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通過雄辯擺脫死亡

張必武覺得很冤,這一戰贏得是這麼漂亮!要不給外侮一個下馬威的話,他們會馬踏河山,河山破碎,有功之臣怎麼反成了有罪的階下囚啊?

嚴紀瞪了他一眼,說:“等着章同知來制你吧!到時你倆的頭斬十次都不夠斬!押下去嚴加看管!”張必武和鄧把總很無奈,他倆都被押了下去。

另一方面,多鐸回想這一晚的奇襲,對於明軍根本就沒有多少的損失,反而是蒙古這一邊,由於自相殘殺,反而折了兩千多人馬。

多鐸不得不佩服張必武這一仗打得漂亮,他越發覺得這個人將會是大清入主中原的最大絆腳石。所以他多派人偵察去關城,看看關城裡的情況怎麼樣。

翌日,章齊和蔡千總急忙趕到了關城,他們也聽說了外面的兩萬多蒙古騎兵是殺氣騰騰的,頓時膽怯了。不過章齊聽到了張必武帶着四百多人就取得的勝利,他也咄咄稱奇,真沒想到張必武不但贏了,還贏得漂亮,居然能全身而退。

章齊令將張必武給押到跟前,章齊瞪着張必武厲聲地叫道:“張必武啊!你居然膽敢違背將令,擅自作主就令這一支軍出發前去攻擊敵軍!違反軍令當斬!”

張必武心中覺得委屈,他立下了擊敗敵軍的大功,現在有功卻要受罰!怎麼能服?張必武心裡在想着該怎麼樣避免章齊的處罰。

章齊又轉向了鄧把總大聲地責備:“鄧東昇!你身爲把總,屬下讓你進擊,你居然聽從他的,還把指揮權交給了他!你是不是失職?”

鄧把總想把所有的罪過都攬在身上,他說:“過錯全都是我!因爲我聽到了可以有功勞立,我太想建功了,所以纔會做出這一錯事!章同知,我是要擔主要責任的,你處罰就處罰我吧!”

“哼!”章齊沒好氣地冷哼了一聲,說:“過錯和罪過當然全在你們身上!我可沒錯!”

張必武聽到這話,頭腦在快速地轉着,他想到的是章齊真正怪他們的是怕他們會給他惹來禍端,會帶來災難,要是立功的話,章齊不但不殺他們,反而會放了他們,說不定還能給他們加官晉爵呢!過推他人,功佔爲己有,這就是腐敗的明朝官場。

張必武一想到問題癥結所在,他自然就明白該怎麼說了解此大難。

恰好上天也在幫他,“報!蒙古騎兵直犯關外了!他們駐足不動!”傳令兵來報。

章齊一聽正好把過錯全推到張必武他們身上。

章齊便對張必武說:“你們聽到了嗎?都是你惹的禍!出塞偷襲激怒了蒙古的鄂爾多斯部,令他們來犯了!我們這裡只有三千餘守軍,而對方有兩萬人啊!要想擋住這兩萬虎狼之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唯有借你們的人頭來讓暴怒的蒙古人退軍了!”

張必武明白該怎麼說了,他在頭腦裡總結着,以做到說出的必定能爲自己開脫。

章齊厲聲:“怎麼樣?沒話可說了吧?”張必武當然有話要說:“同知大人,我們之所以奇襲蒙古軍隊也是爲了大人能升官啊,大人居同知一職已經很久了,很多次有機會能升上指揮使的,可都錯過了。”

張必武所說的正切中章齊的要害,章齊不得不仔細地想想張必武所說的話。

張必武續說:“何況現在我們不該出擊偷襲也出擊偷襲了,已成事實,想的是怎麼把這一事實化成功勞。要知道蒙古人惱怒,必定攻擊,到時守不住的話就有罪了,輕者丟官重者軍法處置。要是能擊退蒙古,那麼事情還有一線轉機!”

“蒙古並不會因爲沒有受到攻擊而停止進犯的,畢竟慫恿他們進擊的是滿清韃子,他們爲了向主子獻媚也必定要全力以赴才行。所以我們不攻擊,他們也會來攻擊。不如先給他們個下馬威!制臺大人不是爲此才下了三邊總督令嗎?要各地嚴防蒙古的入侵嗎?就是看透了蒙古人是不會只來遊玩,他們是要來打仗,要來搶劫的!”

張必武的觀點,章齊也認爲在理,因爲他們也接到了要打仗,要保護邊塞的死命令,只是現在他們這一支先打,還不知是對是錯,就看上頭是怎麼個看法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就是官場的準則。

張必武見到章齊心動了,說:“同知大人,要是戰爭開始的話,就需要勇士啊!我不是自吹,只要饒我一命,那麼我就可以守住這裡!就可以讓同知大人立下功勞!昨晚奇襲之戰,還有上一年清軍犯京畿之時,我就曾以一千人敗數千清軍!我以前是王樸總兵手下的大同鎮官兵!”

章齊不由打量起了張必武,雖然聽說上一年所有的勤王軍之中只有王樸的大同鎮取得了勝利,以王樸膽小如鼠的性格,他不可能與清軍硬碰硬的。就有傳聞是他手下的一個士兵違反了將令,然後奪取了兵權,帶着一千人才打贏了這一仗。

章齊想到張必武如此大膽,以一個小卒令得鄧把總七品官都聽他的,他一定是有本事的。加上僅以步兵出擊,能令得兩萬多騎兵無法將這四百多人消滅,還安然返城,可知他的智勇雙全,萬一敵軍攻城,有他在,確實有守住的希望。

還有一點,要是上頭怪下來的話,就可以把責任全都推到他的身上。章齊想到此點,他當然是不急着殺張必武了,便命令把張必武給押下去囚禁起來。

而張必武被囚禁的消息就被多鐸派來的密探給探得了,迅速地報進了多鐸的帳內。

寶音畢力格一聽,說:“哦?明軍居然把功臣給抓了起來?還要治罪?明軍就是這樣的腐敗!要是我們這樣的功臣不重重嘉獎纔怪呢!”

