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軍大敗

兩個清兵見狀互視,隨之又大聲地威脅:“誰跑就殺誰!”沒種的明兵只能是說:“是!我們不跑!我們不敢跑!饒命啊!求求你饒命!”

他們錯了!他們沒有抵抗就是鑄成大錯,現在又寄希望於清兵的憐憫更是錯上加錯!

“卟!”“卟卟!”兩個清兵讓逃兵的膽喪之後,開始了屠殺!人頭亂飛,可是沒有一個人想着逃跑,或者是拼命,他們的膽全嚇破了,他們還可憐兮兮愚蠢地認爲只要他們聽命的話,他們就會不死!

雖然有戰友被砍飛了頭顱,可是他們認爲那一定是剛纔逃跑時得罪了清兵的,或者是又想要逃跑的,他們一個兩個低下了頭顱,不敢擡頭去看看是什麼情況,他們的沉默,他們的膽怯令得他們失去了生存的權利。

清兵還陰險地叫着:“誰跑殺誰!不跑可活命!”就是想以此來穩住他們!可他們卻偏偏地相信了,哪怕哀號聲在耳邊不斷地響起。

整整28人!是的!28個人被兩個清兵毫不費力地給全部殺掉了!奇聞吧?不可置信吧?可這就是事實!明軍的戰力太差,軍紀也敗壞,再也不是那支能打仗的鐵血之軍。最爲主要的是帶領他們的將領是大狗熊!軟綿羊!未戰而怯,率先而逃!

一千個虎狼之士被一個大狗熊、軟綿羊帶領是會輸給一隻猛虎率領的一千隻綿羊。更何況他們更是沒有鬥志的軟綿羊呢?從將到兵,全無鬥志,聞敵即喪膽,還怎麼指望他們禦敵於國門,保家衛國?這怎麼能不讓人痛心呢?

清軍分兩路從牆子嶺、青山口分兩路大舉入侵,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明軍還以爲滿清不會犯邊呢!可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犯邊是大舉而來,幾乎是傾滿清的舉國之兵啊!

薊遼總督兼兵部侍郎的吳阿衡一聽爲之大驚,他急忙點起人馬要去迎擊敵軍,從而希望能驅遂清軍,而且也不至於會被崇禎制不戰之罪。他去到牆子嶺也沒有用了,畢竟嶽託和杜度已然攻佔了險要之處。

總兵魯宗文快速地跑來見吳阿衡了,說:“制臺大人!你這是要親自出軍嗎?”

吳阿衡頷首應道:“隨我準備出征!”魯宗文低下了頭,爲什麼?一看將士們大多是面黃肌瘦的,很可惜,他們已經是三個月沒有領到軍餉了。

軍餉的緊缺,令得他們之中也有人是吃不飽的,成天餓着肚子。有很多人是餓得連弓都拉不開。

吳阿衡制下的標營還好,可是別的將軍治下的士兵則是拿着武器都像是拿不穩的。

“唉!”看到此情此景,吳阿衡都不由是嘆氣了。他怎麼會不知道呢?雖然他籌集糧草輜重,費盡了心思。可是他能籌集到的畢竟有限啊!朝廷不發給他糧草,一時籌不到的情況下,將士們就只有餓着了。

吳阿衡叫道:“我的部下總兵吳國俊呢?牆子嶺不是他把守的地方嗎?他怎麼不守衛呢?清兵怎麼一下子就突破他的防守啊?不應該啊!”魯宗文回答:“制臺大人,吳國俊去賀監軍鄧希詔的生辰,他沒有在軍中,這才令得士兵爲之軍心大散,根本組織不起抵抗!”

清軍就是偵察清楚了這一點,知道鄧希詔過生日,明朝將領腐敗,都要講究個排場,什麼職責都不顧,喝酒必醉,定誤事。再以此時度過牆子嶺,定是十拿九穩。

吳阿衡對傳令兵下令:“傳我的將令,要是吳國俊再不快起本部軍兵隨本督一起迎戰韃子將功折罪的話,本督撤其總兵之職!將他斬首!”

傳令兵一抱拳:“是!”他立即去傳令了,可是沒有用了。兵已潰散,難以糾集起來了。加上吳國俊貪生怕死,讓他去對抗韃子,這是不可能的。他早就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

不過吳阿衡心中也有數,他只是想要以此來抓住最後的希望。此時他手中可調動的兵馬並不多,此去必死無疑!

吳阿衡大叫:“來人!把我的鎧甲拿來!”吳阿衡的鎧甲可是極有來歷的,當初他任歷城知縣的時候,徐鴻儒領導白蓮教起義,白蓮教義軍圍攻歷城,他設伏兵大敗義軍。所以他得到了天啓皇帝飲賜盔甲並賜御製“忠”字。所以吳阿衡一直以忠臣自居。

吳阿衡大叫:“國有大難,臨難而避者,怎是忠臣?大丈夫理當戰死沙場以報家國!報聖上天載地覆之恩也!”吳阿衡眼中的目光很是堅定。

“何況……”吳阿衡對魯宗文吐露了真心話:“宗文啊,皇上猜忌,他對臣下刻薄寡恩,臣下稍有過錯,非殺即獄,一點寬容也沒有!讓韃子從我的防地破關而入,我就是犯了死罪!與其被緹騎擒拿到京斬於市,不如光榮戰死於沙場之上,以全忠名!”

