士老爺還被人搶了去的呢。”

這回連八娘都不信了,五十多歲也有人搶了去自家當女婿?

四郎在邊上道:“你們還別不信,我也瞧着了。還好咱們早早進了茶樓,派的小廝去看的榜,子景和九郎還有覺兒少年心性,耐不住去瞧了,可不就有去無回?這也是我們兄弟幾個逃的快,要不也回不來。”

話音才落,就聽有人噗嗤笑出了聲,衆人回笑一看,卻是晁文柔在掩袖而笑。

四郎幾人倒不好意思起來。

晁文柔暗暗橫了衣衫不整的曾子固一眼,京城放榜那日,滿京城有待嫁女兒人家全家出動搶女婿的盛況,她也是見過的,一見自己夫婿的樣子,也是好笑。

曾子固被自己小妻子那麼一看,饒是他素來溫潤,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都進屋裡吧,娘正在廳裡等着你們呢。”

卻是半點也不爲那三個被人綁了去的擔心。

事關惟一的妹妹會不會成爲下堂婦的問題,陸十七卻是急了:“我說幾位兄臺,好歹把子景那小子給尋回來呀?”

“急什麼?這回兒哪裡找去?他們幾人能平安回來,也就算不錯的了,你放心吧,明兒保管都能平安回來。你還不信自己的妹婿?”

陸十七一想也是笑了,雖說也有那等被人搶回家去,因着女方條件太好,而休了髮妻的,可子景豈會是那樣的人?再說那等休妻的,也大多是因着搶了他的人家,女子陪嫁過多,而自家又家境貧寒的原因,因而心動的。

曾家可是缺錢的人家?不說曾家了,他陸十七的妹妹論嫁妝,等閒人等,又豈是可比的?

這般一想,這位仁兄倒是淡定下來。

一行人去了前院正廳裡,朱氏坐在上首,幾兄弟上前行了大禮,朱氏顯已哭過,此時紅着眼,不見了子景和九朗還有覺兒,也深知大宋榜下捉婿的厲害,並不奇怪,只對站在面前的兄弟幾人道:“此次你兄弟幾人,還有覺兒都高中,娘也算對得起你們九泉之下的父親了,等拜會了同科,見過師長,參過瓊林宴,且有一年的回鄉省親的假,之後才能任職,你們也回鄉去,祭告祖宗,再回京來。二媳婦至嫁入我們曾家,還未回過鄉,此次也一併回去。”

“這是自然。”曾子固應道。

因着曾子燁此次未能參考,雖一門同科八進士,天下未聞,朱氏到底覺得心中有些兒遺憾。想着曾燁也四十多歲了,竟是蹉跎到如今,然他雖未能參考,兒子卻是高中了,必也能彌補了那份不足。

曾家兄弟哪有不知道母親心思的,只自己高中,倒不好多說,曾子固安慰幾句,五郎在邊上笑道:“母親,雖則我們中了,該當高興,只子景和小九還有覺兒如今還不知在哪裡呢,要不咱也派幾個先去尋尋?”

這一說,屋裡的人都備不住笑了。

朱氏想了一想,笑道:“這千家萬戶的,可哪裡尋去?也彆着慌,年年榜前都有這樣的事情,咱們也不必急,少不得到了傍晚,總會有人家遞了話來,或是送了人家來的。子景就不論了,小九和覺兒,若當真是那合適的人家,咱們家也能考慮,沒準也能成就佳話。高中進士,又能訂下親事,可不就雙喜臨門?”

這才又說起幾人榜上名次的事情,一問之下,倒是吃驚,曾子固反倒名次不高,只二甲八名,倒是小九,卻是二甲頭名傳臚。其它幾人,也都在二甲幾十名外,雖說名次並不高,但也未排到百外開外,也算得極好的。

曾家這邊大喜,自一番忙碌。第二天暖娘也來了曾家,因陸十七須得去衙門理事,派了暖娘來打探曾子景是否平安歸來。

年前的時候,陸十七與暖娘完了婚,蔡大人對這個因在農事上政績突出,如今深受官家重用的女婿十分滿意。

八娘這一向忙着生意,又有哥哥們備考,也不得閒,因此與暖娘倒也是極久未見了。見暖娘上門,攜了暖娘見過朱氏,又報說深夜時子景哥便被人送了回來,那家雖說聽得子景早已成家,且妻賢子旺,少不得打消了這佳婿的主意。雖說不能成就姻緣,卻聽說曾家一門八進士,哪有不留他吃喝一頓的?待吃喝完了,這纔派了家中僕人,送他回來。

暖娘聽了直笑:“虧你十七郎從你們家回去後,唸叨了半夜,直說若是妹婿凡有動搖,必定要狠揍一頓你們家這新科進士老爺呢。”

八娘也笑。

“聽說九郎和你侄兒覺郎也被捉了去,現在可回了家?”