多鐸冷笑一聲,說:“還真是大膽啊!一個小卒就能指揮得動把總來偷襲!原來只有四百多人不懼於兩萬多人……”話到這裡,在座的蒙古人全都臉紅了,因爲他們兩萬多人被四百多人給戲耍了!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鑑於此,那順.巴雅爾,伊勒德、阿古拉、巴圖爾丹、烏日格、寶音畢力格六人都站起來了,他們想要驅動軍隊攻打關城,殺光守衛的明軍以此來雪恥。

相對於六個鄂爾多斯部的王公貴族的吵吵嚷嚷,最有話語權的多鐸卻在沉默了,因爲他想着一個毒計,要害死張必武的毒計……

第73章 委曲求全第47章 爲錢而愁苦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73章 糾結啊!受不了公主脾氣第11章 得離虎穴第55章 殺貪官立威第26章 兵臨北京城下第65章 榆林鎮大興援軍第46章 濟爾哈朗的自殺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33章 伏擊與戰不利第84章 追殺敵軍!第75章 到達東莞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44章 了心願——成親第130章 東廠抓住把柄第150章 急援李自成第41章 神秘人物——韓老大第42章 硬着頭皮去打一仗第80章 荷蘭投降,收復臺灣了!第130章 狐假虎威第62章 江南掀起反清浪潮第4章 危險!敵騎殺進烽火臺第130章 潑髒水第4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21章 於夕陽下凱旋歸來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5章 請求見面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22章 曾英殉國第25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86章 強攻城池第140章 論文官第35章 侯方域的歹心第97章 玄燁的遺書第14章 承諾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69章 永不屈服第59章 敗山賊,威勢立!第117章 據實稟報第4章 危險!敵騎殺進烽火臺第137章 中國軍戰緬甸軍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2章 強大的荷蘭援軍到達第60章 剃髮易服令第99章 撕破臉皮第6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4章 建立荊楚第一功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90章 行軍詭異第190章 欲言又止第71章 永遠是兄弟!來!喝酒!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第125章 知悉驚天機密以此克敵制勝第36章 見李自成第82章 繼續出擊第10章 高陽保衛戰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22章 假山中的哭聲第4章 料定一切的皇太極第70章 壯烈!誓死不降!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23章 不打不相識第55章 阿巴泰決定退軍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9章 松山激戰第116章 好兄弟的尷尬碰面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61章 費揚果的選擇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46章 轟爛鐵門第1章 渴求揚眉吐氣的良機第116章 奪馬第64章 勇闖危機四伏之城第39章 阿濟格向新野進軍第1章 朝議第7章 李延被殺第126章 識破楊嗣昌的計策第97章 鄭芝龍被害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72章 男人的夢想第46章 御賜表字第140章 化敵爲友第12章 背信棄義的英國人第170章 吳三桂蠢蠢欲動第6章 除奸細第52章 任性妄爲第75章 與永曆鬧翻第35章 行刑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80章 皇太極被害死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26章 接應張必武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
第73章 委曲求全第47章 爲錢而愁苦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73章 糾結啊!受不了公主脾氣第11章 得離虎穴第55章 殺貪官立威第26章 兵臨北京城下第65章 榆林鎮大興援軍第46章 濟爾哈朗的自殺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33章 伏擊與戰不利第84章 追殺敵軍!第75章 到達東莞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44章 了心願——成親第130章 東廠抓住把柄第150章 急援李自成第41章 神秘人物——韓老大第42章 硬着頭皮去打一仗第80章 荷蘭投降,收復臺灣了!第130章 狐假虎威第62章 江南掀起反清浪潮第4章 危險!敵騎殺進烽火臺第130章 潑髒水第4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21章 於夕陽下凱旋歸來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55章 請求見面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22章 曾英殉國第25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86章 強攻城池第140章 論文官第35章 侯方域的歹心第97章 玄燁的遺書第14章 承諾第86章 勸說吳三桂(上)第69章 永不屈服第59章 敗山賊,威勢立!第117章 據實稟報第4章 危險!敵騎殺進烽火臺第137章 中國軍戰緬甸軍第112章 大軍虎視中登上馬車逃第51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2章 強大的荷蘭援軍到達第60章 剃髮易服令第99章 撕破臉皮第6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4章 建立荊楚第一功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90章 行軍詭異第190章 欲言又止第71章 永遠是兄弟!來!喝酒!第127章 張必武獻計第125章 知悉驚天機密以此克敵制勝第36章 見李自成第82章 繼續出擊第10章 高陽保衛戰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22章 假山中的哭聲第4章 料定一切的皇太極第70章 壯烈!誓死不降!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23章 不打不相識第55章 阿巴泰決定退軍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9章 松山激戰第116章 好兄弟的尷尬碰面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61章 費揚果的選擇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46章 轟爛鐵門第1章 渴求揚眉吐氣的良機第116章 奪馬第64章 勇闖危機四伏之城第39章 阿濟格向新野進軍第1章 朝議第7章 李延被殺第126章 識破楊嗣昌的計策第97章 鄭芝龍被害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72章 男人的夢想第46章 御賜表字第140章 化敵爲友第12章 背信棄義的英國人第170章 吳三桂蠢蠢欲動第6章 除奸細第52章 任性妄爲第75章 與永曆鬧翻第35章 行刑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80章 皇太極被害死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26章 接應張必武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第68章 討論要以何處爲根基?