魯宗文看着吳阿衡,他嘆氣了,他知道無法說服吳阿衡,既然死的話,就和吳阿衡一起戰死吧!

他的總督標營人馬扛起了帥字大旗,跟着吳阿衡視死如歸地奔赴前線。

可是有一些怕死的士兵,他們都偷偷地逃跑了,還沒有與清兵交鋒,就有很多的人逃跑了,這對於軍心來說一種沉重的打擊。

更爲糟糕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此次清軍的統帥是多爾袞!多爾袞不是被皇太極給貶謫到遠方嗎?怎麼他也親自領軍了?其實這不過是皇太極爲迷惑明軍所用的計罷了。

多爾袞的旗號打得很響,正白旗、鑲白旗這兩白旗上下翻滾着,多爾袞更是身先士卒當先衝向了明軍。

此時的明軍一聽多爾袞之名,大多逃跑了。吳阿衡根本就不敢,他雖是文官,萬曆年間的進士出身,可是他還是躍馬提刀,親率將士衝上去!他根本就不怕多爾袞。以死報國的豪情在激勵着他!

可惜吳阿衡被團團地圍住,他孤軍奮戰,又無援兵,危險至極。

其實這一支軍的人馬並不是多爾袞所率領,只不過打的是多爾袞的旗幟來嚇嚇明軍。實際上這一軍的大將是嶽託。

等到明軍敗局已定,這些人才亮出了自己的旗幟,他們並不是多爾袞的軍隊而是嶽託。

嶽託也得意地看着成公甕中之鱉的吳阿衡,他要立威了。

多爾袞聽聞嶽託大勝明軍,還斬殺了吳阿衡之後,他一笑,知道皇太極讓嶽託來立功,就是想要培植一股勢力以後好制約多爾袞。

不過多爾袞也並不在意,他反而想到的是一人——張必武。

多爾袞心想:“張必武啊,這一次我們大清大舉入侵,我就要與你化友爲敵了!希望你不要死在他人的手上,死在我的手上!這也算是朋友給你送行了!以成你大明英雄的英名!”

打完這一仗之後,多爾袞決定將會派遣信使到宣大總督那裡給張必武下信,以挑戰。

清軍從牆子嶺、青山口進入明境的消息,就有探子飛報了,報到了盧象升處。

在6月的時候,盧象的父親去世了,盧象升丁憂在身。

按說丁憂期間,應該是辭官返鄉,守喪三年的,所以盧象升連上十道奏章希望能讓他回家守孝三年,多讀書然後再出來爲崇禎皇帝效力。

崇禎帝奪情起復,讓盧象升可以不去官守喪三年,並且委任盧象升爲兵部尚書,從而加重他的責任。他的宣大總督之職就由陳新甲來替代,因爲陳新甲人還在四川,路遠且又有事耽擱,還沒有能到任,等陳新到任才能交割呢。

所以盧象升內穿孝服,外套官袍,他還守喪,每天都會對着父親的墳墓遙拜示意,並且哭告不能於墳前守喪三年的苦衷。

在此之前,各鎮只有盧象升在積極備戰,而盧象升也曾給吳阿衡去信,讓他小心今年滿清會大舉入侵,嚴加戒備。雖然吳阿衡也是照做,可是他手下的總兵官未必聽他的,要懲處總兵官得朝廷下旨才行,故纔有今日吳阿衡孤軍奮戰,無援兵之窘境。

盧象升的積極備戰引起了崇禎的猜疑,正好王德化與高起潛包括楊嗣昌都不喜盧象升,他們聯合起來說,盧象升積極備戰,是不是有其它的念頭?

多疑的崇禎便下旨以問盧象升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厲兵秣馬?未奉旨意所欲何爲?

在這樣的情況,盧象升就像是想備戰,他也無能爲力,只好是暫緩了,這一暫緩就出事了!這不,在秋天的時候,清軍大舉入侵。明軍無備,倉促應戰就吃了大虧。

恰巧,盧象升的父親又去世了,盧象升更不能整頓軍備,哪怕是奪情起復,讓他不必丁憂去職,反而升爲兵部尚書,宣大總督之職等陳新甲來接替。

可盧象升重喪在身,心亂如麻的,再加崇禎的聖旨,他當然不會再敢厲兵秣馬了,又不知陳新甲會有什麼新的舉動。諸如此類的變故都有利於滿清,似乎老天爺都在幫滿清。

盧象升聽到了前方戰報,他急於知道吳阿衡生死如何,他便問斥侯:“吳總督情況如何?”