“哪有這麼容易的?”八娘笑道,“還被人拘着呢,只派了人來說話,這不,二哥和四哥還有子阜哥和五哥,分頭去交涉了。我娘說了,若是人家真的合適,咱們家也不妨看着。”

“哎喲,那可怎好,前些天可有人託了我來問問你們家小九郎和覺郎呢。”

“這我可作不了主,覺兒那邊,總得與大嫂和大哥吱會一聲,至於小九,這小子主意最大,我看這回那兩家八成也是白忙。不過你若真有合適的,也不妨幫我們看着。”

兩人說了會兒話,暖娘才笑着問道:“你和狄家二郎的婚事到底怎麼說的?這才除了服,又忙着你家幾個兄長參加春秋兩闈的大事兒,如今你哥哥們可都中了,也該忙起你出嫁的事情了。定在了幾月裡?我娘前幾天去看我的時候,還問了呢。”

八娘被她這一問,倒也紅了臉,去年夏時剛除了服,狄家就上門議親了,因是官家賜的婚,一應儀式都走過了,如今只餘迎娶的事情。

“定在了五月裡。也沒多少天了。”八娘簡單說道,“倒是你,我聽十七哥才診出你有了身孕,正是該在家裡好好養着的時候,你倒好,滿天兒的亂跑,沒有婆婆管着,你這也太不成體統了。”

暖娘主斜了她一眼:“從前你是我八姐姐,訓着我也罷了,如今我可是你十七嫂嫂,哪有你這麼和嫂嫂說話的?”

“喲,嫂嫂,你可真不知羞。”八娘笑罵道,又想上去撓她,到底擔心着她剛有了身孕,不敢鬧的太過了。

想想陸十七和暖娘,也是八娘從前未曾想過的。人的緣份,實在奇怪。

對於柳如水,八娘自那回以後,和陸十七再未曾提過,就如此人從未在他們的生活中出現過一般。

後來義父蔡君謨探了陸十七的意思,說要把自家暖娘許他,陸十七對於暖娘,倒未曾有什麼什麼太深的印象,只他也多次出入蔡府,又知暖娘與八娘交好,只隱隱約約記得是個天真燦爛的小姑娘,蔡大人提後,不過三天,陸十七就給了準話,應下了這門親事。

八娘原還有些擔心。

可看到陸十七和暖娘成親後,暖娘依舊一派天真,且越發愛笑了,整日裡連眉梢都透着甜蜜之意,這才鬆了口氣。

因一門八進士,舉京城鬨動,就連官家都感概,到底是詩書傳家的秋雨名家,因此曾家幾兄弟尚未入朝爲官,已在官家那裡掛了號,曾子固又有歐陽公力薦,從前又有大才名,並不愁前程如何。

此次榜上有名的,還有蘇家兄弟二人。說起來因着曾子固,蘇子瞻倒是丟了個頭名狀元。此事說來,卻也與歐陽公有關。

說起來卻是個烏龍事件,十分碉保。

歐陽盟主閱卷之時,看到蘇子瞻的文章驚才絕豔,覺得如此文章,天下間除了自己的學生曾子固能寫出來,還有誰人能寫出?他是主考官,自得避嫌,因此便把蘇子瞻的卷子名次,列了個頭甲二名。

可事實上,那驚才絕豔的奇文,卻實非出自曾子固,待定了名次,開卷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人大蘇同志的文章,因此未來的蘇大學士,因着主考官大人的自謙,生生由個狀元,變成了榜眼。

只是未來蘇大學士雖丟了狀元,此烏龍事件傳出之後,卻是成就了一樁文談侍話。風頭狠狠蓋過了當科狀元郎,倒也絲毫未影響他驚世之才的名頭。

卻說小九郎子宣和曾覺小叔侄二人雖被人在榜前捉了家去,但到底未能成就佳話,因兩家的女兒實在一般,雖派了官媒往曾家數次,只朱氏並不同意。爲表歉意,曾家送了兩家極厚的回禮。兩家也自覺自家女兒無論德才家世皆不般配,又因曾家雖不同意結親,可態度十分誠懇,最終也只得作罷。

瓊林宴和謝師宴後,又與同科進士們遊玩了些日子,原說回鄉的,又因八孃的婚事在即,兄弟幾人索性忙完了八娘婚事,這纔回鄉祭祖省親。

五月底,八娘十里紅妝出嫁到狄家,兄弟幾人忙完八孃的婚事,這才依水路南歸。這條路曾子固往來數次,境況不同,心情各異,此次卻是真正的衣錦榮歸,沿途遊山玩水而回。

小九郎年齡最小,反是名次最高的親爐傳臚,也不由得他少年得意,意氣風發,倒提起從前大哥二哥殺羽而歸時,南豐城裡流言四起,那諷刺二個哥哥未能高中的“有似檐間雙燕子,一雙飛去一雙來”的打油詩,還有八娘當年“曾家一門滿門進士”的豪言壯語,不由笑道:“八姐若是未嫁,此次與我們一道回來,實該叫那些人想想,該不該跪到我曾家門前請罪了。”

被九郎這一說,大家都想起當年之事,不禁菀爾。

子固斥道:“九弟這話,以後萬不可再說。”

九郎吐舌:“我不過開個玩笑罷了,你們都是兄長,我也只在自家哥哥面前說說這等狂話而已。”

一年假滿,各人的任命也都下來了。

此時的歐陽公因編《唐書》而恩賞禮部侍郎,又轉擢樞密副使,因官家召令三館秘閣各置官編校書籍。因此歐陽公推薦了新科進士曾子固,曾子固因此被留京任職,進入史館就任編校書籍之職。

這個官不大,卻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務。

曾子固雖因是新科進士,資歷太淺的原因,並未被任命爲校勘,但因史館受到歷任皇帝重視,當館職的人,條件要求極高,一般要才華出衆,博學能文的才能勝任,因此備受人眼熱。

所謂“國朝館閣之選,皆天下英俊,一經此職,遂爲名流。”而且館職在官階升遷方面,有特珠照顧,大宋國文官遷轉對有出身無出身及是否帶職各有不同的規定,中央的高層官員,多由館閣選任,名臣賢相,出於館閣的十之八九,這就意味着,曾子固的出仕之路,起點高的令人側目。

得到召令,曾家人無不歡喜。

而其它幾個兄弟,則有的出任地方司法或司戶參軍,有的任職州府通判,有的卻是任了縣令。一時間除了曾子固因留京不需要另外收拾行李外,朱氏和晁文柔每日裡忙的腳不沾地,爲子阜五郎等兄弟收拾行李打點行裝,分派隨行的僕人等。

朱氏又愁起幾兄弟在外,無人照顧服侍的問題,八娘笑道:“娘何必憂愁這個,卻不是難事兒,祖宅有大哥大嫂昭看,學舍有陳先生管着,家業祭田亦族中專人看顧,便讓幾位嫂嫂們都隨哥哥們上任就是了,至於九弟和覺兒,派幾個得力的管事婆子照顧也就成了。只是五哥那裡麻煩些兒。因着五嫂要照顧生意,武家二老年事已高,只怕一時也離不得。不如去信問問五嫂的意思。”

朱氏一想,也只得如此。

武三娘很快回了信,家中實在離不得,好在五郎出任的是常州通判一職,離家倒也不算太遠,便只打發了人去照顧。可憐曾五哥結婚幾年,與嬌妻竟是聚少離多。

只夫妻長久別離,究竟不是個事兒,曾家雖無納妾的門風,到底少年夫妻久別不是好事,八娘便給武三娘寫信,建議她培養幾個得力的管事和掌櫃,學會放權於人,又有武老爺在南豐坐鎮,過個一兩年,也就能離了手。

武三娘覺得八娘久居京城,可這幾年生意早做到了整個大宋國,又藉着幾年前朝庭借響的事情,得到了朝庭封獎,竟是一躍成了皇商,可她人雖不在,生意卻是從未出過任何亂子。論做生意與管理,武三娘並不差八娘哪裡,自是聽從了八孃的建議,也不必八娘多說,自己就把事情辦的妥妥當當,兩年之後,便帶着孩子去了五郎的任上。