斥侯又將如何彙報,下章自有分曉。

第41章 順治的奪權第123章 擊敗大塊頭第128章 張必武去了哪裡?第45章 架梯登城第44章 兩面受敵,內戰還是外戰?第83章 射郝搖旗第136章 還以顏色第67章 雙方主將直接對話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37章 攻取錦州第76章 勇闖虎穴第46章 對李巖進良言第39章 情緒低落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125章 太好了!黛麗絲不走了第70章 擊敵旗艦第62章 誘敵第61章 費揚果的選擇第58章 獲勝第60章 風光迎妻第110章 救坤興公主第37章 袁宗第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34章 李定國敗孫可望第78章 刺探軍情第26章 確保後路第25章 提防後路被截第121章 詩社第44章 駭人聽聞!開封城內慘狀!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123章 死死地護住順治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6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58章 倭寇的突襲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24章 敗蒙古各部第116章 奪馬第59章 姜讓的格殺令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115章 對峙第96章 乘船逃跑的德川綱吉第118章 御宴第10章 郝搖旗輕進被困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39章 炮臺淪陷第89章 張獻忠寶藏第68章 心愛的妻子啊,快醒過來第6章 擊殺敵騎第64章 定下圍攻之計第16章 完了!主船被釘住無法動彈第58章 皇太極對費揚果的疑心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35章 猛攻新野城第16章 路遇饑民,咽淚問蒼天!悲啊第51章 餉銀被搶!第4章 李自成戰死第88章 投於李自成第132章 楊嗣昌的決心第46章 對李巖進良言第37章 死守新野(上)第54章 通過雄辯擺脫死亡第34章 斬將立威第91章 蒙古包裡暢飲第64章 父子揚威第75章 得脫大劫的原因第63章 攻擊瑞典軍團第23章 聯合張獻忠成關鍵第18章 周皇后指出疑點第49章 去尋寶藏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115章 對峙第63章 對時局的分析第11章 孫承宗殉國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25章 劊子手李成棟伏法第28章 鬥輸了的張必武第88章 人雖老,志氣在!第11章 劉宗敏陣亡第26章 接應張必武第74章 盧象升的使者第6章 牛金星的背叛第32章 歸來第41章 公主到來第44章 恥辱第155章 攻佔濟南第57章 出擊!第8章 先鋒軍出關第34章 被捕入獄第60章 進入危機重重的京城第7章 是男人也是軍人就去參戰!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37章 攻取錦州第55章 請求見面第12章 快逃
第41章 順治的奪權第123章 擊敗大塊頭第128章 張必武去了哪裡?第45章 架梯登城第44章 兩面受敵,內戰還是外戰?第83章 射郝搖旗第136章 還以顏色第67章 雙方主將直接對話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37章 攻取錦州第76章 勇闖虎穴第46章 對李巖進良言第39章 情緒低落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125章 太好了!黛麗絲不走了第70章 擊敵旗艦第62章 誘敵第61章 費揚果的選擇第58章 獲勝第60章 風光迎妻第110章 救坤興公主第37章 袁宗第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34章 李定國敗孫可望第78章 刺探軍情第26章 確保後路第25章 提防後路被截第121章 詩社第44章 駭人聽聞!開封城內慘狀!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123章 死死地護住順治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6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58章 倭寇的突襲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24章 敗蒙古各部第116章 奪馬第59章 姜讓的格殺令第90章 饑民多帶來的煩惱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115章 對峙第96章 乘船逃跑的德川綱吉第118章 御宴第10章 郝搖旗輕進被困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113章 突發奇變!王牌已失!第39章 炮臺淪陷第89章 張獻忠寶藏第68章 心愛的妻子啊,快醒過來第6章 擊殺敵騎第64章 定下圍攻之計第16章 完了!主船被釘住無法動彈第58章 皇太極對費揚果的疑心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35章 猛攻新野城第16章 路遇饑民,咽淚問蒼天!悲啊第51章 餉銀被搶!第4章 李自成戰死第88章 投於李自成第132章 楊嗣昌的決心第46章 對李巖進良言第37章 死守新野(上)第54章 通過雄辯擺脫死亡第34章 斬將立威第91章 蒙古包裡暢飲第64章 父子揚威第75章 得脫大劫的原因第63章 攻擊瑞典軍團第23章 聯合張獻忠成關鍵第18章 周皇后指出疑點第49章 去尋寶藏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115章 對峙第63章 對時局的分析第11章 孫承宗殉國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25章 劊子手李成棟伏法第28章 鬥輸了的張必武第88章 人雖老,志氣在!第11章 劉宗敏陣亡第26章 接應張必武第74章 盧象升的使者第6章 牛金星的背叛第32章 歸來第41章 公主到來第44章 恥辱第155章 攻佔濟南第57章 出擊!第8章 先鋒軍出關第34章 被捕入獄第60章 進入危機重重的京城第7章 是男人也是軍人就去參戰!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37章 攻取錦州第55章 請求見面第12章 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