誰知一對恩愛夫妻相聚不過一年有餘,武三娘剛生了一對龍鳳胎,五郎便因急症而去。武三娘傷心欲絕,她與五郎恩愛經年,聚少離多,不想才一想聚,夫君便急病故去,若不是眼前三個孩子,武三娘竟差點熬不住也隨了五郎去了。

朱氏白髮人送黑髮人,亦是大病了一場。

八娘不禁想起從前在麻姑山時,紫陽道長看五郎時,那奇怪的帶着悲憫的眼神,也許這一切是早就註定的,饒是她兩世而生,也是心痛欲絕。又想到紫陽道長送她那塊玉佩的深意,不禁惘然。

畢竟,兄弟姐妹之中,五郎是最與她投契的哥哥,自是傷心。

卻不想這邊傷心未消,五郎的櫺樞纔剛扶樞回鄉,有如睛天霹靂,又傳來曾子燁亦因病去逝的消息。八娘只覺得自己都傷心的麻木了。雖捧着五個月的身孕,亦是堅持着隨着哥哥們一道回了南豐。

因她懷的是第二胎,又一向身體極好,胎象也穩,狄詠纏不過,可他的如今已做了殿前指揮副使,哪裡是好告假的?只得與李雍打了招呼,借了人家的老婆護送,因怕八娘身邊只蒼耳一人,不放心,索性又請了已在軍馬司任職的許十三告了假,送八娘回南豐。

八娘再回南豐,祖宅早已擴大一倍,雖當初她住的薇園還在,卻是物是人非。傷心之餘,坐坐院中的紫薇樹下,秋陽高燦,天空湛藍,有風徐來,竟是一派歲月靜好。

便念着生死有命,心下然釋。

此後數十年,曾家再無喪事,母親朱氏一直活到七十二歲高齡,子孫繞膝,享盡榮華。

二哥歷任館職,修編史書,得大儒之名。名垂千古。

另幾個哥哥最差的,也做到了知府之職。倒是小九弟子宣,官至參知政事,時爲右相,國之宰執,位極人臣,亦成了曾家一族歷史上,爲官最高,爭議亦最多之人。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百零六章節 情不知所以 一往而深第二百三十五章節 只是月色太惱人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十九章節 美食當前第一百八十五章節 秦家小姐第三百零三章節 求見第一百零六章節 挺靠譜兒第二百零二章節 小別重逢第二百零九章節 臨川來人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一百八十六章節 解釋第三百二十九章節 雷娘子說親第一百六十一章節 商議(求票羅)第一百七十七章節 實地考察第二百九十六章節 捱揍第七十一章節 忐忑,說服第三百二十五章節 她又不是活雷峰第一百四十二章節 一年變化第二百五十六章節 世界第一大都市第二百二十三章節 落水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二百零六章節 情不知所以 一往而深第一百三十四章節 垂頭喪氣第十六章節 留下伏筆第一百八十九章節 讓人驚歎的世界第一港第九十六章節 雲莊別墅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九十二章節 紅綠兩相會第一百四十一章節 被人算計尚不知第一百一十三章節 八方賓朋會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三百三十七章節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第二百七十一章節 腹誹第二百八十六章節 我不是把好槍第二百四十六章節 交峰第一百一十三章節 八方賓朋會第六十三章節 互通名諱第二百九十三章節 喜事第三百一十一章節 錯過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偶遇柴十九第一百零四章節 純屬誤會第三百零九章節 這是欠抽麼?第八十九章節 自請爲工第三百三十八章節 沉重第二百一十六章節 詐騙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節 這貨沒病吧?第一百三十五章節 李大公子的人生前景第三百二十八章節 放權第二百一十章節 張嬸子議親第二百零九章節 臨川來人第一百零九章節 壽宴(上)第二十四章節 傳世之技第二百二十七章節 武三娘與曾五郎第二百二十九章節 傳聞中的李卓第三百三十九章節 象我這樣的妹婿(大結局)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一百五十四章節 下財禮第一百一十一章節 壽宴(下)第一百六十章節 說服第一百八十三章節 上帝臨門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三百二十七章節 家事第五十九章節 本章無題第一百零一章節 有心思的陸十七第一百一十章節 壽宴(中)第一百六十五章節 分配家事第一百四十八章節 奇怪的道長第一百零二章節 老鄉見老鄉第二百三十八章節 不可放棄的退路第一百三十九章節 仇人相見第一百一十八章節 小娘子與大夫君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一百六十九章節 搬到薇園第三百三十七章節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二十三章節 引君入甕第四十二章節 有親遠來第二百七十三章節 相望第一百三十五章節 李大公子的人生前景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偶遇柴十九第一百零五章節 說服失敗第八章節 差點成了別人媳婦第二百零五章節 應急辦法第三百二十六章節 若說所圖第八十九章節 自請爲工第六章節 家庭風波第八章節 差點成了別人媳婦第四十章節 回到南豐第一百九十七章節 兩處相宜第三百章節 這世上最愛她的那個人,去了第二百二十章節 神一樣的極品第二百七十五章節 趕緊滾第二十八章節 陌上誰家少年第一百七十三章節 隆重開業第三百一十二章節 偶遇第一百七十四章節 成功促銷第一百八十章節 飯莊出事第一百四十八章節 奇怪的道長第二百六十四章節 吵架第一百零三章節 前世今生
第二百零六章節 情不知所以 一往而深第二百三十五章節 只是月色太惱人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十九章節 美食當前第一百八十五章節 秦家小姐第三百零三章節 求見第一百零六章節 挺靠譜兒第二百零二章節 小別重逢第二百零九章節 臨川來人第九十七章節 唸叨第一百八十六章節 解釋第三百二十九章節 雷娘子說親第一百六十一章節 商議(求票羅)第一百七十七章節 實地考察第二百九十六章節 捱揍第七十一章節 忐忑,說服第三百二十五章節 她又不是活雷峰第一百四十二章節 一年變化第二百五十六章節 世界第一大都市第二百二十三章節 落水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二百零六章節 情不知所以 一往而深第一百三十四章節 垂頭喪氣第十六章節 留下伏筆第一百八十九章節 讓人驚歎的世界第一港第九十六章節 雲莊別墅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九十二章節 紅綠兩相會第一百四十一章節 被人算計尚不知第一百一十三章節 八方賓朋會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三百三十七章節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第二百七十一章節 腹誹第二百八十六章節 我不是把好槍第二百四十六章節 交峰第一百一十三章節 八方賓朋會第六十三章節 互通名諱第二百九十三章節 喜事第三百一十一章節 錯過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偶遇柴十九第一百零四章節 純屬誤會第三百零九章節 這是欠抽麼?第八十九章節 自請爲工第三百三十八章節 沉重第二百一十六章節 詐騙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節 這貨沒病吧?第一百三十五章節 李大公子的人生前景第三百二十八章節 放權第二百一十章節 張嬸子議親第二百零九章節 臨川來人第一百零九章節 壽宴(上)第二十四章節 傳世之技第二百二十七章節 武三娘與曾五郎第二百二十九章節 傳聞中的李卓第三百三十九章節 象我這樣的妹婿(大結局)第一百二十四章節 不是不想第二百二十四章節 急病第一百五十四章節 下財禮第一百一十一章節 壽宴(下)第一百六十章節 說服第一百八十三章節 上帝臨門第二百章節 令人窘迫第三百二十七章節 家事第五十九章節 本章無題第一百零一章節 有心思的陸十七第一百一十章節 壽宴(中)第一百六十五章節 分配家事第一百四十八章節 奇怪的道長第一百零二章節 老鄉見老鄉第二百三十八章節 不可放棄的退路第一百三十九章節 仇人相見第一百一十八章節 小娘子與大夫君第一百九十二章節 拜訪李永興第一百六十九章節 搬到薇園第三百三十七章節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二十三章節 引君入甕第四十二章節 有親遠來第二百七十三章節 相望第一百三十五章節 李大公子的人生前景第二百五十八章節 偶遇柴十九第一百零五章節 說服失敗第八章節 差點成了別人媳婦第二百零五章節 應急辦法第三百二十六章節 若說所圖第八十九章節 自請爲工第六章節 家庭風波第八章節 差點成了別人媳婦第四十章節 回到南豐第一百九十七章節 兩處相宜第三百章節 這世上最愛她的那個人,去了第二百二十章節 神一樣的極品第二百七十五章節 趕緊滾第二十八章節 陌上誰家少年第一百七十三章節 隆重開業第三百一十二章節 偶遇第一百七十四章節 成功促銷第一百八十章節 飯莊出事第一百四十八章節 奇怪的道長第二百六十四章節 吵架第一百零三章節 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